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眼能打胜仗提升国防动员实战化建设水平

2014-01-11 12:34山东省国防动员委员会综合办公室王建阳孙学栋
国防 2014年7期
关键词:动员国防战争

山东省国防动员委员会综合办公室 王建阳 龚 雷 孙学栋

着眼能打胜仗提升国防动员实战化建设水平

山东省国防动员委员会综合办公室 王建阳 龚 雷 孙学栋

能打胜仗是习主席强军思想的核心内容,明确了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新形势下,国防动员必须聚焦能打胜仗新要求,牢固树立随时准备打仗、随时准备动员的思想,紧紧围绕所担负的使命任务,以实战的思维解决问题、以实战的标准深化准备、以实战的姿态推动建设,确保形成“战时能应战、急时能应急”的国防动员能力,为实现“强国梦”“强军梦”提供坚实基础和有力保障。

一、牢固树立国防动员实战化建设正确导向

国防动员实战化是一种趋向实战的过程和状态,直指动员建设的目标。树立实战化导向,就能确保不走弯路;坚持实战化建设,就能经受住战争考验。

国防动员实战化的本质要求是真打实备。打仗是硬碰硬,动员是实打实,国防动员实战化归根到底就是真打实备。 “真打”就要心中有敌情、眼中有对手、脑中想打仗,围绕保障打赢研练对策方法,不断提高适应信息化战争要求的动员保障能力。“实备”就是打仗需要什么就动员什么,把民兵预备役、防护工程、军交保障和国防教育等各项工作抓得更紧、落得更实,确保“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

国防动员实战化的基本标准是平战一致。实战化重在破除和平积习,做到平时和战时一个样。要把平时准备作为战时动员的量变积累阶段,不断拓宽国防动员平战结合的路子,通过构建常态的国防教育体系、精干的后备力量体系、配套的武器装备体系、完备的战场支撑体系、可靠的物资保障体系、通畅的信息网络体系和高效的组织动员体系,获取战时动员保障经验,从而谋取国防动员实战化建设的高层次、高效益。

国防动员实战化的主要特征是“四个特性”。实战化动员面向军地双方,涵盖应急应战,涉及人财物等诸方面,贯穿各层次、要素和环节,具有“普遍性”;动员环境由社会、天候、地理等扩展至以信息技术为主体的电磁、网络等领域,具有“复杂性”;制定动员工作的方针和指标,都要依据可能的任务对象、特定的战场环境、客观的现实条件,具有“针对性”;实战化动员要适应战争理论、武器装备、编制体制等发展变化,与时俱进地提出新需求、赋予新内涵、确立新标准,具有“前瞻性”。

国防动员实战化的根本目标是提高核心动员能力。战时应战是国防动员的核心与基础,更是国防动员实战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牢固树立战斗力标准,筑牢国防动员实战化理念,一切从提高动员实效出发;要推进动员与作战统一筹划、统一安排、统一建设,提高动员保障的精确度和可靠性;要用问题倒逼改革,针对短板弱项研究新法实招,使国防动员最大限度贴近实战。

二、准确把握国防动员实战化建设关键环节

确保能打胜仗,就必须围绕信息化战争需求,紧扣动员能力生成提高的关键环节,找准贴近实战、服务实战的有力抓手,在重点突破中提升国防动员实战化建设质量效益。

把掌握潜力作为国防动员实战化建设的切入点。建立符合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未来战场需要的潜力指标和项目类别,通过组织动员潜力调查,搞清“有什么”;对潜力指标进行定期评测,掌握经济社会各领域动员潜力的数(质)量情况,搞清“能干什么”; 创新战略物资储供办法,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利用,加强各类动员中心建设,逐步向新兴行业领域拓展动员准备,搞清“怎样干”,切实为国防动员实战化提供决策参考和行动依据。

把对接需求作为国防动员实战化建设的着力点。军队要把握实战需要和可能,担负什么任务就提什么需求、担负多少任务就提多少需求,从实际出发提需求。政府要明确动员责任和义务,根据需求把国防动员实战化建设的方向、顺序、目标和任务搞准弄透,加强指导管理,抓好具体落实。国动委要起好桥梁和纽带作用,促进沟通协调,细化职责分工,找准军地建设发展的利益结合点,确保需求科学合理、军地对接紧密、责任区分明确。

把规范标准作为国防动员实战化建设的支撑点。未来战争胜在体系、赢在标准。要建立统一规范的标准体系,超前谋划新兴战略领域前沿技术标准,抓紧组织升级换代。要规范国防动员体系建设模式、明确军地各级动员指挥方式、规范后备力量编组训练方法,为国防动员实战化建设提供行为准则。要完成现有关键技术民用标准的军用适用性分析以及军用标准与民用标准的整合修订,提升标准化对经济建设和国防动员实战化建设的整体支撑能力。

三、积极探索国防动员实战化建设有效途径

国防动员实战化建设要适应新情况、运用新理念、采取新举措、解决新问题,在改革创新中不断向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广领域推进。

建强指挥机构,提升快速反应能力。未来战争制胜机理强调速度至上。要按照“军地对接、平战一体、运转顺畅、反应快捷”的原则,建立以国动委领导体制为基础、按“指挥部—行动中心—任务部位”的结构、与政府应急管理机制相衔接、党政军高度合成的联合指挥机构,统筹各方力量,协调军地行动,做到动员准备与作战筹划同步组织、动员实施与作战行动实时联动、动员调控与作战指挥同步进行、动员保障与作战需求有效对接,确保信息快速流动、预案快速启动、行动快速展开。

整合战争资源,提升平战转换能力。资源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和平时期,要统筹好各项动员准备,整合好各种战争资源,确保一旦爆发战争可以迅速组织支前保障,全力以赴应对战争。要结合国家储备发展社会储备,建立军民一体的战略物资储备体系。要结合国民教育加强军事人才基础素质培养,拓宽军地人才兼容、储备、交流的渠道。要结合科技发展搞好军民通用技术的研制、开发和转换,大力发展军民两用产品,扎实做好战争准备。

构建信息平台,提升精确动员能力。快速、灵活、精确的动员离不开信息平台的支撑。提升动员指挥功能,实现动员效能倍增,需要统筹国防动员指挥网、信息网、潜力数据库建设,构建国防动员综合信息系统,依托政务内网,建设纵贯省市县三级、横联各专业动员领域的国防动员网系,实时掌握动员潜力“有什么”、“在哪里”、“有多少”,了解战场需求“是什么”、“投哪里”、“投多少”,确保供需平衡对接、力量高度聚合、资源科学配置和能量精确释放。

加强训练演练,提升支援保障能力。领导机关要坚持训战一致,围绕防卫作战、动员支前、保交护路等使命课题,定期组织各级国动委指挥机构带领军警民各类力量进行的联合指挥、决策训练。专业分队要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围绕反恐维稳、城市防空、抢险救灾等课题,采取模拟化、集成化、网络化训练手段,抓好技术、战术及协同训练。同时,要注重在平时非战争行动中使用锻炼动员力量,不断提升其应对多种安全威胁、保障多样化军事行动能力。

猜你喜欢
动员国防战争
全民国防 筑梦国防
未来战争我们最强
国防小课堂
国防小课堂
被风吹“偏”的战争
他们的战争
知国防 爱国防 等
音乐迪斯尼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缺少衣物难过冬,动员亲朋送春风”等十二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