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死而生:哲学大师的死亡笔记

2013-12-30 08:19孙胜杰
全国新书目 2013年5期
关键词:柏拉图哲学家习俗

向死而生:哲学大师的死亡笔记

孙胜杰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3-03 29.80

ISBN:978-7-5609-8593-0

第欧根尼:好好活着,因为我们会死很久……他(第欧根尼)认为除了自然的需要必须满足外,其他任何东西,包括社会生活和文化生活,都是不自然的、无足轻重的。他强调禁欲主义的自我满足,鼓励放弃舒适环境,做一个苦行主义的身体力行者。

他拜苏格拉底的弟子安提斯泰尼为师,以身作则发扬了老师的“犬儒哲学”,试图颠覆一切传统价值。他从不介意别人称呼他为“狗”,他甚至高呼“像狗一样活着”。人们把他们的哲学叫做“犬儒主义”。

大清早,他随着初升的太阳睁开双眼,搔了搔痒,在公共喷泉边抹了把脸,向路人讨了一块面包和几颗橄榄,然后蹲在地上大嚼起来,又掬起几捧泉水送入肚中。他没工作在身,也无家可归,是一个逍遥自在的人。街市上熙熙攘攘,到处是顾客、商人、奴隶、异邦人,这时他也会在其中转悠一两个钟头。人人都认识他,或者听说过他。他们会问他一些尖刻的问题,而他也尖刻地回答。有时他们丢给他一些食物,他很有节制地道一声谢;有时他们恶作剧地扔给他卵石,他破口大骂,毫不客气地回敬。人们把他当做疯子,让他赶紧回家去。

可是,他没有房子,甚至连一个茅屋都没有。他认为人们为生活煞费苦心,过于讲究奢华。房子有什么用处?人不需要隐私,自然的行为并不可耻,我们做着同样的事情,没必要把它们隐藏起来。人实在不需要床榻和椅子等诸如此类的家具,动物睡在地上也过着健康的生活。既然大自然没有给我们穿上适当的东西,那我们唯一需要的是一件御寒的衣服,某种躲避风雨的遮蔽。所以他拥有一条毯子——白天披在身上,晚上盖在身上。他睡在一个桶里,一个别人丢弃的用泥土做的破储物桶,住这样的地方他并不是第一个,但他确实是第一个自愿这么做的人……

第欧根尼不是疯子,他是一个哲学家,通过戏剧、诗歌和散文的创作来阐述他的学说,他向那些愿意倾听的人传道,他拥有一批崇拜他的门徒。他言传身教地进行简单明了的教学。“所有的人都应当自然地生活,”他说,“所谓自然的就是正常的而不可能是罪恶的或可耻的。抛开那些造作虚伪的习俗,摆脱那些繁文缛节和奢侈享受,只有这样,你才能过自由的生活。好好活着,因为我们会死很久!”

犬儒派哲学家是最早的文明批判者。他们认为,文明把人类引入了歧途,制造出了一种复杂的因而是错误的生活方式。人类应该抛弃文明,回归自然,遵循自然的启示,过简单的也就是正确的生活。第欧根尼尤其谴责对金钱的贪欲,将其视为万恶之源。第欧根尼到柏拉图家做客,踩着地毯说:“我踩在了柏拉图的虚荣心上。”有人指责第欧根尼乞讨的行为,他借用《奥德修》中的句子回答,柏拉图讨东西时“深深地埋下头,以致无人能够听见”。柏拉图把人定义为双足无毛动物,他就把一只鸡的羽毛拔光,拎到讲台上说:“这就是柏拉图所说的人。”针对柏拉图的理念论,他说:“我看得见桌子和杯子,可是柏拉图呀,我一点儿也看不见你说的桌子的理念和杯子的理念。”为了反驳爱利亚学派否定运动的观点,第欧根尼站起来夸张地到处走动。有人请柏拉图对第欧根尼其人下一断语,他回答:“一个发疯的苏格拉底。”

……对于这个一心退回自然界的哲学家来说,动物似乎成了简单生活的楷模。他当真模仿动物,随地捡取食物,一度还尝试吃生肉,因为消化不良而作……自然的权威大于习俗,他要以本性对抗习俗。他反对的习俗也包括婚姻,在他眼里,性是最自然的,婚姻却完全是多余的。问他何时结婚合适,他回答说:“年轻时太早,年老时太晚。”

几乎所有希腊哲学家都看不上大众宗教,犬儒派哲学家也如此。一个奥菲斯教派祭司告诉安提斯泰尼,教徒死后可获许多好处,他反问:“你为什么不赶快死呢?”与此相似,有人也以死后可享受特权为由劝第欧根尼入教,他回答道:“如果俗人只因入教就享幸福,智者只因不入教就倒霉,死后的世界未免太荒唐了。”一次海难的幸存者向神庙献了许多祭品,第欧根尼对此评论道:“如果是遇难者来献祭的话,祭品就更多了。”

看见一个女子跪在神像前祈祷,他对她说:“善良的女人,神是无处不在的,难道你不怕有一个神就站在你背后,看见你的不雅姿势吗?”看到一些夫妻向神献祭求子,他问道:“可是你们不想求神保佑他成为怎样的人吗?”他常说:“看到医生、哲学家、领航员,我就觉得人是最聪明的动物,看到释梦师、占卜家和他们的信徒,以及那些夸耀财富的人,我就觉得人是最愚蠢的动物。”在他看来,在宗教之中,除了美德的实践,其余都是迷信。人们往往不知道自己应该要什么,向神所求的都不是真正的好东西。说到底,德性本身就足以保证幸福,我们为善只应该为了善本身的价值,不应该为了邀神的奖赏或怕神的审判。

犬儒派哲学家主张人应该自己决定死亡的时间和地点,第欧根尼是第一个实践者。公元250年的一天,他用斗篷裹紧自己,窒息而死。

猜你喜欢
柏拉图哲学家习俗
船夫和哲学家
论诗歌评价的标准:从柏拉图到朱光潜
柏拉图《法律篇》土地与农业法条译注
泥泞处脚印深
让大脑绕个弯儿
哲学家的回答
重大的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