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实发挥林业在新型城镇化中的功能作用

2013-12-26 11:45杨朝兴
创新科技 2013年10期
关键词:城镇造林绿化

杨朝兴

(河南省林业厅,河南 郑州 450003)

城镇化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不仅是引发消费需求、带动经济发展的途径之一,也是形成创新集群、实现安居乐业的重要措施。但是,随着城镇规模的扩大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生态环境问题日益显现。2013年7、8月份,许多城镇持续高温天气异常,引起公众对城镇林业的极大关注。林业具有调节气候、美化环境等多种功能,发展城镇林业能够有效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城市品位,是关乎新型城镇化质量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工作。在探索新型城镇化道路中,迫切需要科学认识和全面发挥林业的功能作用。

1 科学认识林业的功能作用

1.1 林业的公益性和产业性。林业既是重要的公益事业和绿色产业,也是最大的绿色经济体,具有生态、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多种功能和多重使命。林业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它为生产生活提供了大量的木材果品等资源,还在于它提供了很多不可替代的生态产品和服务,如调节气候、固碳释氧、涵养水源、防风固沙、美化环境等。

1.2 林业具有多种功能和作用。林业具有巨大的生态功能。发展林业能够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安全。林业承担着建设森林生态系统、保护湿地生态系统、改善荒漠生态系统、维护生物多样性的重大使命。森林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同时具有高效的固碳功能,陆地生态系统一半以上的碳储存在森林生态系统中,实现节能减排,森林碳汇具有成本低、易操作、综合效益好等特点。科学研究表明,森林每生长1立方米的蓄积,平均能吸收1.83吨二氧化碳、释放1.62吨氧气。一座20万千瓦机组的煤炭发电厂每年排放的二氧化碳,可被48万亩人工林吸收。2012年8月,《河南省林业生态效益公报》显示,全省林业生态效益总价值为4750.27亿元,吸收二氧化碳8713.46万吨,相当于固定了全省年度总能耗排碳量的12.64%。林业具有特殊的美化功能。森林是天然的吸尘器、消音器,树木叶片上的褶皱、茸毛及从气孔中分泌出的黏性油脂、汁浆能粘截大量微尘,有明显阻挡、过滤和吸附作用。

建设美丽中国,绿色是根本;建设绿色城镇,林业是关键。营造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让人们享受到优美的生活空间和必需的生态产品,应当加强林业建设。林业在改善城镇形象、优化发展环境中发挥着特殊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良好的生态环境已成为区域竞争力、生活品质的重要标志。

林业具有明显的经济功能和独特的保健功能。依托森林资源,可以生产出木制品、木本粮油等10万多种原材料及林产品。森林是城镇的“消毒器”。权威机构研究得出,柠檬桉、松、柏等不少树木能分泌出大量的杀菌素,可以杀死病菌。松柏叶释放出的派烯,能够杀死肺结核、伤寒等多种病菌。张学良晚年说:“树是个好东西呀,它对肺对皮肤确实有太大好处了。没有树木陪伴,我可能会早早枯萎。”

因此,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与发挥林业的功能作用直接关联。实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既需要绿色产业,也需要增加绿色植被。

2 客观分析城镇化及造林绿化状况

2.1 河南省城镇化进程

近年来,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全国城镇化率已达52.57%,与世界平均水平大体相当。市政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1.8平方米。河南省城镇化率只有42.4%,与全国平均水平有较大差距,而且在城镇化过程中存在产城融合度不高、生态承载力不强等薄弱环节,制约了城镇功能的充分发挥。

2008年以来,通过组织实施《河南林业生态省建设规划》,全省城镇绿化美化取得明显成绩,城镇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提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8.90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提高到36.64%。到2012年底,河南省许昌市、新乡市、漯河市、洛阳市和三门峡市荣获“国家森林城市”称号,安阳、南阳等7个省辖市被授予“全国绿化模范城市”。郑州市生态廊道建设步移景异、一举多效,洛阳新区划定了生态功能区等,为开放合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奠定生态基础。

2.2 河南省城镇造林绿化存在的问题

随着河南省城镇规模的扩大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其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2013年夏季郑州等城市持续高温,引发大家对新型城镇化的极大关注。目前,城镇造林绿化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

2.2.1 人均绿地不多。全省各地自然条件、经济基础不同,城镇造林绿化美化区域差异大,不少老城区受土地空间、绿化资金等制约,人均绿地面积不多。

2.2.2 绿化结构不合理。绿化树种结构不合理,乔木灌木种植不协调,树种丰富度不够,没有把优良乡土树种放在应有的位置,而且立体绿化滞后。

2.2.3 体制有待理顺。城镇绿化由园林局负责,城镇规划区之外由林业局负责,这种造林绿化二元管理体制,制约了城乡造林绿化美化的统筹规划、协调推进。

3 加强城镇造林绿化美化的主要途径

城镇造林绿化美化是林业建设的重要内容,是降低“热岛效应”的有效手段,也是新型城镇化的应有之意,事关民生福祉和城镇美丽。发展城镇林业是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绿色发展的战略选择,是顺应居民呼吸到新鲜空气、喝上干净水、享受绿色植被和生态成果新期盼的重要保障。要充分认识加强城镇林业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建议采取以下政策措施。

3.1 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的文明形态。要按照党的十八大关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环保意识、生态意识,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森林兴则生态兴,生态兴则文明兴。利用科普馆、宣传栏等场所、设施,宣传林业的功能作用,推进城镇生态文明建设。利用森林文化、花文化和茶文化等,普及生态知识,倡导绿色生活,引导城镇居民强化生态道德观,确立生态就是资源、绿色就是财富的价值观,让植树护绿成为群众乐意的事情,增强建设绿色、低碳城镇的主动性、积极性。

3.2 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布局。林业是自然美生态美的核心,是自然资源、生态景观、生物多样的集大成者,拥有大自然中最美的色调,是美丽中国的核心元素。要结合城镇总体规划,不断完善造林绿化规划,拓展生态利用空间,优化空间布局。要坚持以人为本,结合不同地域的社会经济条件和自然条件,合理设计造林绿化林种树种,宜林则林、宜果则果、宜草则草、宜花则花,绿化与美化相结合,乔灌花草相结合。应按照国家住房建设部、国家林业局等部委的政策规定,持续推进园林城市、森林城市、绿化模范城、森林城镇和生态文明教育示范基地建设。

3.3 加强城镇关键区位绿化。加强城镇生态廊道、湿地保护和社区绿化美化,高质量、高标准搞好工矿企业、街头游园的造林绿化及植被保护,积极创建绿色校园、绿色社区等活动,建设绿色低碳、和谐宜居的新型城镇。随着城镇建设扩大和征占用土地的严格控制,建成区可供造林绿化的土地不断减少,立体绿化已经成为趋势。《天津市市容建设和城市绿化“十二五”规划》表明,该市将以年均10万平方米的计划推广屋顶绿化,共将新增屋顶绿化50万平方米。与普通地面绿化相比,屋顶绿化功能更为突出,其可在夏季降低热岛效应,降低室内温度3℃~5℃,减少能源消耗。因地制宜,进行屋顶绿化,探索推广“空中花园”,能在节约土地的同时扩大绿地面积。

3.4 创新城乡林业建设机制。行之有效的行政管理体制是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城镇林业发展也不例外。漯河市、三门峡市林业局与园林局合并后,技术、管理等要素得到合理配置,城乡造林绿化和林木资源保护实现了顺利衔接,取得了良好的林业建设成效。为顺应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形势,各地应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和创新林业建设、管理体制机制,形成森林拥抱城市、市民走进森林、绿色融入生活的城镇林业格局。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关乎民生及社会和谐。城镇林业是重要的公益事业,是有生命力的基础设施,期待政策及投资扶持,应多渠道筹措造林绿化资金,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林业投入机制。

[1]贾治邦.发展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选择[J].求是,2010(7).

[2]赵树丛.发挥林业主体作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N].学习时报,2012-12-25.

[3]国家林业局.发展现代林业促进绿色增长[M].中国林业出版社,2011.

[4]刘超,张语.天津大力推进屋顶花园阳台绿化[N].中国绿色时报,2013-05-21.

[5]甘道义.毁林开荒只会让城市“受伤”[N].中国绿色时报,2013-07-17.

[6]李职贤.从张学良的“森林养生法”说起[N].承德日报,2012-07-20.

猜你喜欢
城镇造林绿化
全国第一! 2022年山西安排人工造林339.2万亩
朱屺瞻《绿化都市》
沿海地带造林实践与探讨
2.5 MPa及以上城镇燃气管道与输气管道区别
数字
文化边城镇远
中国科学技术馆之屋顶绿化
雄安千年秀林
——近自然造林开先河
简述我国城镇老年群体轻体育运动的常态化开展
我爱绿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