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平谷区社区居民冠心病流行病学调查

2013-11-21 12:29高筱红金红珍任春琦周书文马立永魏广林
世界中医药 2013年4期
关键词:病史心血管年龄

高筱红 金红珍 任春琦 周书文 马立永 魏广林

(北京市平谷区医院心血管内科,北京,101200)

根据WHO的统计,冠心病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本病在欧美国家极为常见,美国占人口死亡数的1/3~1/2。在我国,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速,疾病谱的转变,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近30年来正逐步升高[1],近年来有加速趋势,目前也已成为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了掌握我院辖区居民中冠心病患病情况及影响发病的危险因素,探讨城市居民冠心病的防治对策,自2011年1月至2012年4月对辖区前来我院就诊的全部冠心病患者进行了信息登记及统计分析,报道我区城市人群冠心病的流行情况,为我区冠心病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4月在本院就诊的全部冠心病患者,共计633人,其中2011年患者423人,2012年患者210人。

1.2 方法 全部患者填写调查表,记录性别、年龄、体重、职业、吸烟、饮酒、病史等。

1.3 诊断标准 通过询问研究对象是否被诊断为冠心病,并询问症状,查阅以往的诊疗病历和有关住院记录,确定是否冠心病,并均经冠脉造影证实其血管狭窄大于50%。

1.4 数据统计 调查表经过专人审核,确认项目填写完整,输入电脑,进行汇总统计分析。使用SPSS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2011~2012年间,来我院就诊的633名冠心病患者中,男性426人,占67.30%,女性207人,占32.70%;男女患者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年龄情况 患者中年龄最小的31岁,最大的80岁,平均年龄(59.17±10.067)岁;男性平均年龄(57.64±10.365)岁,女性平均年龄(62.32±8.629)岁。患者以45~75岁之间多见,占全部患者总数的84.2%,尤其是55~64岁是发病高峰期,但患病年龄呈年轻化趋势,35~44岁的患者占9.32%,见表1。

表1 患者年龄分段表

2.3 体重指数(BMI) 体重指数又称身体质量指数,是用体重公斤数除以身高米数平方得出的数字,是目前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个标准。BMI>24 kg/m2为超重,BMI>28 kg/m2为肥胖。男性患者中超重者320人(75.1%),非超重者106人(24.9%);女性患者中超重者165人(79.7%),非超重者42人(20.3%),组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患者超重与非超重情况表

表3 患者职业分布表

2.4 职业情况 患者以工人、农民居多,占患者总数的87.21%;其次为司机、干部和教师,占患者总数的9.8%,见表3。

2.5 男性吸烟人群情况 426名男性患者中有吸烟史的 288人,占 67.61%;不吸烟者仅有 35人,占8.22%;情况不详者103人,占24.18%。

2.6 既往病史分布 633名冠心患者中伴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355人,占56.08%;伴有糖尿病病史的患者120人,占18.96%,伴有脑梗死或心肌梗死的患者101人,占15.96%。其他既往病史还包括高脂血症、哮喘、痛风等。说明高血压、糖尿病仍是冠心病的高危因素,见表4。

表4 患者既往病史分布表

3 讨论

冠心病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为一种慢性、进展性、隐匿性的冠状循环系统疾病。我国居民冠心病发病率与死亡率逐年增加,据卫生部公布的1988至1996年我国城市冠心病死亡率的资料表明,9年间冠心病增加53.4%,平均以每年5.9%的速度递增;中国MONICA项目部分人群1984至1997年冠心病事件年龄标化发病率平均每年增长1.7%[2]。冠心病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今就2011年1月至2012年4月间前来北京市平谷区医院就诊的全部冠心病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体重指数、职业、吸烟、饮酒、病史进行统计分析后发现:男性患者(67.30%)明显的多于女性患者(32.70%);冠心病患者以45~75岁之间多见,占全部患者总数的84.2%,尤其是55~64岁是发病高峰期,但35~44岁的患者也占9.32%,患病年龄呈年轻化趋势;这可能是女性45岁之前由于雌激素的保护作用,冠心病的患病率明显低于男性。但绝经期后随着雌激素的分泌量的减少,女性冠心病的患病率将逐年升高,60岁以上的女性冠心病患者与男性无明显差别[3]。

本研究发现男性患者中吸烟人群占67.61%;冠心病合并疾病中,高血压最多,占56.08%,其次为糖尿病,占18.96%,可见吸烟、高血压、糖尿病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吸烟是一个很强的独立的冠心病危险因素,严重吸烟的人(每天吸烟>25支以上)患冠心病的风险是不吸烟的6倍,心脏性猝死的风险增加2~4倍,即使是轻度吸烟者(每天吸烟1~4支)患非致命性心肌梗死的风险和冠心病的死亡风险也是不吸烟者的2倍[4]。北京市冠心病协作组指出,吸烟和脑力劳动作为单项分析来看,对冠心病的发病似无影响。但当和其他因素放在一起分析时,则有明显的相加作用[5]。戒烟者心血管疾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都下降。戒烟1年者,心肌梗死风险下降50%,戒烟10年者,冠心病的发生率和不吸烟者相差无几[6]。现已证实血压升高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7]。高血压患者患冠心病的风险为健康人的4倍。循证医学证据表明血压和心血管危险性之间的关系是连续一致的,并持续存在,而且独立于其他危险因素。收缩压每增加20 mmHg或舒张压每增加10 mmHg,其心血管危险性增加1倍。无论男性还是女性,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升高都与心血管疾病间有着明显联系。糖尿病患者的冠心病患病率是普通人群的2~4倍,并且早发。有50% ~70%糖尿病患者死于心血管疾病。最近美国心脏病学会(ACC)提出糖尿病不再仅仅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而认为是冠心病的等危症。从对人类健康及预期寿命的影响而言,糖尿病危险与冠心病相同,当冠心病合并了糖尿病,其对人们的不良影响势必加倍。冠心病为我院辖区心血管领域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有必要对辖区居民建立患者个人档案,实行定期随访,指导用药,控制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1]巩玉秀,郑修霞,姚岚.社区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

[2]张海澄,郭继鸿.冠心病的流行病学与一级预防[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2,22(8):449.

[3]王永军,周旭晨.女性冠心病流行病学与危险因素研究近况[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1,14(7):1087-1091.

[4]Nyb oe J,Jenson G,Appleyard M,et al.Smoking and the ris k of firs t acut e myocardial infarct ion[J].Am H eart J,1991,122(4):438 -447.

[5]林绍芳,张一鸣.冠心病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山东医药,1979,12(5):38-40.

[6]Bello N,Mosca L.E pidemiology of cardiovas cular disease in women[J].Prog Cardiovasc Dis,2004,4(6):287 -295.

[7]《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定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修定版)[S].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4-7.

猜你喜欢
病史心血管年龄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变小的年龄
COVID-19心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通过规范化培训提高住院医师病史采集能力的对照研究
角色扮演法在内科住院医师病史采集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深度学习的甲状腺病史结构化研究与实现
年龄歧视
医生未准确书写病史 该当何责
算年龄
lncRNA与心血管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