100例老年患者动态和静态心电图检查结果对比分析

2013-11-18 03:29韩朝营
河南医学研究 2013年6期
关键词:心电静态心电图

韩朝营

(郑州人民医院心功能科 河南郑州 450000)

临床上对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诊断时,经常会借助多种诊断手段。动态心电图是其中一种比较常用的非侵入性检查方式,比较适用于老年患者[1]。该检查方法能够24 h对老年患者的心电变化情况进行记录,为多种心血管疾病所出现的心电异常提供有利的诊断依据。为了解动态心电图的诊断价值,本文选取郑州人民医院心功能科2012年8月至2012年12月初步诊断患有心血管疾病的100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动态心电图和静态心电图检查,详细报告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郑州人民医院心功能科2012年8月至2012年12月初步诊断患有心血管疾病的100例老年患者,其中男性53例,女性47例,年龄为63~88 岁,平均年龄为(71.3±5.6)岁。

1.2 方法 所有患者分别进行动态心电图和静态心电图检查。在24 h后观察两种方法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

1.2.1 动态心电图检查:对患者采用北京美高仪12导联动态心电图进行检测,将10个电极分别安置在患者身体对应部位。在插入闪光卡后,就可以开始24 h的不间断记录[2]。嘱咐患者照常进行日常生活活动。

1.2.2 静态心电图检查:选择日本光电8110K三导和韩国AFO-400十二导心电图仪做常规记录并分析[3]。

1.3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形式(±s)进行处理,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动态心电图检查异常患者89例,静态心电图检查异常患者71例,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静态心电图相比,动态心电图检测阳性率较高的是缺血性 ST-T改变、房室传导阻滞(P<0.05)。见表1。

表1 动态和静态心电图检查结果对比(n=100)

3 结论

老年患者因为年龄的缘故,全身器官都出现退化,特别是心脏功能的改变,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室肥大、血管管腔狭窄、血管管壁增厚、心肌纤维变化等情况[4]。老年患者心脏的利用率降低,在休息的时候,左心室的工作量降低,心脏的排血量也逐渐降低,首先就是ST-T段的改变,其次是房室传导阻滞[5]。ST-T段的改变一般与高血压、糖尿病有关,房室传导阻滞则与肺气肿有关。因此,采用心电图检查是一种比较有效的诊断手段。

本研究中动态心电图检查异常阳性率明显高于静态心电图,检查准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这主要是因为动态心电图的检测方法能够24 h不间断的对患者的心电信息进行捕捉与检测,而静态心电图的检测方法对心电变化异常的检测会有间歇性[6]。动态心电图在诊断异常心电方面弥补了常规静态心电图的缺陷,避免了误诊与漏诊。在本次临床检查中,有一些患者并无显著的表现,动态心电图能够有效地对其进行诊断,能够捕捉到瞬间的心电变化,对确立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综上所述,在对老年患者进行诊断时,采用动态心电图进行检查具有准确率高、误诊率低的特点,且经济、简便、安全,是非常适合老年患者的一种诊断方法。

[1]桑更生,冯燕娴,石世强,等.雷米普利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J].安徽医药,2008,7(5):59-60.

[2]汪天美.老年患者动态心电图与静态心电图监测结果分析[J].重庆医学,2006,35(21):1978-1979.

[3]王琦武,唐建华,黄学成,等.老年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血浆脑钠肽水平的变化[J].广西医学,2009,31(1):48-49.

[4]张立秀,刘雪琴.中文版蒙特利尔认知评估表在广州老年人群中的初步应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8,28(16):1632-1634.

[5]刘革.老年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动态心电图分析[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01,10(3):272.

[6]邓少雄,郭南鸥.动态心电图检测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分析[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02,11(1):76.

猜你喜欢
心电静态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应用
最新进展!中老铁路开始静态验收
心电向量图诊断高血压病左心室异常的临床应用
心电图机检定方法分析及简化
《思考心电图之176》
基于非接触式电极的心电监测系统
穿戴式心电:发展历程、核心技术与未来挑战
更正启事
入职体检者心电图呈ST-T改变的意义
具7μA静态电流的2A、70V SEPIC/升压型DC/DC转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