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的核心问题与生态思维*——以广西某生态旅游村寨建设为例

2013-12-19 09:57汪建明
广西民族研究 2013年2期
关键词:新村农民旅游

汪建明

传统农村属于自给自足经济,从生态视角看,这种经济形式经历了长期的历史时期形成了农村自足的生态系统,具有生态可持续性,但它不适应现代生活的建立和发展。新农村建设目标就是既要达到农村现代生活转变的目标同时又要保护好农村自足的生态体系,新农村最难最关键的就是如何兼顾两者,或者说,如何从生态自足的传统农村转型为生态自足的现代新农村。但也有人看到,“在新农村大好政策的前提下,一些地方误把新农村建设理解为新村建设运动,在建设实施过程中,对政策理解有偏差,把新农村建设仅仅作为政府的业绩而进行操作,存在简单的城市化倾向,追求表面的形象工程,甚至不惜毁坏具有民族、地域特色的传统聚落,造成传统的生态文化环境在中国大地上的又一次巨大的破坏与遗失。”[1]这种急功近利现象确实可能存在,树立正确的生态思维就是要避免这种现象,这里仅以广西桂林市某生态旅游新村为例做一个分析。

国内外历次大地震震害表明,平面不规则、质量与刚度偏心和抗扭刚度太弱的结构,在地震中遭受到严重的的破坏。国内一些振动台模型试验结果也表明,过大的扭转效应会导致结构的严重破坏。JGJ 3—2010《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规定了高层结构的位移比与周期比的限值,目的主要是限制结构的扭转效应。

6)PRB产物的最终处理问题.随着PRB运行时间的增长,其上富集了较高浓度的放射性等物质,一般可以采用固化处理,或者采用更加安全可靠的处理方法,也是还有待进一步的开发与研究.

一、广西某生态旅游村寨的建设思路

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号召建设新农村,解决“三农”问题,至今仍是国家政策的重点。但是怎么建设新农村,这是当地政府必须要思考的问题。自2005年起,广西区政府“明确提出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我区农业发展的新举措:加快培育和壮大全区农业和农村经济优势产业集群,走多元化产业发展路子,形成多个产业共同发展,多个渠道促进增收的新格局。”[2]从桂林地区的实践看,似乎摸索出了一套新农村建设经验,即根据地型地质特点和广西经济发展的实情,打造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工程,依托广西天然的环境资源优势,大力推广种植多种作物,在相互比较取长补短的前提下,各个乡镇村都形成了具有自身优势的某一两种作物,逐渐形成了一个个以茶叶、柑橘、桃子、猕猴桃、草莓、月柿、香蕉、甘蔗等为主打农产品的生态园村或以藤编、绣球、腐乳、米粉为特色的民族工业产品村。这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乡村的收入,也促进了农民现代观念的培育。生态园的建设思路符合桂林以旅游为特色的发展战略,由于大桂林优美的自然环境可资利用,这一思路被当地政府作为主导的战略进行考虑,各种在生态园基础上的旅游农庄就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并适时打出例如“山水旅游节”、“旅游文化节”、“桃花节”及“油菜花节”等招牌,以吸引游客。

在这个大环境下,该村寨推出了自己的“月柿节”,并使之成为广西近年大力推进特色旅游名村 (镇)建设中的一个佼佼者。该村有103户400多人口,主要种植月柿、柑橘等农作物,人均年收入大约8千元。该村是在县乡政府统一规划领导下,从2003年初开始,在原村附件环境优美的地方筹建新村,至今新村已具规模,建成61栋独立别墅、50多家餐馆,各种生活和娱乐设施一应俱全,被塑造成一个生态旅游新村。该村先后被评为“全区生态富民示范村”、“全区农业系统十佳富民样板村”、“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2006年度全国十大魅力乡村”、“全国生态文化村”、“中国村庄名片”等荣誉称号。2003年以来多次举办月柿节吸引了大批游客观光,目前已成为广西的一个重要旅游景点,旅游收入成为该村又一增长点。该村在环境建设、民生福利、民风民俗等方面有了相当大的改观,农民安居乐业。

新村的建设带来很多新的气象,也有新的压力,环境压力就是其中之一。该新村的建成,主要是依赖于当地优美的自然环境,新村沿小河而建,依据周围丘陵地带种植果园,空气洁净,山清水秀,再经过适应旅游便利的一番整治,成为旅游者向往的去处。善加引导以利于保护环境而利于增加收入,这是一条正确的思路。但新村是因旅游而带动生产生活的改变,而非因生产生活改变而带动旅游,这两者效果是不一样的。由于新村为旅游为竖名片而建,因此村民生产生活是从属于旅游的,村民生活服从旅游政策大局。由此,为强调新村环境卫生,规定农户不能养牛养鸡等,无法产生有机肥,或有机肥料不能进入果园农田循环。游客的增多带来的现代垃圾也加重了环境的压力。就农业经济可持续来看,果园经济倾向于单一化生产,农林牧渔等并没有得到生态化整合。就环境而言,虽然获得了类似城市一样的舒适生活环境,但那种环境对乡村而言是非生态性的。

从以上叙述中可以得出广西新农村发展的基本思路:种植多种经济作物或开发特色产品和发展旅游产业,两者在各级政府的积极谋划下、在天然的生态环境资源的有效利用前提下实现共生共融,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该村寨60多栋别墅及其周边环境是当地政府划定核心旅游区,旅游功能已经达成,政府对这一块进行集中管控,以后村民想再进入这一区域比较困难。这一区域的旅游利益会逐渐向周边延伸,由于周边位置不在规划之内,政府不进行统一管理,村民们会相互竞争其有利位置用来搭建住房或临时商铺,矛盾调解将考验村委会的领导组织能力。由于旅游等商业活动引起的利益纠纷还不只这些,但都不同程度地改变了村民生活观念,影响了邻里关系。

二、新农村建设产生的新问题

上述这些政策和举措都对当地经济民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也应该看到,这种模式或发展思路下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

首先是增收机制、收入和开销问题。如果把新农村的“新”仅仅看成是改变面貌和增加收入,该村村民确实面貌改变了,收入上有一定增长,但增长有限。收入来源主要还是农作物,例如某户有成年两兄弟为主要劳动力的家庭,月柿年收入在4—5万元。这个收入是不足以维持一个大家庭开销的,所以一般其中一个兄弟要出去打工,把他自己的果园交给另外一个照顾。就农产品即月柿等果树收入来看,由于政府推行集中栽种,在技术推广、交通运输、市场交易等方面效率提高很多,收入普遍增加。但增长也很有限,这是因为一是果树的季节性强,一年产一季,原来的稻田改成果园后,并没有比以前单位产能提高多少,相比稻田可以轮作增加收入,果园的轮作也有限;二是水果更容易受到市场的制约,丰收的时候因相互竞争必然跌价,虽然政府建立了有益于农民的交易平台,但由于农民的局限性,有效地外销卖个好价格并不容易,更多时候容易受到中间商的盘剥。“个体农民无法占领市场,只能受市场‘霸权’的宰割,没有自我保障的能力。”[3]

农户把自家的月柿或其他品种拿出来向游客散卖,这种收入也非常有限。该村寨的农业以经营果园为主,极少量水稻不足于维持当地的消费。此外,几乎没任何集体经济,农产品收入对各户来说没多大差距。

生产模式的转变在农业上的收入差距没有显现出来,但其他方面收入差距拉大了。该村寨有一大部分收入是旅游业,这也是建设该村寨的目的所在。例如饮食住宿的收入,由于大凡旅游活动都是有组织的,这几乎被当地一些有地位有关系的人所垄断,从而拉大了农户旅游收入差距。由于各个宾馆所处地段不一样,各个农户能从旅游中享受到的好处不均衡,收入差距明显。未开发之前,当地农民和其他村镇农民没什么两样,安于现状。开发以后,旅游、贸易激活了村民的发财欲望和手段,头脑灵活的年轻人借旅游、贸易便利依赖自己的交往能力、信息灵通从中大赚一笔。也有部分年轻人在新村建设之后大量时间富裕选择出去打工赚钱。没有年轻劳力或老年人多的家庭,就被远远地甩在后面,目前当地尚有一半多农户没钱迁入新村,依然住在破旧的老房子里 (没有人气的老村庄其老化速度是会加速的),更享受不到来自旅游方面的好处。

这个思维强调保护自然环境,形式上是以生态保护为核心的,但这里理解的生态环境只属于人类所生存的外在的环境,依附于人类生活,这种生态环境理解是把人的生态生活作片面化理解。立足于开发环境资源落实到人们的生产生活时,生态环境就成了人类所利用的资源,满足自身非生态化生活,最终立足点实质是人类中心主义,而优美的自然环境不过是保证人类过上远离生态环境的资源,这是一个悖论。解决这个悖论的可怕后果,将有可能是农民在耗尽自然资源之后带着换来的财富远离这个生态环境迁移到他们所向往的大都市。因此这种思维依然是一种市场经济思维。

食用向日葵SH363(内蒙古三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JK601(安徽华夏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供试向日葵列当种子:采自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西小召乡;供试药剂:植物诱抗剂-IR-18(内蒙古锦苗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提供)。

其次是新居建设问题与环境问题。该村寨目前为止建有60多栋别墅卖给农户,一栋一到两户。平均一户4—5口人,一些农户人口少,就两户合买,一般能住进新村别墅的,除了少数有钱的,都是几个兄弟共同出资购买的,这样人口多住起来比较挤。从政府的扶持上看,2003年建的第一批房子是6万元一栋,负担不算重,2006年是8万元一栋,政府负责提供低息贷款一半,自己负担一半,也还勉强,2008年以后房子涨到16万元一栋,现款8万元,贷款8万元,对农户来说就有些承担不了了。由于负担沉重,迫使家庭联合起来经营,尽量腾出几间好房作为宾馆出租,平时一些住在旧房子里,兄弟多的尽量能出去打工的就出去打工。他们需要通过多种途径还贷和还购房时的借款。这种经济上生活上带来的新的压力对这些农民来讲,产生的影响是正面多还是负面多,还不好说,但却是值得注意的问题。

从增加农民收入视角来看,该村有不少经验可吸取。首先,科技富农政策落实到位。月柿、柑橘是当地近二十年来发展起来的主要水果品种。原来并非如此,原先种植水稻,后来在科技部门的带领下,对月柿品种进行改良,采用嫁接技术,使月柿产量得到大幅提高。而当地以丘陵地带为主,适合种植果树,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90%以上的农户逐渐种上了果树,现在该村几乎没有农户种水稻了。其次,政府建立了一个致富平台,成立了各类委员会,在资金扶助、技术支持、产品外销等方面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从改善生存环境视角看,政府的引领带动至关重要,在科技富农和新村建设方面,没有政府的牵头发动,这种产业的转型和新村的规划建设是无法完成的。

1.5 响应面试验设计 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各因素变量范围,选择提取温度(A)、提取时间(B)及液料比(C)为主要影响因素。运用Design Expert 8.0软件进行3因素3水平Box-Behnken试验设计,试验因素及水平编码如表1所示。根据公式(1)计算出多元二次回归数学模型,进行数据回归分析。

初次监测后,连续墙底端被锁定,但实际情况是连续墙嵌固端的嵌固力不足,底端向基坑内产生了一定量的位移,因而应将变形时程曲线向基坑内平移一定量进行变形分析。按此分析连续墙向基坑内的位移量实际大于目前的监测值。

翻译注释对庄子形象的社会建构研究——翻译注释的内容分析 ……………………… 张广法 文 军(2.71)

新村的农民虽然没有完全洗脚上田,但这种洗脚上田的观念被激发出来了。在旅游产业的对比下,农业劳动收入微薄又辛苦,从农业转到旅游业是一个选择,但只有极少农民能从旅游中获得足够收入。许多人并不完全投入到只有微薄收入的农业当中,靠着旅游赚点不算辛苦的小钱,劳动力浪费在旅游和农业的夹缝中。新村要保持环境整洁干净,限制家禽牲畜行走,干部也不建议农民穿着又脏又烂衣服干农活出入新村,和新村环境不协调,农业生产逐渐地间接地被看成是肮脏的劳累的工作。此外,从事旅游的生活模式也间接影响了农民观念,他们逐渐养成了市民一样的讲究;在做生意过程中,也开始有了投机取巧的想法。这样的观念的产生当然不利于建立在“三农”基础上的自然与社会生态系统的协调。

三、建设生态乡村的核心问题

1.调整主业和副业的关系,应用好生态农业的辩证法。农民问题的根本是农业问题,即农民靠什么样的农业才能既获得经济保证又获得生态保证。谈环境保护只看到环境带来的物质收益,却不谈农业发展,这是排斥人即排斥农民的发展。农业关键是处理主业和副业的问题,主业必须是完全做到既获得基本经济保证又获得生态保证的,这里的生态保证,不仅是能满足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能满足生态稳定性的功能,即起到至少是保证农民在危机或灾难面前依靠自己的主业能生存下来,农村社会不至于崩溃,换句话说,就是基本生存方面能自给自足。例如该村寨以月柿为主业,但几乎是当地单一的经济作物,这种作物受自然条件、市场条件影响太大,对农民从事农业的心理影响非常大,直接影响到农村的生态稳定性。这种作物大多数时候只能是一种副业。副业可以补充主业在经济收入方面的欠缺,虽然有时副业在经济收入方面是主导性的,但从生态稳定性上来看,依然是副业,因为农民完全依赖它,就做不到生态可持续性。例如生产多种经济作物、搞贸易、建工厂、开矿山等等,旅游业更是如此,它可能占据某村镇收入主体,但依然是副业,适度发展无损于生态,可成为经济增长点重要补充。当然这些必须在局部意义上也应是生态的。这里是不是在主张小农经济、而不主张农业的区域经济优势呢?也不是,因此有生态农业辩证法的第二个方面。

立足于天然的优美的生态环境资源,这是因为广西经济历来属于工业较为落后的地区,这恰恰使其保持了全国较为完好的自然环境资源和社会人文资源,在今天生态环境资源稀缺的情况下,保护好并利用好它就是一大产业优势。这个战略思路是非常正确的,它符合生态可持续性原则。

着力于开发环境资源,这是新农村建设的第二个步骤。这种开发必然涉及到的是对环境资源的重新整合,例如农作物的更改,甚至农业主业的调整,以及大力宣传旅游招揽游客,由此带动其他现代经济元素在当地的开发。这些变化也许是自然而然发生的,也许受到各方面的欢迎,但是有可能对当地生态系统是个威胁。保护和开发生态资源在现代文明条件下总是一个悖论。从各个生态旅游地区来看,普遍存在这样的状况,旅游越发达,开发越充分,生态破坏越严重。其理论根源在于,生态系统的脆弱性要求其具自足性,无法承受过于沉重的外来压力。这一步若是能有意识地培养和坚持自己的生态原则,过一种生态自足的生活,生态环境也能得到有效保护,但这一步并不是最后目标。

[s1-Eth-Trunk1]max active-linknumber2“配置链路聚合中的活动链路只有两条”

建立现代化的居民生活方式,即农村的城市化。城市化不仅是城市的圈地运动,而且是农村各方面生活的城市样式化。农村人过着城市一样的生活,也即带来城市一样的问题,如城市人与人的隔离、城市竞争、城市消费主义、城市垃圾等等。环境保护和开发并不是为了让当地人生态生活转型,而是向城市生活蜕变,最终脱离原有的生态生活。

在没有其他收入的前提下,月柿有限的收入需要承担农户全部的开销。小孩的入学、疾病开支、粮食的购买、日益增长的日用品开支,这些扣除下来,年收入5—6万元到年底能剩下的就不多了,靠农产品难于真正帮助农民改善生活。

最后是农民观念问题。村民都善良淳朴,没有出现严重冲突,但也逐渐产生隔阂。经济因素是改变乡风乡俗和农民观念的根本动力。该新村的建设在改变作物生产模式、建买房、商品化贸易过程中,逐渐冲击改变了乡风乡俗。买房几乎没有不借款的,政府给予无息或低息贷款和较长的还贷期。这种经济模式改变了千百年来农民自给自足的习惯,开始接受并面对城市那种寅吃卯粮式的生活方式。可是农业产品从来不是一个可获得暴利的产业,微薄的收入用来还贷給农民造成长期的沉重负担,调研中常听到农民对经济压力的抱怨。为了赚钱,村民可能采取各种无法预测的手段,例如卖地卖房、甚至非法手段等。目前这种以户为单位的果园经济,终将被农业资本收购。农村生产关系将发生质的改变,人与人之间身份地位隔膜产生,淳朴民风将逐渐消失,树立的新风尚是否适合农村发展是个未知数。

马克思研究环境和农业的时候,也谈到自然环境属人的特性,认为“自然界,就它本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但属什么样的人,如何看待自然与人的关系,这是区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世界观的本质界限,在今天生态语境下,就是区分生态与反生态的本质界限。自然环境若仅仅作为资本和技术所驱动的资源从而获得物质上无限的满足,则自然环境处于与人相异化的位置,自然环境不再属于人,即不再属于那个与自然相统一的人,而是属于资本、技术和物,或本身就是资本,而人成为物化的、异化的人,这是人的生产生活的反生态性;农业以土地为根本,而“土地只有通过劳动、耕种才对人存在”[5],换句话说,土地只有作为农民的生产对象,土地对农民才是存在的,相反,农民把土地作为占有对象,农民才成其为农民。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融为一体,人的生产生活渗透于其中,才彰显人的生产生活的生态性。

广西地处西南边陲,其地理位置和生态资源是广西人具有的天然生态优势。如何发挥这一优势,让广西人真正过上生态生活呢?核心就在于如何理解生态优势?这里的生态优势其实就是以农业为特征的多种生态资源的和谐共存,例如保存较为完整的少数民族文化、保护较好的自然环境、深厚农业基础和农业文化、尤其是保持淳朴的广西人民。农业在广西经济结构中的比例依然占据重要位置,占到总产值的20%以上,而且属第三产业的生态旅游业本质上也应归属于第一产业,因为生态旅游业的基础是农业。自然条件类似的邻省广东只占3%不到。但这并不是广西的劣势,反而是优势,至少实现绿色GDP转换的基础条件较充分,“绿色GDP占GDP比重越高,表明国民经济增长对自然的负面效应越低,经济增长与自然保护和谐度越高,反之亦然”[6]。这意味着建设生态广西的可能性。

农民以土地生产为业,土地生产的生态性,要求土地生产力的可持续性和农村社会生产力的可持续性。“三农”的农业、农村、农民和自然环境资源是相互依存的生态统一体,离开了以“三农”为核心的生态保护,必将逐渐远离生态本体,最终“三农”问题无法得到根本解决,生态环境也不可能得到保护。广西的旅游业应定位为生态旅游,生态旅游的基础是在旅游区存在的“三农”及其自然环境资源,在经济上,它注定不能因为旅游而使自然环境资源沦落为生财之道,也不能因为旅游占据收入的主体而使“三农”边缘化。立足于“三农”自身的生态发展,稳步建立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让农民的生活从传统封闭式的生态模式转变到现代开放式生态模式,这才是我们需要的生态思维。

(二)生态乡村核心问题的生态思维的展开

(一)区别两种生态村镇核心问题的理解:以生态环境为核心和以“三农”为核心。生态乡村,让人们自然想到优美的自然环境、悠闲富足的居民生活、和谐的村风村貌。然而这只是一种理想的样式,实际上要实现它离不开我们行动中所贯彻的基本观念,也即我们把什么作为生态乡村建设的核心问题,是把生态环境作为我们的生态生活本身还是把它作为我们谋取利益的目标。该村寨开展的生态乡村的建设是以生态环境为核心的,即以生态环境的保护利用开发为核心的

猜你喜欢
新村农民旅游
中国画《林涧·新村》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旅游
被资本裹挟的“新村再造”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五老”宣传队走乡串镇唱新村
发挥“五老”队伍作用 创建“三无四有”新村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
也来应对农民征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