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经”用心天天念

2013-12-19 13:50宗廷沼
检察风云 2013年8期
关键词:出家人相敬如宾公私分明

文/宗廷沼

“真经”用心天天念

文/宗廷沼

“‘官’‘商’交往需处之有道,要划出公私分明的界限,要相敬如宾,不要勾肩搭背;公务人员和领导干部要守住底线……”习总书记就预防职务犯罪的7分钟讲话令人若有所感。作为新闻媒体人,作为关心国家命运与安危的普通人,对于现今社会的官商交往之道,你有何感想呢?欢迎大家畅所欲言,就现象论感想。

近日学习党的十八大、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及领导人讲话,颇有心得:虚话少了,实话多了;套话少了,有听头的话多了;难记的欠动人的话少了,好记的有激情的话多了。比如习近平总书记的“实现中国梦,‘官’‘商’交往要有道,相敬如宾,而不要勾肩搭背,不分彼此,要划出公私分明的界限。公务人员和领导干部,要守住底线,尤其是要像出家人天天念阿弥陀佛一样,天天念‘我们是人民的勤务员,你手中的权力来自人民,伸手必被捉’”,更是语重心长,耐人寻味。

官商交往有道,相敬如宾,既是为官者为民服务之道,也是以礼待人的处世之道。官员不可自视高人一等,傲慢待人,缺少亲和力,影响为民服务的正道;而两者勾肩搭背,不分彼此,就有点复杂化了。当然,勾肩搭背,不分彼此者也有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如果公私不分,两者互有图谋,商人牟利,官员为己图财,久而久之,双方合穿一条裤子,在泥淖中越陷越深,沦为贪官污吏。一些贪官落水的教训实在太深了!

前车之鉴不能忘,因此公务人员和领导干部要守住底线,要像出家人天天念阿弥陀佛一样,天天念我们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这个比喻很形象,也很有中国特色。宗旨是什么?是党的灵魂,是国家的灵魂,也是官员的灵魂。这个宗旨,这个灵魂,实在是时刻不能忘记的,一旦忘记了、放弃了,为官者就会真魂出窍,信马由缰,胡奔乱撞,最终撞得头破血流、车毁人亡!

出家人天天念阿弥陀佛,是对信仰的崇拜和履行使命的鞭策。他们起五更,食素斋,青灯黄卷,心无杂念,身无余物,虽苦犹甜,直至终老。这种敬业精神堪为楷模。出家人之所以天天念阿弥陀佛,是因为知晓人性有弱点,有时自律难以持久,有时经不住诱惑会邪念冒芽,只能用天天念和敲木鱼敲打自己一心向善。

相对于出家人而言,国家公务员肩负国家民族复兴的重任,肩负为官一方,造福百姓的职责,经受的考验和形形色色的诱惑复杂得多严峻得多。为无愧于国家公务员这一称号,他们别无选择,只能天天念宗旨激励自己,时时敲木鱼警示自己,强信念,驱邪念,扬正气。要自觉接受党纪国法和“笼子”的约束,管好自己和身边的人。

出家人相信心诚则灵,官员更相信久念(炼)成钢,刀枪不入。官员不能做“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的出家人,要做将宗旨入脑入心的“公家人”,虔诚地念,怀着敬畏之心念,刻骨铭心地念,念出眼泪,念出激情,如有名师所言,念诸葛亮的《出师表》,念不出热泪者非忠臣也!

猜你喜欢
出家人相敬如宾公私分明
蓝色的黄昏
如何引导领导干部做到公私分明
会琴棋书画的猫鼠
大将黄克诚“公私分明”好家训
相敬如宾
健康
教育資源投放“公私分明”或“一視同仁”?
交往有道是政商“相敬如宾”的前提
成语错用例谈(九)
古代“出家人”的骗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