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法在数控加工工艺教学中的应用

2013-11-30 02:41邹哲维
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驱动教学法工艺

邹哲维

(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武汉 430212)

1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内涵

“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是教师根据教学要求提出“任务”,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个“任务”之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然后进行具体的操作,教师引导学生边学边做完成相应的“任务”。“任务驱动”的主要结构是:呈现任务——明确任务——完成任务——任务评价。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关键是任务设计,对于不同的课程,其任务的表现形态各不一样,但都应该是该门课程所反映的职业岗位要求情况下的典型工作任务,是从事该职业工作情景的再现。

“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它要求“任务”的目标性和教学情境的创建,使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在探索中学习、在实践中掌握专业技能。

2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基本特征

(1)任务驱动。教师以任务为中心,围绕解决实际问题组织教学,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

(2)目标具体,内容实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教学目标就是一个个具体的任务,因此,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紧紧围绕任务完成的需要,不求理论的系统性,只求内容的实用性。

(3)做中学。任务驱动教学法将书本知识和实际应用结合起来,打破长期以来的理论与实践二元分离的局面,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4)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培养学生独立探索与合作精神。

(6)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参与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任务驱动法在数控加工工艺教学中的应用

3.1 教学组织与设计

根据工作过程与学生认知心理过程合理组织与安排了本门课程的教学过程。首先从学生从事的职业岗位出发,分析生产实践中的典型工作任务,从中归纳出学生应该具有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在此基础上,分析典型工作任务所具有的共性知识,而这些共性知识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课程组织过程中,放在前面作为典型工作任务的必备知识进行讲解,然后针对本门课程所实现职业工种的特点,以工种作为依据挑选典型工作任务进行组织教学。通过调查研究,归纳出典型工作任务对应的知识能力结构要求,对其进行序化,最后结合职业能力和职业岗位的要求,将数控加工工艺这门课程按下表组织教学内容:

表1 课程内容及教育教学要求一览表

从本表中可看出,本门课首先分为四大块,第一大块主要提供本门课程必要的基本理论知识,第二、三和四大块结合职业工种,给出了3类职业工种(车工、铣工和加工中心)中的7种典型工作任务组织教学,在任务驱动教学法下,教师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给出企业中具有真实背景的各种典型零件,要学生制定出合理的数控加工工艺,这样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去探索思考,学生在完成一个与他们的实际生活与学习密切相关而且比较有趣的学习任务过程中发展了自已的综合能力。

3.2 任务驱动法教学案例

3.2.1 任务呈现

首先教师提出问题,这是任务的呈现过程,该任务是要求学生根据如图所示零件图(图2),制定出合理的数控加工工艺。

图2 异形轴

3.2.2 教学组织与实施

教师按照任务的实现过程将任务分解为以下四个阶段:资讯、计划与决策、实施、检查与评价。

(1)资讯阶段:学生根据该零件的特点,收集相关资料,如查找手册,文献等。

(2)计划与决策阶段:制定和比较多种工艺方案,提出合理的工艺方案,编制工艺过程。任务小组制定工作计划表,分配任务,确定工作内容如下表3:

表3 工作计划表

(3)实施阶段:学生根据工艺卡片的要求,在数控仿真系统如宇龙仿真软件中模拟仿真加工该零件,然后在数控车床上首件试切。

(4)检查与评价阶段:各小组推举代表进行简短交流发言。各小组上报互评及自评成绩,教师汇总后按百分制确定每人的工作成绩,填入学习小组名单表中的历次评价结果栏,同时教师针对学生具体情况提出改进意见。具体见表4。

表4 任务考核评价表

4 小 结

任务驱动教学法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推动了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革新,是实施操作性与实践性教学的有效方法。通过任务驱动教学在本课程中的应用实践,我们发现能激发学生对数控加工工艺课的兴趣,在教学中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整合信息的能力,并促进学生实践能力、探索能力与自学能力的提高。

[1]孙艳萍,罗建华.数控加工工艺[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11.

[2]姜大源.当代世界职业教育发展趋势研究[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驱动教学法工艺
基于模糊PI控制的驱动防滑仿真系统分析
屈宏斌:未来五年,双轮驱动,砥砺前行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转炉高效复合吹炼工艺的开发与应用
轨旁ATC系统门控柜接收/驱动板改造
5-氯-1-茚酮合成工艺改进
基于S3C6410的Wi-Fi驱动移植实现
一段锌氧压浸出与焙烧浸出工艺的比较
FINEX工艺与高炉工艺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