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思凡”表演

2013-11-21 22:46吕佳
剧影月报 2013年3期
关键词:尼姑身段子弟

■吕佳

浅谈“思凡”表演

■吕佳

《思凡》谓有赵氏女,自孩童之时,为父母舍入尼庵。削去八千烦恼丝,做佛门弟子。及至情窦初开,始悔入空门之中,不足以结善缘,并不足以证善果。晨钟暮鼓,转辗愁思。礼忏唪经,反增魔道。入夜来僧房寂寞,对半明半灭孤灯,更难释怀。左盘算,右盘算,九转回肠:计惟觅一如意郎君,度少年大好光阴,结我善缘,证我善果,且可举我善愿。正值庵中一众优婆塞优婆夷等均有事他往,遂逃下山去。

最早学《思凡》,还是懵懵懂懂的年代,那时刚入昆曲门。如今除了烂熟的唱念外,老师教下的身段多已忘却。但这几年来,却看了好些南北昆团老师和青年演员的传承演绎,相较而言,我最喜爱梁谷音老师的表演︰性格鲜明,活泼生动,让人时时忍俊不禁又心生爱怜。蒙梁老师错爱,帮我把这戏重新教了一遍。

梁老师这出戏传自张传芳老师,人物内容有沈传芷老师提炼,又受梅兰芳、李玉茹的《思凡》表演影响,不断在舞台演出中进行修改、完善,使得此戏极具可看性,非常贴近观众。梁老师在教授《思凡》时强调,六旦和闺门旦皆可应工此戏,实则闺门旦的秀气和六旦的活泼可爱兼而有之。虽然穿着水袖长裙,身段和表演上比六旦要含蓄些,但就人物而言,特别处还应着重刻画小姑娘的天真稚气,戏的推进发展才显得合情合理。不论行当还是戏路,我都更为偏爱梁老师版本的《思凡》,我觉得她饰演的小尼姑更年轻、更活泼、更真实。

这出戏有三十三分钟,这么长时间的独自表演,要如何有层次地推进故事的发展呢?这就要从人物说起了。小尼姑自小在庵堂长大,所有比枯燥乏味的庵堂生活有趣的、好玩的,就是她所羡慕的、向往的。因为年轻不甘心清灯古佛寂寞一生,对幸福生活的向往期待都是基此而自然流露,表演时格外要注重诠释她性格上的这种“纯真”和“实在”。北昆的韩世昌大师,演来有股大大咧咧可爱的土气,只有傻傻的性格才会义无返顾地逃下山,才会一遇到小和尚,就和人家过日子去了。经过老师对于小尼姑这种可爱的“土气”的讲解,我也总结出小尼姑的个性是淳朴、土里土气、还有点傻乎乎,对于事情不加考虑,也没有后顾之忧,性格比较简单。演员要抓住这个人物的特点,人物性格和表演的线条基本不会有偏离的。

以往说“女怕思凡”,就是因为这个戏身段非常多,又唱又做,非常考验演员功力。不过梁老师现在更强调表演要做到关键处到位,其它不利于表演或者破坏表演的部分一切从简,她说当年沈传芷也是这样告诉她:重点表演处淡化身段,动作静止下来突出表演。【山坡羊】是《思凡》的主曲,此段曲子的重点恰恰是在“见几个子弟们……冤家。”的表演,小尼姑虽是在看山下的子弟们玩耍,但人家其实根本就没有在看她,更别说是“他把眼儿瞧着咱”的相互看了,这些都源于她自己的想象罢了。“见几个子弟们”,不是见一个子弟,而是好几个,所以目光的焦点要来回移动,还要踮起脚来想象着朝山下看。她一厢情愿地感觉自己被山下的子弟们关注,进而想入非非,这种自思自想的青春期心理活动就会显得小尼姑越加可爱。

“他把眼儿瞧着咱,咱把眼儿觑着他。他与咱,咱共他,两下里多牵挂。”这个“觑”是偷看,她实际是想象着人家在看她,禁不住的惊喜又害羞,一种青春少年间的相互吸引,让她也禁不住偷看人家。唱“冤家”时有几个反复看子弟的身段,心里的潜台词是“你好讨厌啊,我不看你了!哎呀又想看你!唉我再也不看你了!”这个几个层次递进的过程,很好的体现了她的单纯和可爱,小尼姑完全是被自己萌动的情愫牵着走,找到对象后有感而发,“火烧眉毛且顾眼下”,她才不想管以后的事情呢,眼前的快乐才最重要!在“且顾眼下”时,梁老师运用了一个小孩子常做的鬼脸,阳面处理了这个结尾,很有点睛之妙。可见老师体会这个人物费了不少心血!

总体来说,这段表演要眼中有景,言之有物,让观众看到她的心中所想。说来容易做来难,这段表演没有复杂的身段,单凭眼神瞄准几个点来表示见到的对象,还要表现出大胆的好奇心和一厢情愿的害羞。老师说若是这段精华在表演时不出彩,观众没有掌声就算是失败。尽管我理解了含义和身段,但对于现场效果还是感觉很忐忑,少一分不到多一分过火,这样的火候要靠更多的舞台实践才能达到啊!

还要一提的是,在“正青春被师傅削去了头发”,摸头发的动作是右手竖起云帚头朝上放于右耳边,把佛尘比做自己的头发,左手自上而下摸云帚,梅先生演《思凡》时正是这样做的,梁老师沿用了下来。

【风吹荷叶煞】主要是体现身上的功夫。在舞台上表现从山上到山下的过程。跑下山兴奋的情绪,兴奋超过惊慌。这段曲子动作和唱讲究一气呵成,云帚和水袖要交代清楚,配合各种姿态变化舞出美感,并且有很多身段走位需要跑遍舞台的四个角,所以最为重要的是圆场既要跑得溜又要不慌乱。梁老师把这段的表演亮点,放在任凭少年哥哥对自己的笑骂也要逃下山和他在一起的决心的可爱展露,让我看到一个生动的、纯朴可爱的、勇敢追求美好生活的小尼姑跃然眼前。梁老师在处理下山的踮步时仍是以美为主,而韩世昌则体现出真实的生活化的步调。

【尾声】:“但愿生下一个小孩儿,却不道是快活煞了我!”她好不容易逃下山来,第一个念头很直接,竟然是傻乎乎的想生个小孩儿,这更加体现了她的单纯可爱。唱“但愿生下一个小孩儿”时,要怀有憧憬的感觉,想象自己抱着小娃娃的甜蜜,当眼光描到手上的云帚时方才恍然,扑哧一笑,以掩娇羞,是我太快活了,居然做起梦来!

《思凡》是一出明快的折子戏,重点在于“小”,主要表现的是少男少女的一种童趣,再对应这些理解对唱词和身段加以调整处理,如此一来,小尼姑的形像就入木三分地被刻画出来,这样的表演打动了观众,也深深吸引了我。但是这个戏最大的难度,也就是年龄的优势和自然的纯真,这是六旦演员终身需要寻找和面对的难题,年过三十的我也不例外地在学习期间痛苦与挣扎。庆幸有梁老师作为我的良师益友,在我学习之路遇到瓶颈和艰难时,始终都能给我正确的教诲和学习方向,让我少走弯路且颇多受益。磨练好这出戏,能如《佳期》一样,想到这出戏就想到吕佳,我觉得作为一个演员来说,就算是成功了!

猜你喜欢
尼姑身段子弟
Class Action
刘墉 从寒门子弟到“华人之光”
打开
虽然我颜值低,可是我眼光高啊
没有一种爱情值得自降身段
围炉夜话(十五)
没有一种爱情值得自降身段
对戏曲身段课教学的思考
山盟海誓只是诗词背景
高干子弟与煤老板的谈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