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在灾后重建中投入与运行现状分析及对策(下)

2013-12-10 07:08程孝良程艳丽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3年2期
关键词:灾区图书图书馆

●程孝良,程艳丽,夏 睿

(1.成都理工大学 政治学院,成都 610059;2.重庆师范大学 教务处,重庆 401331)

5 图书馆在灾后重建中投入与运行系统模型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四川灾区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凝聚力、动员力和组织力,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四川灾后重建。结合图书馆的实际,创造性地贯彻落实中央灾后重建政策,整合各方力量,强化动力支撑,完善体制保障,构建了图书馆在灾后重建中投入与运行系统模型(图1),成为图书馆重建的核心构架。

5.1 根本前提:制度优势,党的领导

图1 图书馆在灾后重建中投入与运行系统模型

国内外图书馆灾后重建的实践与成效对比说明,汶川地震灾后重建的根本前提在于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作为根本保障和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所产生的强大凝聚力。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表现在社会动员的广泛性以及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工作的协调性和计划性,如科学开展评估和规划工作,及时制定相关条例、指导意见和规划,中央财政建立专项基金,组织实施对口援建等。面对突如其来的特大地震灾害,灾后重建实现伟大奇迹的关键在于有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作支撑,在于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各级地方党委、政府巨大的资源动员能力。能够将来自不同渠道、不同类型的资源在极短的时间内有效地汇聚到地震灾区,并且有条不紊地开展规模极为浩大的重建工程,除了中国之外,其他任何国家都难以实现。

5.2 首要基础:政府投入,社会援助

公共图书馆是我国重要的公益性文化基础设施,承担着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开发信息资源、参与社会教育、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职能,是国家和政府为保障公民自由、平等地获取信息和知识而进行的制度安排。毫无疑问,政府投入是图书馆灾后重建最为重要的依托力量。虽然灾后重建的主体是灾区政府和人民,但社会援助是必不可少的,也是至关重要的。在图书馆灾后重建中,不仅有来自政府的重建行动,也出现了来自行业组织、企业、社会公众,甚至境外的援助行动。社会援助是动员和组织社会资源投入灾后图书馆重建的重要途径,也是构建灾区重建工作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

5.3 动力支撑:科学规划,高效管理

图书馆灾后重建的良好运行需要强有力的动力支撑。实现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协调发展,推进灾区重建工作的开展,需要科学规划、高效整合管理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市场和社会各方提供的资源,切实为灾后重建工作提供高标准、高质量的要素保障。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党委政府在灾后重建中积极组织、动员、指导、协调,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通过科学规划、优化配置、科学重建,化解了因为地震出现的一些矛盾,消除了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和谐因素,实现了灾区跨越式发展。

5.4 核心任务:民生权利,生态修复

图书馆灾后重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多重任务。作为重要的公益性文化设施,图书馆灾后重建是实现、维护和发展灾区广大人民群众文化权益的民生工程。然而,课题组在调研中发现,在灾区基层,广大人民群众利用公共图书馆的意识并不强,这就需要灾区图书馆在重建中注重培养群众利用图书信息的习惯,塑造读者的公共图书馆意识(包括利用的意识、学习的意识、研究的意识和终生教育的意识等),进一步修复公共图书馆生态系统,切实保障灾区居民的文化权益。

5.5 关键环节:心理安抚,精神重建

灾后重建既要进行看得见的家园重建,更要实现看不见的心理和精神重建。图书馆灾后重建不仅是馆舍与资源的再造,更重要的是图书馆精神的重建,是对图书馆人包括灾区广大人民群众精神的一次抚慰、弥合与提振。与浩大的钢筋混凝土式的馆舍搭建相比,心理重建绝非易事,无形的心理安抚与精神重建工作更加复杂。图书馆应该通过推广阅读计划等文化惠民活动,切实帮助读者振奋精神、激发自身潜力、重建心灵家园。

5.6 体制保障:民主监督,群众考核

灾区广大人民群众是灾区图书馆重建的主体,灾区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喜欢不喜欢是衡量图书馆灾后重建工作好坏的唯一标准。建立完善灾后重建工程的民主监督、群众考核机制是实现图书馆灾后重建目标的体制保障。为了防范任何工程质量问题的出现,必须建立完善的民主监督和考核机制,有效地起到强化工程质量、资金和施工安全的作用,确保全部资源要素高效地用于灾后重建,保证灾后重建经得起历史和实践的最终检验。

6 独具特色的图书馆灾害援助制度

在图书馆灾后重建中,面对资源筹措、资源分配与管理的双重任务,对口支援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具有双重意义。它实践了一种独具特色的灾害援助制度,形成了一种新型的灾害援助资源投入与运行模式。[1]从恢复重建的角度观察,对口支援是筹措资源的方式之一,但若从区域协调、城乡统筹的视角,这一制度应当更被视为探寻均衡化的资源分配方式,是东部支援西部,中心城镇带动广大农村发展的成功案例。

作为一种制度创新,在图书馆灾后重建中实践对口支援取得了如下经验。一是政府的主导作用。由于对口支援是一种补充制度安排,需要政府强有力的动员。在图书馆灾后重建中,文化部很好地将对口支援政策贯彻到文化系统,制定和落实文化系统对口支援政策,明确支受援双方文化部门的责任。对口支援的内容和方式,极大地调动了全国图书馆界支援灾区图书馆建设的积极性。二是对口支援注重发挥支受援双方的积极性,坚持灾区居民参与式重建。三是对口支援强调输血与造血并重,除了在物质资源“硬件”上的援助之外,更强调在“软件”上促进受援单位的能力构建。从实践效果来看,对口支援集中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势,有力铺筑了灾区图书馆持续发展的复兴之路,全面开启了合作共赢发展的崭新平台。

7 对图书馆在灾后重建中投入与运行的建议

7.1 按照统筹城乡的思路推进公共图书馆一体化

公共图书馆一体化战略的主要目标在于通过城乡统筹解决图书馆资源分布的城乡二元结构、地域差距等问题,在顶层设计层面为城乡图书信息资源供给搭建一个均衡发展的制度平台,使城乡图书馆获得平等的待遇。[1]在制定各级图书馆发展战略时,将城乡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统筹考虑,布局谋划,实现规划设计同步、设施设备同建、人力人员同组。建设重心下移、眼光向下,面向基层、面向群众,体现大众情怀,借助“大城市带动大农村”的机制扶持农村图书文化事业发展。通过现代物流配送等手段实现城市图书文化向乡村的辐射,实现服务的延伸,达到城乡图书文化资源共建共享的目标;建立和完善城市对农村的援助机制,通过图书文化志愿者行动计划,广泛动员并整合社会各界力量形成互助合力,共同支持乡村图书文化建设。

7.2 设立“图书馆‘5·12’基金”,为救灾与复兴提供持续的资金支持

设立“图书馆‘5·12’基金”,基金可用于以下方面。① 救助那些需要救助的人,不能仅限于图书馆救助。图书馆代表公共利益,在危难关头更应关注社会。图书馆界的胸怀应是社会,这是图书馆的形象也是图书馆的价值与精神的体现。② 救助受难受伤的图书馆人及其家属后代,体现职业的互助精神。③ 灾区图书馆的重建以及资源保护。④ 作为种子基金,引导图书馆一对一帮助重建,促进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壮大。

同时,要把基金设立与组织能力、运行、监督机制结合起来,形成一套成熟完善的基金管理机制,把“图书馆‘5·12’基金”建成图书馆的名片和图书馆价值与精神的集中体现。

7.3 建立全国图书馆灾害信息平台,健全投入与运行信息无缝对接机制

信息是重建管理及决策的基础。只有利用智能化系统对灾后重建中庞杂的捐助与需求信息进行筛选、加工、分析,为管理者和决策者提供及时、准确、适用的信息,才能更快地抓住重点,发现问题,明确行动目标,形成行动方案,也才能真正发挥信息资源的巨大威力。[2]在灾害时期,灾情不断变化,重建与救助也应随之及时调整。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为改进经济动员手段奠定了良好基础,依托网络技术,以信息流引导物资流,保障信息数字化,提高重建效率。我们建议应高度重视图书馆灾后重建中投入与运行的数字化、信息化建设,建立全国图书馆灾害信息平台,及时发布图书馆受灾信息、重建需求、捐助信息、赈灾信息、重建活动等。

7.4 进一步强化对口支援制度,实施“X+1”全方位援建模式

在图书馆重建中,对口支援作为一种独具特色的灾害援助制度和一种新型的资源投入与运行模式,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建议将图书馆一对一的对口支援模式升级为“X+1”全方位援建模式。在“一省帮一重灾县”的基础上,将文化系统和受援省党政部门纳入对口支援体系,整合政府各部门援助资源,同时吸纳政府外的社会援助资源,从援助对象最现实、最直接、最根本的需求入手,对援助对象实行“横向更广、纵向更深”的全方位综合援建。

7.5 推进县乡图书馆总分馆制,切实加强乡镇图书馆建设

近年来,党和国家在国家政策层面上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新一轮建设公共图书馆的高潮在国内兴起,图书馆界对公共图书馆总分馆理论与实践进行了诸多探索,形成了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建设的苏州模式、嘉定模式、禅城模式等。但相对欧美公共图书馆的总分馆制,国内目前推行的总分馆模式应该说只是图书馆协作或图书馆联盟。那么,在统筹城乡文化发展,推进图书馆一体化的进程中,灾区基层图书馆应该怎样建设?实际上,我国进行了多轮乡镇图书馆建设,但效果却很差,我们认为根源在于我国公共图书馆现行管理体制。鉴于乡镇图书馆在基层文化建设、地方文化传承中的特殊地位,应在不进行大幅度改革的前提下,推进县乡图书馆总分馆制(图2),通过县级图书馆在乡镇直接设置分馆(经费纳入县财政预算),切实加强乡镇图书馆建设。

据调查,早在2009年初,四川省就出台了《四川省乡镇综合文化站设计方案》,预计补助7.3亿元,3年内修建4269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含纳入《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建设的1177个)。截至2011年9月,全省建成4269个乡镇综合文化站,“乡乡有综合文化站”的实现率达到100%。[3]由于分馆馆舍已经建设完毕,四川省只需将乡镇图书馆(室) 移交县图书馆统一管理即可。

图2 县乡图书馆总分馆制运行机制示意图

7.6 构建图书馆投入与运行“5M网格模型”

网格原是由网络技术深化而成的一种信息技术,通过整合互联网资源,实现共享。其根本特征并不一定是它的规模,而是在于它能实现资源共享,消除“资源孤岛”。因此,网格化通常也被认为是一种管理思想。通过研究网格机制并将其应用于图书馆灾后重建,可以将分散在不同行政层级、不同行政区域、不同服务领域的图书与信息资源整合成为一个高度共享、有序运行的最优化系统,最大程度地满足社会公众对图书信息资源的需求,实现普遍均等、惠及全民的理想。

网格化投入与运行模式就是通过构建协同共享的图书文化投入与运行模式,重新分配、整合、保护和利用本土文化资源,实现城乡图书信息资源协调发展、文化创新、文化融合。图书馆投入与运行“5M网格模型”(图3) 是指,通过集中整合“多渠道的投入模式、多样化的建馆模式、多层次的网格化管理模式、多方向的资源共享平台和多形态的协同服务模式”,实现图书信息资源的高效配置,提高投入产出效益。其特征可概括描述为管理原则的人本性和系统性,管理制度的分权集成化,组织架构的扁平化、网络化和可扩展性,业务流程的可重组性和柔性化,管理信息的数字化以及管理流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图3 图书馆在灾后重建中投入与运行“5M网格模型”

(1) 以多渠道的投入模式,建立图书信息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在坚持政府主导的同时,用市场经济的思路推动投资主体多元化,实现投资形式多样化、资金来源社会化。作为政府主导的公共产品,政府是公共图书馆的供给主体。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而言,由于经费短缺,政府专门安排用于公共图书信息服务的经费一般都不足。这就更需要把有限的经费用在“刀刃上”,而且要巧妙地整合全社会的力量,共同解决经费短缺的问题。譬如,能否在不影响公共服务质量的前提下,通过引入市场机制,尝试推行图书馆委托管理模式,推行公共服务向各种所有制企业采购,打破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单边垄断的公共服务传统,构建政府与社会企业的合作伙伴关系,提高政府财政经费的使用效率。通过财政经费杠杆撬动涌动的社会资本,实现经费筹措渠道和投入主体的多元化,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覆盖全域、富有活力”的公共图书信息供给新格局。

(2) 以多样化的建馆模式,构建覆盖全域灾区的“四级图书信息资源共享圈层”

利用现代数字网络技术,以总分馆建设机制为核心,按照科学谋划、分步推进的原则,因地制宜地创设“G(generallibrary,县总馆)-B(branchlibrary,各级分馆)-D(diversified,多种类型的图书馆)”总分馆图书服务体系(简称“G-B-D”模式)。按照“总馆带动、分馆呼应、形式多样、规模适配、功能互补、机制灵活、共建共享”的网格化思路,系统规划布局,构建“区(市、县) -镇-街道、村(安置点) 图书室-农家书屋”为主体,流动图书馆等多种类型为补充的“四级图书圈层”服务体系,实现城镇与乡村、实体与虚拟图书资源的整体性开发利用,使图书资源通过共享网络向镇村圈层扩展,覆盖“全域灾区”。

(3) 以多层次的网格化管理模式,实现资源优化高效配置

构建完善的投入与监督机制,以“小政府、大社会”为目标,创设扁平化的系统组织模型,充分利用共享资源,进行图书信息资源重组,避免重复建设,实现管理增效。传统政府管理模式下资源运行与管理主要依靠自上而下的行政权力,极少引入市场机制,缺少竞争意识和竞争压力,导致支出与成本无法核算,结果无法进行量化评价。在这种模式下,政府是公共服务的生产者又是管理者,必然导致公共投入的低效高耗。实际上,支撑公共服务的经费来源于公民的税收,必须严控成本,审慎使用。因此,应在图书馆管理中突出投入产出的概念,注重政府公共财政投入的产出效益,加快推进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形成“政府主导、公众监督、统筹管理、高效运作”的公共图书信息资源网格化管理和运行机制。

(4) 以多方向的资源共享平台,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改革现有体制机制,打破图书馆条块分割、资源难以共享的局面,依托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发展各具特色的区域和民族图书文化资源,协调整合,形成合力,真正实现“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一地资源、全国共享,全国资源、为我所用”的美好愿景。

(5) 以多形态的协同服务模式,满足公众即时即地的个性化需求

充分利用“信息高速公路”基础设施,构建融“图书借阅-参考咨询”为一体、“场馆定点-数字网络-流动服务”模式相结合的公共图书信息资源协同服务体系,通过文化娱乐、信息交流、读书讲座等,丰富公众的文化生活,实现服务增效。

7.7 构建“上下互动、交互理性”的图书馆制度框架

图书馆制度的价值取向和根本目的在于,通过一整套制度规范来明确政府、图书馆、公众的角色以及各自权利和义务,达到约束行为,调节、优化关系的目的,最终达到“以最少的投入,实现普遍均等,惠及全民”的目的。推进图书馆重建,实现图书馆事业的复兴,需要构建“上下互动、交互理性”的图书馆制度框架。[4]

(1) 政府责任机制

图书馆作为政府主导的公共产品,其供给主体是政府,必须坚持政府的公共文化服务主体地位,应通过立法明确各级政府的责任与权力边界。从政府发展图书馆事业的最终目标来看,其具体责任体现在:一是公平,就是要保证全体公民都具有平等的文化信息权利,消除“信息鸿沟”;二是效率,就是要以最小的投入,实现最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消除“信息孤岛”;三是民主,就是要保障公民在图书馆服务体系中的主人翁地位,实现“信息民主”。从政府责任的内容体系看:一是财政投入,即政府向图书馆进行公共财政投入;二是有效监管,对图书馆服务进行监管,确保服务的公益性;三是制度供给,不断创新优化图书馆体制机制。

(2) 委托代理机制

委托代理理论认为,政府是公民基于信任基础上委托的“权益代言人”,公民通过纳税让政府为其提供优质的公共产品与服务,而“图书馆制度就是政府为保障公民文化信息权利而选择的一种制度安排”。因此,政府与图书馆之间在本质上存在着一种契约式的委托—代理关系。应该通过制度改革,厘清政府、图书馆的权利与义务,从行政化管理向契约合同管理与服务转变。一方面,通过体制与机制创新,减少政府的直接干预行为,做到“不越位”;另一方面,政府又必须切实履行其作为委托人的职责,做到“不缺位”。

(3) 资源整合与共享机制

从国内外近现代图书馆理论和实践发展来看,图书馆资源整合与共享机制无疑是图书馆公共服务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年来,我国图书馆界对图书馆资源共享理论与实践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需在图书馆制度创新方面进行更多、更大胆的尝试,让更多的图书馆实现资源共享。

(4) 公众权益表达与保障机制

图书馆制度创新必须把保障公众权益作为最高目标。应建立有效的表达机制,改变以自上而下的行政计划替代公众意愿、以政府设计替代公众参与的现象,真正把满足群众需求作为图书馆决策的出发点;保障公众的管理参与权,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确保公众知情权、决策参与权、监督权等权利,增强公众对图书馆的话语权和影响力。[5]

(5) 公众参与和政府回应机制

读者广泛参与、监督是图书馆价值的体现和图书馆服务进步的源泉。图书馆的本质是为公众服务,失去了公众,图书馆就失去了生存的价值。在新公共服务理论中,公民参与是一种不可替代的价值。在图书馆服务体系中,公众有一个主动参与、自我服务的过程,从而构成一个从知情到参与到监督的完整权利链条,形成公众自我参与、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我服务的良性循环。图书馆必须把读者的需要和价值放在决策和行动的首要位置上,更加关注读者的需要和利益,并对这些需要和利益作出回应。[6]

8 结语

图书馆灾后重建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由于灾难性质不同、受灾情况不同,加之自然条件、经济形势、技术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巨大差异,造成灾后重建并不存在完全固定的模式,因而不能简单照搬。真正成功的灾后重建必须以居民的主动参与为基础,如果没有居民的广泛参与和支持,灾后重建必然失败。政府机构应从资金投入和技术层面对灾后重建提供支持,而不应过多地对具体过程进行干预。在应急抢险和灾后重建中,准确、透明的信息是管理和运行的关键,它能够为战略决策提供基础。因此,一个准确、透明的图书馆灾害信息系统在灾后重建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有必要建立一个独立的灾后重建组织、有效整合政府和非营利组织力量。在重建过程中应通过信息有效沟通与互动,确保社会的支持。

猜你喜欢
灾区图书图书馆
利用简单几何原理 制造可作为灾区紧急避难所的帐篷
图书推荐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图书馆
班里有个图书角
去图书馆
中华儿慈会为玉树地震灾区提供100 万元紧急捐助
灾区笑脸
赴灾区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