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隐性乳房炎与其相关因素的调查与分析

2014-01-17 10:28李同华王林青陈春雷
山东畜牧兽医 2014年8期
关键词:乳区牛场产奶量

李同华 王林青 陈春雷

调查报告

奶牛隐性乳房炎与其相关因素的调查与分析

李同华 王林青 陈春雷

(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畜牧兽医局 277000)

通过对枣庄地区5个牛舍内的100头奶牛进行实地调查,进而研究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病规律。结果表明,该牛场奶牛隐性乳房炎的阳性率为33%;6岁以上奶牛乳房炎的发病率明显高于2~5岁奶牛;前区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最高;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随胎次的增加而上升;日泌乳量<20kg的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日泌乳量>20kg组。

奶牛乳房炎是一种炎症反应,是奶牛的乳腺组织受到了刺激所发生的,如物理的、化学的、微生物的刺激等,结果导致乳汁中所含体细胞的量增加,乳腺组织也相对的发生一些病理变化。当奶牛发生乳房炎时,会对牛场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当乳的品质发生改变或奶牛泌乳机能发生变化时,会危害的人类健康,更严重的结果是会导致泌乳机能丧失,使奶牛失去利用价值,特别是隐性乳房炎一般在临床上不会表现出任何的症状。本文通过对枣庄农牧场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病情况的调查并从中总结规律,以加深对隐性乳房炎的认识,早期发现和控制隐性乳房炎,减少其对奶牛业的危害。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枣庄某牧场100头泌乳奶牛。被检牛龄为1~7岁,胎次为1~6胎;牛场采用管道式机器挤奶,3次/d(时间为8:00、14:30、22:00),喂料与挤奶同步;牛舍为双列钟楼式,饲养管理和卫生条件良好。

1.2 检测方法 隐性乳房炎检测方法是采用CMT法。首先是用温水将整个乳房擦洗干净,然后用0.2%新洁尔灭对乳房进行擦洗按摩,再用75%的酒精溶液对奶牛的乳头进行比较彻底的消毒,双手带上已经灭菌好的手套然后进行人工挤奶,必须要弃去所挤的前两把乳,然后把四个乳区都挤到相应的乳汁检验盘上,大概挤出2ml即可。使检验盘的角度倾斜60度,然后去除过多的乳汁,加入等量的CMT试剂,立即均匀用力水平摇动检验盘,能够使乳汁与试剂充分混合,10s后观察,判定标准(表1)。

2 结果

2.1奶牛隐性乳房炎阳性率 在调查的100头奶牛中,患隐性乳房炎的奶牛为30头,患病率为30%。

2.2 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生率与年龄的关系 奶牛隐性乳房炎在不同年龄之间的发生率(表2)。由表2可以看出:奶牛隐性乳房炎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

表1 CMT法检验标准

表2 奶牛乳房炎与年龄的关系

2.3 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生率与乳区的关系 表3为奶牛不同乳区隐性乳房炎的发生率。本次调查对100头奶牛乳区进行随机调查,结果显示:不同乳区奶牛的隐性乳房炎发病率不同,前乳区发病率明显高于后乳区。

表3 奶牛乳房炎与不同乳区的关系

2.4 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生率与胎次的关系 奶牛乳房炎的发生与胎次有很大的关系,对100头奶牛不同胎次进行调查,由表4可以看出,任何胎次的奶牛都有乳房炎的发生。1~2胎奶牛乳房炎发病率偏低,而3胎之后乳房炎发病率较高。

表4 奶牛乳房炎与不同胎次的关系

2.5 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生率与日产奶量的关系 表5为不同日均产奶量的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生率。将日产奶量<20kg的奶牛分为一组,日产奶量>20kg的奶牛分为另一组。调查结果表明:日均产奶量在20kg以下的奶牛发病率明显高于20kg以上组(表5)。

表5 奶牛隐性乳房炎与不同日产奶量的关系

3 讨论

本次对该养殖场100头奶牛进行乳房炎发病情况的调查结果发现,该牛场的隐性乳房炎发病率为33%,比罗金木[1]等人报道的79.55%偏低。可能是该地区气候比较适宜,加上严格的饲养制度,使得该地区奶牛阴性乳房炎发病率低于其他地区。而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其中一牛舍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较高,其原因可能是该牛舍靠近边缘墙边,舍内温度较高,湿度较大等原因造成。

3.1 奶牛隐性乳房炎阳性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高 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也呈上升的趋势,这与高树新,贾士杰[2,3]等研究的结果相一致。因为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机体抵抗力下降,加之分娩胎次较多,挤奶过于频繁,工人的操作不当等原因,使乳头变形,乳头括约肌松弛、受损,使得乳头外翻,这就大大增加了病原菌感染的机会。

3.2 奶牛前乳区的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高于后乳区 通常前乳房小于后乳房。但如果前乳房指数低于40%,那么挤奶中将受到不良影响,使牛只易患发乳房炎[4]。据笔者观察,此场有牛只存在乳区发育不均衡的现象,前乳房明显小于后乳房。这可能是该场牛只在挤奶中受到损伤,致使前乳房发病率高于后乳房,也有可能是由于奶牛起卧过程中前区乳房易于与地面接触,容易造成病原菌的感染。

3.3 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随着胎次的增加而升高 调查发现,奶牛隐性乳房炎的患病率随胎次的增加而升高。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奶牛随着年龄的增加,其体质减弱,免疫功能下降[5];乳房在挤奶过程中长期受到挤压,造成乳头、乳管产生一定的损伤,乳头括约肌机能衰退,出现闭合不严、松弛,导致病原微生物得以入侵乳区[4],从而引发乳房炎的发生。

3.4 日产量小于20kg的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病率较高 调查发现,隐性乳房炎发生可以通过奶牛的泌乳量的变化来体现,调查的40头日平均泌乳量小于20kg的奶牛,乳房炎的发病率可达60%,而60头平均泌乳量大于20kg的奶牛,其乳房炎的发病率为26.25%。其原因可能20kg以下产奶量奶牛的泌乳日龄大多超过305d以上继续泌乳,乳房遭受病原菌感染的机会增多。因此,当奶牛没有其它疾病时,出现泌乳量严重下降,应该引起奶牛管理者的足够重视。

引起奶牛乳房炎的原因有很多,为了有效控制其发生,应该在平时的饲管中做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因此,平时应加强对环境卫生管理,牛体也要保持清洁卫生,规范挤奶过程中操作方法,做好定期检查,及时预防,并做好干奶期的管理。

[1] 罗金木. 大乘牛场乳牛隐性乳房炎调查与防治[J]. 福建畜牧兽医, 2002, (3): 53.

[2] 高树新, 许尚忠等. 利用一般线性模型分析奶牛乳房炎的影响因素[J]. 华北农学报, 2006, 21(4): 114-117.

[3] 贾士杰. 奶牛隐性乳房炎与乳区、胎次、年龄等相关因素的调查[J]. 中国奶牛, 2006(6): 43-45.

[4] 王兆福. 奶牛学[M] . 北京: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992: 142.

[5] 胡松华. 谈奶牛乳腺的免疫机能[J] .中国奶牛, 1997,(5):5-6.

(2014–05–21)

S858.23

A

1007-1733(2014)08-0080-02

猜你喜欢
乳区牛场产奶量
洛绒牛场
洛绒牛场
提高母猪产奶量的方法
肉牛舍自走式牛场清粪车的研究
荷斯坦牛各胎次产奶量规律研究及相关性分析
奶牛乳房炎对主要牛奶成分的影响
不同月龄荷斯坦牛产奶量的研究
扬大康源乳业牧业示范基地干奶流程与操作
新疆石河子地区某奶牛场奶牛隐性乳房炎的调查与分析
奶牛左右乳区温度温差作为隐性乳房炎检测指标的可行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