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病1号方治疗强直少动型早期帕金森病28例临床观察

2013-11-21 12:29赵彩燕雒晓东林明欣
世界中医药 2013年4期
关键词:帕金森帕金森病意义

赵彩燕 雒晓东 林明欣

(1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510405;2广东省中医院,广州,510000)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慢性退行性变疾病,是发生于中年以上的黑质、黑质纹状体通路变性的疾病[1],其临床表现为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三大主证[2]。PD发病是多种机制协同作用的结果[3],目前尚缺乏特异性治疗方法。本研究采用完全随机对照法,以早期强直性帕金森患者为研究对象,验证帕病1号方的临床疗效。

1 资料和方法

1.1 病例资料 来源于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广东省中医院帕金森病专科门诊患者。

1.2 诊断标准 1)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运动障碍及帕金森病学组2006年6月制定的PD诊断标准[4];2)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全国中医学会老年医学会1992年公布的《中医老年颤证诊断和疗效评定标准》[5]。

1.3 纳入标准 1)符合原发性帕金森病的西医诊断标准;2)分型诊断西医属强直少动型;中医属于阴血亏虚、筋脉失养型者;3)年龄35~80岁;4)Hoehn-Yahr帕金森病分级标准Ⅰ、Ⅱ级以内者。

1.4 排除标准 1)帕金森综合征及帕金森叠加综合征者;2)有严重的心、肺、肝、肾功能疾病;3)伴有其他严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者。

1.5 治疗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予帕病1号方,其组成为乌梅、白芍、山茱萸、当归、熟附子、熟地黄、黄连、川芎、葛根、炙甘草、何首乌、人参、石菖蒲(按颗粒药实际重计43 g颗粒/剂),将1剂药加入300~400 mL沸水,分2次服用,每日1剂;对照组予美多芭,每次62.5 mg,2次/d;2组疗程均为2个月。

1.6 观察指标 1)帕金森病评分量表(UPDRS)第三部分:运动检查,简称UPDRSⅢ;生活质量评分标准参照帕金森生活质量调查表(PDQ-39)。2)疗效判定:疗效指数=(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60%为显效,≥30%为有效,<30%为无效。

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检验水平取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符合标准的帕金森患者58例,治疗组30例,脱落2例,对照组30例,无脱落;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及H-Y分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1 UPDRSⅢ及生活质量有效率比较 如表1示,对于UPDRSⅢ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9.29%,对照组为86.67%,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改善帕金森患者运动症状方面疗效相当。对于生活质量总有效率,治疗组85.71%与对照组60.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在改善帕金森患者生活质量方面优于对照组。

表12 组UPDRSⅢ及生活质量有效率比较[例(%)]

2.2 UPDRSⅢ及生活质量积分比较 如表2示,治疗前,2组UPDRSⅢ积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2组积分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治疗前后积分差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2组均可改善帕金森患者运动症状,且疗效相仿。治疗前,2组生活质量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2组积分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积分差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2组均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表22 组UPDRSⅢ积分比较(±s)

表22 组UPDRSⅢ积分比较(±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1;与对照组同期比较,△P<0.05。

组别 UPDRSⅢ 生活质量28 30 28 30治疗前积分 17.94±2.29 18.70±1.63 19.33±4.35 19.55±4.10治疗后积分 7.78±1.40** 9.65±1.35** 10.22±2.21** 13.55±2.56**治疗后积分差值 10.17±2.85 9.05±1.67 9.11±4.13△治疗组 对照组例数治疗组 对照组6.00±3.13

3 讨论

帕金森病属于中医学“颤病”“振掉”及“震颤”范畴,其主症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以肢体和躯干的肌肉强直为主,另一类以肢体或头的震颤为主。以“强直”为主要表现的帕金森病,主要指肌张力增高、动作迟缓、起步困难等临床症状,可伴不同程度震颤,此类病证多与“肝主筋”有关,如《素问·生气通天论》指出“有伤于筋,纵,其若不容”。

雒晓东教授认为,强直少动型帕金森病按《伤寒论》“六经辨证”属于厥阴病,由于精血亏虚,筋脉失养发为拘病。帕病1号方为雒教授治疗PD系列验方之一,源于《伤寒论》厥阴病主方“乌梅丸”,其以乌梅为君药,重在补肝养肝柔筋;《素问·灵兰秘典论》曰“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故以熟地黄、山萸肉补肾,助肝化生血,另以当归、白芍养血柔筋,葛根解肌以升津;佐黄连以退虚热,川芎以活血通络,取小剂量附子与熟地黄相配,有肾水包裹一丝元阳之意,以滋养、温煦肝木,人参扶正治本;石菖蒲芳香宣窍以引药入脑,炙甘草调和诸药。上药合用,共收滋养肝肾、濡养经脉之效。

美多芭复方制剂虽能明显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运动障碍,但非多巴胺能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往往得不到相应改善[6],且会出现“剂末现象”及“开关现象”等不良反应,从而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长期用药的依从性,而近年中医药治疗本病之研究则取得可喜成绩[7-8],如帕病1号方立足“病证结合”“辨证论治”及“整体观念”,从整体上调节机体功能,从而改善患者体质,提高生存质量,故临床疗效显著,在改善运动症状方面,疗效与美多芭相仿,但在改善生活质量方面则优于美多芭。

[1]Lokk J,Delbari A.Clinical aspects of palliative care in advanced Parkinson's disease[J].BMC,Palliat Care,2012,11(1):20.

[2]Jankovic J,Poewe W.Therapies in Parkinson's disease[J].Curr Opin Neurol,2012,25(4):433 - 447.

[3]Kwon HJ,Heo JY,Shim JH,et al.DJ-1 mediates paraquat- induced dopaminergic neuronal cell death[J].Toxicol Lett,2011,202(2):85 -92.

[4]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运动障碍及帕金森病学组.帕金森病的诊断[S].中华神经科杂志,2006,39(6):408-409.

[5]中华全国中医学会老年医学会.中医老年颤证诊断和疗效评定标准[S].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92,15(4):39 -40.

[6]Henchcliffe C,Severt WL.Disease modification in Parkinson's disease[J].Drugs Aging,2011,28(8):605 -615.

[7]郭仁真,周文泉.中医药对帕金森病的研究进展[J].世界中医药,2008,3(4):251 -252.

[8]朱燕波,徐春波,洪伟丽,等.帕金森病中医疗效评价评分表的研究[J].世界中医药,2011,6(1):22 -25.

猜你喜欢
帕金森帕金森病意义
一件有意义的事
手抖一定是帕金森病吗
太极拳运动对中轻度帕金森患者平衡功能影响的Meta分析
一对一心理护理对帕金森伴抑郁症患者的影响
多巴胺不敏感型帕金森综合征诊断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有意义的一天
生之意义
帕金森病科普十问
2013~2015年广东同江医院门诊抗帕金森药应用分析
帕金森病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