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茬黄瓜花腐病的防治措施

2014-01-12 08:36郎德山
长江蔬菜 2014年5期
关键词:棚室湿度黄瓜

郎德山

秋冬茬黄瓜花腐病的防治措施

郎德山

导读:秋冬茬黄瓜在温度较高、空气湿度大、植株长势较弱、幼瓜或花有损伤时易发生。生产中要注意清洁棚室、土壤消毒、起垄栽培、轮作换茬;并加强有机肥和生物肥的施用,加强温湿度管理,及时摘除残花、调整植株进行预防,已发病的及时采用化学防治。

近期有菜农反映,随着冬季到来、温度下降,温室盖膜后,2013年9月初种植的秋冬茬黄瓜出现了幼瓜顶部以及花腐烂现象,影响产量,经分析为黄瓜花腐病。

1 发病症状

发病初期,黄瓜的花呈现水渍状,后逐渐变成褐色腐烂;幼瓜顶部开始呈现水渍状,逐渐向上扩展腐烂,颜色呈现褐色。在温度较高、空气相对湿度较大时,病情发展较快,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

2 传播途径

黄瓜花腐病属于真菌性病害,病菌主要以菌丝体随病残体或产生的孢子在土壤中越冬,第二年春随着温度升高,开始侵染黄瓜的花和幼瓜,染病部位会长出大量孢子,凭借风吹、雨水流动和昆虫活动进行传播。

3 发病原因

棚室栽培的黄瓜,温度高、湿度大,满足花腐病病菌的侵染、传播条件(温度18~25℃,相对湿度大于90%)。如果出现阴天光照弱、个别植株长势较弱、幼瓜或花有损伤等情况,极易引起发病,生产中注意加强管理,减少植株染病的几率。

4 防治措施

4.1 清洁棚室

上茬作物收获后,及时彻底清理残茬落叶,防止病菌留存。

4.2 土壤消毒

利用7~8月休棚时间,对棚室的土壤进行消毒处理,有条件的地方采用蒸汽消毒。一般情况下采用干湿交替二次闷棚法进行消毒处理效果较好。

4.3 起垄栽培

黄瓜秋冬茬栽培,生长期长,一般采用大小行(小行60~70 cm,大行70~80 cm)起垄栽培,垄高25~30 cm。前期,行间不覆盖地膜,降温后覆盖地膜,以降低空气湿度,减少黄瓜花腐病发生几率。

4.4轮作换茬

黄瓜花腐病的菌丝体可以随病残体或产生的孢子在土壤中越冬,连作栽培发病几率大增。因此栽培2~3年后,轮作栽培茄科、豆科作物3~5年,以减少花腐病的发生。

4.5 加强有机肥和生物肥的施用

土壤中有机肥含量少,会造成土壤板结,渗透性和透气性差,偏施氮肥,植株长势变弱,发病几率高。应加强有机肥和生物肥的施用,以调节和改善土壤结构,一般每667 m2施用充分腐熟有机肥(加适量生物菌肥)8~10 m3。同时加强钙肥和钾肥的补充,增强植株抗性。

黄瓜花腐病

4.6加强温室内的温度管理

高温高湿条件比较适合花腐病的侵染和传播,应及时调节温室内的温度,白天室温控制在23~30℃(正午前后温度高时,注意通风降温),夜间控制在13~16℃,既适合黄瓜的生长需要,又可减少花腐病发生。

4.7 调节温室内湿度

黄瓜生长适宜的土壤湿度为80%~90%,空气相对湿度为80%~85%。进入冬季,温度变低,严禁大水漫灌,采取小水勤浇的形式,降低室内的湿度,有条件的地方采用滴灌栽培为好。其次11月上旬开始,行间覆盖地膜,进行膜下浇水,以减少水分蒸发,降低湿度,同时保持棚膜清洁,增加透光性。正午前后及时通风换气,降低室内湿度。4月中旬后,温度升高,湿度降低,及时去掉地膜,视情况喷水增湿。

4.8 及时摘除残花

每天检查一遍温室,发现有病残花、病果、弱小瓜,及时摘除,带出室外处理。随手丢在室内,极易引起病菌传播,另外注意拿过病花、病果的手及时清洗后再操作下一株,防止株间传播。

4.9 植株调整要细心

黄瓜整枝、落蔓时,谨慎小心,不要碰伤黄瓜的顶花和幼瓜,最好在下午进行,此时植株水分小,相对疲软,对顶花和幼瓜的损伤小,染病几率降低。

4.10 化学防治

对已经发病的植株及时进行化学防治。花期和幼瓜期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64%噁霜·锰锌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69%烯酰吗啉600~800倍液,50%苯来特(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 200~1 500倍液或60%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间隔7~8天交替喷药,连续喷药2~3次。

郎德山,潍坊科技学院贾思勰农学院,山东寿光市学院路166号,262700,电话:15153626669,

E-mail:langdeshan123@126.com

2013-11-29

猜你喜欢
棚室湿度黄瓜
路基上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湿度场分析
原地翻建大棚三注意
清新脆嫩的黄瓜
虫子又多了!棚室防虫有妙招
黄瓜留瓜要注意两点
我喜欢黄瓜
基于湿度控制的室内空气净化器高压电源设计
泰州大桥主缆纵向湿度分布及相关性分析
江西省赣州棚室蔬菜灰霉病的发生与防治
摘黄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