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EC61850的智能断路器IED建模及SCL描述*

2013-11-24 02:17连兵兵方瑞明
网络安全与数据管理 2013年2期
关键词:断路器逻辑建模

连兵兵 ,方瑞明 ,洪 欣

(1.华侨大学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福建 厦门361021;2.厦门市电业局,福建 厦门361004)

IEC61850标准是目前电力系统中最完善的通信标准,它采用面向对象的方法描述变电站及设备信息,旨在实现不同厂家生产的智能电子设备IED(Intelligent Electronic Device)之间的互操作。该标准将变电站通信体系分为3层:变电站层、间隔层和过程层,智能断路器属于过程层,层内的IED间通信采用IEC61850协议。

国内外学者对IED间互操作问题十分关注,并从多方面进行了相关试验[1]。IED间互操作的核心是建立其IED信息模型,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IED的在线监测功能模块[2],对IED整体结构研究得较少。

本文以某公司生产的智能断路器为例,分析智能断路器的结构和功能,搭建完整的信息模型,并对模型进行描述,为实现IED间互操作奠定基础。

1 智能断路器IED建模方法

1.1 智能断路器建模技术

实现智能断路器IED间互操作的核心是其IED信息模型,IEC61850定义信息模型层次结构依次为服务器、逻辑设备、逻辑节点、数据和数据属性,如图1所示。

图1 IED分层信息模型

智能断路器(IED)相当于一个服务器(Server),由若干个逻辑设备LD组成,逻辑设备反映设备本身的信息和功能单元共享的信息;将设备功能分解成若干逻辑节点LN,逻辑节点是协议中能实现具体功能的最小抽象单位,逻辑节点间通过逻辑连接LC来完成数据交接[3-4]。逻辑节点包含数据对象DO和数据属性DA,数据对象由数据属性组成,是网络交换信息的基础,通过对数据的操作实现网络交互。

1.2 智能断路器建模规则

对智能断路器IED 进行建模时,首先要确定IED具有的功能。依据面向对象思想分析设备的逻辑构成,对断路器系统包含的功能进行解耦分析,抽象出设备所含有的逻辑节点以及每个逻辑节点所含的参数和属性,再利用统一建模语言工具作进一步分析。

由于标准侧重于保护与控制方面的功能,智能断路器在建模时必须对标准规定的基本信息模型进行扩展,以保证将断路器所有功能包括在内。具体扩展规则如图2所示。

2 智能断路器IED模型

2.1 功能分析

本文根据某公司生产的智能断路器产品,对智能断路器系统主要功能进行分解。智能断路器系统主要功能归为4类:

(1)保护功能:过载保护、选择性短路保护、自动重合闸保护、瞬时短路保护、接地故障保护、过/欠压保护、断路器失灵保护、剩余电压保护、过/欠频保护、逆功率保护、负载保护、相平衡电压/电流保护、过热保护等;

(2)测量功能:电压、电流、功率、频率及峰值系数、电能、谐波等电网参量的测量;

(3)报警控制功能:断路器运行模式、断路器工作模式、试验模式、负载控制、故障定位、操作次数、产生报警、触头磨损情况及寿命计算等运行维护参数的储存和显示;

(4)与主站通信功能:多种电网参数和运行参数的远程监测、智能断路器当前运行状态的远程监视(如触头位置、闭锁情况、通信状态等)、各种保护限值参数的远程调整和察看(如延时电流整定值、瞬时电流整定、开合闸时间调整等)、智能断路器的远程分合闸操作等。

2.2 信息模型

根据上述分解的功能和建模规则,本文构造了一个物理设备——智能断路器ICB(Intelligent Circuit Breaker),它包括4个逻辑设备:保护断路器正常运行的保护功能装置LD1;测量断路器电压、电流等参数的测量功能装置LD2;记录储存含超出限定值、通信失败和操作在内的报警控制功能装置LD3;实现与远方通信和人机界面控制的远方通信功能装置LD4。如图3所示。

(1)逻辑设备 LD模型

逻辑设备LD是虚拟设备,由逻辑节点组成,每个逻辑设备至少包含3个逻辑节点:逻辑节点零逻辑节点(LNN0)、物理设备逻辑节点(LPHD)和功能逻辑节点。功能逻辑节点包含:①保护逻辑设备包含XCBR等逻辑节点;②测量逻辑设备包含MMXU等逻辑节点;③报警控制设备包含CSW等逻辑节点;④远方通信逻辑设备包含ITMI等逻辑节点。具体定义见标准IEC61850-5、7逻辑节点定义。表1所示为保护逻辑设备LD1的详细说明。

(2)逻辑节点模型

根据图2的建模流程,针对低压智能断路器剩余电流保护的功能特点,本模型对相应的逻辑节点和数据进行扩展,以构造完整的数据模型。自定义剩余电流保护逻辑节点PTRA,如表2所示。

(3)数据及数据属性模型

逻辑节点包含若干数据(Mode、Beh等),数据又包含数据属性(ctlVal、operTim等)。以 XCBR中的数据 DPL为例,智能断路器的产品名称model属性和安装位置location属性,如表3所示。

3 智能断路器配置描述

3.1 IED配置描述工程步骤

IEC61850-6定义了一种通过不同配置描述文件的配置与传递,实现IED间互操作的变电站配置描述语言(SCL)。SCL包含4类文件:变电站配置描述文件SCD、IED出厂配置信息ICD、配置IED功能描述文件CID和变电站结构信息SSD。其工程步骤如图4所示。

表1 保护逻辑设备LD1列表

表2 剩余电流保护逻辑节点(PTRA)

表3 设备铭牌DPL模型

图4 智能断路器的SCL配置流程

图4中,ICD文件描述智能断路器IED的能力,由IED配置工具生成,向主站传递IED的详细配置信息;系统配置工具结合ICD文件和SSD文件生成SCD文件;CID文件用来对IED各参量进行功能配置,由IED配置工具下载到智能断路器IED中,从而得到包括IP地址在内的智能断路器IED实例化系统信息。

3.2 智能断路器配置描述

IEC61850-6定义的SCL文件包含5个部分:头(Header)、 变 电 站(Sbustation)、 智 能 电 子 设 备 (IED)、 通 信系统(Communication)和逻辑节点类型定义(DataTypeTemplates)[5]。断路器配置文件的结构如图5所示。变电站对ICD文件解析后,通过对配置文件的读取、编辑和浏览,保存修改后的配置文件,实现对断路器配置信息的操作。

智能断路器配置描述采用IED设备对象模型,由Server、LDevice、LNnode等对象描述逻辑节点的数据结构和功能来构建,在智能断路器IED配置工具内完成。另外配置工具还可以对生成的SCL文件进行解析和有效性校验,使之成为结构良好并且有效的配置描述文件。

IED间互操作的核心是IEC61850信息模型。本文对智能断路器系统结构和保护控制进行分解,构造完整的信息模型,结合低压断路器通常作为开关设备频繁操作的特点,自定义剩余电流保护等逻辑节点,最后利用IED配置工具实现智能断路器的配置描述,实现通过变电站层浏览、修改断路器的配置信息,对后续实现智能断路器IED间互操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辛耀中,王永福,任雁铭.中国 IEC 61850研发及互操作试验情况综述[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7,31(12):1-6,72.

[2]邬航杰,盛戈皞,崔荣花,等.基于 IEC61850的变压器状态监测 IED的信息建模及SCL描述[J].华东电力,2011,39(12):2012-2016.

[3]IEC.IEC61850-5 communication networks and systems in substations Part5:communication equipments for functions and device models[S].2003.

[4]IEC.IEC61850-7-1 communication networks and systems in substations Part7-1:basic communication structure for substations and feeder equipment Principles and models[S].2003.

[5]IEC.IEC61850-6 communication networks and systems in substations Part5:configuration description language for communication in electrical substations related to IEDs[S].2003.

猜你喜欢
断路器逻辑建模
刑事印证证明准确达成的逻辑反思
逻辑
创新的逻辑
联想等效,拓展建模——以“带电小球在等效场中做圆周运动”为例
基于PSS/E的风电场建模与动态分析
不对称半桥变换器的建模与仿真
六氟化硫断路器运行与异常处理
断路器控制回路异常分析及处理
女人买买买的神逻辑
一例断路器内部发热的诊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