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的全面发展的哲学基础

2013-12-19 14:33高岸起
党政干部学刊 2013年8期
关键词:私有制共产主义马克思

高岸起

(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 100732)

人的全面发展具有合理性。人的全面发展的合理性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哲学基础。人的全面发展不仅需要客体条件,也需要主体条件。客体的特性制约着人的全面发展,同样,主体自身的特性也制约着人的全面发展。

一、求助于哲学

如今人们致思哲学这样一个问题:哲学有何用?在我看来,哲学的功用就在于人们还需要求助于哲学。需要从哲学上讨论问题、思考问题和回答问题,就是哲学的功用。人的全面发展具有合理性。所谓合理性,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为达到一定目标应该如何去做事的一种行为方式。

在人类历史上,人要作到全面发展,于是求助于神学、宗教。因此,神学、宗教有了存在的必要。可是神学、宗教最终无法解决人的全面发展。于是人求助于哲学去解决这一问题。

人是要死的。人的生命是要终结的。通常人们感觉不到这一点。只有到暮年的时候,只有到生命即将终结之时,人们才会感觉到这一点。只有感觉到这一点的时候,人们才认识到人的全面发展对于人是多么重要。

二、人的片面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关心的是人的全面发展。这是一个很高的境界。

在私有制中,人是片面的。正如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私有财产不过是下述情况的感性表现:人变成对自己来说是对象性的,同时,确切地说,变成异己的和非人的对象;他的生命表现就是他的生命的外化,他的现实化就是他的非现实化,就是异己的现实。同样,对私有财产的积极的扬弃,就是说,为了人并且通过人对人的本质和人的生命、对象性的人和人的产品的感性的占有,不应当仅仅被理解为直接的、片面的享受,不应当仅仅被理解为占有、拥有。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人对世界的任何一种人的关系——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思维、直观、情感、愿望、活动、爱,——总之,他的个体的一切器官,正像在形式上直接是社会的器官的那些器官一样,是通过自己的对象性关系,即通过自己同对象的关系而对对象的占有,对人的现实的占有;这些器官同对象的关系,是人的现实的实现(因此,正像人的本质规定和活动是多种多样的一样,人的现实也是多种多样的),是人的能动和人的受动,因为按人的方式来理解的受动,是人的一种自我享受。 ”[1]

私有制使人是片面的。人要全面发展,应该从私有制中解放出来。因为“私有制使我们变得如此愚蠢而片面,以致一个对象,只有当它为我们所拥有的时候,就是说,当它对我们来说作为资本而存在,或者它被我们直接占有,被我们吃、喝、穿、住等等的时候,简言之,在它被我们使用的时候,才是我们的。 ”[2]

扬弃私有制,才能使人不是片面的人,而是全面地发展的人。正如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因此,对私有财产的扬弃,是人的一切感觉和特性的彻底解放;但这种扬弃之所以是这种解放,正是因为这些感觉和特性无论在主体上还是在客体上都成为人的。眼睛成为人的眼睛,正像眼睛的对象成为社会的、人的、由人并为了人创造出来的对象一样。因此,感觉在自己的实践中直接成为理论家。感觉为了物而同物发生关系,但物本身是对自身和对人的一种对象性的、人的关系,反过来也是这样。当物按人的方式同人发生关系时,我才能在实践上按人的方式同物发生关系。因此,需要和享受失去了自己的利己主义性质,而自然界失去了自己的纯粹的有用性,因为效用成了人的效用。”[3]

如果说,在私有制中,人是片面的,那么私有制的扬弃就是必然的。

三、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具有可能性。人的才能和素质的全面形成和全面发展,是可能的。可是,在私有制中,每个人都有强加于自己的活动范围和活动性质,导致自己不能全面发展。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任何人都有自己一定的特殊的活动范围,这个范围是强加于他的,他不能超出这个范围:他是一个猎人、渔夫或牧人,或者是一个批判的批判者,只要他不想失去生活资料,他就始终应该是这样的人。 ”[4]

人的全面发展不仅是可能的,而且具有必然性。人的才能和素质的全面形成和全面发展,具有必然性。每个人都有自己广泛的活动范围,是人的才能和素质的全面形成和全面发展的基础。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这样就不会使我老是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5]

人的全面发展具有多方面的内涵。它包括人的生理、心理和文化基础的全面发展,人的理性因素的全面发展,人的非理性因素的全面发展,等等。正如林剑所说:“它包括人的身体的各种生理器官全面而又协调的发展;人的各种潜能的全方位挖掘;人的各种能力,包括人的感觉能力、实践能力、社会交往能力、思维能力、自我控制与调节能力、审美能力、艺术欣赏能力、理论创造与批判能力……的全面发展。全面发展的人还应是具有高度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的人,因为人的全面发展无疑包括着人的精神世界的发展,而人的思想觉悟与道德水平的发展,是人的精神世界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6]

四、人的自由时间

人是有生命的。人的生命是由时间组成的。人的自由时间愈多,人愈可能使自己得到全面发展。从这一角度看,人的全面发展,是以人对自由时间的占有为前提的。无自由时间,即无人的全面发展。

在私有制中,财富的尺度是劳动时间。因此,人不可能得到全面发展。正如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手稿)》中指出:“在必要劳动时间之外,为整个社会和社会的每个成员创造大量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即为个人生产力的充分发展,因而也为社会生产力的充分发展创造广阔余地),这样创造的非劳动时间,从资本的立场来看,和过去的一切阶段一样,表现为少数人的非劳动时间,自由时间。资本还添加了这样一点:它采用技艺和科学的一切手段,来增加群众的剩余劳动时间,因为它的财富直接在于占有剩余劳动时间;因为它的直接目的是价值,而不是使用价值。 ”[7]

这样看来,私有制不可能使人得到全面发展。正如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手稿)》中指出:“于是,资本就违背自己的意志,成了为社会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创造条件的工具,使整个社会的劳动时间缩减到不断下降的最低限度,从而为全体[社会成员]本身的发展腾出时间。但是,资本的趋势始终是:一方面创造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另一方面把这些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变为剩余劳动。”[8]

对人的全面发展来说,财富的尺度应该是自由时间。只有在自由时间里,人才能得到全面发展。自由时间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可能性。正如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手稿)》中指出的,对人的全面发展来说,“财富的尺度决不再是劳动时间,而是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9]。

自由时间,应该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可能性。否则,自由时间只剩下了时间性,而缺少了自由性。科技革命和社会革命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物质基础。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手稿)》中指出:“一旦直接形式的劳动不再是财富的巨大源泉,劳动时间就不再是,而且必然不再是财富的尺度,因而交换价值也不再是使用价值的尺度。群众的剩余劳动不再是一般财富发展的条件,同样,少数人的非劳动不再是人类头脑的一般能力发展的条件。于是,以交换价值为基础的生产便会崩溃,直接的物质生产过程本身也就摆脱了贫困和对立的形式。个性得到自由发展,因此,并不是为了获得剩余劳动而缩减必要劳动时间,而是直接把社会必要劳动缩减到最低限度,那时,与此相适应,由于给所有的人腾出了时间和创造了手段,个人会在艺术、科学等等方面得到发展。”[10]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进步,必将动摇人的片面发展的私有制社会,产生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

只有生产力高度发达,才能消灭阶级,才能彻底结束人剥削人和人压迫人的社会,才能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因此,人的全面发展的范围和程度,是同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进程相一致的。只有通过人的实践活动,人们才能不断地改变不利于人的实践的主体性的生成和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使人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五、制度与观念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毫不奇怪,它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11]共产主义的实现,必须与私有制和私有观念,实行彻底的决裂。

人的全面发展,一方面要摆脱私有制的束缚,另一方面要摆脱私有观念的束缚。让旧制度与旧观念不再束缚人的全面发展,创建适合于人全面发展的新制度与新观念。

只有在一个好的制度下,每个人才能得到全面发展。在马克思看来,这个好的制度就是共产主义制度。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共产主义制度有一段经典的描述:“共产主义是对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也就是向社会的即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复归,是自觉实现并在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范围内实现的复归。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它是历史之谜的解答,而且知道自己就是这种解答。”[12]马克思在这里用费尔巴哈的术语来表述自己的辩证唯物主义的共产主义观点,这种观点提供了“历史之谜的解答”,换句话说,也就是从建立在私有制上的社会的客观矛盾的发展中得出共产主义必然性的结论。因此,人的全面发展具有合理性。这种合理性的实现必然与共产主义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人的全面发展从哲学的角度来理解,就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合理性,就是人的生理基础、心理基础、社会基础、精神基础、文化基础的全面发展和全面优化。人的全面发展包括这样一些内容:第一,人的生理基础的全面发展和全面优化,人的自然天赋认识能力的全面、充分而自由地发挥。第二,人的心理基础的全面发展和全面优化。第三,人的社会基础的全面发展和全面优化,包括消除人的社会基础中的阶级分裂、对抗因素以及建立起人们之间的广泛而密切的社会联系。第四,人的精神世界的高度充实和高度丰富。第五,人的文化基础的全面发展和全面优化。人的全面发展或人的生理基础、心理基础、社会基础、精神基础、文化基础的全面优化具有十分重大的哲学意义,这种意义就在于它为主体的认识和实践创造了最好的主体条件,极大地增强了和充分地运用了主体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最大限度地推动人类认识和实践向前发展。

[1][2][3][1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1)[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89,189,190,185-186.

[4][5][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65,165,421.

[6]林剑.人的自由的哲学思索[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14.

[7][8][9][10]马克思恩格斯文集(8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99,199,200,196-197.

猜你喜欢
私有制共产主义马克思
黄龙飞: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者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女性地位变迁的探究
从“消灭私有制”看私有财产的是与非
市场经济条件下,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必须坚持
恩格斯的专偶制思想——读《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有感
马克思的“知本”积累与发现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共产主义思想麒当代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