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水体积压裂在姬塬油田L27C4+5油藏中的应用

2014-01-22 11:55刘智伟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4年15期
关键词:单井水压含水

刘智伟 徐 凯 郭 雄

(长庆油田公司第八采油厂樊学作业区,陕西 西安 710021)

一﹑L27C4+5油藏开发现状

L27C4+5油藏于2009年投入规模开发,主力开发层系为局部发育含油面积43.96km2, 地 质 储 量 1644.54×104t,油层有效厚度15.8m,地质储量采出程度4.11%,有效孔隙度11.22%,渗透率0.67*10-3μm2。

目前油井总井数328口,油井开井数309口,井口日产液640.23方 ,井口日产油276.39t,平均单井产量0.89t,综合含水53.0% ,平均动液面1550m,水井总井数107口,水井开井数95口,日注水平1781方,单井日注19方,月注采比2.41,累计注采比1.45。自投入开发以来日产液,日产油下降,含水上升。

二﹑混合水体积压裂技术研究与应用

(一)混合水压裂选井选层条件

研究结果表明,以下几项特征比较突出的储层,采用体积压裂有利于形成较大的裂缝网络,提高单井产量。

1岩石脆性指数大于35%。

2天然微裂缝发育多于2.3条/10米;

3地面气测渗透率≥ 0.1mD,孔隙度≥7%;

4储层含油性较好,含油饱和度≥30%;

5砂体较连续,油层有效厚度大,一般要大于15m;

6储层上部遮挡条件好,纯泥岩隔层厚度大于10m,砂泥岩隔层厚度大于15m。

(二)施工技术要求

1施工工艺

按照“体积压裂”理念,逐步扩大混合水压裂(单一)试验,适度开展裂缝暂堵+混合水体积压裂﹑径向钻孔+混合水体积压裂﹑直井多层+混合水体积压裂等工艺试验,提高压裂裂缝的复杂程度,沟通更多的天然裂缝,增加改造体积,提高单井产量和采收率。

2施工参数设计原则

(1) 边井施工参数设计:针对最小主应力方向上天然微裂缝不发育﹑侧向剩余油富集的特点,按照“三大一低”技术思路,实施大砂量﹑大液量﹑大排量﹑低砂比压裂,提高裂缝复杂程度。

(2)角井施工参数设计:针对最大主应力方向上天然微裂缝发育,水驱前缘易突进,主向井水淹风险大的特点,按照“一大两控一低”技术思路,实施大排量﹑控制砂量及液量﹑低砂比压裂,提高裂缝复杂程度的同时控制缝长,延长见水周期。

(3)生产过程中含水上升较快的井:适当控制压裂规模,对综合含水大于30%的油井,应适当控制缝长,延伸缝高,复压时以大排量﹑低砂量为主。若对应注水井累计注水量过大,应及时调整配注,采取温和注水。

(4)混合水压裂加砂规模应结合区块投产压裂﹑重复压裂加砂规模合理确定。

3压后排液要求

(1)压后应及时进行排液;

(2)采用抽汲方式进行排液时,要严格执行抽汲排液相关规定,定抽深定抽次抽汲,并对排出液体进行准确计量;

(3)压裂液返排率达到60%以上或见纯油3个班为合格;若地层产水时,其氯离子含量要求稳定3个班以上为合格。

(三)实施效果分析

1见效井分析

采油井Y44-63井砂体厚度20m,油层厚度12m,无底水,措施前日产油1.36t,含水16.5%,累积产油1308t,邻井Y42-61井2012年测试恢复压裂12.60MPa,压力保持水平88.2%。

2013年4月实施混合水体积压裂措施后,Y44-63措施增产效果明显,目前日产液6.84m3,日产油4.57t﹑含水20.5%,日增油3.21t,单井产量是措施前的近3.5倍。

2无效井分析

采油井Y44-57井砂体厚度8m,无底水,措施前日产油0.64t,含水14.6%,累积产油750t。邻井Y42-61井2012年测试恢复压裂12.60MPa,对应注水井累积注水1.7*104m3,预计压力保持水平>85%。

2013年5月实施混合水体积压裂措施后,该井日产液4.47方,日产油1.5吨,含水60.1%,目前该井日产液3.01m3,日产油1.64t,含水35.1%,日增油1.00t,增油效果差。破压点不明显,说明造新缝较少,改造体积增加不理想,严重供液不足,该井为低液高含水,后期需对应注水井L52-57加强注水,合理补充地层能量。

结论

(1)混合水压裂技术目前仍然处于攻关试验阶段,需要深入研究影响混合水压裂改造效果的关键地质因素,加强L27C4+5油藏储层天然裂缝研究,加大岩石力学参数测试力度,为优化设计提供依据,确保工艺措施的针对性。

(2) 2013年,在L27C4+5油藏中开展了10口井混合水体积压裂措施,增产效果显著。单井日增油大于2t/d的井有7口,占总井数的78%,措施井平均日增油2.47t/d,达到其它增产措施的2倍。

(3)L27C4+5油藏储层天然裂缝较发育,岩石脆性指数较高,具备开展混合水压裂的地质条件。通过现场开展“大液量﹑大排量﹑大砂量﹑低砂比”的混合水压裂措施,有效增加了改造体积,达到了提高单井产量的目的。

(4)致密储层经体积压裂改造以后,建议及时控制放喷,并用高效深水抽子及时排液,提高返排率。

(5)选井条件:优选边井,(除角井之外都可以),油层厚度大于10米,地层压力保持水平85-110%,有过高产史或初期改造规模小。

(6)L27体积压裂井分区域对比分析,东北部X22区压力保持水平﹑储层物性好于南部X26区和南北部X10区,实施体积压裂措施后效果明显优于其他两个区域。下步将在X22区优选见水风险小的低含水侧向井集中连片实施,X26﹑X10区需加强注水补充地层能量,为后期培育措施潜力井。

[1]王启宇.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延长组裂缝特征及成因[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2011,38(2).

[2]胡书勇等.注水过程中储层深部污染的试井诊断及应用[J].西南石油学院学报,2002.

[3]李宪文等.鄂尔多斯盆地低压致密油层体积压裂探索研究及实验[J].石油天然气学报,2013, 35(3).

猜你喜欢
单井水压含水
浓度响应型水触变材料及在含水漏层堵漏技术的应用
水压的杰作
基于遗传算法的BP神经网络预测石油单井产量
镇北油田某油藏延长低含水采油期技术研究
含水乙醇催化制氢催化剂研究
适用于厚度在线测量的水压闭环控制系统
底水稠油油藏单井条件下隔夹层参数研究
土洞施工中含水段塌方处理方案探讨
论当前地热单井勘查报告编制格式要求及技术要点
水压预裂技术在低透气性煤层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