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学困生成因及对策

2013-12-27 06:45潘卫峰
数理化学习·教育理论版 2013年9期
关键词:学困生初中数学对策

潘卫峰

摘要:初中数学相比于小学数学更加的复杂和逻辑思维必须更加严谨.一些学生到了初中,就表现为对数学学习的惧怕或者感觉学习过程中产生了极大的困难.针对这部分学生,我们需要给予更多的关爱.本文从初中数学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开始分析,提出了减少学困生学习初中数学困难的对策,我们需要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结合,并鼓励学生敢于突破自己,从而减少他们对学习的畏惧,让他们更大胆的去学习和生活.

关键词:学困生;初中数学;对策;原因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但是,数学学困生的比例越来越高,已经成为阻碍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这里的数学学困生指的是智力正常,但在数学学习上明显有困难,数学成绩暂时难以到达义务教育所规定的基本要求,与实际教学要求有一定差距的学生.如何转化数学学困生,使其尽快“脱困”,已经成为初中数学教师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本文旨在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并提出转化的一些方法.

一、目前初中数学学困生形成原因

1.社会环境

由于游戏厅、网吧对学生的诱惑;不良影视作品对学生的刺激;一些人通过不法手段成了“暴发户”,这些都吞噬学生纯洁的心灵.有的学生认为读书无用,缺乏学习动机,甚至有的学生与社会不良青年交往,背离社会道德规范,追求享乐,不学、厌学、弃学.

2.家庭环境

有的学生的家长平时忙于工作无暇照料孩子,于是将子女交给长辈教育.不管孙辈的要求是否合理,只要孩子开口:“我要……”祖辈总是有求必应.祖辈一昧迁就,导致孩子事事以自我为中心,没有自我要求,自私自利.有的学生的家长教育方法粗暴,一听说成绩不理想,就是一顿打骂,缺乏应有的沟通.粗暴的家庭教育是孩子对学习渐渐的失去兴趣,也逐渐产生逆反心理.还有的家庭父母离异,对孩子关心不够.

3.学校教师

部分教师没有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不注重过程性经验的积累(过程的教育能够培养我们的孩子正确的思维方法,最终培养孩子的数学直观).过快的教学节奏和过高的要求让学困生难以适应,知识不能及时消化,自叹不如,产生了消极悲观的心理.不能留给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时间,合作探究流于形式,致使多数学生课堂处于被动应付状态,缺少主动思考的能力,扼杀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还造成严重的依赖心理.

二、解决初中数学学困生的对策

1.数学学习重要性的再认识

数学是中小学课程体系中最重要的课程之一,这是因为它在学校育人的过程中具有独特的作用.这种作用主要体现在开发学生的智力,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使学生学会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并在这个过程中提高推理能力,培养理性精神和创造力,从而提高国民的思维素质.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我们是按三条线来研究学生的发展,这就是;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直接决定一个人的人生价值.我国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在幼年时热爱观察各种花卉、药草的生长过程,细致地观察看它们如何抽条、长叶、开花、花草的每一处细微变化都逃不过他的眼睛.正是这种细致严谨的观察习惯,使他得以纠正古代药草书中的很多错误,并开出时代流传的医学巨著《本草纲目》.数学就是培养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一门功课,在学生的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家庭教育指导

多与家长交流,让家长意识到关心孩子、与孩子沟通的重要性.既可以沟通父母与孩子间的情感,增加家庭中的天伦之乐,又可以利用机会教育孩子,还可以发现孩子不好的行为和思想,及时加以纠正.了解长期不沟通的危害:内心冷漠、性格孤僻、自暴自弃.

过分溺爱和专制式的严厉管教是两种普遍存在的错误态度和做法.前者是对孩子无原则的爱,它有损于孩子的身心发展,因而 “对子女要爱护,但绝不要溺爱”.父母不要代孩子做孩子自己能够而且应该做的事情,家长的责任是帮助孩子生活、自立和做人,而不是代孩子“吃苦”,因此生活教育中的两个原则“凡是孩子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自己想”.家庭教育中的专制式的严厉管教方法也是不可取的,这种管教方法的后果只能是摧残儿童的创造力,束缚儿童的思想.家庭教育要民主化,父母要平等对待小孩,尊重小孩的人格.

把责任还给孩子,对待孩子多一点宽容.家长对待孩子犯错“不宽容”,孩子为了保护自己,推卸责任,时间长了,就形成了遇到事情推卸责任的习惯.其实,是家长偷走了孩子的责任心.孩子犯错误很正常,正是在不断犯错误的过程中不断进步,我们要对待孩子犯错宽容,帮助孩子找出错误的原因,引导孩子去改正.这样,就把“担当”还给了孩子,就是把“抗挫折能力”还给了孩子,也就把责任还给了孩子.

3.改变教学行为

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倾听学生的心声,能留给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时间,改变学生的课堂学习状态.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下改变.

(1)爱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朋友,把课堂建成一个和谐互补的大家庭.课堂是一个情感表达的场所,教师面带微笑、用温暖和鼓励的话语亲切地与学生交流,有利于构建师生间心理零距离的课堂,营造一个轻松的教学氛围,能够在心理上

给学生一种安全感.教师只有成为学生的朋友,彼此才容易沟通,课堂气氛才能融洽,这对课堂活动的顺利开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还要做到“善于走进学生的心灵”,了解每个孩子的内心世界,以便于能和孩子们那单纯的心灵产生共鸣,增加教师个人的人格魅力,让学生因爱你而爱上了你的课堂,爱上了学习.

(2)尊重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自信心

教师应该了解学生个体差异,尊重和自己意见不一致的学生,鼓励提出不同意见且不懂就问的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学过程中,只有尊重学生的个性,进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活动,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才能发挥学生的学习潜力,学生的主体意识才能被唤醒,也就更能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觉得自己是重要的,是受到教师重视的,建立民主平等,互尊互爱的新型师生关系.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关系也应该是合作的,而不是权威型的命令或控制.教师在教学中应始终充当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和合作者.作为促进者,教师参与协商,鼓励和监控学生的讨论和练习过程,不是包办代替,不是控制学生讨论的结果.作为指导者,教师应抓住学生学习中形成矛盾的地方,设计出相应的问题情境以启发学生的思维;给学生提供必要线索的反馈,发展学生判断、交流、反思和评价的能力,促进学生知识的建构,通过示范、讲解,尤其是提炼和概括,帮助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作为合作者,教师把自己当作学习者,与学生一起去学习,敢于承认自己不如学生的地方;同时也愿意与其他学科的教师和专业人员合作,敢于冒风险去开拓自己专业以外的领域.

(3)相信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有发展的机会

中学生还处于长身体阶段,生理、心理的发育还不够成熟,自我约束力普遍较差.这就要求我们要耐心,细心,相信学生在一定条件下自己能够逐步改正,多给他们一些改过的机会,给他们创造一些战胜自我,表现的机会,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进行表扬和鼓励,让学生体验学习、成长的快乐.再针对问题提要求,这样学生就容易接受得多了,同时学生也就更加勤奋,千方百计地克服困难,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例如,有理数混合运算,用了两天时间,还有学生上黑板出现错误,教师就可以通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在进步 ,来肯定他的态度,在全班表扬说“虽然××没有完全写对,但他一直都在努力,只要他继续坚持,再多向其他学生请教,相信用不了多久他的数学一定会有很大进步,学生,我们都来帮助他,让我们一起期待他的成功,好不好?”这样一来,这位学生得到了鼓励,同时也发动了全班学生帮助他,关心他,让这位学生感觉到他学习并不孤单,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学困生的转化任重而道远.初中数学教师要运用多种方法,针对性地对学困生进行指导与帮助,为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李树臣.新一代社会公民的数学素养与培养[J].数学教师,1997(3).

[2]王方汉,中国古代数学的瑰宝——杨辉三角[J].数学通讯,2000(12).

[3]张秀红,初中数学学困生“乐学”课堂的教学研究[D].广州大学,2011.

[4]梁威,初中生数学学习障碍研究及教学对策[J].教育科学研究,1996(5).

猜你喜欢
学困生初中数学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用爱和机智帮助学困生转化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浅谈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用爱托起明天的太阳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