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三甲医院科研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效果初探

2013-12-20 11:34李朝军门殿霞康春松
中国医药科学 2013年16期
关键词:山西省绩效评价科室

李朝军 门殿霞 吕 虹 康春松

山西大医院超声科,山西太原 030032

十八大报告中关于提出要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要解决病有所医的民生之忧,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解决医疗资源相对匮乏的措施之一的是“多元办医”,并明确提出非公立医疗机构床位数和服务量达到总量的20%左右。在落实十八大医疗改革精神的过程中,多元新建医疗单位应运而生。

新建公立医院要具有医疗、教学、科研、康复、急救、防保等功能。新建公立医院科研绩效指标体系的构建和应用效果对于其未来迅速发展具有前瞻性的研究价值。山西大医院是山西省规模最大、功能最全、标准最高的现代化医院。山西大医院建筑面积24万多平方米,床位2300张,日门诊量5000人次左右,一级学科28个,专业科室47个。医生全部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学科带头人中70%具有博士学位。

新建医院的竞争是科技的竞争,实际上归结为人才和机制的竞争。医院要发展,人才和机制是关键[1]。对医院的科研能力做出科学、公正的评价,首要的问题就是对科室人员、科室及不同职能科室进行分类、分层。只有对不同分层中不同的研究单元的科研能力进行全面、科学的认识和评价,才能为系统的评价科研机构的能力。从建院初期,我院在引进先进的科研管理理念,建立一套能够客观反映个体与整体科研能力的评价体系。文章主要介绍我院科研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应用的效果。

1 我院科研评价体系量化标准的制订

我们设计的绩效考评指标体系包含多个评价指标,分别采用了文献调研法、层次分析法,通过比较个体、科室及不同职能科室在各自层中的科研绩效,进一步运用分层法确定模型中各项指标在各层和整体系统中的权重,初步建立从微观到宏观,兼顾个体与整体科研能力的评价体系[2]。我们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包含一级指标(科研能力、人才队伍、科研平台、学科建设)、二级指标(科研项目、论文、成果、专利、著作等17个指标)和三级指标(国家级、省部级、973、863等37个指标)[3]。见表1。

表1 科研能力评价体系指标量化

根据我院科研的实际情况,对科研所涉及的业务内容做出了如下分类和权重设计:(1)一级指标:科研能力占60%;人才队伍学术地位占20%;科研平台占15%;学科建设占5%。(2)二级指标:①科研论文:国家核心期刊论著每篇60分,论文被EI、SCI收录的每篇200分,前3名作者分别按100%、50%、25%计算分值,通讯作者与第一作者等同;②科研项目:院级课题每项60分,863、973攻关项目1200分;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和青年项目360分;省部级项目240分。前三名完成人按分值的100%、50%、25%计算,第四到第七完成人计分值的10%;③科研成果: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每项200分,二等奖400分,一等奖800分;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每项1000分,二等奖2000分。各完成人分值比例同承担课题情况。④科研专利:外观设计专利每项50分,实用新型专利100分,发明专利200分;⑤科研著作:国家规划教材及各级出版社著作赋予不同分值,主编、副主编和参编分别按分值的100%、50%、25%计算;⑥参加学术会议:全国性和全军性学术会议大会报告每次50分,国际会议学术报告每次150分。⑦学术地位:省部级专业学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常委及委员每年按20分、15分、10分和5分,国家级每年逐级放大2倍计分。⑧科研平台层次:国家级15分,省级10分,市级5分,横向及院级平台1分。⑨学科建设学位授权点:一级学科博士点5分,硕士点2分,二级学科博士点3分,硕士点1分。

考虑到不同科室间因学科、分工以及职称不同对量化评估科学性的影响。系统构建分析不同职称、不同学位人员科研能力及其量化指标在科室科研能力中的权重;分析各科室科研能力量化指标在不同职能分类科室科(医技、内科和外科)研能力中的权重。考虑到医院之间、学科之间、科研人员之间的差异对科研能力的影响和不同需求。不同科室科研能力对医院科研能力的影响;不同科研工作者对科室科研能力的影响[4]。对各系列不同职称人员进行当量人数的换算,正高、副高、中级和初级当量人数,在教学系列、临床系列、医疗技术系列和护理系列分别为 2.0,1.6,1.4,1.2、1.2,0.9,0.8,0.7、1.0,0.8,0.7,0.6 和 0.9,0.7,0.6,0.5。其中,科室科研绩效=科室科研实绩÷科室当量人数;个人科研绩效=本人科研实绩÷本人当量人数。

2 科研评价体系的应用成效

通过3年的发展,我院的科研评价体系在人才的选拔、推荐和重点学科建设工作中初显成效,既在选拔出优秀的人才的过程中体现了公平、公正,又能为人事部门开展各种评聘和推荐工作提供有理、有据的依据[5]。应用范围:(1)遴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候选人;(2)遴选“山西医科大学博士生导师”候选人;(3)遴选“山西医科大学硕士生导师”候选人;(4)遴选“山西省名医”候选人;(5)职称评定和续任;(6)遴选“山西省医学重点(建设)学科”候选科室;(7)引进学科带头人。通过实践,成效初显,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2.1 科研意识逐步加强

通过科研指标评价体系建立和应用,使广大职工意识到科研的重要性。只有走医、科、教相长之路,才能在平凡中脱颖而出。目前,在我院已经形成浓厚的科研氛围和良性竞争态势。

2.2 科研项目成果稳步增加

仅2012年我院共获国家、山西省和太原市项目23项,总资助经费871多万元。其中,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重大项目1项,资助经费300万元;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协作项目1项,资助经费80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资助经费111万元;卫生部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协作项目1项,资助经费80万元;山西省自然基金项目2项,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4项,山西省卫生厅科技攻关项目8项,太原市科技局社会发展医卫专题项目3项,累计资助经费300万元。

2.3 人才培养工作取得突破

2012年,我院共有6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7人受聘山西医科大学“博士生”导师;52人受聘山西医科大学“硕士生”导师;14人获得“山西省名医”殊荣;担任中华医学会常委以上职务3人次;担任中华医学会专业分会专科学组组长职务1人次;担任中华医学会专业分会委员职务11人次,专科学组委员9人次,青年委员9人次;担任山西省医学会所属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11人次,副主任委员21人次。

2.4 科研平台稳步提高

(1)医院投入300多万元组建创伤研究所、全科医学研究所和泌尿研究所。目前创伤研究所承担国家高科技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重点项目1项,获得经费300万元,承担“医疗信息集成融化技术与系统开发”项目。并与全科医学研究所合作,承担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研究光动力治疗骨性关节炎的机理研究,获资助经费83万元。(2)2012年,我院医学影像与核医学科、骨科、妇产科、普外科、风湿科、神经内科、血液科成为山西省医学重点学科;呼吸科、肿瘤科和心血管科成为山西省医学建设学科。

2.5 科研管理制度逐步完善

科研评价体系是科研制度的体现,科研制度是评价体系的保障。2012年,我院先后出台了山西大医科技管理办法、山西大医科技奖励办法、山西大医项目管理办法、山西大医院论文版面费报销的暂行规定、山西大医院科研工作绩效评估试行办法、山西大医院学术活动管理暂行规定等相关文件。完善了科研管理,使科研工作有章可循,做到了有目标、有检查、有结果、有转化、有奖励。提高了全院职工的科研积极性,严肃性。推动了科研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3 结论

兼顾个体与整体科研能力的评价体系,有机处理医、教、研的关系,立足实际,立足重点,立足人材培养,营造科研环境[6]。使广大科技人员起到正能量的激励作用,有效推动医院科研工作的良性、可持续发展。科学、客观的绩效评价体系的建立,以点带面,全面发展,对提高科研管理效益具有重要意义。以期为其它新建医学科研机构内部科研管理提供借鉴。

[1] 刘兴太,马勇,尚国立,等.我院科研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效果 [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12(22):1-2.

[2] 杨竹,伍群,袁军,等.高校院系的科研绩效评估模型和计量体系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5):159-161.

[3] 龙震宇,张剑平,孙占如.高校科研绩效评价体系的研究及系统实现[J].中国科技信息,2006,9(18):246-247.

[4] 李朝军,康春松,门殿霞,等.山西省某三甲医院2006~2010年发表科技论文计量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3,3(3):163-164.

[5] 马玉成,星吉,周杰.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2012,3(9):57-61.

[6] 张丹阳,张仲,樊立华.黑龙江省三级综合医院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医院管理,2007,5(27):26-28.

猜你喜欢
山西省绩效评价科室
消毒供应中心与临床科室建立有效沟通的实践与探讨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山西省右玉县的生态建设及其启示
山西省秋收已完成93.44%
山西省打开农产品供深通道
绩效评价:提升博物馆管理水平的有力杠杆——以央地共建博物馆绩效评价为例
爱紧张的猫大夫
山西省文联扎实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活动
“合作科室”为何被坏了名声
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