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版地图数据库的建设与新应用——以上海市为例

2013-11-24 12:29
江西测绘 2013年3期
关键词:国情普查实体

(上海市测绘院 上海 200063)

1 引言

公开版地图数据库主要是为编制公开版地图服务而建立的数据库,与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数据库相比,它具有以下特点:要素更加专题化,基础要素则更加简略;比例尺概念不明显;数据库结构的自由度和可扩展性更大;维护更新工作主要由市场引导;数据结果经过保密处理。传统应用中,为各种系列公开版专题图编制提供了有力保障。随着当前测绘与地理信息事业的发展,公开版地图数据库也逐渐在公开版地图以外的项目中应用。这些项目中,既有“地理国情普查”、“天地图”等测绘局的重点项目,也有“上海市应急疏散管理系统”和“浦东地名网”等服务社会的市场项目。笔者以上海市为例,对公开版地图数据库建设所涉及的内容、更新维护策略以及主要的应用方向进行论述。

2 数据库内容

2.1 要素内容

要素的数据集合有:政府驻地、境界、道路、河流、铁路、轨道交通、机关团体、医疗卫生机构、旅游景点、宾馆、文化教育设施、高层建筑、居住区、开发区、领事馆、邮政局、餐饮、公共厕所、加油站、停车场、公交线路等。对这些要素细致分类分级,分一、二、三级,以编码的形式区分。

2.2 内容特点

图1 兴趣点要素分级(以医疗卫生为例)

(1)内容符合市场要求。按照地图市场的要求,除空间位置的采集外,属性上也有较高要求,且兼顾专业和生活。如道路名称,除实地路牌名称外,还要采集习惯的英文路名和经市地名办发布的标准路名。

(2)符合公开版地图的政策要求。完全遵守执行国家测绘局《公开版地图内容表示规定》,不采集高精度的数学基础要素和机密地理信息内容,对一些敏感的兴趣点也进行消密处理。

(3)基础要素简略。基础框架要素,如道路、水系等,以中心线为主,兴趣点要素以点状符号为主。

(4)灵活性较高。图层、编码、属性字段的设置都有较强的可扩展性。

3 数据库更新维护机制

3.1 数据来源与更新周期

数据库更新采取及时动态更新和定期更新相结合。数据库的更新计划主要按资料来源安排,兼顾公开版地图的出版周期,详见表1。

表1 公开版地图数据库更新计划

3.2 分类维护机制

在不同种类的地图项目中,会积累各种类型的要素数据。其中有一部分要素能够通过部门主动收集资料进行更新,另有一部分则只能存储、管理和使用,无法更新。因此,对数据库中的要素采取分类维护机制:①核心数据。公开版地图中使用频率较高,内容较为重要,需定期更新,信息渠道较畅通,核实手段较完善的,列为核心数据。②热点区域。划定上海14个热点区域:人民广场、铁路上海站、铁路上海南站、新天地、徐家汇、豫园、虹口足球场、上海体育场、新虹桥、虹桥综合交通枢纽、浦东国际机场、南京路、淮海路、衡山路。采用手持GPS 采集的方式实地收集区域内购物、餐饮、停车、企事业单位等实用信息,更新周期为一年一次。③外围数据。公开版地图中使用较少,为丰富网站地图信息量,从门址库、客户资料和其他相对权威资料中获取的信息,列为外围数据。

表2 数据库服务地图编制的方案

4 应用方向

目前公开版地图数据库的应用方向主要有三类:一是传统的地图编制;二是以天地图为代表的电子地图服务系列;三是新近开展的地理国情普查。以下主要以上海市公开版地图数据库应用为例说明其应用方向。

4.1 地图编制

上海市公开版地图数据库管理系统基于ArcGIS平台开发,在地图编制领域已经形成几套成熟的服务方案,可以根据公开版地图项目的需求因地制宜地采用不同方案,详见表2。

在公开版地图数据库的支持下,上海市大型地图集、地图册和新编制的公开版地图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近年来,2010年《上海市地图集》(世博专版)和2011年《in Shanghai·CITY GUIDE/上海海派风尚》分别获得裴秀奖金奖和银奖。面对市场的系列交通图也有较好的销量。

4.2 天地图·上海

在天地图·上海中,公开版地图数据库为生产符合国家要求的地理实体与地名地址数据提供原始资料,进而利用数据库的矢量表达经过符号化成为电子瓦片地图。

(1)地理实体数据更新。为了满足天地图的统一的数据规范体系,并提供相应的服务发布,省市节点需要按照一定的要求建设地理实体与地名地址数据。公开版地图数据库的资料主要应用于地理实体数据的建设,建设方案是在现有数据的基础上的重新编码和属性扩展。地理实体通过实体标识码(EntiID)进行标识。地理实体数据对资料现势性有较高的要求,讲究资料更新快、发布快,因此公开版地图数据库就极为适合作为地理实体数据的主要数据源之一。

(2)中小比例尺地图瓦片制作。经过地理实体要求整理后的数据,可以保证电子地图的图、库一致。经过符号化发布的电子地图,在满足数据库功能要求之外,在图形上有着和地图制图类似的要求,因此,公开版地图数据库可以作为中小比例尺地图的数据源进行符号化和瓦片切割。

4.3 地理国情普查

地理国情普查项目的一大特点是,通过遥感影像解译获得的某一特定时点的地表覆盖数据,须和外业调绘或已掌握的地理要素进行比较,才可以分析出潜在的专题信息。作为分析资料的地理要素,在更新的时间节点上与影像获得时间越接近越好,也越能够说明现势情况。公开版地图数据库的更新维护机制,决定了它可以成为地理国情普查的重要数据源。

地理国情普查项目中对城镇综合功能单元(BUCP)的要求较高,内容复杂而又凸显城市特色,目前要求点状表达。公开版地图数据库丰富的兴趣点资料能够直接为之所用。另外,由于公开版地图数据库采用了城市坐标,结构也较灵活,因此除测绘部门外的其他专业资料也可以方便地进入公开版地图数据库加以保管与利用。

地理国情普查项目的成果中有一部分是统计分析专题地图。公开版数据库的框架数据和相关信息,可以方便地输出和编制地理底图,也可以快速地叠加专题数据。

5 建议

随着应用方向的增多,公开版地图数据库的建设,应不断调整和丰富数据库建设的方式方法,以适应现阶段各项主要任务。

5.1 完善数据库体系

由于作为地图制图的资料库,公开版地图数据库尚未建立严密的数据库体系,属性精度高而空间精度低。这一现状能够满足对空间精度要求不高的公开版地图,却难以满足日渐增长的电子地图、地理信息分析的要求。应首先从两个方面着手提高数据质量:一是强调拓扑关系的建立;二是建立分幅体系。

5.2 设置比例尺字段

与基础地形数据库不同,公开版地图数据库没有缩编的概念。然而,应用方向的增多又造成对比例尺的不同需求。比例尺的规律关乎视觉感受,因此建议在数据库中设置几个主要比例尺,以字段保存,把综合取舍的工作和更新维护工作结合起来,使项目利用数据时更加高效。

6 总结

公开版地图的编制是测绘与地理信息工作的一部分,公开版地图数据库是地理空间数据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针对性较强,公开版地图数据库有十分鲜明的特点,在更新维护机制上也要注意因地制宜。上海市系列的公开版地图的成功,印证了此类数据库存在的必要性。

目前,以电子地图为代表的地图新形式已经成为市场主流,在这些新应用中,公开版地图数据库因其特点仍然有很大的价值和很强的生命力。面对新形势带来的新要求,公开版地图数据库可以通过不断完善和优化,在更多新的应用领域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1]李乃良.公开版地图数据库的维护与应用问题探讨[J].上海测绘,2010.

[2]CH/Z 9010-2011 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地理实体与地名地址数据规范[S],2011.

[3]地理国情普查内容与指标(试行稿)[S],2013.04.

猜你喜欢
国情普查实体
立即全面普查 警惕二代粘虫发生
胡春华强调:确保脱贫攻坚普查取得圆满成功
家国情 诗词魂
前海自贸区:金融服务实体
推广生物乙醇汽油:迫切且合乎国情
实体的可感部分与实体——兼论亚里士多德分析实体的两种模式
两会进行时:紧扣实体经济“钉钉子”
振兴实体经济地方如何“钉钉子”
关于农业文化遗产普查与保护的思考
地理国情监测知识支持库初步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