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村落居民行为对游客心理承载力影响研究

2014-01-02 07:39陈紫薇
关键词:商业行为古村落承载力

王 惠,陈紫薇,张 凯

(天津大学 管理与经济学部,天津 300072)

古村落居民行为对游客心理承载力影响研究

王 惠,陈紫薇,张 凯

(天津大学 管理与经济学部,天津 300072)

游客心理承载力是衡量古村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指标,而古村落中居民行为又会对游客产生重要的影响,探究古村落居民行为与游客心理承载力之间的影响过程对古村落旅游业的发展具有借鉴意义。以游客体验为中间变量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探究古村落居民与游客的互动、古村落居民的生活方式、古村落居民的商业行为对游客心理承载力的影响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古村落居民的生活方式、古村落居民的商业行为会通过游客体验影响游客心理承载力。

游客心理承载力;古村落居民行为;游客体验;结构方程模型

F590.8

A

1673-9272(2014)06-0001-05

2014-10-21

2013年度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生态旅游系统承载力研究”(编号:2013GXS4B066)。

王 惠(1988-),女,河北唐山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生态旅游承载力及其发展。

游客心理承载力作为衡量可持续发展的的重要指标在整个古村落旅游业的发展中也显得尤为重要[1-2]。管理者须了解游客的心理承受极限值,即游客心理承载力才能保证游客良好的旅游体验,一旦超过这个极限值游客的满意度会受到或多或少的影响[3]甚至趋向于逃离此旅游地。但是近年来由于游客数量过多、拥挤等问题造成的古村落旅游地矛盾和冲突更是愈演愈烈,出现的问题更为显著和严峻[4-6]。这些矛盾和冲突不仅加剧了古村落的自然环境的破坏也大大降低了游客的体验,也降低了游客的心理承载力。古村落居民作为古村落重要的利益相关者与旅游活动的参与者[7-8]会对游客产生重要影响,探究古村落居民行为与游客心理承载力之间的关系对提高古村落游客的心理承载力以及实现古村落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借鉴意义。

Navarro Jurado E[9]研究发现居民的行为会影响游客心理承载力。Saveriades A[10]则认为景区内的商业活动会影响游客的满意度,进而影响游客心理承载力。而任长琴[11]认为旅游心理承载力与旅游者及当地居民的价值观有关,但是文章缺少更为详细的阐述。这些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古村落居民行为对游客心理承载力影响研究不足的缺陷,但是却并为对其影响过程和影响程度做进一步的分析。本文将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古村落居民行为对游客心理承载力的影响过程进行探究。

一、文献综述

1.概 念模型的提出

游客心理承载力是指某一地区在一定时间内维持一定水准给旅游者使用, 而不会破坏环境或影响游客游憩体验的开发强度。游客心理承载力是旅游承载力内容的一部分,通常以体验参数作为影响参数,依据游客体验的影响或改变程度来测量[12],因此游客体验会影响游客心理承载力,同时又会受到古村落居民的影响[13-14]。

古村落内居民和旅游从业人员会在古村落历史文化与生活传统及自身心理影响下产生的一系列外部活动会对游客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居民对游客的友好程度[14-15]以及居民与游客之间的互动会影响游客的体验。游客的经济行为会影响居民感知,反之旅游地的商业活动也会对游客产生重要的影响。在社区活动中,居民参与旅游地的商业活动是当地居民从旅游活动中获得收益的重要方式[16-18],由此可判断居民的商业行为会影响游客体验。此外,居民行为还会通过旅游活动中的视觉[19]、嗅觉等感官影响游客体验。目前已有学者对游客体验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究,如Chris Ryan将影响旅游体验的因素划分为先在因素、干涉变量、行为和结果几个因素,并且认为旅游体验的质量是这些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20],而行为既包括了游客行为也包括了居民行为。安桃艳[21]主要从游客本身因素出发对影响游客体验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还有很多的学者研究了旅游地的形象[22-23]、以及旅游产品[24]、当地饮食[25]、文化[26]、旅游业从业人员[27]等对游客体验的影响。张纯等人的研究则表明,民俗风情、当地活动、饮食、接待等均会对游客体验产生重要的影响。而对于古村落来说,居民是古村落文化的承载体,居民行为会直接或间接的反映古村落的文化、民俗以及当地形象等,因此根据前人理论基础提出假设H1:

古村落居民行为会对游客体验产生影响

同时游客体验与游客心理承载力又存在着不可忽视的联系。游客心理承载力与游客的满意度有着密切联系,而产生满意度的过程则是体验过程。体验活动最先通过感觉器官接受信息,经过一系列心理加工形成的[28],最终会形成游客的满意度。从旅游学领域来看,游客体验是游客心理承载力和旅游承载力的重要判断依据[29]。自20世纪60年代游客心理承载力发展而来,游客心理承载力就以体验参数作为影响参数,依据游客体验的影响或改变程度来测量。一旦游客的体验下降,则游客的满意度等则会下降,进而导致游客心理承载力的下降。因此提出假设H2:

游客体验会影响游客心理承载力

根据上述理论分析,古村落居民行为会影响游客心理承载力,而其影响过程是通过游客体验发生的,根据H1、H2两个假设构建概念模型如图1。

图1 概念模型

2.变 量的选取

居民会直接或间接的参与当地的旅游业[30],并且当地居民的参与对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也起着重要作用[31]。目前对居民行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当地居民与游客的接触与互动、当地居民直接参与的旅游商业行为、当地文化(当地居民的生活特色、饮食等)三个方面。Tsaur 等人在探究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时提出居民与游客的接触和交流,文化交流的机会以及文化体验等都在旅游业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13]。Muzaini认为在促进旅游业发展时应促进游客与当地居民的文化交流[32]。Wang以新疆喀纳斯为例研究当地居民对旅游业的参与,当地居民常以出租马、销售、接待游客等形式直接参与当地旅游[16]。Horng 则认为应当在旅游宣传时对当地的饮食提高宣传度,以促进旅游的发展[33],Chaney 也认为当地旅游业的饮食是当地独特性的展现[34]。Carrod 通过调查发现半数以上的旅游管理者认为当地居民行为对游客的影响很大[35],基于此,本文最终选定了代表古村落居民主动性、生活特色、商业行为三个方面的11个行为变量。

对于乡村旅游中的游客体验分类,可以借鉴B.Joseph PineⅡ和James H. Gilmore对体验类型的界定。他们根据人的参与程度和人与环境的相关性的不同把体验分成四种类型,即娱乐(entertainment)、教育(education)、逃避现实(escape )和审美(aesthetic),并认为最丰富的体验包含所有四种类型的体验[36]。艾建玲[37]等人同样认为应分为审美体验、娱乐体验、教育体验、逃避体验和冒险或刺激体验。这四种体验也是目前国内学者较为认可并采用的,同时,古村落旅游地本身也是集景色、文化于一体的,对于游客来说审美、娱乐、教育以及逃避现实在古村落的游览中都会发生,因此,本文从娱乐、教育、审美、逃避现实四个方面测定游客体验。

将游客满意度作为评价游客心理承载力的指标被国内外许多学者接受和采用,如Simon等[29]将游客满意度作为指标对旅游地旅游承载力进行监控;周年兴[38]则通过边际满意度函数对黄石寨景区合理的游客心理承载力进行定量测量;梁增贤和董观志[3]将满意度与游客数之间的曲线关系作为游客心理容量曲线;Zacarias DA等[39]则是将逃离人群的必要性和游客感知满意度的综合值作为游客心理承载力的评价指标。除了游客满意度外游客拥挤感知也是评价游客心理承载力的评价指标[12,40]。最终,将游客心理承载力的指标确定为满意度、对拥挤的可接受程度和逃离意愿。

根据现有文献本文共选取了18个变量,如表1所示。

表1 变量选取

二、模型构建和数据分析

1.模 型构建

由上一章可知,古村落居民行为最终选定了三个主要方面即古村落居民与游客的互动、古村落居民的生活方式以及古村落居民的商业行为。由此对假设进一步完善为:

H11:古村落居民与游客的互动对游客体验具有正面影响;

H12:古村落居民的生活方式对游客体验具有正面影响;

H13:古村落居民的商业行为对游客体验具有正面影响;

H2:游客体验对游客心理承载力具有正面影响。

根据上一章的假设以及变量的选取构建古村落居民行为对游客心理承载力影响的结构方程模型路径图,如图2。

图2 结构方程模型路径图

上述模型中的a1~a18 对应表3-1中各观测变量,e1~e18 为18个观测变量相对应的残差项。

2.数 据分析

文章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相关数据,调查对象为有过古村落旅游经验的18岁以上的成年游客。通过实际发放和网上发放收集数据,最终共收集230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198份。被调查的人口统计数据如表2所示。

由表2中可知,女性调查者比重稍偏高于男性;从年龄来看,18-30岁游客群体占主体,为70.6%;从职业来看,学生和工人占最大比重,为73.63%;从月均收入来看,2000-6000之间的人群最多,占46.77%;从受教育程度看,大专和本科学历者最多,占80.1%;与朋友一起出游的人群占主体,比重为47.26%。

表2 人口统计学特征

3.模 型估计

利用SPSS18.0软件对问卷进行信度和效度分析,问卷的整体Cronbach’s Alpha系数为0.847,信度系数非常高,可以接受。KMO 样本测度值为0.846, Bartlett半球体检验小于 0.0001,效度良好。问卷结构设计较为合理,问卷的数据可进行下一步的分析。

运用给Amos18.0 对模型进行估计,估计结果如图3所示。

整体模型拟合度用来检验整个模式与观察数据的适配程度,这方面的适合度衡量标准有多种指标。本研究选取相对卡方值χ2/df、RMSEA(Root Mean Square Error of Approximation,近似误差均方根), 两个指标来衡量本模型的适配度。χ2/df= 2.714<3;RMSEA = 0.094<0.1,这两个指标均达到可接受的范围,所以从整体而言,可以判定本文理论模型的整体模型适配度可接受。

4.结 果分析

根据p值进行路径系数/载荷系数的统计显著性检验,相应的p值小于0.01,则可以认为这个路径系数在95%的置信度下与0存在显著性差异,运用Amos18.0软件估计结果如下表3所示。

表3 模型路径系数与假设验证

图3 模型估计结果

(1)古村落居民与游客互动对游客体验的影响。本文假设居民与游客的互动对游客体验有正面的影响,从表3的理论模型的路径系数可以发现古村落居民与游客互动对游客体验的路径系数未达到显著水平,即无直接影响效果对游客体验有正面的影响,从表3发现古村落居民商业行为对游客体验的(β= 0.049,p= 0.544),假设H11 未通过检验。

(2)古村落居民生活方式对游客体验的影响。本文假设古村落居民的生活方式对游客体验有正面的影响,从表3可以发现古村落居民生活方式对游客体验的路径系数达到显著水平,即有直接正面的影响效果(β=0.558, p= 0.000),假设 H12 通过检验。

(3)古村落居民商业行为对游客体验的影响。本文假设古村落居民商业行为对路径系数达到显著水平,即有直接正面的影响效果(β= 0.364,p= 0.000),假设 H13通过检验。

(4)游客体验对游客心理承载力的影响。本文假设游客体验对游客心理承载力有正面的影响,从表3可以发现游客体验对游客心理承载力的路径系数达到显著水平,即有直接正面的影响效果(β= 0.907,p= 0.000),假设 H2 通过检验。

四、总结

本文的验证模型结论证明:古村落居民的生活方式、商业活动对游客体验具有正面的影响;除此之外,游客体验对游客心理承载力也具有正面的影响。由此可见古村落居民的部分行为会对游客的心理承载力产生正面的影响,因此古村落旅游地的相关管理者需要更多的关注古村落居民的生活方式,指导当地居民的生活更多的融入当地的特色,展现当地的传统文化。同时,加强对古村落旅游地内当地居民商业行为的管理,加强对不合理不文明的商业行为的监管力度。此外,本文仅针对了古村落居民行为对游客心理承载力的影响进行了初步探索,古村落内其他因素对游客心理承载力能产生哪些影响,其他因素对游客心理承载力的影响程度等都值得进一步探究。

[1] 李代峰.对游客心理承载力的探讨[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4):423-425.

[2] Concu,N.,Atzeni,G..Conflicting Preferences Among Tourists and Residents[J].Tourism Management,2012,33(6):1293-1300.

[3] 梁增贤,董观志.主题公园游客心理容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来自深圳欢乐谷的实证[J].人文地理,2011,(2):139-143+132.

[4] 李凤娟.关于生态旅游的现状及若干思考[J].长春大学学报,2010, (4):45-46.

[5] 齐 丹.中国生态旅游现状的思考[J].时代金融,2013,(12):205.

[6] 陈金.基于FAHP的景区环境拥挤度评价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8(1):10-14.

[7] 李 丽,肖 磊.古村落旅游资源特征及价值研究[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6):114-116.

[8] 胡亮梓,谭益民,张双全,等.集体林区生态旅游发展与居民幸福感的研究——以常宁市塔山乡西江村为例[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4,34(4):121-124.

[9] Navarro jurado, E.,Damian, I.M.,Fernández-morales,A..Carrying Capacity Model Applied in Coastal Destinations[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013,43(1):1-19.

[10] Saveriades,A..Establishing the Social Tourism Carrying Capacity for the Tourist Resorts of the East Coast of the Republic of Cyprus[J].Tourism Management,2000,21(2):147-156.

[11] 任长琴.论风景区旅游承载力的影响因子[J].现代商贸工业,2008, (6):13-14.

[12] 马扬梅.旅游心理容量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

[13] Tsaur,S.H.,Lin,Y.C.,Lin,J.H..Evaluating Ecotourism Sustainability From the Integrated Perspective of Resource, Community and Tourism[J].Tourism Management,2006,27(4):640-653.

[14] Howard,R.W..Risky Business? Asking Tourists What Hazards They Actually Encountered in Thailand[J].Tourism Management, 2009,30(3): 359-365.

[15] 张宏梅,陆 林.主客交往偏好对目的地形象和游客满意度的影响——以广西阳朔为例[J].地理研究,2010,(6):173-184.

[16] Wang,H.,Yang,Z.,Chen,L.,et al.Minority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in Tourism: a Case of Kanas Tuva Villages in Xinjiang, China[J].Tourism Management,2010,31(6):759-764.

[17] Lepp,A..Residents' Attitudes Towards Tourism in Bigodi Village,Uganda[J].Tourism Management,2007,28(3):876-885.

[18] Kaltenborn,B.P.,Andersen,O.,Nellemann,C.,et al.Resident Attitudes Towards Mountain Second-home Tourism Development in Norway:the Effects of Environmental Attitudes[J].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2008,16(6):664-680.

[19] Richards,V.,Pritchard,A.,Morgan,N..(re)envisioning Tourism and Visual Impairment[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10, 37(4):1097-1116.

[20] 张明川.名人故里景区游客体验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2013(9):93-95.

[21] 安桃艳.旅游体验质量影响因素及管理对策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6):110-111.

[22] Garcia,J.A.,Gomez,M.,Molina,A..A Destination-branding Model: an Empirical Analysis Based on Stakeholders[J].Tourism Management,2012,33(3):646-661.

[23] 吴雪飞,邱宏亮.旅游景区形象测量模型及其实证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6):28-32.

[24] 蒙丽琴,庄元.基于旅游体验的希拉穆仁景区民俗旅游产品原真性感知研究[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4,(3):166-167+169.

[25] Sims,R..Food, place and authenticity: local food and the sustainable tourism experience[J].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2009,17(3):321-336.

[26] 李朝军,郑 焱.旅游学科视角下的旅游文化概念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7(5):1-6.

[27] 席梦迪,王晓宇.导游员话语模式对游客旅游体验影响研究——以大连国际邮轮接待为例[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4(6):128-129.

[28] 赵雅萍,吴丰林,郭万超.基于感官体验的旅游产品开发研究——以北京市海淀区为例[J].现代商业,2013(18):41-43.

[29] Simon,F.J.G.,Narangajavana,Y.,Marques,D.P..Carrying Capacity in the Tourism Industry: a Case Study of Hengistbury Head[J].Tourism Management,2004,25(2):275-283.

[30] Nunkoo,R.,Gursoy,D.,Juwaheer,T.D..Island Residents' Identities and Their Support for Tourism: an Integration of Two Theories[J].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2010,18(5):675-693.

[31] Choi,H.C.,Murray,I..Resident Attitudes Toward Sustainable Community Tourism[J].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2010,18(4):575-594.

[32] Muzaini,H..Backpacking Southeast Asia - Strategies of "looking Local"[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6,33(1):144-161.

[33] Horng,J.,Tsai,C..Government Websites for Promoting East Asian Culinary Tourism: a Cross-national Analysis[J].Tourism Management,2010,31(1):74-85.

[34] Chaney,S.,Ryan,C..Analyzing the Evolution of Singapore's World Gourmet Summit: an Example of Gastronomic Tourism[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ospitality Management,2012,31(2):309-318.

[35] Garrod,B.,Fyall,A.,Leask,A.,et al.Engaging Residents as Stakeholders of the Visitor Attraction[J].Tourism Management,2012,33(5): 1159-1173.

[36] 张健华,陈秋华.试论乡村旅游中的游客体验[J].商业研究,2008,(1):174-177.

[37] 艾建玲,邓琼芬.旅游体验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8,(1):51-54.

[38] 周年兴.旅游心理容量的测定——以武陵源黄石寨景区为例[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3, (2):102-104.

[39] Da,Z.,At,W.,A,N..Recreation carrying capacity estimations to support beach management at Praia de Faro[J].Portugal. Applied Geography,2011, 31(3):1075-1081.

[40] Neuts,B.,Nijkamp,P..Tourist Crowding Perception and Acceptability in Cities an Applied Modelling Study on Bruges[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012,39(4):2133-2153.

[本文编校:徐保风]

Research on the Inf l uence Process of the Ancient Village Residents’ Behavior to Psych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of Tourists

WANG Hui, CHEN Zi-wei, ZHANG Kai
(College of Management and Economics, Tianjin University, Tianjin 300072, China)

Psych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of tourists is a measurement index of the ancient village tourism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ancient village residents’ behavior has important inf l uence on tourists. Hence, it is useful to the development of ancient village tourism by exploring the inf l uence process between the ancient village residents’ behavior and psych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of tourists. In this paper, the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is used to inquiry how three factors affect the psych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of tourists. The three factors are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ancient village residents and tourists, the lifestyle and business behavior of ancient village residents.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lifestyle and the ancient village residents’ business behavior will affect psych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of tourists through affecting tourists’ experience.

psych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of tourists; the ancient village residents’ behavior; tourist experience;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猜你喜欢
商业行为古村落承载力
再生混凝土抗剪键接缝受剪性能及承载力计算
水生态承载力评估 引领流域结构减排
经济法视角下铸钢企业的商业行为研究
反垄断执法新常态下快消行业企业的挑战
培中古村落文化
良户 呼吸着的古村落
听说你低估了一辆车的承载力
五十都 古道上的古村落
第三方支付对商业行为的保障浅析
完善我国消费者保护法律制度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