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孔聚乙烯听小骨假体重建听骨链12例

2014-01-22 07:16顾俊郭建林唐永元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14年1期
关键词:听骨听阈乳突

顾俊 郭建林 唐永元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病之一,反复耳流脓和听力下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医疗设备和技术的提高及生活条件的改善,目前患者和医师不仅追求病灶的清除,更在意术后听力的提高。本科收治慢性化脓性中耳炎45例,其中运用多孔聚乙烯听小骨假体重建听骨链12例,现结合术中、后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本科收治运用多孔聚乙烯听小骨假体重建听骨链12例,其中男性5例、女性7例;年龄32~63岁,平均年龄40.6岁;左耳5例,右耳7例。中耳胆脂瘤8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3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伴鼓室硬化症1例。术前全部行纯音电测听和颞骨高分辨CT检查,计算 500、1000、2000 Hz听阈。平均气导听阈(48.6 ±16.3)dB,平均骨导听阈(13.5±9.6)dB,平均气骨导听阈差(28.1 ±11.9)dB。

1.2 方法 全部病例选择全身麻醉手术,均由同一医师完成。手术方式采用开放式鼓室成形术[1]。耳后切口,取深层颞肌筋膜备用,耳后形成乳突肌骨膜瓣,暴露乳突外耳道后上筛区,轮廓化乳突腔;同时收集乳突皮质骨粉,开放鼓窦及上鼓室,磨低外耳道后壁,断“桥”,清理中耳腔病灶,用腰麻导管探查咽鼓管。镫骨头存在:用2 mm长柱的部分听骨赝复物(partial ossicular replacement prothesis,PORP);镫骨板上结构缺失:用4.75 mm长柱的全听骨赝复物(total ossicular replacement prosthesis,TORP),盘面均使用薄层耳甲腔软骨植入鼓膜隔离。用备用筋膜修剪适当大小后修补鼓膜,乳突腔填备用骨粉,剪开乳突肌骨膜翻入乳突腔填塞。植入多孔聚乙烯听小骨假体类型:PORP 10例,TORP 2例(Medtronic公司产品)。常规行耳甲腔成形术。中耳及外耳道填塞林可霉素明胶海绵颗粒。术后用头孢类抗生素静脉滴注1周,1周后拆线,术耳滴氧氟沙星耳液,2周后清理外耳道明胶海绵。每2周门诊复诊检查,术后第3个月复查纯音电测听。

1.3 疗效评定标准[2]手术后3个月检查气导听阈下降15 dB以上为改善,±10 dB为不变,提高15 dB为恶化。

2 结果

12例患者术后随访半年至2年。全部干耳,无宽敞的乳突腔。耳廓麻木感3例,2例在半年后消失,1例到目前还有。鼓室硬化症1例术前耳鸣,术后消失。2例胆脂瘤患者术前有耳鸣,术后无改变。术后鼓膜裂隙状穿孔1例。无听小骨假体排出,无面瘫发生。

术后3个月复查纯音电测听,计算500、1000、2000 Hz平均听阈,平均气导听阈(37.5±15.2)dB;较术前下降平均(11.8 ±15.2)dB;平均骨导听阈(12.8 ±10.7)dB,较术前下降平均(0.6 ±11.9)dB;平均气骨导听阈差(21.2 ±11.9)dB,较术前下降平均(7.6±15.2)dB。其中10例患者改善,改善率83.3%;2例患者不变(1例 TORP患者),不变率16.7%;无恶化病例。

3 讨论

目前在鼓室成形听骨链重建术中,运用听小骨假体主要人工材料有生物陶瓷、多孔聚乙烯及钛合金等,每种材料有各自的优缺点,其中钛听骨近年来运用较广,主要是相对于前2种材料。它质量轻、组织亲和力和生物相容性好,可根据实际情况修剪柱的长短和镫骨固定良好等优点,缺点是价格昂贵,基层医院患者接受率不高。以前我们也选择性地用自体砧骨修剪后“盖帽”。回顾本院同期开展砧骨修剪后“盖帽”手术病例7例,术后听力改善率85.7%,不变率14.3%,无恶化病例。和使用人工假体术后效果相仿[3]。但自体砧骨存在感染风险、塑形不标准、不易固定等原因,目前已放弃使用[4]。

人工听骨植入后的排出是比较困扰的问题,与听骨赝复物设计、放置、中耳的病理状态、材料的组织相容性和稳定性、黏膜水肿状况、听骨链完整性和鼓膜位置等因素有关[5]。我们在放置听骨时,注意听骨柱的修剪长度,PORP控制在1.5~2.0 mm,TORP控制在4.5~5.0 mm。常规探查一下咽鼓管是否通畅,中耳炎症比较重且难以确定清理干净的情况下,考虑二期手术植入。镫骨头长轴与锤骨柄角度控制在<45°,重要的是在鼓膜和假体之间放置薄层耳甲腔软骨片,不仅可防止假体的排出,而且能预防咽鼓管功能不良引起的鼓膜内陷[4]。

术后2例患者效果不佳,其中1例是植入TORP,考虑是术后听骨柱和镫骨底板连接不稳定或移位。迟放鲁[6]认为,在镫骨底板放置一小块软骨膜,可以增加TOPR的稳定性,对提高听力有帮助。另一例是植入PORP,术前听力检查为混合性耳聋,术前平均气骨导差13.5 dB,术后平均气骨导差10.5 dB,患者自我感觉听力无改善。影响术耳听力的因素有很多,包括患者年龄、中耳病变状态、锤骨柄缺失与否、镫骨缺失与否、手术方式、手术者因素及假体材料适应性等[7]。

本组病例在出院时给患者氧氟沙星耳液,嘱每天滴耳3次,每次3~4滴。一方面可防止外耳道明胶海明干燥后和鼓膜粘连,清理时把修补的鼓膜带出;另一方面可防止鼓膜的干燥,利于鼓膜的生长愈合。同时能溶解多余的明胶海绵,防止术腔肉芽形成。

作为本院新开展的技术,听骨假体植入后未发生排出的原因有:①缺少大样本观察;②假体盘面均使用薄层耳甲腔软骨和鼓膜隔离;③手术时注意安放假体位置,有鼓索神经存在时,把鼓索神经放置在盘面上。

总之,多孔聚乙烯听小骨假体植入手术较适合基层医院开展,手术应严格选择适应证,仔细操作,在彻底清理病变的基础上安放好假体,术后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1]姜泗长,顾瑞,王正敏.耳科学[M].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767-775.

[2]郑雅丽,赵守琴,于子龙.单侧听力耳鼓室成形术的临床讨论[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06,14(4):257-258.

[3]吴雅琴,周慧群,陈正侬,等.自体砧骨听骨链成形术的听力重建效果[J].中华耳科学杂志,2012,10(1):44-47.

[4]胡洪义,方黎,陈涧波,等.钛人工听骨应用于开放式鼓室成形术的近期疗效[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12,20(4):342-344.

[5]王斌.听骨链修复材料及其术后排出的影响因素[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06,14(2):150-152.

[6]迟放鲁.钛合金人工听骨关节的临床运用[J].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2009,24(4):208-210.

[7]潘耀平,戴春富,王正敏.慢性中耳炎术后听力改善的临床分析[J].中国眼耳鼻咽喉科杂志,2010,10(3):144-147.

猜你喜欢
听骨听阈乳突
中耳炎乳突根治术的围术期有效护理干预模式分析
改良乳突根治加鼓室成形术治疗中耳炎的手术护理配合
内镜下鼓室成形术治疗慢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
MSCT多平面重建对人工听骨链重建术疗效的评估价值研究
耳内镜下听骨链重建治疗单纯先天性听骨链畸形5例报告
ABR、40Hz-AERP和ASSR与主观纯音听阈测定的相关性研究
两步缓解颈肩痛
短声听性脑干反应结合单频刺激听性稳态反应在感音神经性聋患者听力评估中的应用*
听骨链触动试验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术前评估的应用
听骨链重建材料应用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