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血祛湿中药护膝带治疗膝关节镜术后肿痛89 例

2013-12-09 05:00郑晓红巫小琴江西省玉山县人民医院玉山334700
江西中医药 2013年11期
关键词:患肢活血膝关节

★ 郑晓红 巫小琴 (江西省玉山县人民医院 玉山334700)

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交通意外、运动创伤日益增多,关节损伤也变得多见。而关节镜手术已是临床上诊治膝关节病的常规手术,是一种能深入到关节腔内部进行诊断和治疗的特殊内镜微创手术,具在安全性好、创伤及并发症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但术后关节疼痛及肿胀仍是常见的问题[1],术后疼痛肿胀阻碍患者关节的活动,影响患者术后康复。现在常规的术后镇痛护理是注射止痛剂,止痛剂更多的是作用于中枢神经而起效,常常会有昏睡、恶心、呕吐等一定的副作用。加压冷疗可有效缓解膝关节镜术后的肿胀和疼痛,但考虑到寒冷季节病人(特别是老年病人)对冷疗的不易接受。还有文献报道[2],延长加压冷疗时间会造成肌肉僵硬,不利于患者功能锻炼;另外继续加压冷疗会降低静脉血流速度,甚至继而增加引发深静脉血栓的风险。故为探讨术后减轻患者关节肿痛的有效方法,本研究以活血祛湿中药护膝带治疗膝关节镜术后患者疼痛及肿胀89 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 年4 月-2013 年10 月入住本院行膝关节镜手术患者178 例,其中男92例,女86 例;年龄18 -70 岁,平均年龄38 岁;半月板损伤70 例,骨性关节炎46 例,滑膜炎10 例,关节内游离体损伤28 例,交叉韧带损伤24 例。随机分为中药护膝带应用观察组和常规对照组各89 例,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1.2 方法 对照组予术后常规处理:(1)术后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起到包扎止血的作用。(2)置患肢抬高15° -20°,给予膝下垫小软枕,使膝关节处于屈曲5°位,此体位有利于韧带松驰,使膝关节处于相对稳定的功能位状态,也有利于患肢的静脉回流及患者的舒适。(3)麻醉消退后指导病人活动各足趾,进行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运动,活动踝关节,术后第1 天可进行直腿抬高练习等。观察组:在术后常规处理的基础上,将大活血300g、乳香20g、没药20g、羌活50g、独活50g 等中药放在一起打碎碾成粉沫,用薄棉布做成护膝带内胆,长约45cm -50cm,宽15cm 左右,内胆共分为三段,中间部分20cm,两边为15cm 左右,把中药粉沫分别装进内胆,中间部分装药粉的一半,其余药粉均分两侧装好,封好开口,外层用透气性良好的软棉布做成可拆洗护套,护套两端分别缝上两根带子制作成中药护膝带,并替代普通小枕作环形回定于病人的患膝。

1.3 术后护理 (1)密切观察病人小腿肿胀和疼痛情况,包扎不应过紧,抬高患肢有助于水肿消退,如观察到足背动脉搏动减弱,足趾肤色灰白,皮温低,患肢感觉异常或迟钝,小腿肌张力明显升高等室间隔综合症表现,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2)要做好病人的健康教育工作,说明术后患肢体位的重要性以及中药护膝带的作用和优良性,取得病人的接受及配合。(3)术后第1 天膝关节局部出血停止后可给予中药护膝带加温后使用,使药效充分发挥。

1.4 观察指标及评估标准 (1)疼痛:采用疼痛视觉模拟标尺(VAS 评分)评估患者的疼痛,具体做法是:评分尺上有一条10cm 的横线,横线的一端为0,表示无痛;另一端为10,表示剧痛;中间部分表示不同程度的疼痛。让患者根据自我感觉在横线上划一记号,表示疼痛的程度[3];(2)肿胀:于术后1、3、5天测量周径,即膝关节伸直位时髌骨上方10cm 处大腿周径,并用肿胀值(cm)=患侧值-健侧值公式计算出肿胀值,以此值来评估患者肿胀的消退情况[4]。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1.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患者一般资料采用统计描述,2 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VAS 得分和患肢肿胀值比较采用方差分析。

2 结果

见表1、2。

表1 术后第1、3、5 天2 组患膝疼痛评分比较(分,¯x±s)

表2 术后第1、3、5 天2 组患膝肿胀值比较(cm,¯x±s)

3 讨论

膝部肿胀、疼痛是膝关节镜手术后常见并发症,这主要是由于手术后局部毛细血管破裂、出血,血管壁通透性增加,血管内液外渗到组织间隙导致膝关节肿胀。同时,炎性反应物刺激局部末梢神经以及水肿压迫造成膝关节疼痛[5]。现在临床上对围手术期镇痛高度重视,并且将疼痛作为“第五生命体征”,与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同等对待,要给予及时的治疗[6]。

中医学认为,手术过程中,关节局部筋脉受损,血不循经,积聚于肌腠,或聚于皮下,积而为瘀,瘀而不通,不通则痛。局部经络郁滞,气血不畅,影响水液代谢通路,水液代谢紊乱,水津外溢,聚而成湿,水湿属阴邪,其性重浊黏腻,最易阻滞气机,而气滞不行经脉瘀阻,又使湿邪不得运化,故而肿胀。血瘀、水湿成为肿胀的病理因素。本组中药散剂中,大活血有治筋骨疼痛、追风、健腰膝之效;乳香有活血行气止痛,消肿生肌的作用;没药具有活血止痛消肿生肌的作用;羌活、独活有祛风胜湿、散寒、止痛之功效。全方共用以达到通络活血祛湿消肿之功效。本研究发现,观察组在术后第3、5 天疼痛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肿胀值比较,术后第1 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第3、5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1),说明术后第1 天内关节肿胀不是很明显,在肿胀程度上是一致的,术后第2 -3 天关节肿胀达到高峰期,中药作用于消肿上有明显效果。观察组在术后护理中应用中药护膝带在消肿止痛效果上明显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改良普通的小枕为活血祛湿中药护膝带所替代,在膝关节镜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是行之有效的消肿止痛方法,可促进膝关节功能的早期锻炼,恢复关节功能。并且中药护膝带的优良性在于:护膝带内药物能全方位、长时间作用于膝关节的周围组织,起到止痛消肿的效果,而且护膝带的使用又能起到包扎和保护膝关节的作用;中药护膝带制作简单,经济适用,操作方便,病人舒适;可折洗的护套可以保持表面的清洁,预防感染;膝关节镜术后病人会存在一定时期的关节轻度肿胀,在护士的指导下,中药护膝带在病人出院后可带回家中继续使用,直至痊愈,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1]李玲利,宁宁.冷加压自动循环系统控制膝关节镜术后膝关节的肿胀[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0,39(57):7 386 -7 389.

[2]尹辛成,张翔,赵凯.加压冷疗治疗膝关节镜检术后膝部肿痛的疗效观察[J].中国临床医生,2010,38(8):615 -616.

[3]罗薇,杨秩,赖文莉.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价多个临床因素对正畸初始疼痛的影响[J].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7,23(6):867 -868.

[4]柏亚妹,徐桂华. 硝冰袋冷敷减轻急性软组织损伤的效果研究[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9,15(21):2 014 -2 017.

[5]戚晓红,余卫平.病理生理学[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53-55.

[6]彭章龙,于布为.围手术期镇痛的进展[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5,25(1):11 -13.

猜你喜欢
患肢活血膝关节
膝关节置换要不要做,何时做比较好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老年人应注重呵护膝关节
一种水垫式患肢抬高枕的设计及应用
冬天来了,怎样保护膝关节?
户外徒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与预防
团队互助模式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
中西医结合治疗胫腓骨双骨折术后并发患肢水肿的效果分析
补肾活血祛瘀方治疗中风病恢复期100例
活血舒筋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