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护理体会

2013-12-17 05:44刘玉玺郭舒婕樊晶晶王晓敏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3年7期
关键词:脑损伤先天性心脏病

刘玉玺 郭舒婕 樊晶晶 王晓敏

河南省人民医院心脏外科 郑州 450003

神经系统并发症是小儿先天性心脏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小儿心脏手术后易发生脑缺血缺氧、梗死和颅内出血等神经系统并发症,病理生理机制是缺血缺氧性脑损伤致神经细胞变化和微栓塞形成[1-2]。为有效加强临床护理管理,有效防止小儿心脏术后神经系统出现并发症,现将我院2009-02—2012-02实施心脏手术723例,其中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12例(1.6%)。本研究通过回顾性调查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0-02—2012-02心脏外科住院治疗的723例患者,男332例,女391例;年龄6个月~14岁,平均(3.5±1.2)岁,≥3岁436例,<3岁287例;心肌血流阻断时间≥1h208例,心肌血流阻断时间<1h341例;手术时间≥3h216例,<3h507例。其中4例发生在简单先天性心脏病,8例发生于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全部手术均在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

1.2 临床表现 本组12例患儿中发生轻度脑损伤6例,主要表现为嗜睡及神智不清,无神经系统体征;中度脑损伤4例,表现为烦躁不安、躯体僵直;重度脑损伤2例,表现为昏迷、两侧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应迟钝或消失。

1.3 治疗与转归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合并神经系统并发症患儿病情发展快、不易观察,在治疗护理中应加强监护和积极用药减轻脑水肿,改善血液循环积极,应用营养神经细胞药物、针灸等综合治疗。本组12 例患者中,7 例(58.3%)治愈,3例(25%)转轻,2例(16.7%)死亡。

1.4 统计方法 使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χ2检验对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率和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检验水准取α=0.05。

2 结果

2.1 并发症发生率、感染率 723例患者中12例发生感染,感染率1.6%。

2.2 危险因素分析 小儿先天性心脏手术后发生神经系统并发症与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心肌血流阻断时间和手术时间等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危险因素及构成比

3 护理措施

3.1 加强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配合 由于病情发展快,不易观察,监护室护理工作人员应加强责任心,随时密切关注患儿的各项生理体征,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并通知医生。由于小儿机体发育不成熟,各脏器功能的调节和干扰适应能力差,在进行长时间的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后易发生神经系统并发症,因此,应加强对患儿监测,提高警惕。

3.2 防止并发症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年龄小、机体抵抗力差、病情发展快,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不可避免,出现形式多样,可缓慢发生,也可突然发生或好转后恶化。如何在实际工作中避免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成为我们治疗与护理实践的重点,应对上述分析的各种危险因素加强护理管理和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尽量降低或避免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

4 讨论

因手术中心肌血流阻断时间超过1h、手术时间超过3h及患儿术前心功能状态差是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在护理工作中应根据患儿的特殊病理生理体征和症状,严密观察,随时作出准确判断并通知医生,防止或降低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

[1]许煊,何瑛,周丹,等.心内直视手术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神经系统损伤因素的研究[J].中华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09,3(4):574-581.

[2]俞宏真,王治平,陈莹.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因素分析[J].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杂志,2008,17(2):96-98.

猜你喜欢
脑损伤先天性心脏病
“心慌”一定是心脏病吗?
中医新解心脏病
Quintero分期、CHOP分级与TTTS脑损伤的相关性对比分析
微小RNA在先天性巨结肠中的研究进展
重视先天性心脏病再次开胸手术
脑损伤 与其逃避不如面对
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创伤性脑损伤后抑郁
侧脑室注射DIDS对缺血再灌注脑损伤大鼠神经元凋亡的拮抗作用
Smog in Los Angeles
说说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