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的处事原则

2014-01-12 08:59张晓丹
商品与质量·消费研究 2014年9期
关键词:哺育上善若水仁者

张晓丹

【摘 要】“上善若水”语出《老子》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

【关键词】上善若水;处世哲学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这里实际说的是做人的道理,也就是做人应如水,水能够滋润世间所有,但从不与之一争长短,这样的品格才最接近于“道”。虽然我们从某种程度上说,老子的处世哲学存在消极、无为的一面,但如果剔除其消极成分,细细品味这水的品格,我们还是能够从中品味出有益的道理或原则的。以下就从几个方面来谈谈其中益处:

一、曰守拙

可以说水是万物之源,若论功绩,自可居高自傲,傲视群雄。可它却始终保持一种平常心态,不仅不张扬,反而“和其光,同其尘”,就低喜靜,甚至愈深邃愈安静。这样的与世无争,这样的豁达与宁静,是很多人难以企及的。这的确是一种“无为”,但不是对“大我”的无为,而是对“小我”的无为,是在个人利益上的无为。 也就是积极的入世,成就自我,但不与人相争,不踩在别人的肩头取得成就。有一句话叫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人所恶的是什么呢?是低位。所以处众人之所恶讲的是要处于低位,也就是讲的是谦虚谨慎。所以你不但要帮助别人,不要求回报,还要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不要以为人家受了你的恩惠,你就趾高气扬的了。

二、曰齐心

水是聚合的,点点滴滴汇聚成河,涓涓细流汇聚后朝着共同的目标奔腾向前直到汇聚入海,故李白有“抽刀断水水更流”之慨叹。因为齐心,水所向披靡;涓涓细流汇聚成江海,浩浩淼淼,荡今涤古,成为世间万物的旁观;乘风便起波涛,轰轰烈烈,激浊扬清,涤荡一切凡尘俗事。

三、曰坚忍

水是无形的,但却自有一番风骨,执念于一事,便义无反顾。九曲黄河,多少阻隔、多少诱惑,即使关山层叠、百转千回,东流入海的意志何曾有一丝动摇,雄浑豪迈的脚步何曾有片刻停歇;浪击礁盘,纵然粉身碎骨也决不退缩,一波一波前赴后继,一浪一浪奋勇搏杀,终将礁岩撞了个百孔千疮;崖边滴水,只因固执于信念,年年日日,毫不停歇,那一声声,硬是将坚硬的磐石击穿,真可谓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四、曰博大

俗话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谁拥有宽广的胸襟和极高的亲和力,它能够滋润万物,奉献而不图回报。它对所到之处的万物都给予最大的包容和抚育。遇山不与之相争,他绕过去;遇花不与之争艳,他哺育她。它构造洞庭胜景,衬托滕王阁恢宏,哺育生灵,任劳任怨,它与土地结合便是土地的一部分,与生命结合便是生命的一部分,但从不彰显自己。

五、曰灵活

儒家塑造的是仁者的人格,道家塑造的是智者的人格。在《论语》上曾经有八个字,“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仁者是喜欢山的,为什么喜欢山,因为山是静的,山不是流动的,是固定的。这个里面表现的是一种坚定,一种执着。比如我们有时候对爱情和事业的执着,但是水是动的,山不转水转,水是可以转的,水是流动的,水里面体现的是一种灵活,是变化,是不执着,这是一种智者的态度。水不拘束、不呆板、不僵化、不偏执,有时细腻,有时粗犷,有时妩媚,有时奔放。它因时而变,夜结露珠,晨飘雾霭,晴蒸祥瑞,阴披霓裳,夏为雨,冬为雪,化而生气,凝而成冰。它因势而变,舒缓为溪,低吟浅唱;陡峭为瀑,虎啸龙吟;深而为潭,韬光养晦;浩瀚为海,高歌猛进。它因器而变,遇圆则圆,逢方则方,直如刻线,曲可盘龙,故曰“水无常形”。水因机而动,因动而活,因活而进,故有无限生机。构成事物的各部分中灵活的占据主导位置。也只有灵活处事才能让我们对任何事都从容面对。

六、曰透明

虽然我们知道臭水、浑水也是有的,但散发臭味的和浑浊阻挡视线的并非水本身。但就水而言,它无颜无色、晶莹剔透;它光明磊落、无欲无求、堂堂正正。因为水的洁净与剔透,才使得它能够映射出万物的美与丑,洁净与污浊。人如果能将水的宁静与剔透融入本心,方能够实现真正的和谐。

短短数语,说不尽水的品格之万一。但是,只要我们的心向往之,学习它的宁静与豁达,剔透与包容。即便无法完全,也总是在不断的自我提升中认识新的自己。这样方能够使我们所处的时代与世界成为真正伟大而开具创性的所在。

参考文献:

[1]《论语》

[2]《庄子哲学》

[3]《易传通论》 王博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猜你喜欢
哺育上善若水仁者
打嗝
仁者甘死如饴
初夏
《上善若水》教案
推己及人
上善若水(之三)
To Judge or Not to Judge: A Discussion on the idea of Judging in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and the Bible
伟大的妈妈
老鼠
做人如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