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观察

2013-12-01 08:52王巧凡邱晓堂汤爱灿张达坤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3年7期
关键词:计分复方视网膜

王巧凡,邱晓堂,汤爱灿,张达坤

(海南省中医院,海南海口 570203)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主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成人致盲的主要原因[1]。我国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病率高达44% ~51.3%,估计患糖尿病30年以上的患者,约2% ~7%因视网膜病变失明,故早期对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行干预性治疗,对防止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致盲有着重要意义。我们自2009至2011年间采用中成药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羟苯磺酸钙胶囊治疗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78例(122只眼)入选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单盲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0例,男21例,女19例,年龄40~70岁,平均55岁,病程2~12年,平均6.3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62只眼,其中Ⅰ期18只眼,Ⅱ期37只眼,Ⅲ期7只眼。对照组38例,男20例,女18例,年龄41~69.4岁,平均54岁,病程2.1~11.6年,平均6.1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60只眼,其中Ⅰ期19只眼,Ⅱ期36只眼,Ⅲ期5只眼。2组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符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关于糖尿病诊断标准[2],并参照宋振英主编的《眼科诊断学》[3]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断标准及参照第三届全国眼科学术会议通过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期标准》[4]。中医诊断参照郑筱萸主编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5]制定。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2型糖尿病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断者;②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单纯型Ⅰ~Ⅲ期;③符合中医气阴两虚、血瘀络阻证者;④年龄在40~70岁,能坚持12周治疗者。

1.4 排除标准

①高血糖未有效控制者(空腹血糖>7.8mmol/L);②血糖控制不稳定者(血糖波动在20%以上);③有其他眼病合并者(如青光眼、明显影响眼底检查的白内障、葡萄膜炎、视网膜脱落、视神经炎等);④伴有严重心、脑、肾、肝等并发症或合并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疾病患者;⑤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1.5 治疗方法

1.5.1 基础治疗 2组患者均接受基础治疗包括糖尿病教育,采用低盐、低脂、糖尿病饮食,适当运动,血糖高者选用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把血糖控制在空腹血糖 <7.0mmol/L、餐后2h<10.0mmol/L。合并高血压、高血脂者同时控制血压、血脂并达标。

1.5.2 治疗组 在基础治疗上,口服羟苯磺酸钙胶囊(宁夏康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H20030898)2粒/次,每日3次;复方血栓通胶囊(广东众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Z20030017)3粒/次,每日3次,连服12周。

1.5.3 对照组 在基础治疗上,口服羟苯磺酸钙胶囊(宁夏康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H20030898)2粒/次,每日3次;复方血栓通胶囊模拟剂(海南省中医院生产,批号琼20100020)3粒/次,每日3次,连服12周。

1.6 观察指标

观察2组治疗前后视力、眼底病变、中医症状计分、中医证候疗效和血液流变学指标。

1.7 疗效判定标准

1.7.1 视力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视力在原基础上提高4行以上者;有效:视力在原基础上提高2行以上者;无效:视力提高1行或无提高或下降者。

1.7.2 眼底疗效判定标准 有效:眼底视网膜微血管瘤数、眼底出血量、渗出量减少1个级别以上,且其余项无增加;稳定:眼底视网膜微血管瘤数、眼底出血量、渗出量改变不明显;恶化:眼底视网膜微血管瘤数、眼底出血量、渗出量增加1个级别以上。

表1 眼底病变分级标准

1.7.3 中医症状计分标准 参照郑筱萸主编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5]制定。治疗前后对视物昏花、眼睛干涩、面色晦暗、疲倦乏力、肢体麻木、气短懒言、五心烦热、口干咽燥、大便干结等症状进行计分。

1.7.4 中医证候疗效标准 参考郑筱萸主编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5]拟定。治疗前后均根据患者症状、体征判定中医证候积分。①显效:减分率≥70%;②有效:70% >减分率≥30%;③无效:30% >减分率。注:减分率=(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1.8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应用SPSS 1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样本均数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等级资料用Ridit,结果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视力比较

表2 2组治疗前后视力比较(±s)

表2 2组治疗前后视力比较(±s)

注:与本组治疗前后比较:*P<0.05,**P <0.01;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P <0.05

组 别 眼数 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 62 0.62±0.43 0.80±0.15**△对照组 60 0.64±0.31 0.70±0.52*

表2显示,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视力无差异,治疗后2组患者视力均明显改善,其中治疗组患者视力改善更显著(P<0.05)。

2.2 治疗后眼底病变情况比较

表3显示,治疗后2组患者眼底病变均有明显改善,其中治疗组患者眼底病变改善更显著(P<0.05)。

表3 2组治疗前后眼底病变情况比较

2.3 治疗后症状计分比较

表4显示,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症状计分无差异,治疗后2组患者症状计分均明显减少,其中治疗组患者症状计分减少更显著(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各组症状均显著改善(P<0.01),尤其对视物昏花、眼睛干涩、面色晦暗、疲倦乏力、肢体麻木等主要症状改善明显。

表4 治疗后中医症状计分比较(±s)

表4 治疗后中医症状计分比较(±s)

注:与本组治疗前后比较:*P<0.05,**P <0.01;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P<0.05

项目(分)治疗组(n=40)对照组(n=38)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视物昏花 4.79±1.12 1.10±0.73**△ 4.46±0.87 2.87±1.06**眼睛干涩 4.68±1.34 0.98±0.85**△ 4.25±1.01 1.99±1.01*面色晦暗 2.78±0.21 0.12±0.07**△ 2.39±0.14 1.68±0.21*疲倦乏力 2.89±0.10 0.09±0.02**△ 2.76±0.23 1.37±0.35*肢体麻木 2.67±0.33 0.08±0.03**△ 2.55±0.19 1.06±0.47*症状计分 16.85±3.37 2.13±2.28**△ 14.71±2.94 6.64±3.15

2.4 治疗后中医证候疗效比较(见表5)

表5 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2.5 2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比较(见表6)

表6 2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比较(±s)

表6 2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比较(±s)

注:与本组治疗前后比较:*P <0.05,**P <0.01;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P <0.05

项对照组目治疗组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全血黏稠度(mPaS)高切 6.73±1.14 4.06±0.99**△ 6.68±1.02 5.28±1.17*全血黏稠度(mPaS)中切 11.60±2.52 7.98±2.32**△ 10.50±3.79 8.27±2.54*全血黏稠度(mPaS)低切 22.40±5.67 15.80±1.45**△ 20.30±4.97 16.20±1.72*红 细 胞 聚 集 指 数 3.48±1.53 2.15±0.84**△ 3.64±1.55 3.16±0.24*红 细 胞 变 形 指 数 2.39±0.58 1.18±0.12**△ 2.27±0.77 1.09±0.61*

3 讨论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病理改变主要有毛细血管周细胞选择性凋亡、微血管基底膜增厚、内皮细胞增生、微动脉瘤形成以及新生血管形成。常用的DR手术疗法中,视网膜激光光凝和玻璃体手术只能挽救一部分视网膜功能,口服羟苯磺酸钙成为目前治疗DR的常用西药。由于中医学在DR防治中有独到的优势和确切的疗效,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DR成为热点研究之一。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属中医学消渴目病范畴。目前大多数医家认为DR病机以气阴两虚为本,瘀血阻络为标并贯穿演变过程的始终。因虚致瘀、虚瘀夹杂,二者相互影响、错综复杂。本研究中的复方血栓通胶囊是复方中药制剂,具有多靶点、多环节、多途径的效应。方中重用三七活血化瘀为君药,具有活血止血双向调节作用。所谓“一味丹参功同四物”,臣药丹参化瘀而不伤新血,“瘀血祛则新血生”;黄芪补气健脾为佐药,气旺助于血行,亦能运化水湿,减少眼底渗出;玄参滋养肝肾阴虚,软坚散结,全方可使气血调和,以血养目而复明,共奏活血化瘀、益气养阴之功效,可谓标本兼治。临床多项药理研究证实,复方血栓通胶囊具有扩张血管、提高抗缺氧能力、降低血小板聚集、降低血黏度、改善血液微循环和特异阻断血管平滑肌a受体操纵钙离子通道作用,对视网膜血流量有明显改善,从而避免高血流对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减少血管阻塞和新生血管的形成,促进出血、渗出的吸收,改善组织缺血缺氧等,从而对提高视力有一定的疗效[6]。

本研究发现,2组治疗前后视力、眼底病变均有改善,但以治疗组更为明显,说明复方血栓通胶囊可以改善DR患者的视网膜病变。其机理可能是复方血栓通胶囊通过活血化瘀、益气养阴的作用,标本同治,改善DR患者的血流变学,并能促进视网膜出血及渗出物的吸收。我们在临床研究过程中发现,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还可以明显改善患者全身症状。因此,我们认为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以充分发挥中西医各自特点与优势,达到最佳疗效,更好地防治单纯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值得临床推广。

[1]李凤鸣.中华眼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1996:2166.

[2]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778-779.

[3]宋振英.眼科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577-579.

[4]第三届全国眼科学术会议.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临床分期标准[C].中华眼科杂志,1985,21(2):113.

[5]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术出版社,2002:312-316.

[6]郭翠玲,赵仲平,汤爱灿,等.激光联合复方血栓通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黄斑水肿的疗效观察[J].广东医学,2009,30(2):295-296.

猜你喜欢
计分复方视网膜
深度学习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疗中的应用
带定性判断的计分投票制及其公理刻画
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合并孔源性视网膜脱离1例
高度近视视网膜微循环改变研究进展
球结膜下注射庆大霉素致视网膜损伤1例
Protective effects of Fufang Ejiao Jiang against aplastic anemia assessed by network pharmacology and metabolomics strategy
高级教师评审倾力一线教师
基于单片机的中国式摔跤比赛计分器开发设计
HPLC-DAD法同时测定复方罗布麻片Ⅰ中4种成分
复方肝舒丸的质量标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