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问题连续体”优化化学实验教学设计

2014-01-07 05:11莫小卫
卫生职业教育 2014年22期
关键词:四氯化碳冷凝液体

莫小卫

(梧州市卫生学校,广西 梧州 543002)

1 多元智能的“问题连续体”

“DISCOVER问题连续体矩阵”(DISCOVER Problem Comtinuum Catrix)简称“问题连续体”。“DISCOVER”中的每一个字母均代表一个词语的首字母,D代表探索(Discovering),I代表智力(Intellectual),S代表实力(Strengths),C代表能力(Capabilities),O代表观察(Observing),V代表多样化与差异(Varied),E代表种族(Ethnics),R代表反馈(Responses),即通过观察不同文化、不同种族人员的反应,发现他们的智力强项与能力。该理论是以开发学生潜能为目标的“问题体系”,由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的梅克(J.Maker)教授运用多元智能理论创立,这个体系以“问题”为中心,以“方法”为中介,以“答案”为结果,根据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构建了5个层次的教学结构,揭示了5种类型的“问题解决”情景对于开发学生潜能的作用。“问题连续体”有3个关键理念:(1)多元智能理论;(2)问题解决(这是核心);(3)整合(即关注如何将不同智能整合到解决开放式问题类型)[1]。

第一类问题:属感知层次,达到对事实的了解水平。

第二类问题:属理解层次,达到对事实的理解水平。

第三类问题:属综合层次,达到对概念、原理的掌握水平。

第四类问题:属运用层次,达到对概念、原理的运用水平。

第五类问题:属探究层次,达到自主探究及创新水平。

上述5类问题可以归纳为封闭性问题(相当于第一、二类问题)、半开放性问题(相当于第三类问题)和全开放性问题(相当于第四和第五类问题),见图1。

图1“问题连续体”中的问题类型

从图1中我们可以看出,问题呈现者提供的信息越多,问题的封闭性就越强;提供的信息越少,问题的开放性就越强。需要说明的是,这不是问题难度的连续体,而是问题开放程度的连续体。封闭端的问题与开放端的问题有可能是同等难度,但总体来讲,封闭端的问题更加简单易懂,而开放端的问题存在多个需要考虑的因素。图中的曲线意味着在问题类型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即这是一个过程渐进的连续体。因此,问题的类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我们设计问题的时候,要保证问题具有不同的开放程度。“问题连续体”的左端需要聚合型思维,右端需要发散型思维。

“问题连续体”中的问题类型分类标准的特点是:不仅考虑了“问题的结论”,而且考虑了“问题的结构”和“问题解决的方法”[2]。

2 运用“问题连续体”开展化学实验教学设计

以“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为案例开展教学设计。

2.1 创设情景,认定目标

(第一类问题提出:属感知层次,达到对事实的了解水平)

师:上节课我们复习了过滤和蒸发操作,学习了SO42-的检验方法,讨论了Ca2+、Mg2+的检验,同学们,你们知道如何检验Cl-吗?

生:采取沉淀的方法,用AgNO3溶液和稀硝酸可以检验溶液中的Cl-。

师:很好,现在请检验一下自来水中是否含有Cl-。

(学生按照教师的指导进行实验,教师巡回纠正操作)

(第二类问题提出:属理解层次,达到对事实的理解水平)

师:同学们的实验都做得很好,请大家整理好实验仪器,继续思考如何将Cl-等可溶性杂质分离出来,获得纯净的水。

生:加AgNO3溶液和稀硝酸,然后过滤沉淀。

师:过滤完沉淀的溶液是纯净的吗?

生:不是,还含有其他的杂质离子。

师:那么很显然,刚才的方法行不通,哪位同学还有更好的分离方法?

生:蒸发,让水变成气态,从而和杂质分离。

师:蒸发,对!蒸发后再冷凝,就会获得纯净的水。这种先蒸发再冷凝的方法,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分离液态混合物的一种常用方法——蒸馏。

2.2 多维互动,主题探究

(第三类问题提出:属综合层次,达到对概念、原理的掌握水平)

师:下面我们一起看看蒸馏操作需要哪些仪器?(教师指导学生检查实验台上的仪器)

师(出示蒸馏瓶):这个烧瓶是什么类型的?

生:圆底烧瓶。

师:再仔细观察一下。

生(部分):还有一个支管!

师:对,这种烧瓶叫蒸馏烧瓶,是蒸馏操作的专用仪器,液体将在这里开始蒸发,变为蒸气。

师(出示冷凝管):同学们,再仔细观察一下这个玻璃仪器叫什么?

生:冷凝管。

师:气体将在这里被冷凝,重新变为液体。

生:冷却水水流的方向如何?(学生交流讨论)

师生(整合信息):冷水从下口进,从上口出,这与气体的流向恰好相反,这种操作有利于热量交换。

师:我们将这种操作叫逆流操作。逆流操作在化工生产中具有重要意义。

师(延伸拓展):冷凝后的液体经牛角管进入锥形瓶。我们将蒸馏所得到的液体叫馏分。刚开始蒸馏出的部分液体不纯净,要弃去。

师:温度计大家并不陌生,思考一下,温度计能不能插入液面以下呢?

生:不能。

师:为什么?

生:因为温度计测量的是蒸气的温度。

师:很好,温度计的正确放置方法是温度计的底部应和支管的管口相切。下面由同学们分组实验(两个人一组),要注意安全,不要忘记加沸石。

(学生做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师(发展性评价):同学们本实验都做得很好。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检验蒸馏所得到的液体中是否还含有Cl-。

(学生做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师:请同学们将实验仪器整理好。那么,还有没有Cl-呢?

生:没有了。

师:为什么Cl-能和水分离?

生:因为氯化物的沸点比水高,难挥发。

师:很好。接下来请同学们从蒸馏原理、仪器、操作要点进行全面总结。

2.3 信息整合

(第四类问题提出:属运用层次,达到对概念、原理的运用水平)

生1:蒸馏是分离沸点不同的液态混合物的方法,用蒸馏的方法可以除去难挥发或不挥发的杂质。

生2:蒸馏的仪器有蒸馏烧瓶、冷凝管、锥形瓶、酒精灯、石棉网、铁架台等。

生3:蒸馏烧瓶中需放入少量碎瓷片,以防止液体暴沸。温度计的底部应和支管的管口相切。冷凝管中冷却后的水从下口

进,从上口出,采取逆流操作。

师:很好。

(教师播放多媒体视频:海水淡化工厂的工作片段)

师:有些能源比较丰富而淡水短缺的国家,常利用蒸馏法大规模地将海水淡化为可饮用水,但这种方法的成本很高。寻找淡化海水的其他方法是化学研究和应用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之一。

师:如果从溶液中提取溶质,我们还可以利用萃取的方法来进行。如从碘水中提取碘,碘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但在有机溶剂,如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很大,从而可以用四氯化碳将单质碘从碘水中提取出来。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萃取的有关内容,学生阅读自学)

师(演示实验):取少量碘水于一支试管中,然后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四氯化碳,振荡,静置。

师:同学们能观察到什么现象?

生:液体分上下两层。上层无色,下层为紫红色,且呈油状。

师:液体为什么会分层?

生:因为水和四氯化碳互不相溶。

师:下层是什么?

生1:下层是四氯化碳,因为四氯化碳的密度比水大,故在下层。

师:仅仅是四氯化碳吗?

生2:是碘的四氯化碳溶液。

师:对。我们知道,碘易溶于有机溶剂,而酒精是一种更常见的有机溶剂,那么酒精可不可以当萃取剂呢?

2.4 观点争锋,合作探究

(第五类问题提出:属探究层次,达到自主探究及创新水平)

生1:可以,因为碘单质在酒精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要大。

生2:不能,因为酒精和水能互溶,不分层,所以不能用于萃取。

师(实验探究):取少量碘水于一支试管中,然后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酒精,振荡,静置。

生:酒精不能用于萃取。

生(策略生成):萃取的条件:(1)萃取剂不能与原溶液混溶;(2)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比原溶剂中大。

师:很好。那么如何将四氯化碳层和水层分开呢?试管显然不行,用漏斗行吗?

生:不行,如用漏斗液体会全部流下。

师(出示仪器):看来我们需要一种能控制液体流速的仪器——分液漏斗。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种仪器的结构特点。

生1:有玻璃塞。

生2:塞子上有凹槽。

生3:有活塞。

师:分液漏斗可以通过活塞来控制液体的流速。下面我们来学习萃取和分液的实验操作。

(教师操作演示振荡、放气、静置,并点拨操作要点,学生观察)

师(操作演示):待液体分层后,打开活塞。注意观察,液体怎么不向下流呢?

生:老师你忘记将玻璃塞打开了。

师:很好!分液之前一定要注意将分液漏斗的玻璃塞打开,并且使塞上的凹槽对准漏斗上的小孔,这样才能保证液体慢慢流出。

(教师操作演示:待下层液体慢慢流出后,立即关闭活塞,将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师:请同学们总结一下萃取操作的原理。

生:萃取是利用溶质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溶解度不同,使溶质从一种溶剂内转移到另一种溶剂中的方法。

师:很好,现在各组进行萃取和分液实验操作。

(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2.5 巩固深化,发展提升

练习1.下列各组混合物能用漏斗直接分离的是( )A.柴油与汽油 B.汽油与水 C.溴与水 D.水与乙醇

练习2.回答下列问题:(1)分离沸点不同但又互溶的液体混合物,常用什么方法?(2)在分液漏斗中,用一种有机溶剂提取水溶液里的某物质时,静置分层后,如果不知道哪些液体是“水层”,试设计一种简便的判断方法。

(学生做题,教师巡回观察指导并纠正。请学生公布答案,教师点评)

2.6 凝结主题,延伸拓展

师:我们学习了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如过滤、蒸发、蒸馏和萃取以及离子(SO42-)检验的化学实验方法。在化学实验及科学研究中,还有许多分离与提纯的方法,如分馏等。此外,利用物质的特殊性质来分离和检验的方法也有很多,如体检时用尿糖试纸检测、法医常用的DNA测序等,都是非常快捷、准确、安全的方法。

3 思考

(1)运用“问题连续体”开展教学设计,最大的特点是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去探究,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使其知识得到巩固、思维得到升华。

(2)“问题连续体”教学在教学方式上注重教师的引导、师生的互动交流、学生的分组实验以及适时的讨论总结等方式的灵活运用,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从而能够使学生自觉地、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

(3)教师在新知识方面要注意尊重学生的基础和认知顺序,在细微之处下功夫,如对冷凝管和分液漏斗这两种学生以前没有接触过的仪器,要讲解细致、提问恰当,使学生对这两种仪器的结构特点和作用及操作要点形成清晰的认识。

(4)运用“问题连续体”开展化学教学,教师在让学生获取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对学生化学思维方式和化学实验方法的培养,要注重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主动体验探究过程,以促进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

[1]陈爱苾.课程改革与问题解决教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唐力.化学教学论与案例研究[M].海口:南方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四氯化碳冷凝液体
液体小“桥”
『液体的压强』知识巩固
液体压强由谁定
洗脱苯粗苯冷凝冷却器优化改造
肝清宁合剂对四氯化碳致肝硬化大鼠的影响
2个产地赶黄草对四氯化碳致大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过墙风总黄酮对四氯化碳致急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层层叠叠的液体
LNG接收站BOG再冷凝系统操作参数优化
脱硫罐排放汽无压冷凝净化装置使用中要注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