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与大学图书馆信息资源利用

2013-12-04 20:54陈巧玉王建英
成人教育 2013年8期
关键词:研究性检索数据库

陈巧玉 ,王建英 ,冯 勤

(泸州医学院图书馆,四川 泸州 646000)

一、研究性学习

大学学习的主要目的是拓宽巩固基础理论知识,并为以后的科研打基础,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其间,首先需要看一些本专业或与本专业相关的教材和书刊,拓宽巩固基础理论知识,使自己的知识在原有的水平和基础上有所扩展和延伸;再结合自己的专长和专业方向进行研究性学习。而进行研究性学习的第一步就是广泛搜集国内外有关方向的信息资料,发现或搜集科学问题,了解其相关的国内外动态以及研究的国际水平,从而确定研究的科学问题;在其后的实验过程中,需要通过不断地查阅有关信息资料,借鉴他人的经验教训,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加以解决;在整理资料、撰写论文和论文答辩时,也需要查阅大量有关的情报信息,以对照他人的结论,分析本人的研究结果,找出不同之处,得出正确结论。此外,在今后的工作和研究中需要撰写学术论文时,都需要大量的文献信息。研究性学习重视研究过程,而研究过程中围绕专题有效地收集、处理资料信息是研究性学习的关键。

二、利用图书馆进行研究性学习

1.学习利用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基本知识

开始研究性学习的时候,需要大量查阅相关领域的国内外文献资料,拓宽研究的思路,查找文献资料成为必须做的工作,也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目前,大学图书馆信息资源主要为各种数据库等,一般包括:清华同方中国期刊网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清华同方中国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Springer Link全文数据库等。由于所需的文献资料分布在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各种类型中,要想广、快、精、准地搜集该学科领域中的相关核心文献,必须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熟悉各种网络服务工具、浏览器与各种数据库的特点与检索方法。

2.培养利用图书馆信息资源的习惯

目前,大学图书馆信息资源已成为高等学校教学、科研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主动利用图书馆信息资源的习惯,可以增强学生独立钻研、独立思考的能力,这不仅对研究性学习非常重要,也是保证完成高质量论文的必需条件。目前,多数大学都开设文献检索课程以及信息资源利用的系列讲座等,我们可以积极强化学习各种信息资源的使用以及文献检索技能,强化运用科学技术信息的能力,培养利用图书馆信息资源的习惯。

3.利用图书馆信息资源进行专题信息检索

进行研究性学习,可通过广泛搜集国内外有关方向的信息资料,发现或搜集科学问题,从而确定自己的研究题目。然后针对研究题目,一般需要掌握与研究题目相关的背景资料,研究本身的资料,以及前人相关研究的资料。可以利用检索工具查找研究需要的专题资料,注意收集专指性强、内容新颖、学术水平高的情报信息,全面准确地掌握国内外的相关信息,应用综合分析和对比分析等方法,比较研究的题目在所检相关文献中的特点、水平;论证所选题目的论点、技术、内容、指标等方面是否具有新颖性。通过比较分析,有所发现,有所创新,防止重复研究。

大学图书馆可以利用的信息资源主要分为中文和外文,而各种资源的特点、学科涵盖的范围、侧重点等各有不同,想要快而准找到专指性强、内容新颖、学术水平高的专题信息,提高检索效率,了解熟悉各种信息资源及检索工具的特点是十分必要的。中文的检索工具较多,主要有:维普中文期刊、万方数据、中国知网(CNKI)等。其中CNKI所包含的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重点收录“985”、“211”高校、中国科学院、社会科学院等重点院校高校的优秀硕士、博士学位论文,文献信息较全,质量也比较高。此外,除了国内相关的质量较高的专题信息外,还需要阅读相关领域的国内外文献信息,了解与自己研究题目有关的国内外动态以及最先进的国际水平。因此,外文的专题信息显得尤为重要。外文检索工具因购买费用高,各个高校可利用的资源不同。检索时也可根据课题研究的侧重点以及可用的资源条件来选择利用电子资源。

4.利用互联网获取开放资源

(1)利用图书馆网站获取开放资源。随着开放存取理念和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图书馆作为情报信息中心,为教研服务的信息机构,会结合实际从教学和科研需要出发,有选择性地、有重点地收集网络信息和网址,并对收集到的信息重新整合,进行分析和筛选,建立学科导航、网络导航和推荐一些专业的机构站点等,目的是服务于教学和科研工作,保证读者能快捷地获取最有价值的信息。特别在外文方面,大多数高校除了购买的外文数据外,还搜集了一些相关专业的免费外文电子资源提供给读者。以医学院校为例,像Pubmed、Freemedicaljournals、Highwire等。其中PubMed因其包含 Medline数据库、免费、易用等特点,已成为使用最广泛的免费医学数据库;加上由德国Transinsight和德国TechnicalUniversityDresden合作开发的 Go-Pubmed——可以对PubMed检索结果进行探索、分析的工具/智能搜索引擎,使其成为目前主流的外文医药信息检索工具。

(2)学会使用学术搜索引擎。大多数大学生都会使用搜索引擎进行基本的信息检索,但是为了获得更准确更具学术价值的信息,我们更需要学会使用学术搜索引擎。学术搜索引擎是专门用于检索因特网上的学术信息的专业搜索引擎,通常包括图书、论文、期刊、文档、题录等学术资源和站点,对我们的学习和科学研究有很大的帮助,如:Google学术搜索、CNKI知识搜索、读秀学术搜索等。

三、个人资料积累——建立个人数字图书馆

个人数字图书馆的定义在《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与发展报告》上这样写道:“所谓个人数字图书馆是指个人为了读书治学的目的,在自己的计算机上采用免费或基本免费的全文数据库软件,将有关的网上信息和自创的数字化信息资源进行采集、整理、存储,使之成为有组织的信息集合。”也就是说,个人数字图书馆是个人或团体根据自身需要,通过计算机操作平台,将数字信息建立专题数据库储存,自己创建、维护和使用以实现个人信息贮存、检索、传输和优控功能的知识集合。

个人数字图书馆是个人的信息仓库。它可以根据个人的研究方向、兴趣爱好随意地抓取和自建,其中有文本、图片、动画等元素。这些元素既可以共存于一个页面内,也可以单独存放在数据库中。网上海量的信息常常使人有种无所适从的感觉。如果不能善加利用,那么不仅会造成资源浪费,更严重的还会造成某种程度的信息污染。

1.充分利用云计算环境

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是指用户终端利用非本地或远程服务器集群,获取存储、计算、软硬件等服务。云计算以互联网为中心,提供更为快速、便捷的数据存储和强大的网络计算服务,能够将分布式存储的数据库与一站式的检索界面结合起来,通过对信息资源进行整合,为用户提供统一的入口,实现一站式服务。这将大力提升图书馆的网络信息管理与服务水平,也为个人数字图书馆带来前所未有的影响和发展动力。

如:“中国知网”的个人馆可以定制专题信息,建立自已的知识管理中心、科研管理中心等,信息服务更加个性化、专业化、自动化和集成化,为用户提供了个性化、交互式学习研究的空间,可定制个人关注的热点专题、关注的专家,关心课题的研究进展,可以收藏个人发表的论文以获得更多的相关文献,也可以追踪近几年学科领域的研究方向及相关成果,以备个人深入研究之用。再如:“Sinomed”的功能服务也可通过创建Sinomed的“我的数据库”,对课题相关的文献进行保存、管理与再利用,将当前文献题录添加到在线数据库中,创建课题个人数据库来保存相关的检索结果,实行课题的定题服务,跟踪课题的最新研究进展等。

另外,依托于云计算的应用,出现了一些RSS阅读器,如GoogleReader。可以说是一种软件或者说是一个程序,可以把新闻标题、摘要、内容按照用户的要求,“送”到用户的桌面,为用户提供多来源信息的“聚合”与“一站式”服务,并具有信息发布的时效性。RSS阅读器会自动更新你定制的网站内容,把最新信息带到用户桌面,而无需用户去各个网站一遍遍地搜。用户只要打开阅读器,就可以等着信息“找上门来”。用户还可以进行离线阅读、存档、搜索排序、相关分类等多种管理操作,更是一个随身的“资料库”。

2.利用图书馆提供的个性化服务

近年来,随着图书馆服务理念及层次的不断提高,许多大学图书馆开展了学科化服务,设立了学科馆员,融人教学和科研,提供全方位的信息资源。学科馆员可以利用掌握的信息知识和技能,通过对信息的检索、筛选、收集、整理以及分析,有针对性地为用户提供多方面的信息资源,就最新研究领域成果进行全程跟踪,提供个性化、深层次的服务,协助解决研究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此外,在研究过程中可在图书馆查新咨询专家指导下不断发现新的检索点、产生新的检索需求,结合图书馆提供的个性化服务,定期获得图书馆推送的与研究题目相关的最新信息,及时了解本专题科研发展程度,集思广益,获得启发,发现新的研究方向和思路。

[1]王健.云计算和个人数字图书馆[J].当代图书馆,2011,(2).

猜你喜欢
研究性检索数据库
实践,让研究性学习课堂精彩起来
学写简单的研究性报告
2019年第4-6期便捷检索目录
数据库
数据库
专利检索中“语义”的表现
数据库
数据库
浅谈“研究性”阅读教学
国际标准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