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审丑”现象的多维度评析

2013-12-20 04:08邢少花张九海
理论导刊 2013年12期
关键词:审丑大众现象

邢少花,张九海

(天津理工大学,天津300191)

当前社会,价值观念越来越多元化,“审丑”越来越成为人们追捧的热点,似有不可抵挡之势,接踵而来的各种丑的形式冲击着传统、解构着崇高、愚昧着大众,让人眼花缭乱。大众对于“审丑”对象“边看边骂、骂完还看”,这种“集体审丑”现象助长了“三俗”文化的传播。本文从大众心理、人性、经济利益、美学、社会学等角度对大众“审丑”现象进行评析,以期有利于对大众品位的引导和规制,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健康发展。

一、从大众心理看“审丑”

正如美国学者门肯强调的:“人们对丑的追求已达到狂热的程度,如果说单凭愚昧无知就能造就这样令人毛骨悚然的杰作,那是无法让人信服的。”[1]我们所看到的“丑”有很多是精心策划出来的,这种欲将世界打扮得丑不可耐的心理驱动力主要是繁重的社会压力。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导致大众需要找到一种无需思考、尽情欢愉的排解途径,而各种“丑现象”独树一帜,以丑陋、怪异、畸形的行为方式满足了人们释放、发泄的心理期待。人们某种意义上紧绷的神经实现了“解脱”,一时之间“审丑”行为成为人们乐于选择的释放压力、排解痛苦的途径。

从心理学角度看,大众在“审丑”时参与的心理状态有很多:休闲娱乐心理、自我实现心理、追求时尚心理、围观式的从众心理、功利心理、窥探心理、逃避和叛逆心理、猎奇和刺激心理、涉及“性”的心理……无论出于哪种心理,都促使大众陷入欲摆不能的“审丑”怪圈,看着舞台上、荧幕里的丑,从释放压力、好奇、尝试、平淡到新一轮的疯狂“审丑”。在这种没有底线的释放中大众忘记了原本的需求,丑角忘记了艺术的本真、娱乐的价值和社会的规范,一切以自己“审丑”心理的满足为标准,时而哭哭啼啼、时而捧腹大笑、时而忘乎所以、时而怒不可遏。

客观地评价,这些心理如果被控制在一定程度和一定范围内是无可厚非的,社会危害性也是较小的。但是,如果“审丑”成为一种文化潮流和价值取向,成为一个巨大的磁场,其危害性便不可低估。非常可能的是,人们自休闲娱乐开始,到内心真正期待“丑到疯狂、丑到极致”结束。丹尼尔·贝尔在阐释“影视暴力”的时候说“人们在电影上看到的对暴力和残忍的炫耀并不是想达到净化,反而是追求震惊、斗殴与病态刺激。”[2]当前这种“审丑”风尚是审美观念的异化和娱乐文化走偏的表现,当代媒体和娱乐节目把人类的“恶念”渲染得淋漓尽致,这一方面给人们带来的是放松和刺激,另一方面带来的极坏的副产品是被放大的“恶”以及人们对“恶”的模仿、挖掘甚至推崇,这导致了对人类善性和善行的冲击以及社会道德底线的无限制下降。

二、从人性看“审丑”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人的本质属性是其社会性。恩格斯强调了人的动物性是不可忽视的:“人来源于动物界这一事实已经决定人永远不能完全摆脱兽性,所以问题永远只能在于摆脱得多些或少些,在于兽性或人性程度上的差异。”[3]儒家对人性的基本论调是性善论,孟子指出“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4]也就是说人与动物的差别是很小的,人绝大部分和动物的属性相同,只是有一点不同,那就是善性。要做一个君子,就是要克服兽性,发扬那“几希”的“人性”。这与恩格斯的论述有异曲同工之妙。可见,人性中存在着真假、善恶、美丑的巨大张力,它们相互依存、冲突、转化,这才是真实的状态。

既然假恶丑也是人性中的一部分,不存在没有动物性的人,那么,“审丑”现象“应运而生”并得到社会无限制的宽容,就不难理解。一方面是大众基于人的动物性需要去观看丑、欣赏丑和审视丑,另一方面是媒体和演员借口“以人为本”和满足观众需求无限制地制造丑、宣扬丑。丑借助于反伦理道德,创造新奇的手段获得关注、出位,错误地理解成功的模式,以为只要自己足够颠覆、疯狂,就能获得成功。在这样的模式下我们看到:木子美以网络日志的方式展现、炫耀自己的一夜情;“乳神”干露露以“不怕穿得少,就怕露得少”的心态晃动着身体进入人们的视野;相亲女嘉宾提出“宁在宝马车里哭,不在自行车上笑”的功利语录。如果仅仅像他们一样只是个体在现代化的舞台上扭动,“审丑”便还没有进入全盛,但随着文化环境和社会心理的变化,“审丑”不再是个体行为,成了全民狂欢的“盛宴”,色彩斑斓的娱乐节目便是“审丑”闹剧中的一个折射。生猛、前卫、赤裸裸的丑态展现,行为言论的出位,大量丑陋、恶俗的现象频繁地刺激着人们的感官神经,人们对于低级趣味追求的本性被无限制的异化,产生了越恶越俗越看的循环,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丑”做不到。一个个“丑现象”粉墨登场,消解着传统的娱乐文化发展理念,成为文化建设的阻碍。

虽然丑是人动物性的一部分,但是人的动物性和动物本身有着绝对的界限和区别,人的动物性是受其社会性制约的。正如《诗经》所言:“中冓之言,不足道也,所可道也,言之丑也。”赫拉克利特也曾说:最美的猴子比起人来还是丑。对正常人性需求的异化满足并不能给人们带来真正意义上的快感,而只能是人性的退化和萎缩。

三、从经济利益看“审丑”

当前,文化被区分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后者具有盈利性、经营性。文化产品和其他产品一样,进入市场接受消费者的选择。具有企业性质的文化单位如网站、报刊、电视台、电台、电影院等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它们要满足大众的文化需要,生产面向市场的文化产品,保证企业的一定利润以保持自身的持续发展。当文化产品、新技术传媒、经济利益三者组合在一起的时候,文化的商业属性极度膨胀。一些文化企业为了迎合大众、占领市场、获取最大利润,生产大量的文化快餐、“三俗”之作甚至文化垃圾,社会文化面临走偏的极大危险。

文化过度地商业化,“审丑”不再简单的是美丑感的享受、压力的释放,而逐渐成为一种受商品规律驱使的产业。“审丑”营销中不容忽视的环节是吸引大众的注意力:幕后推手绞尽脑汁炒作,丑角卖力表演,媒体一哄而上。“审丑”商品的消费主体——大众越是水泄不通的围观,丑角就越叫座,利润就越翻倍。很多学者把这种经济称为“注意力经济”或是“眼球经济”,抓住大众的眼球就会产生收益,真可谓“关注就是力量,围观改变中国”。大众的选择造就了媒体、丑角对于利益的满足。现实和宣传反差越大,吸引的注意力越多,收益越大,这种经济更看重的是依附于“审丑”现象中的商品价值,美不美不重要,重要的是什么能带来钱,带来意想不到的利润。

大众所熟知的“审丑”文化内容花样繁多:用极不严肃的态度调侃政治经济大事以及突发性事件;低俗的语言、媚俗的表演、搞怪的动作、莫名其妙的荒唐创意;戏谑、丑化、恶搞经典形象;文学作品热衷于谈论女性身体,聚焦“性”话题;用让家长尴尬的问题玩笑孩子的童真;节目主持人和嘉宾性别认同上的不伦不类等等。在大众文化的产业性质增强的今天,所有这些都会成为文化产品为人们所消费。所以,大众“审丑”现象的驱动力是媒体、演员、网络等市场经济主体的巨大经济利益。

“美的生产愈来愈受到经济结构的种种规范而必须改变其基本的社会文化角色与功能。”[5]丑的生产亦是如此,“审丑”能够成为泛娱乐化浪潮中的重要部分,对经济利益的追逐是不可小视的。在审美这个极易让精神疲乏的高级活动中,人们抛弃了熟悉的审美经验,徘徊在十字路口被利润诱惑着、玩弄着,无论是“审丑”现象中的主体、中介还是客体都会随时灵敏地嗅到“审丑”带来的商机,以最快的速度投入生产,不断翻新利润。长此以往,我们会降低道德操守,会成为金钱的奴隶,变得实用和拜金。

四、从审美看“审丑”

在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感知中,美与丑是同时存在的、辩证统一的两个方面。第一,美和丑相互对立。美和丑有清晰的、相对稳定的界限,丑与人性中负面和“恶”的东西相对应,是与美相对立的样式,是人的本质的异化与扭曲。丑是相对于美产生的,二者无论在主体感受还是客观形式上都是相对的,美带来愉悦,丑则带来痛苦。第二,美和丑又是统一的,它们相互依存、相互衬托。美和丑相伴而生的,相互比较而存在,相互斗争而发展。丑是作为美的陪衬出现在大众视野中的,被认定为丑的事物是由于自身的某种属性给审美主体带来有别于愉悦的不和谐感。第三,美和丑相互转化。特别是在艺术、戏剧、文学、影视欣赏中,审美主体是随着自身的实践经验与所处的环境来感受美丑的。美学要融入大众生活,首先必须具有现实性,而现实生活带来的美丑感受是复杂多变的,就像丑陋的卡西多摩内心十分善良而道貌岸然的主教内心却阴暗狡诈,美丑随着“审丑”或审美对象和主体的发展互相转化。

“审丑”不一定是欣赏丑、表现丑,也可以是审视丑、审问丑。从丑转化美是有一定条件的,普通大众需要有一种识别丑、批判丑、远离丑、追求美的境界和能力。这样,大众可以在和“审丑”对象的对比中获得对美的肯定和追求,体现美的价值和地位,通过“审丑”而“存美”。被奉为“现代丑学”奠基人的罗森克兰兹说“吸收丑是为了美而不是为了丑”。[6]大众在“审丑”的过程中,产生对“审丑”对象的排斥、厌恶、反感甚至痛恨的感受,从而反省“审丑”对象和自身,使自己的境界得到提高和升华,心灵受到洗涤和净化。

从审美的角度来看,当前社会“审丑”现象泛滥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相对主义盛行,道德价值标准不清晰。否认美和丑的界限,以丑代美,美丑不分。二是在所谓“审美疲劳”的借口之下,忽视美、放弃美,夸大丑、宣扬丑。

雨果曾经说过:“古老庄严地散布在一切之上的普遍的美,不无单调之感,同样的印象总是重复,时间一久也会使人厌倦。崇高和崇高很难产生对照,于是人们就需要对一切都休息一下,甚至对美也如此。相反,滑稽丑怪却似乎是一段稍息时间,一种比较的对象,一个出发点,从这里我们带着更新鲜、更敏锐的感觉朝着美上升。”[7]诚然,丑可以衬托美、折射美、反思美。文学影视等艺术作品本是以陶冶大众美的情操、提高精神生活质量为目的,美的享受是主流,丑似乎是生活中的一味调剂品,在厌倦了崇高与严肃时,丑凭借自身的自由、新奇、刺激、另类给人们带来新的体验。但是,当前的“审丑”现象恰恰是打着美学的幌子反美学,他们就丑说丑、为丑而丑,把展示丑、暴露丑、窥探丑作为时尚。这难以激发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和对人性之美的思考,无法提高境界、净化心灵,反而诱发了对金钱、美色、权力无限的贪欲。

五、从社会学理论看“审丑”

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的“拟剧理论”中关于前台后台的理论解释了“审丑”现象走红的原因。他提出,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是自己角色的表演者,在不同的场合、领域(这些场合和领域被戈夫曼称为舞台)中按照角色要求表演,在舞台的前后台每个人的表演是不同的,前台的表演是给别人看的,后台更多的展现真实的自己,将后台行为前台化便是“审丑”现象泛滥的原因之一。实际上就是把属于个人私密空间的东西拿到公共空间去讨论和展示,以满足人们的某种底层欲求。明星在前台的表演有着特定的规则、情境,多数时候会按照具体的要求刻画角色,大众只看到他们光鲜亮丽完美的一面,很容易产生审美疲劳。此时,与前台表演反差大的娱乐爆料、犀利敏锐的节目就会抓住大众对明星后台生活的兴趣,不断挖掘明星现实生活中的状态甚至是丑闻。车展、相亲、访谈节目等娱乐文化尺度越来越大,收视率极度飙升,就是因为这些节目都以“后台行为前台化”的方式满足了大众的“审丑”需求。

米德的符号互动论理论也能够解释为什么大众会选择“审丑”。他认为符号是人类有意义的姿态,从人的互动行为角度来解释,“意义存在”是指某个有机体先做出一种姿态后,另一个有机体针对其做出的相关反应性调整。丑现象的主角在尝试做出某些不符常规、颠覆传统的、怪异的行为时,大众的选择让这些行为有了滋生的土壤,从“发芽”到“成长”,大众的反应不断地给予“浇灌”。而大众传媒负责的是包装、策划、盈利、渲染气氛。“审丑”主体、客体、传媒作为“审丑”现象生态链不可缺少的三个支撑点,出于不同的目的对“审丑”消费行为给出了自己的意义诉求:对经济利益的欲望、功成名就、彰显自身的才能、赚取公众的关注等等。“意义生效”需要所有的参与个体互动起来,在“审丑”过程中,“意义”随着形式的改变在个体意识中得到强化,从而源源不断地产生出更加低俗庸俗媚俗的“审丑”符号,形成了一个多方互动的庞大“审丑场”。娱乐化的符号互动借助现代化传媒手段,其传播速度和内容的强大冲击力得到增强,其负面效应剧增,极大降低了大众的审美能力和文化消费品位。

结语

丑是与美对立的实然存在,我们可以“美丑对比、以丑见美、化美为丑”。但是,当前社会出现了“为丑而丑”的审丑泛化,大众“审丑”现象超出了社会道德和价值规范的约束,过度渲染丑、欣赏丑、追求丑,使主流文化边缘化、大众文化低俗化娱乐化,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存在深深的隐忧。我们要追求真善美,抛弃假恶丑,传递正能量,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健康发展。

[1][美]门肯.爱丑之欲[EB/OL].http://www.yingyudaxue.com/books/advanced-english/course2-5.

[2][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赵一凡,译.三联书店,1989:170.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42.

[4]方勇译注.孟子[M].北京:中华书局,2010:157.

[5][美]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M].张旭东,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429.

[6][德]罗森克兰兹.丑的美学[M]//鲍桑葵.美学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85.

[7]伍蠡甫.西方文论选(下册)[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185.

猜你喜欢
审丑大众现象
一汽-大众ID.6CROZZ
上汽大众ID.3
大众ID.4
上汽大众
猜谜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