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黄瓜霜霉病田间药剂防治试验

2013-12-08 05:05王新宇钟芳霍春义燕汝菊许家玲
长江蔬菜 2013年8期
关键词:吗啉霜霉病喷药

王新宇 ,钟芳 ,霍春义 ,燕汝菊 ,许家玲

(1.山东淄博市良种繁殖场,255000;2.淄博市农科院;3.71345部队)

黄瓜霜霉病是保护地黄瓜常发的病害,俗称“跑马干”、“黑毛病”。该病在黄瓜苗期、成株期都会发生,主要为害叶片,表现为局部的病斑。发病初期,中下部叶片正面叶脉间出现淡黄色病斑,黄色病斑的反面可见受叶脉限制、边缘呈清晰水渍状的多角形病斑;随着病情继续发展,正面表现为多角形黄褐色至褐色病斑,在湿度大的条件下,反面会产生一层灰黑色霜霉层;发病严重时,下部叶片全部枯萎,顶端只剩下新生叶,严重影响黄瓜产量。为了经济、有效、及时防治此病,减少广大菜农的损失,淄博市良种繁殖场选用不同浓度的烯酰吗啉和霜脲·锰锌开展保护地黄瓜霜霉病防治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基本情况

试验在淄博市张店区付家镇3个黄瓜大棚内进行。试验地土质为壤土,pH值7.8。水肥管理同常规大棚黄瓜。

1.2 供试药剂

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

1.3 试验方法

共设6个处理,分别为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375,300,225 g/hm2,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 1 080,1458g/hm2及空白对照。小区面积20 m2,重复4次,随机排列。

1.4 施药时间及方法

第一次喷药时间为2009年11月7日(大棚黄瓜霜霉病发生初期),隔7 d后,进行第2次喷药。试验采用工农-16型背负式喷雾器均匀喷雾,喷药液量按900 kg/hm2折算实际用量。

1.5 调查内容及方法

第一次喷药前调查各小区发病基数,最后1次药后14 d调查发病情况。每小区采用4点取样,每点固定3株,共调查12株,按下列9级分级标准逐叶记载发病基数,计算病情指数及防治效果,并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

分级标准如下,0级:无病斑;1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5%以下;3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6%~10%;5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11%~20%;7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21%~50%;9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50%以上。

计算病情指数及防效,统计分析用DMRT法。病情指数=[∑(各级病叶数×相对基数值)/(调查叶总数×9)]×100; 防治效果 (%)=1-[(对照区药前病指×处理区药后病指)/(对照区药后病指×处理区药前病指)]×100%。

表1 防治大棚黄瓜霜霉病试验结果

2 结果与分析

试验结果(表1)表明,供试药剂对大棚黄瓜霜霉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黄瓜霜霉病发病初期使用 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 375,300,225 g/hm2,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1 458,1 080 g/hm25个药剂处理喷药防治,第2次喷药后14 d调查,防治效果分别为 74.32%,73.46%,63.59%,74.07%,65.26%,其中,使用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375,300 g/hm2、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1 458 g/hm2防治效果较好,三者差异不显著,与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225 g/hm2、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1 080 g/hm2差异显著;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1 080 g/hm2防治效果为65.26%,高于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225 g/hm2的防治效果。

3 小结与讨论

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及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对大棚黄瓜霜霉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黄瓜霜霉病发生初期使用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300~375g/hm2或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1458g/hm2进行防治,第2次药后14 d进行调查,防治效果为73.46%~74.32%,效果较好。在今后的大棚黄瓜霜霉病防治中,可以推广使用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及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使用剂量为300~375 g/hm2、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使用剂量为1 458 g/hm2,此剂量对黄瓜安全无药害。

使用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375~300 g/hm2或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1 458 g/hm2防治大棚黄瓜霜霉病,要注意搞好预测预报,在发病初期及时进行喷药,并且要求均匀喷雾,叶面、叶背均匀着药,以达到最佳防治效果。

4 综合防控措施

黄瓜霜霉病是由鞭毛亚菌亚门的真菌引起的,其发生流行温度为18~22℃,湿度85%以上。湿度高的时候,发病早且病害重。因此对大棚黄瓜霜霉病的防治要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4.1 选用抗病品种

目前国内较抗霜霉病黄瓜品种有津春5号、津绿系列、津优30等。

4.2 熏烟防治

烟剂具有使用范围广、面积大、防治全面等优点,因此常用于防治黄瓜霜霉病。一般做法是在播种前对育苗环境、定植前对定植环境进行一次熏棚处理。

4.3 加强种苗管理

将种子用55℃温水浸泡15 min,然后再常温浸泡4~5 h,沥水后恒温催芽。采用营养钵、营养袋或穴盘等培育无病壮苗。壮苗的标准为苗龄35~40 d,4~5片真叶,苗高 18~20 cm,茎粗 4~5 mm,叶色深绿,有光泽。

4.4 嫁接栽培

嫁接黄瓜主要是利用南瓜砧木根系抗逆性强、耐低温、生长健壮、分布广、发育强大的优点,使黄瓜生长茁壮,茎粗叶茂,抗病效果好,可持续保持旺盛生长,从而达到抗病早熟高产的目的。

4.5 注意适当加强棚内通风透气

注意通风排湿,尤其是阴雨天,只要温度适宜,就应及时打开棚膜;在黄瓜生长的中后期及时整枝吊蔓,剪除老叶和病叶,防止叶面重叠,以利于棚室内空气流通,减少湿度,控制温度,使环境条件不利于霜霉病的侵入与发生;尽可能采取滴灌或膜下暗灌,降低湿度,避免棚内湿度过高。

4.6 蔬菜轮作倒茬种植

蔬菜生产中轮作倒茬是避免病害严重发生的重要方式之一。对黄瓜发病棚进行轮作,合理安排茬口,施足底肥,实行配方施肥,及时补充二氧化碳,增强植株抗病力,可提高防控效果。

猜你喜欢
吗啉霜霉病喷药
不用药 两招搞定黄瓜霜霉病
基于PLC 果树喷药机控制系统设计
气相色谱法测定羟乙基吗啉中吗啉含量的研究
果树喷药巧时期
高温天气果园喷药有“四大禁忌”
多种杀菌剂对蚕豆霜霉病田间防治效果比较
80%烯酰吗啉水分散粒剂防治马铃薯晚疫病效果初探
氟醚菌酰胺和烯酰吗啉对芋疫病菌增效作用及田间防效
黄瓜霜霉病发病症状及其防治技术
芽孢杆菌可有效防治葡萄霜霉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