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理念突破到艺术突破——我演老旦行当的一些感悟

2013-11-22 00:53孙黎健
剧影月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锡剧青衣行当

■孙黎健

戏曲表演艺术中,演员行当的分工既是塑造各类人物形象的需要,也是剧种成熟与否的标志之一。如国粹京剧艺术,以它的生、旦、净、丑四大行当来表达角色中的男女老少、俊丑正邪,以及人物的不同身份和性格特征。由此演绎出千年历史长河中多少帝王将相、才子佳人、英雄豪杰、寻常百姓身上发生的悲壮激越、生离死别的动人故事。角色行当的分工,也让观众对舞台人物形象有了更加深刻的记忆。

锡剧在她近两百年的发展史中,行当的分工也是由“滩簧”初期的一生一旦(或一丑)逐步发展到“小同场”时期形成的“四庭柱(小生、老生、滑稽、老旦)一正梁”(花旦)的格局,直至如今更为细化的分工。然而锡剧无论是从发展过程或目前的现状而言,虽在行当上有了较细的分工,但还是以花旦、小生挑大梁的戏作为主要演出剧目。老生、老旦、丑角等行当往往只是配角,起到陪衬的作用。不像京剧那样,无论什么行当,花旦、小生、老旦、老生、武生、花脸、甚至小丑,只要确有高水准的艺术造诣,都能挑梁担纲主演,这得益于京剧艺术各个行当都有各自不同的唱腔艺术和表演手段,及拥有各类行当独挑大梁的演出剧目。相比之下,锡剧和其它一些地方戏曲剧种在这方面确实有所缺失,因而不少演员,特别是青年演员,不太愿意从事老生、老旦、丑角等这类行当。我从1996年进入江苏省戏曲学校(宜兴班)起,命运决定了我工青衣、老旦。当初处在启蒙阶段的我,仅是懵懂地认为“老旦在舞台上没有花旦那样漂亮。”随着学戏的深入和年岁的增长,慢慢知道了在锡剧艺术中,老旦行当只是一个“大配角”,永远是在“衬”别人,因而产生了动摇、彷徨,一度甚至不愿再学。就在这时,老师谆谆开导,并说:“都不肯演老旦的话,舞台上就没有了这类角色,那么来源于生活的舞台艺术符合生活的常理吗?”又说“衡量一个演员的水平,不在于从事的是什么行当,而是要看他(她)的艺术含金量。”还讲了当年总政话剧团演出的《万水千山》中,只有一句台词的炊事班老班长赢得满场喝彩声的真实事例。这些简朴、实在的道理,催化出让我突破原有理念的力量,从此我心慕手追地专工老旦行当的表演艺术。

做任何一件事,一旦有了决心和信心,就会产生强大的动力,在我学、演老旦行当的过程中,对此深有体会。我是96届毕业生,2002年正式进入宜兴市锡剧团,我清楚地记得,进团后我饰演的第一个角色是《酒葫芦》中的朱翠珍(属青衣行当),作为县令夫人的她,对其儿子溺爱无度,最终酿成悲剧。由于自己全身心的投入,这一“配角”得到了各方好评,这更增强了我努力学好、演好青衣、老旦这类行当的信心。

随着演出任务的加重,使我感到光有心理底线的突破是不够的,还必须要有艺术上的突破。锡剧没有老旦的成套唱腔和表演程式,这一方面增加了饰演这类角色的难度,但也给予了艺术拓展的空间。我十分崇拜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赵葆秀老师,她在舞台上的一招一式,一字一句是那样的大气,那样的完美,因而我倍加用心地观看、琢磨,领悟她在老旦行当中体现出来的艺术素质和舞台之美。虽然剧种不同,但艺术的内在规律总是息息相通的。在我们锡剧艺苑中,许多前辈老师在青衣、老旦这类行当的唱腔、表演方面也有着丰富的积累。为此,我认真地观看,学习了著名锡剧表演艺术家姚澄老师、王兰英老师、张玲娣老师分别在《天要落雨娘要嫁》中吴氏一角,《吹灯试笔》中罗氏一角,《玲珑女》中国太一角等老旦、青衣类角色在塑造人物性格特征方面运用的艺术手段。同时向我师父袁菊芬老师专门认真学习《寻儿记》中孙淑林这一角色的唱腔和表演。我想,无论是学习赵葆秀老师或是姚澄等老师的表演艺术,这都是一种积累,再用这种积累运用到同一行当不同身份的角色上,从共性中塑造出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从她们身上,让我领悟到了老旦、青衣这类行当的角色所必须具备的沉稳、大气的表演和苍劲有力的唱腔。当然,这种积累绝非单纯的模仿,而是通过积累,为我所用,由此得以厚积而薄发。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先生曾说过“像我者亡,用我者生。”十分经典地阐明了艺术上的“学”“用”之道。运用这些道理,我在《寻儿记·八珍汤》这场戏中饰演的孙淑林一角,在风雨交加,饥寒交迫中,抖擞着身子,以【大陆调】散板启腔,接着以宽厚、苍凉的音色,用大段【大陆调】慢板的唱腔,较多地运用中低音音区,唱出了此时此刻特定情景中孙淑林的悲惨遭遇。在表演方面,既注重老旦行当的那种沉稳,又结合特定的情景,突破常规,运用了长袖,用抖袖、抛袖、水袖花加上移步、退步、跪步、抖手和几次不同姿态的蹲式造型,结合脸部表情,以唱腔,表演,情感三者的合理结合,充分揭示了孙淑林此时的心态与处境。这出戏在参加2002年无锡市青年演员大奖赛中荣获了表演二等奖,2007年参加全国(江苏地区)“红梅杯”比赛获表演奖。

多年来,我先后饰演了《金娥冤》中的曹母,《玲珑女》中的国太,《攀弓带》中的王夫人,《莲花庵》的于母,《醉断双命案》中的朱翠珍,《红丝错》中的张母,《王老虎抢亲》中的王夫人,《五女拜寿》中的杨夫人等众多老旦、青衣行当角色,均受到了各方的好评。

作为一名演员,能得到观众的肯定和认可是最大的奖赏,好几次散场后,观众都到后台来看我,卸妆后他们都说从台上沉稳、老练、端庄、威严的表演而言,总认为我是40多岁的人了,不相信我是一个刚20出头的青年演员。

多年的舞台实践也让我悟出了一个道理,相对来说,艺术上不存在“对”与“错”的问题,要强调的是艺术手段运用的合理与否,和是否体现了舞台表演艺术应有的那种美。通过你的表演,能让观众看到一个有血有肉,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并从中享受到了艺术之美,这样,观众就会认可你。作为演员,创造角色的过程是一种艰辛的劳动付出,但我深深感到这也是一次快乐的享受过程。

近期有朋友问我,在文化艺术大发展大繁荣的今天,我最大的梦想是什么。我真的别无奢望,最大的心愿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各方的支持,能担纲主演一出以老旦行当领衔、并为广大观众所喜爱的好戏!

我会努力的!

猜你喜欢
锡剧青衣行当
青衣覆雪
普及教育对锡剧艺术传承的重要性
江苏锡剧文化登陆香港、澳门
青衣
那些渐行渐远的老行当
琼剧老生漫议
扬剧青衣概说
大型现代锡剧《天下无讼》公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