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科研经费的管理难点及对策

2013-12-19 13:48韩小静
党政干部学刊 2013年9期
关键词:结题科研经费管理

韩小静 刘 钒

(武汉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2)

我国高校科研经费的管理难点及对策

韩小静 刘 钒

(武汉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2)

科学有效地管理我国高校科研经费是高校管理的重要内容。本文直面当前我国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中出现的若干难点问题,从有效管理科研经费的立项环节、预算环节、使用环节、结算环节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对策。

科研经费管理;高校;难点;对策

我国高校已经日益成为提高国家科技竞争力的主力军,在推动我国经济社会进步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我国高校争创世界一流高等学校的过程中,持续稳定的经费投入无疑是重要的环节之一。科研经费不仅是高校科研的资金来源,也是大学排名的重要标准。科研经费的使用和管理是否科学合理,关系到教育资源能否得到高效率利用,影响着高校学术风气的发展、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质量。只有加强和完善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优化科研资源配置,才能进一步促进高校科研工作的蓬勃发展,更好地发挥大学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职能。

科研经费的不断增加,为我国高校实现科研能力突破性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障,极大提高了我国高校科研质量和水平。然而,目前我国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和使用仍然存在着预算不科学、混收混支、超预算开支等不少问题。国家高度重视高校科研经费的有效使用,这就给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一、高校科研经费管理面临的难点问题

我国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着分配机制不够完善、预算编制不够合理、管理模式较为单一、监督机制不甚健全、科研资产流失等问题。

(一)科研经费分配机制不够完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研经费分配体制经过了多轮改革创新,但是由于政府在科研经费投入方面一直居主导地位,政府行政权力始终不能完全与学术权力有效分离,导致行政部门直接干预科研经费的投入与管理成为普遍现象。政府官员在经费分配上权力过大,极易产生“重关系、轻科研”的弊端。相对而言,那些与政府官员和学术权威关系密切的科研人员,都比较容易获得经费。而真正有科研能力而缺乏此类“关系”的研究人员获批经费难度较大。此外,由于个人利益、单位利益在科研经费分配中错综复杂,导致经费被多方分割的现象日益普遍,这就直接带来了科研经费监管上的困难。

(二)科研经费预算编制不够合理

我国高校越来越注重把科研立项和获得科研经费的数量作为提高学校声誉和考核教师的重要手段。广大高校科研人员将主要关注点放在争取获得更多的科研经费上,而忽视经费的使用和管理。科研经费使用者对经费的预算编制意识淡薄甚至轻视。事实上,高校科研经费预算编制客观上的确存在难以严格进行成本核算的困难。例如,科研项目组大多没有专门人员负责预算工作;科研人员对学校的水、电和仪器损耗等间接成本无法准确估算;“弹性预算”、“粗放预算”和“虚假预算”等问题大量存在等。缺乏科学性与可操作性的科研经费预算会直接导致科研经费管理从第一个环节就失去有效的约束力。

(三)科研经费管理模式较为单一

我国高校普遍施行“课题组负责制”和“经费包干制”的科研经费管理模式。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本着尊重科研人员积极性的原则,大多对经费审查比较宽松,对经费支出控制不严,对经费核算缺乏考核评价标准。即使在经费报销过程中发现问题,也难以真正给予惩罚。此外,在科研经费使用过程中,“课题组负责制”往往又变成“课题组长负责制”,课题负责人对经费的获得、使用、再分配及形成的固定资产和科技成果,拥有近乎绝对的权力并进行全程管理。如果科研人员、尤其是课题负责人的公款意识和责任意识淡薄,在科研经费使用过程中就极易出现利用科研经费谋取私利、甚至将公用经费转入私人财产等违纪违规现象。中国科协的调查数据显示,用于项目本身的科研资金仅占40%左右,大量科研经费流失在项目之外的现象普遍存在。

(四)科研经费监督机制不甚健全

高校科研经费的监督应该由经费来源方、高校科研管理方、经费使用方三方共同承担或履行职责。现实中,三方往往缺乏有效沟通,彼此间信息不畅。课题立项后,经费来源方不关心经费使用情况;课题实施过程,经费使用方不按预算甚至违规使用经费;课题结束后,高校科研管理方又缺乏对经费使用的绩效评估。此外,高校科研经费的另一重要监督方——财务部门,对经费使用情况缺少有效监督,有些高校财务部门只对经费使用进行简单收支核算,无力设置大量专门财务人员对经费支出合理性与真实性进行核实,对不按预算使用经费、无计划性使用经费、利用无关票据套取经费、超比例提取管理费与劳务费、超范围开支人员费、超额超标购买设备等问题难以进行有效核查与监管。据国家审计署公布的2011年科技部审计数据:2010年99个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在研项目普遍存在不符合专项经费管理办法及其他财政制度的做法,涉及金额数亿元。

(五)科研资产流失现象依然存在

一方面,我国高校科研中“结题不结账”现象在形式上造成科研资产的流失。所谓“结题不结账”,是指科研项目通过验收或评估,而项目经费不作结账处理,剩余资金仍按在研项目使用。在中央有关部委加强国库资金管理后,这一现象更多出现在地方政府科技计划项目和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中。高校管理部门对结题后剩余资金通常“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在某种程度上默许课题组特别是课题负责人对剩余经费及资产的拥有权,这就降低了结余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

另一方面,科研经费购买的仪器设备等固定资产私有化和流失问题比较突出。由于课题组之间缺乏联系,各自购置的仪器设备各自使用,致使设备重复购入,科研资源共享率较低。高校科研形成的专利、版权、软件等无形资产的管理还不完善。如果高校未把无形资产入账管理或对其价值确认不规范,也是某种意义的资产流失。应属职务发明的成果如何管理和使用也是高校经费管理中不能回避的难题。

二、强化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对策

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是一项涉及多方利益的系统工程,需要相关利益方统筹协调,根据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在涉及经费管理的各个环节加强改革、勇于创新,最终确立一套适合我国高校运行管理体制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为此,本文提出如下对策。

(一)立项环节透明化

透明的科研项目立项是有效科研经费管理的首要环节。立项评审的科学性及公正性直接影响科研经费的配置。加强科研项目申请和经费拨付环节的改革创新,关键是实现项目立项权与经费决定权的分离。

科研立项部门与经费管理部门各自独立开展工作,尽可能避免项目立项与经费额度直接挂钩。例如,在立项部门完成对项目申请的专业性评审之后,通过独立的项目经费评估第三方机构,专职负责评价项目的经费申请额度。第三方评价机构必须独立执行职能,独立评价项目承担单位及人员的研究能力和水平。第三方评价结果直接影响经费拨付机构把握经费拨付额度和进度。同时,在高校推广实施科研项目申请公示制度,从纵向课题开始,所有项目申请必须在全校范围内公开公示,从源头上规范科研项目申请、审批和立项程序,间接起到公众监督科研经费的作用。

(二)预算环节科学化

科学的科研经费预算是有效管理科研经费的重要环节。提高经费预算的科学性与准确性,发挥预算对经费开支范围与标准约束作用。

一是不断完善高校科研经费预算制度。高校要依据校情制定切实可行的预算编制程序及办法,要实行全成本预算编制,对无法准确计算的间接费用应按照归口管理部门的相关规定进行足额编制。建议高校组织专业财务人员加强对教研人员预算编制的辅导培训,宣传宣讲项目预算编制的具体要求,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加强与教研人员的沟通反馈等。同时,在编制预算时要严格控制劳务费、差旅费、招待费、中介费等非直接科研支出的比例。

二是确保科研经费预算的权威性。科研经费预算一旦获得批准且经费已拨付,就必须按照有关规定和批复的预算标准严格执行,不得随意超出预算。进一步严格规范预算调整程序,原则上非特殊情况不得调整预算,或每个项目仅允许调整预算一次,确需调整时由经费拨付方严格按照相关程序执行。

(三)使用环节规范化

规范的科研经费使用是有效管理科研经费的中心环节。各级政府财政、审计、科技、教育部门要加强协调联动,形成政府部门、高校、社会组织等共同构成的多层次、全方位科技经费使用监督体系,共同对高校科研经费使用状况进行监管。

一是加强对高校科研经费使用情况的巡视检查。由教育部门、纪检部门和审计部门共同组成高校科研经费检查巡视组,在部属高校和重要的省属高校开展经常性经费检查、专项审计等工作。

二是建立科研经费使用管理信息平台。利用云计算和大数据管理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中央有关部委层面试点建设 “国家科学基金综合管理信息网络系统”,将国家科技部、教育部、自然科学基金委、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所属的各类中央财政性科学基金全部纳入数据库,项目申请、项目立项、经费拨付、经费使用等全部实行网络化管理和动态实时控制。这样既能够避免科研项目的重复立项或多方申请,又能让资助方和使用者及时了解经费使用是否规范。在中央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各地方政府可以依次推广应用,对地方财政科研经费支出进行统筹管理和及时监督。

三是高校要加强教育和管理,督促教研人员按程序、纪律和预算严格控制科研经费支出。同时,高校要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标准,发挥绩效评价在科研经费使用中的积极作用,将科研经费管理纳入课题负责人的考核范畴,杜绝科研经费自主权的滥用。例如,可由学校财力统筹校级科研管理费,二级单位管理费则可按比例作为绩效奖励,项目结题鉴定合格后直接用于奖励相关研究者,课题第一负责人原则上不允许计提课题经费,但可获得课题研究成果转化后收益的50%以上。

(四)结算环节严格化

严格的科研经费结算是有效管理科研经费的关键环节。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必须严格项目的结题审计,不断完善项目经费结算管理。

一是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高等学校财务制度,对已完成并通过验收的科研项目进行结题结账,要求项目组在规定时间内向资金提供方提交项目经费使用自查报告,要求高校财务和审计部门向归口管理的部门提交项目经费结算审核报告。对于已结题未结账项目及时清理,凡不按时办理财务结算的项目,学校要全部收回剩余经费,按经费来源上缴、退还或由学校统筹使用。

二是规范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的管理和保护。加大在结题验收和专项审计中的清查力度,对于课题组购置的固定资产,根据资产类别由学校统一保管和调配使用。在项目结题时,应该按照规定及时做好清理、移交、保管人员变更手续,不得由私人保管,以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三是完善和落实责任追究及奖惩制度。国家应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基础上,结合各地方、各高校自行制定的科研经费管理办法出台《高等学校科研经费管理条例》,以便在实施科研经费有效管理过程中能够有法可依、有规可查。条例中应强调明确的责任追究及奖惩措施,对失职失察的部门和个人严肃追究责任。

高校科研经费管理需要政府部门、高校和科研人员密切配合,利用现代科学管理方法,直面改革发展中出现的种种难点,积极认真地分析解决矛盾,不断创新科研经费管理模式,切实维护国家科研经费的严肃性,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率,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更好地推动我国高校科研能力的提升,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奠定坚实基础。

[1]李海涛,徐磊.对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的思考[J].会计之友,2013,(4).

[2]刘海宁.高校科研经费预算执行问题研究[J].时代金融,2013,(4).

[3]刘永林,李燕.我国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廉政风险防范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3,(2).

[4]刘云.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提高财务服务意识[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3,(3).

[5]夏秀芹.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科研经费评估和审计对我国高校科研经费监管的启示[J].北京教育,2013,(4).

[6]王静,王文芳.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机制探析[J].商业经济,2013,(4).

[7]孙育新、李忠文、刘威.创新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模式[J].黑龙江教育,2012,(9).

[8]李琳霖.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12,(36).

C939 < class="emphasis_bold">[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2-2426(2013)09-0068-03

韩小静(1987- ),女,河北承德人,武汉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

刘 钒(1982- ),男,湖北武汉人,武汉大学发展研究院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科技管理与科技政策。

责任编辑 张小莉

猜你喜欢
结题科研经费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我校徐卫红教授主持的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结题
我校4项省教育厅课题结题并通过评审
山西省中药材资源共享服务平台通过结题验收
“纺织之光”应用基础研究两项目通过结题验收
加强高校科研经费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模式优化初探
“科研经费腐败”有多严重?
提高高校社科类科研经费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