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会展旅游实务”课程改革思路

2013-11-21 00:45
关键词:实务会展哈尔滨

杨 华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 人文社科系,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5)

“会展旅游实务”课程是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的核心能力课之一。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具备会议旅游、展览旅游、奖励旅游、节事旅游的策划、营销、过程管理及评估工作能力,以满足会展旅游业一线工作的实际需要。基于会展旅游策划、服务、管理等工作岗位开设本课程,体现岗位对应性;围绕承接的某个项目,按照项目管理工作流程和规范推进项目工作,体现项目性。基于此,我们对“会展旅游实务”课程进行了改革。

1 课程设计总体思路

依据岗位典型工作任务设计以项目为载体的课程教学内容,以会展旅游运作与管理工作过程为导向,综合运用任务驱动、情境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组织教学实施。教学内容设计为两大模块、十个学习情境,形成紧紧围绕工作任务的职业能力培养体系。两大模块分别是认知模块和工作过程模块。分解的十个学习情境分别是会展旅游基础认知、会议旅游认知、展览旅游认知、奖励旅游认知、节事旅游认知(属认知模块);会展旅游策划、会展旅游营销、会展旅游过程管理、会展旅游危机与安全管理、会展旅游评估(属工作过程模块)。课程设计总体思路如图1所示。

2 课程教学目标

在对岗位工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确定课程的教学目标。明确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高职课程改革的首要任务,全面的岗位调研和详实的岗位工作分析是完成这一任务的有效途径。我们通过参观哈尔滨经济贸易洽谈会、哈尔滨世界农业博览会等知名展会,走访哈尔滨中信伟业展览有限公司、哈尔滨香格里拉大饭店、哈尔滨阿勒锦国际旅行社等十多家黑龙江省著名的会展旅游策划、服务和管理企业,对他们的一线工作人员进行深度访谈,明确了会展旅游服务、管理岗位工作人员的主要工作任务。在此基础上,依据职业教育课程教学要求,在与行业企业专家研讨的基础上,确定“会展旅游实务”课程的教学目标。具体分为职业能力目标、知识目标、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目标四个方面。

2.1 职业能力目标

充分了解会展旅游业;

能够统筹运作会议旅游、展览旅游、奖励旅游、节事旅游整个活动过程;

具备会展旅游项目策划的能力及拟定会展旅游活动方案的能力;

具备会展旅游活动宣传推广、公关营销的能力;

具备会展旅游服务指导及吃、住、行、游、购、娱等过程管理的能力;

具备会展旅游危机管理与纠纷处理的能力;

具备会展旅游满意度调查与项目评估的能力。

2.2 知识目标

了解会展旅游与会展旅游者;

熟悉会议旅游、展览旅游、奖励旅游、节事旅游的运作模式;

熟悉会展旅游策划的步骤、会展旅游策划书的基本内容,掌握会展旅游策划书的编写技巧;

熟悉会展旅游可选广告宣传媒体、业务推广、公关营销方式,掌握直接发函方式中发送给目标顾客的资料内容;

掌握会展旅游项目广告宣传、业务推广、公关营销的具体步骤;

了解会展旅游吃、住、行、游、购、娱安排的要求,熟悉接待、服务工作内容;

了解会展旅游危机及管理的特点,熟悉会展旅游危机管理的流程步骤;

了解会展旅游纠纷处理的原则、依据和方式,掌握会展旅游吃、住、行、游、购、娱各环节中纠纷处理的技巧和方法;

了解会展旅游满意度的调查方法,熟悉会展旅游评估的内容,掌握会展旅游满意度调查表的设计方法,掌握会展旅游评估的工作步骤。

2.3 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目标

具有创新思维能力;

具有团队合作能力;

具备沟通交流能力;

具备文字组织能力。

3 课程教学内容

“会展旅游实务”课程知识综合性强、实践能力要求高。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以能力训练为目标,依托哈尔滨市会展旅游优势产业资源,选择一个真实职业活动中的工作项目,如“哈尔滨经济贸易洽谈会”“哈尔滨之夏音乐节”“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哈尔滨啤酒节”等,依据实际岗位的真实工作过程来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每一个学习情境,对应着一项具体的能力训练目标,如图2所示。

从图2我们可以看出,左边的表格表示的是从会展旅游策划、服务、管理岗位典型工作任务中分解出来的“会展旅游实务”课程学习情境,内容涵盖会展旅游活动策划、营销、过程管理、危机管理和纠纷处理、项目过程整体评估;右边的表格对应的是某个具体会展旅游项目的初步方案拟订、组织营销、会展旅游中吃、住、行、游、购、娱的过程管理、危机管理和纠纷处理、会展旅游活动评估,通过具体会展旅游项目的模拟运营使学生获得相应的能力。为了让学生在仿真模拟实践后对之前所作的策划书进行修改、完善,在课程的最后,我们还设置了会展旅游策划书完善的教学单元。通过课程的整体设计,将工作岗位所要求的职业能力与课程教学中的目标能力相结合,使学生得以在实践基础上理解掌握和构建知识体系。

4 课程教学方法

为了达到能力训练的目标, 我们在教学中引入了任务驱动、学生主体的教学方法。

在“会展旅游实务”的教学中,传统的教学过程就是复习旧知识、学习新知识、总结这样几个步骤,教师是课堂的主导;在任务驱动教学法中教学过程变成提出任务、分析任务以及解决任务的过程,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导课堂。下面以“会展旅游实务”的其中一个学习情境“展览旅游认知”为例进行说明。

4.1 提出任务

展览旅游介绍了展览会的概念、类型,展览旅游的概念、特点,展览旅游的参与者,展览旅游的运作模式等。如果由教师按部就班地介绍上述知识点,学生只会有个初步且肤浅的认识,谈不上记忆深刻。此处使用任务驱动法,下达如下任务单:

任务单一:哈尔滨有哪些知名展会?它们分别由哪些会展公司主办或承办?你能否将你所知道的展会进行系统归类?如何归类?

任务单二:这些展会与旅游业之间如何关联?展览旅游区别于会议旅游、商务旅游、观光旅游,呈现出哪些特点?

任务单三:有哪些组织会参与到展览旅游过程当中来?你了解我国目前展览旅游有几种运作模式?哪一种模式代表着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4.2 任务分析

哈尔滨是中国文化旅游名城,全年四季分明,夏可避暑,冬可玩雪。因展会而来的旅游者数量日增,会展旅游正受到政府和业界的高度重视。哈尔滨有多家会展公司、旅行社、酒店参与展会的主办、承办及展览相关服务。让学生去做这方面的调研,对了解相关产业是大有裨益的。教师在课前就应该把调研任务布置下去。课堂上教师可以介绍展览旅游的相关基础知识,用展览旅游带来的经济效益之大及其对旅游业淡季的弥补作用引发学生对展览旅游的好奇心,教师可以引而不发,充分调动学生的调研欲望和调研完成后的成就感。

4.3 解决问题

让学生把他们的调研成果通过多媒体课件、音频视频等方式展示出来。学生展示调研成果,发表调研后见解,学生间互相交流探讨,最后由教师点评,起到引导作用,以进一步加深对展览旅游的认识。在课程的具体实践中,学生们通过之前的实地调研,圆满完成了课前下达的任务单,亲身实践后总结出来的理论要点,不但确切而且会记忆深刻。任务教学法达到了传统章节教学、“填鸭式”教学所无法达到的事半功倍的效果。

4.4 总结评价

在学生成果展示的基础上,教师可以结合哈尔滨的实际,也可以用国际知名会展公司展览旅游成功案例,点出目前我国展览旅游运作模式的未来发展趋势。

配合任务驱动、学生主体的教学方法,我们在课程教学中还灵活运用了情境模拟、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通过强化校外实训,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真实的工作情境。比如充分利用“哈尔滨经济贸易洽谈会”“哈尔滨世界农业博览会”“哈尔滨之夏音乐节”“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安排学生到真实的工作现场去实践,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工学结合。

5 课程考核方式

为促使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到项目任务的自主学习中,我们构建了以能力考核为核心,以过程考核、岗位现场考核、企业介入考核为形式的多元考核体系,具体将“会展旅游实务”课程考核方式确定为:平时考核成绩占30%、实训考核成绩占40%、期末理论考试成绩占30%。平时考核以出勤、课堂表现、课后作业为考核点。实训考核则是设定会展旅游策划书的编写、展会期间旅游者吃、住、行、游、购、娱全过程的服务与管理,会展旅游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类危机的管理和纠纷处理三个实训项目作为考核内容。通过观察学生在实训过程中的表现、考核实训效果(成果)、测试实操能力,最终作出综合性评价。在实训项目考核中,始终有企业专家的参与,并及时向教师反馈考核结果。期末理论考试以试卷形式进行,重点考核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根据职业岗位工作内容和工作过程所设计的教学内容,以项目为载体,通过任务驱动,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训练和提高职业能力。通过课程改革实践,学院2010级、2011级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学生在“会展旅游实务”课程教学中通过参与具体展览旅游的策划、服务与管理整个工作过程,完成一系列具体工作任务之后,对会展旅游工作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有了真正的了解和掌握,与2009级学生相比,实践操作能力大大增强,“会展旅游实务”课程改革收到了显著的成效,得到了校外顶岗实习企业的一致好评。

参考文献:

[1]贺平.项目教学法的实践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2).

[2]蒋庆斌,徐国庆.基于工作任务的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5,(22):13~14.

[3]陈菲,陈平.浅谈基于工作过程的《会展旅游实务》课程改革[J].职教论坛,2010,(1):17~18.

猜你喜欢
实务会展哈尔滨
ICC TA858rev实务应用探讨
哈尔滨“8·25”大火 烧出了什么
奇妙的哈尔滨之旅
《老哈尔滨的回忆》国画
感受哈尔滨的冬天
ODI实务
FDI实务
从内部审计的角度探索跟踪审计实务
会展列名
会展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