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伊努民族传统文化的整合与创新*——以阿寒湖阿伊努文化村为例

2013-12-19 09:57黄英兰
广西民族研究 2013年2期
关键词:文化村仪式民族

黄英兰

一、田野点介绍

阿伊努文化村并不是阿伊努民族传统部落,也不是现代国家行政区域意义上的独立的“村落”,而是于1959年建在阿寒湖畔的集居住与观光为一体的阿伊努民族社区。为了便于读者了解阿伊努文化村所处的自然环境,先从阿寒湖进行介绍。

(一)阿寒湖

阿寒湖位于北海道东部的钏路市阿寒町北侧 (43.26N,144.51E),年平均气温为3.9℃。阿寒湖是由大约在六、七千年前因火山爆发而形成的大型低洼地里流入的河流汇聚而成。阿寒湖是阿寒国立公园①阿寒国立公园是于1934年12月4日被日本政府指定的北海道历史最为悠久的国立公园,公园内有阿寒湖、屈斜路湖、摩周湖等三大火山口湖以及雄阿寒岳、雌阿寒岳、阿寒富士、藻琴山、摩周岳等山脉,以湖水、森林、火山等天然景观及优质的温泉而著名。的重要组成部分,湖面海拔419米,周长26千米,面积为12.93平方千米,湖水最深处为38米。阿寒湖湖水清澈透明,四周被原始森林所环抱,四季景色富于变化。日本近代著名诗人大町桂月拜访阿寒湖后留下了“春花映朝日、夏月送清风、秋叶辉溪谷、冬山白玲珑”的美丽诗句。湖中有大小岛屿,还有被国家指定为“特别天然纪念物”的绿球藻在湖中繁衍生息,被誉为夫妻山脉的雄阿寒岳与雌阿寒岳隔着湖面遥遥相望。阿伊努民族传说中记载着阿寒湖和周边山脉以及“阿寒”这个名称的由来。很早以前,人还没有出现在大地上,整个世界只有波涛汹涌的大海,诸神认为世界上只有大海未免过于单调,因此创造了很多山脉和湖水,阿寒湖以及雄阿寒岳与雌阿寒岳、湖中的大小岛屿就是这样被诸神创造出来的。[1]18在阿伊努语中“阿寒 (akan)”是纹丝不动的意思,雄阿寒岳虽然属于活火山,但很少爆发,在阿伊努人心目中是一个巍峨、镇定的形象,这个地区之所以叫做“阿寒”,是跟雄阿寒岳的这种形象有关。相比之下,雌阿寒岳是经常爆发的活火山,人们能看见其喷出的火焰及硫磺。两座山脉截然不同的外观形象,生动地反映在阿伊努民族的传说中。雄阿寒岳是一名美男子,雌阿寒岳深深被其相貌所吸引而与他结为夫妻。然而刚结婚没多久,雄阿寒岳就经常被身边的众多女山所诱惑,趁妻子不注意,便开始与其他女山幽会。雌阿寒岳知道后非常生气,于是把那些引诱其丈夫的女山挨个痛打一遍,从此那些女山变得其丑无比。回到家中雌阿寒岳向其丈夫哀求不要再花心,而雄阿寒岳却一句话也没有说,丝毫没有要改过自新的样子。雌阿寒岳气愤之余,从口中喷出了火,而雄阿寒岳仍然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丝毫没有理会妻子。[1]24-25[2]3-5

阿寒湖不仅自然景观优美,周边还有很多著名的温泉。阿寒湖于1934年被指定为国立公园以来,国家和当地政府大力开发和建设了交通、住宿、休闲、饮食等旅游设施。二战以后,阿寒湖畔成为北海道乃至全日本有名的温泉旅游之乡。目前,阿寒湖畔的交通四通八达,各种旅游设施齐全。现有24家温泉酒店和旅馆、22家饮食店、3条商业街、48家礼品店、4家24小时便利店。除商业设施外,还有阿寒湖中小学、神社以及医院、银行、警察署等配套机构和设施,是以旅游、生活为一体的综合性社区。

(二)阿伊努文化村

阿伊努文化村位于阿寒湖畔西侧,是于1959年由前田一步园第三代园主前田光子女士②前田光子是前田一步园第三代园主,第一代园主前田正名 (1846—1921)是阿寒湖地区的首批开拓者,于1906年来到阿寒湖从事林业。他不仅是一位资本家,同时又是慈善家,在阿寒湖出资兴建了道路、建设了邮政等设施。前田正名将自己的房屋以及所有的土地命名为“一步园”。前田光子 (1912—1985)是前田正名的次子、前田一步园第二代园主前田正次 (1886—1957)的妻子,她一生致力于阿寒湖地区的旅游、教育以及阿伊努文化传承事业,深受包括阿伊努民族在内的阿寒湖地区居民的尊敬和爱戴。将土地无偿提供给居住在阿寒湖畔的阿伊努民族而形成的社区。目前居住在阿伊努文化村的阿伊努民族为36户,约130人。[3]2文化村的南面有一条叫做白汤川的小河,北面是连接阿寒湖畔与周边城市的240号国道。文化村有南北两个入口,每个入口均有大型木雕猫头鹰高高矗立在大门的横梁中央。在阿伊努民族传统文化中,猫头鹰被誉为“村落神”,是阿伊努民族最为崇拜的神之一,认为猫头鹰始终守护村落免遭来自外界及坏神的侵扰。南门的大猫头鹰俯视着村外,展开双翅,目光炯炯有神,其姿态、神情充满气势。北门的猫头鹰俯看村内,双翅紧闭,但眼神同样锐利有神,这两只木雕猫头鹰是阿伊努文化村的象征性雕塑。进入南门就是广场,广场的中央有六根神柱,象征着诸神在村落停留、休息。广场的东西两侧排列着工艺品商店、饮食店以及茶屋。建筑物均为3层的木结构房屋,1层用来经营商铺,2层和3层用于居住和存放商品。每个楼身均用阿伊努民族传统图纹和木雕工艺加以装饰,配以南北入口的大型猫头鹰雕塑以及始终萦绕于耳畔的阿伊努民族歌曲,使整个村落充满着浓郁的阿伊努民族文化风情。广场的北侧有用茅草和芦苇作为主材料建造的阿伊努传统房屋—— “齐偕 (cise)”以及传统粮库、熊棚和祭坛,它们是对阿伊努民族传统居住方式的复原与再现。北门外是阿伊努歌舞的表演场所—— “伊寇楼 (ikoro)”剧场,“伊寇楼”在阿伊努语中是珍宝的意思,其面积为899.55平方米,有332个观众席。

阿伊努文化村被誉为“民间工艺品与舞蹈”的故乡,这里的阿伊努民族充分利用坐落于日本旅游胜地——阿寒国立公园的地理优势,以出售民间工艺品、表演歌舞、举办富有传统文化色彩的节日——绿球藻节等方式来经营生活。而民间工艺品、歌舞、绿球藻节均是在市场经济和旅游经济的背景下,经过对传统文化进行有效的整合与开发后形成的源于传统而又有别于传统的一种新的文化。通过创造并利用新的文化,阿伊努文化村的居民既获得了经济回报,解决了生存问题,又丰富和充实了阿寒湖地区的人文及旅游文化。下面笔者将基于田野调查,依次对阿寒湖阿伊努文化村的民间工艺品、传统歌舞表演、绿球藻节及它们所依据的传统文化分别进行详细的介绍。

二、民间工艺品——对传统雕刻、刺绣文化的整合与创新

(一)“阿伊努图纹”及传统雕刻、刺绣文化

“阿伊努图纹”是阿伊努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个特色,主要由直线和曲线构成,直线意味着坦率、正直和具有诚意,曲线象征着和平、圆满和富饶。常见的图纹样式有波浪纹、螺旋纹、鱼鳞纹、花草纹等。图案的边缘一定是“尖状”,阿伊努人对此的解释是为了更好地驱除邪魔。在传统社会中,男人在各种狩猎工具、生活用具及神具上雕刻“阿伊努图纹”,女人在制作仪式上穿的衣服时也在衣襟、袖口、下摆及肩膀等部位刺绣“阿伊努图纹”,主要是为了辟邪。阿伊努民族认为,神分为好神和恶神,好神为人们提供食物和衣料并保佑人们的健康和幸福,而恶神会带来疾病、死亡及各种灾难。为了免遭来自恶神的侵扰,人们会在各种生活工具及衣服上雕刻和刺绣“阿伊努图纹”。在过去,如果一个男孩儿能够独立雕刻各种生活工具,说明他已经成年,可以娶妻结婚;同样,当一个女孩儿的刺绣手艺赢得大人的认可时,意味着她可以出嫁。也就是说,在阿伊努民族传统社会中,雕刻和刺绣分别是男人和女人在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手艺与技能。

现在,阿伊努民族基于雕刻和刺绣的传统文化,整合并开发出了具有鲜明的阿伊努民族文化特色的工艺产品。阿伊努文化村中有近30家工艺品商店,出售种类繁多、丰富多样的木雕及刺绣工艺品、日常生活用品及首饰等。

(二)木雕工艺品

在木雕工艺品中,最为普遍的是木雕熊、木雕猫头鹰及木雕大马哈鱼。在阿伊努民族的传统信仰中,熊、猫头鹰、大马哈鱼分别是最重要的山神、村落神和河神。而在传统社会中并没有雕刻这些动物神的习俗,[4]8现在见到的这些工艺产品是在商品经济和旅游热的背景下,阿伊努民族对自己的传统雕刻工艺与精神信仰文化很好地进行整合的产物。木雕工艺品的种类繁多,除了上述动物外,还有鹿、狐狸、兔子等的雕刻。所有动物的雕刻在大小和价格上均有比较悬殊的差异。以熊雕为例,有大到高出人头的巨熊,也有小到可以放在手上观赏的小熊,价格是几百日元到几十万日元不等。据店主介绍,价格不仅与产品的大小、体积有关,还与其工艺的难易与精细程度有关,体积越大、做工越精细,价格就越高。各种动物的造型和神情也丰富多样。以熊为例,有的乖乖地蹲在地上、有的直立着仰望天空、有的与同伴在树枝上快乐地玩耍、有的小熊坐在母熊的肩膀上撒娇、有的嘴里叼着鱼、有的双手举着水瓶在喝水……其造型生动逼真、惟妙惟肖。除雕刻各种动物以外,还有雕刻人物形象的,常见的有传统阿伊努年轻夫妻形象,身着民族盛装、双手紧扣置于胸前,表情平和而慈祥。另外,还有雕刻有阿伊努图纹的托盘、碗、碟子、纸巾盒、镜架、靠背椅、挂钟、相框等日常生活用品与项链、手链、耳环等首饰以及钥匙扣、手机链等装饰品。

一些店主会身着民族服装在店的入口处进行现场雕刻以吸引更多游客。据其中一名店主介绍,用来雕刻工艺品的木材有槐树、赤皮椆①这一树种分布于日本、韩国以及我国广东、福建、浙江、湖南、贵州等地。、科木②这是生长于日本九州至北海道地区山地的落叶高木,由于木质较为松软,易于雕刻和加工。等,这些木材是经私有林林主的允许后砍伐来的。店里的商品有些是自己亲手制作,有些是从专门从事木制品雕刻的阿伊努人工匠那里购买的。一般情况下,雕刻1件商品需要的时间为短则1天、长则1周或1个月。至于消费者群体,一般是来阿寒湖旅游的游客。

(三)刺绣产品

基于传统而开发的刺绣产品也多种多样。在阿伊努文化村的工艺品商店里出售的刺绣产品有阿伊努民族服装、女士手提包、挎包、钱包、手绢、头巾、体恤衫、杯垫、墙饰等等。这些商品一般是在棉布或麻布上刺绣阿伊努图纹而成,根据商品的种类布料有薄厚之分,阿伊努图纹与传统刺绣工艺是这些产品的灵魂。目前使用的阿伊努图纹是刺绣者依靠自身想象力而创造出来的,而其创意始终不离“直线与曲线的组合”、“尖状”边缘等传统元素。同木雕工艺品一样,刺绣产品也是一针一线纯手工制作出来的,因此价格会贵一些。比如,一个杯垫的价格在1~2千日元左右,女士手提包的价格为1万日元左右。店内出售的产品一般是由女店主亲手制作,库存告急时,也会请别人帮忙并支付工钱。

阿伊努文化村各工艺品商店的店名均采用充满传统文化色彩的词汇。比如, “古坛 (kotan)屋”,“古坛”是沿着河流而形成的阿伊努民族传统村落;再比如“丸木舟”,即圆木舟,是阿伊努民族出行和捕鱼时的必备工具。另外还有“熊之家”、“优卡拉 (yukara、阿伊努口传文学)堂”、“辟丽咔 (pirika、美丽、美味等表示赞美的阿伊努语)”等等。各家工艺品店虽然都经营雕刻和刺绣产品,但在出售的商品类型及经营主题上均有不同的侧重,力求凸显自己的特色。营业时间是以游客出入文化村的时间为准,一般为早上9点钟开店、晚上10点以后闭店。

三、歌舞及乐器表演——对传统文艺的整合与创新

阿伊努民族对传统文艺的整合集中体现于将阿伊努传统生活文化改变为舞台文艺。对传统社会中的阿伊努民族来说,歌舞以及乐器的弹奏均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并非是一种表演。到了明治时期,由于政府实行同化政策,阿伊努民族的生活方式逐渐开始发生变化,传统文艺也越来越远离人们的生活。而随着北海道旅游热的到来,大批游客蜂拥而至,为了满足游客的需求并向外界介绍自身民族的文化,阿伊努民族通过对传统文艺进行加工将其搬上了舞台,使其成为一种表演的形式。

目前,阿伊努民族舞蹈被称为“阿伊努古式舞蹈”,古式舞蹈具有地方差异,现在传承于整个北海道的古式舞蹈约为200种。阿寒湖地区的古式舞蹈于1984年被指定为国家重要无形民俗文化遗产,于2009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无形文化遗产名录。

传统文艺表演在“伊寇楼”剧场进行。这是由钏路市政府出资约4亿日元所建的日本首个阿伊努文艺表演的专门剧场。从2011年开始投工建设,同年11月竣工,于2012年4月29日起正式投入使用。在这个剧场建成以前,是在“齐偕”里或露天广场上进行表演的。

(一)阿伊努民族传统歌舞及其表演

1.传统歌舞

金田一春彦先生讲到:“只要进入阿伊努部落,无处听不到歌声。”[5]7对于阿伊努民族来说,歌舞是生活的一部分,是人们对喜怒哀乐的表达、是与人交流的方式、同时也是感谢神的仪式。阿伊努民族歌曲的特点是旋律的简单和重复,中间经常伴有“号子声”。由于是不断重复同一种旋律或节拍,对重复的次数又没有规定,因此,至于一首歌曲唱到什么时候结束,完全取决于演唱者的兴致。阿伊努民族的舞蹈有向神祈祷的舞、模仿动物形态的舞、表现狩猎、农耕等生产生活的舞、驱魔降邪的舞等。这些舞大多不使用乐器奏乐,跳舞时人们分为两组,一组是专门唱歌打节拍的人,另一组是结合着节拍翩翩起舞的人。

2.歌舞表演

在“伊寇楼”表演的歌舞中既有流传于阿寒湖地区的传统舞蹈,如“鹤舞”,另外还有广泛流传于北海道各地的其他具有代表性的阿伊努民族歌舞。整个表演大约进行30分钟,在旅游季节①在这里,旅游季节是指每年4月底到11月。由于阿寒湖地区从12月初开始进入寒冷期,游客较少,因此从每年12月初到次年4月底每天只进行一场歌舞表演。里,每天滚动式表演4-5次,门票价格为中学生以上每人1000日元,小学生及其以下每人500日元。下面介绍其中几个歌舞节目:

坐歌 穿着民族服装的几位女性围坐成两个圈,将漆器的盖子放在中央,大家一起用手边拍打盖子边唱歌。在传统社会里,漆器是通过与“和人”的交易得来的宝物,被认为是财富的象征。在过去,“坐歌”是仪式结束后在跳各种舞蹈之前为活跃气氛而唱的。沿袭其传统,在所有的歌舞节目中,“坐歌”最先进行表演。

鹤舞 阿寒湖地区是丹顶鹤的冬季栖息地,“鹤舞”是模仿丹顶鹤的动作而创造的舞蹈,是阿寒湖地区最有代表性的舞蹈。4个人面对面站成方形,相互成对角的两个人各为一组,其中一组先将上衣的下摆用手提至头顶并将手臂向外延伸,边左右轻轻摇摆身体边向中间迈步,这个动作象征着丹顶鹤展翅飞向天空,两个人走到中间后用同样的方式返回原点。紧接着第二组也重复同样的动作,整个舞蹈的意思为鹤夫妻教自己的孩子如何飞翔。优美的舞姿及演员们发出的模仿丹顶鹤声音的“号子声”叫人印象深刻。

酿酒舞 在阿伊努民族传统仪式中,酒是献给神的最重要的礼物,酿酒舞是由3位女性将漆器圆桶、碗以及起到漏斗作用的用藤条编织的簸箕等工具搬上舞台来表演酿酒的最后一道工序——酒渣分离的情形的舞蹈。

剑舞 阿伊努民族认为,疾病或死亡是由于恶神在作祟,但又认为剑能够驱除和打败恶神。因此在流行传染病或乔迁新居时,经常由男子携剑跳舞以驱魔降邪。在舞台表演中,由两名男子穿着民族盛装,左手把着挎在腰上的刀鞘,右手举着剑上下挥动手臂,双腿跟着手臂的节奏在原地踏步,嘴里不时地发出铿锵有力的“号子声”。

(二)传统乐器及其表演

1.传统乐器

阿伊努民族的乐器有被叫做“木库利 (mukkuri)”的口琴和叫做“通考利 (tonkori)”的竖琴。口琴用长约10-15厘米、宽1-2厘米的竹片为材料,中间薄薄的部位刻成舌状,根部结一线绳。演奏时,把舌状部分放入口中,一只手拉住线绳并拨动,随着拨动的快慢及口型的大小变化而产生不同的音色,通过其音色及提音能表达各种各样的想象与情感。[6]275据阿伊努民族介绍,“木库利 (mukkuri)”是女性用来向心仪的男性求爱的方式,或在山里迷路时用于告知自己所在的位置。竖琴为五弦琴,长约1米,宽约15厘米,最早流行于桦太地区,弹竖琴的人一般像抱婴儿一样小心翼翼地将其抱在怀中用手指拨动琴弦,其音质极为安静。

2.乐器表演

阿伊努民族的口琴主要是通过拉动线绳使竹片在口腔中产生共鸣而发出声音。最近,阿伊努文化村里又发明了一种不用线绳的口琴,只要将竹片部位放入口中,用食指和中指轻轻拍打口琴边缘就可以发出声音。在舞台上,两位女演员分别用传统和新型的口琴各自进行表演。竖琴由一位女性坐在舞台中央弹奏,琴声安静而优雅。

当歌舞及乐器表演结束时,演员们会邀请观众到舞台上学跳阿伊努民族舞蹈,邀请时演员说道:“在阿伊努民族的传统习惯里歌舞本不是用来表演的,而是大家共同分享的,请观众们上台来与我们一同分享。”一些观众走上舞台与演员共同围成大圈,随着演员的指令亲身感受阿伊努民族舞蹈。这个环节通过演员与观众的互动不仅拉近了相互间的距离,同时在节目接近尾声时实现了“表演”到“传统”的回归。

四、绿球藻节——对传统送灵仪式的传承与革新

(一)传统送灵仪式

日本民族学家大林太良曾指出:“人们对待现实的根本观点和态度就是世界观,它也可以通过具体的神话和礼仪等反映出来。由于民族和文化的不同,这种世界观也呈现出纷繁万千的形态。”[7]91阿伊努民族认为,世界分为“卡穆依莫昔里 (kamuimoshiri)”和“阿伊努莫昔里 (ainumoshiri)”,即神的世界和人的世界。神住在神国,为了给人们提供食物和衣料而变身为各种动物和植物下凡至人的世界来居住。阿伊努民族为了感谢和回报神对人们的馈赠,进行将神的灵魂送回神国的盛大仪式,这就是送灵仪式,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送熊灵”仪式。猎人在初冬至第二年早春,从熊窝中捉住刚出生的幼熊,带回家精心饲养2至3年后进行宰杀,将其灵魂送回神国。人们通过举行酒宴、祭供、祈祷等盛大的仪式来感谢熊神,并嘱托熊神将人们的心意带到居住在神国的其他诸神那里,希望诸神给人类赐予更多的恩惠。

(二)绿球藻节

1.绿球藻节的起源

绿球藻节并非是阿伊努民族的传统节日,是从1950年开始以保护阿寒湖中的绿球藻为目的而举办的具有浓烈的阿伊努民族传统送灵仪式特点的节日。

绿球藻是生长在淡水湖中的绿藻类植物,会形成直径为1厘米到30厘米不等的球状体,外观像绿色毛绒球。除了日本,绿球藻还分布于欧亚大陆、大西洋北岸诸岛、冰岛、北美大陆的五大湖周边等地,形成一个环绕北半球的带状分布图。但呈现球状体的只见于阿寒湖以及冰岛的蚊子湖。最近研究结果表明分布于北半球各地的绿球藻极有可能起源于日本,由候鸟传至欧美①参见日本阿寒湖绿球藻官方网站:http://www.marimo-web.org/aboutus.html.。在日本,绿球藻于1921年被指定为国家“天然纪念物”,于1952年进一步被指定为国家“特别天然纪念物”。

20世纪40年代,由于盗采、周边发电站的建设造成的阿寒湖水位的下降等原因,阿寒湖中的绿球藻一度面临灭绝。为了保护绿球藻,当地居民开展了设立“阿伊努爱护会”、管制盗采并呼吁人们将擅自采走的绿球藻送还于阿寒湖等运动。1950年,作为将归还过来的绿球藻放回阿寒湖的仪式,举办了第一届绿球藻节。

2.绿球藻节的举办

绿球藻节从1950年开始每年举办一次②参见介绍日本节日的网站:http://www.dydo-matsuri.com/archive/2011/marimo/index.html.,2012年迎来了第63届。它是将阿寒湖“特别天然纪念物”绿球藻与阿伊努民族传统送灵仪式相互结合起来的产物,随着旅游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起初为了保护自然生物体而举行的这个节日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代表阿寒湖地区乃至北海道的重要节庆。

从1974年的第25届绿球藻节开始,于每年10月8—10日间举行。在这里,笔者所记录的是2012年第63届绿球藻节的情形。绿球藻节的具体日程如下:

2012年10月8日 (月)

10∶30 关于绿球藻的讲演 (地点:阿寒湖畔生态美术馆)

13∶00 绿球藻生长观察会 (地点:绿球藻馆)

10月9日 (火)

13∶00 绿球藻舞蹈表演、神轿游行 (生态美术馆→阿伊努文化村)

迎接绿球藻仪式

19∶30 进行祈祷 (地点:湖岸)

19∶45 火炬游行 (湖岸→阿伊努文化村)

守护绿球藻仪式

20∶15 进行祈祷 (地点:阿伊努文化村传统住宅“齐偕”)

阿伊努民族舞蹈表演 (地点:阿伊努文化村广场)

10月10日 (水)

送会绿球藻仪式

10∶00 进行祈祷 (地点:阿伊努文化村传统住宅“齐偕”)

10∶30 绿球藻游行 (阿伊努文化村→湖岸)

11∶30 送回仪式 (地点:湖岸)

舞蹈表演以及祈祷

乘圆木舟将绿球藻送回阿寒湖

绿球藻节由阿寒町、阿寒观光协会及阿寒湖阿伊努协会共同举办,具体事务主要由阿寒观光协会和阿寒阿伊努协会负责。其中,阿寒观光协会负责宣传及整个节日日程的安排、组织与协调,阿寒湖阿伊努协会担任与绿球藻的“迎接”、“守护”与“送回”仪式相关的具体事务。

下面,笔者将主要介绍绿球藻节的核心环节—— “迎接”、“守护”、“送回”的仪式。这3个仪式的依次进行恰恰是对传统社会中对熊的信仰行为——捕捉熊、饲养熊和送熊灵这一全过程的新的演绎。所不同的是:首先,熊是神,而绿球藻并非被现代的阿伊努民族认为是神。绿球藻节的第一代祭司山本多助先生曾经说过,阿伊努民族举办绿球藻节是为了感谢养育绿球藻和人类的大自然,而并未将绿球藻视为神。其次,对熊的信仰行为体现的是人与神之间“互惠互利”的共生关系。[8]324-325绿球藻节体现的是在现代旅游经济的促动下,阿伊努民族与阿寒湖畔的“和人”之间形成的相互依存的共生关系。

“迎接”的仪式 10月9日晚7点半,“迎接”绿球藻的仪式正式开始。一艘圆木舟从漆黑的湖面上缓缓驶向湖岸,圆木舟上坐着3个人,一个人手里举着火炬,一个人在划船,坐在中间的人用双手捧着摆有绿球藻的用树枝编织成的圆形托盘。这个绿球藻是为了举行仪式而获得特别许可后采来的。湖岸的第一排站着迎接绿球藻的几名男子,站在其后面的是从北海道各地集聚到阿寒湖来参加绿球藻节的150名左右北海道阿伊努协会各支部成员,所有的人身着民族盛装,女性们一起唱着绿球藻歌。①绿球藻歌是将一首传统的阿伊努语神歌歌词中的“卡穆依”(神)改成“玛丽茂”(绿球藻)而形成的专门在绿球藻节上唱的阿伊努语歌曲。当圆木舟靠岸时,岸上的一名男子接过绿球藻将之放在事先准备好的祭坛上,随后由祭司②沿袭传统,绿球藻节的祭司由阿伊努文化村里最具有威望的阿伊努民族老年男子担任。说一些表示迎接的祈祷语。说完祈祷语后,祭司便将摆有绿球藻的托盘捧在双手中站在队伍的最前方离开湖岸,朝着阿伊努文化村的方向驶进。紧随其后的所有阿伊努民族成员站成两列,手里举着火炬①笔者向当地人询问过为什么要举火炬,他回答说火神是阿伊努民族心目中最重要的神,举火炬是其传统信仰的体现。,唱着绿球藻歌曲,慢慢驶向阿伊努文化村。游客们或者站在队伍的旁边,一边观看一边进行拍照,或者索性跟着队伍一起行进。除了游客,还有很多新闻媒体人士始终跟着队伍进行拍摄。大约30分钟后,游行队伍到达阿伊努文化村广场。

“守护”的仪式 到达阿伊努文化村后,祭司将绿球藻放在搭建于传统房屋“齐偕”前的祭坛上,随后在“齐偕”里举行简单的守护绿球藻的祈祷。这个时候,在屋外的广场举行阿伊努民族传统舞蹈表演。表演是由专程来参加绿球藻节的北海道阿伊努协会各支部的成员进行的,他们分别展示流传于当地的舞蹈,如剑舞、弓箭舞、鹤舞、丰收舞、甩头舞等。参加表演的不仅有大人,还有小孩儿,整个场面充满欢愉与和谐。这时众多游客也在旁观赏,为了使游客加深对阿伊努舞蹈的了解,每个表演开始前报幕员会介绍舞蹈的来历和寓意。在舞蹈表演结束以后,绿球藻会被拿到“齐偕”里存放。游客们观看完表演后,可以在阿伊努文化村的工艺品店里购买一些礼品。

“送回”的仪式 10月10日上午10点开始举行“送回”绿球藻的仪式。作为“送回”仪式的第一个环节,在“齐偕”举行祈祷,这是绿球藻节的第三次祈祷②在一次仪式中进行多次祈祷是对传统送灵仪式的沿袭与传承,在传统送灵仪式中,仪式每进行到一个阶段都会进行一次祈祷,祈祷的目的是向神报告仪式进展的情况。。“齐偕”的上座上摆放着各种祭品,如茄子、牛蒡、胡萝卜等蔬菜,苹果、葡萄、梨等水果以及米饼和各种糖果,绿球藻被置于各种祭品的中央。“齐偕”的地炉的一侧坐着祭司和阿伊努文化村的其他长老,对面坐着来自北海道其他地区的阿伊努民族长老。先由两名专门负责斟酒的年轻男子给在座的每一位长老的碗中倒入被称为“陶脑陶 (tonoto)”的神酒,每位长老用神筷将碗中的酒蘸一些后洒在地炉中的火上面,意味着给火神献酒,然后将碗中的酒喝掉。长老们喝完后,来自各个地区的阿伊努民族女性代表到地炉边用同样的方式给火神献酒。祭司一边向火神献酒,一边用阿伊努语说祈祷语。整个仪式在庄重而严肃的氛围中进行。祈祷结束后,同样由祭司手捧绿球藻并形成以阿伊努民族组成的长长的队伍离开阿寒湖文化村。队伍中的每一个人穿着民族盛装,排成两列慢慢行走在阿寒湖畔的中心商业街上,行驶在队伍前方的面包车里通过扬声器播放着绿球藻歌。游客们停住脚步在观看游行队伍,各家酒店的老板和职员在酒店门前一齐拍手欢迎队伍的到来。

游行队伍的目的地是湖岸,队伍首先到达的地方是前田正名胸像前,这个胸像是于1961年为了纪念前田正名先生为阿寒湖畔的开拓建设做出的杰出贡献而建的。首先,由财团法人前田一步园现任理事长迎接队伍的到来,祭司将绿球藻放于胸像前,然后用神筷献酒。献酒结束后,几位男性长老一同站在胸像前进行阿伊努式敬礼。献酒和敬礼结束后,由一名男子在胸像前跳弓箭舞来表示对前田正名先生的敬意。

离开前田正名胸像后,游行队伍前往阿寒岳神社。到达阿寒岳神社时,神社的神官接过绿球藻,将其拿到神社的前殿里进行日本神道式祝词仪式。然后,神官将盛着酒的大腕递交给祭司,祭司和站在旁边的阿伊努民族男子们每个人轮流地喝一口碗中的酒,并击掌示礼。

神社的仪式结束后,游行队伍继续前行来到湖岸。到达湖岸,首先进行舞蹈表演,这次表演主要是由阿寒湖阿伊努文化村的人们担当。随后在设于湖岸的祭坛前再一次进行祈祷。祈祷结束后,祭司捧着绿球藻坐上停靠在湖岸边的圆木舟,另外还有两名男子坐在祭司的一前一后的位置划船。湖岸上的阿伊努民族以及游客们目送着圆木舟缓缓离开湖岸。在离湖岸大约十几米处,祭司将圆盘中的绿球藻轻轻地抓起并小心地放回湖水中,全部放回后圆木舟返回到湖岸,意味着绿球藻节圆满结束。

整个绿球藻节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以阿伊努民族以外的阿寒湖畔居民为主的活动,如绿球藻舞蹈表演、神轿游行;二是以阿伊努民族为中心举行的“迎接”、“守护”、“送回”的仪式,后者将阿伊努民族的传统信仰文化与当地的旅游经济有机地联系起来构成了绿球藻节的核心部分。从漆黑的湖面上缓缓驶向湖岸的圆木舟与绿球藻、祈祷、火炬游行、在阿伊努文化村广场以及湖岸上的阿伊努民族舞蹈表演、乘圆木舟将绿球藻放回阿寒湖,这些仪式的所有流程都是在游客的参与下进行,具有浓烈的“表演”色彩。可见,绿球藻节是借助绿球藻这样一个生息于阿寒湖中的生物体及阿伊努民族传统信仰仪式,以“表演”的方式呈现的一种新的文化形式。

五、结语

文化一旦产生,便开始了它的发展与变迁的历史,而发展与变迁总是以传统为基点。阿寒湖阿伊努文化村的阿伊努民族在传统雕刻、刺绣文化的基础上开发出了富有阿伊努民族文化色彩的木雕工艺品及刺绣产品;将传统生活中的歌舞文化变成舞台文艺来进行表演;借助绿球藻这样一个生息于当地的生物体对传统送灵仪式进行了新的演绎。这些基于传统的变迁代表着阿伊努民族文化在新的经济、文化背景下的发展和创新。这些发展和创新是在历史中饱受歧视与苦难的阿伊努民族为了摆脱贫困、并以强烈的民族荣誉感进入主流社会为目的主动对其传统进行自我调整和革新的结果。目前,阿伊努文化村的文化特色已成为阿寒湖地区旅游的巨大亮点,而阿伊努文化村的发展离不开整个阿寒湖畔旅游经济的繁荣。从这个意义上讲,居住在阿寒湖畔的阿伊努民族与“和人”间已经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民族共生关系。

[1]高橋真.アイヌ伝説集―阿寒地方篇―[M].阿寒:北海道阿寒湖畔,1966.

[2]山本多助.阿寒国立公園とアイヌの話[M].阿寒:成田得平,1974.

[3]本田優子.阿寒アイヌ文化遺産[M].阿寒湖温泉アイヌ文化推進実行委員会,2012.

[4]北海道立アイヌ民族文化研究センター.アイヌ文化紹介小冊子[M].札幌:北海道立アイヌ民族文化研究センター,2002.

[5]金田一京助.金田一京助全集第七巻アイヌ文学[M].東京:三省堂,1992.

[6]于晓飞,黄任远.赫哲族与阿伊努文化比较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1.

[7]大林太良.神话学入门[M].林相泰,等,译.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9.

[8]煎本孝.まりも祭りの創造-アイヌの帰属性と民族共生-[J].日本民族学会,2001,66(3).

[9]傅安辉,余达忠.文化变迁理论透视[J].黔东南民族师专学报,1996,14(3).

猜你喜欢
文化村仪式民族
中国地质学会公布第二批地质文化村(镇)评定结果
我们的民族
河北三地入选全国首批地质文化村(镇)
中国地质学会公布首批地质文化村(镇)
十岁成长仪式
仪式感重要吗?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我省又增4个“全国生态文化村”
多元民族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