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警班学员体能训练的模式构建
——以浙江警察学院为例

2014-01-22 07:00刘富顺许国华
关键词:特警训练方法体能训练

刘富顺, 许国华

(浙江警察学院警体部, 浙江杭州 310053)

0 前言

现阶段随着我国经济文化圈的不断发展,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也日益加大,经济利益的驱使势必造成不同地区人民内部矛盾的激化,刑事犯罪率高发、反恐防暴斗争日益尖锐,群体性事件和各种突发性事件不断增多,严重影响社会治安的稳定。建设一支经过严格训练,具有充沛体能及特种警体技能,拥有特殊装备,能够快速反应的专门队伍,成为当务之急[1]。但是,教学训练理念陈旧,训练方法手段落后,训练场地设施及经费不足等问题势必影响体能训练的质量。因此,探索一种比较成熟的特警专业体能训练模式,训练出一支过硬的特警队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崭新课题。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浙江警察学院特警专业学生共240人,其中男生232人,女生8人。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从体能训练的角度查阅相关的著作、论文等资料。收集国内外有关特警体能训练的研究成果等。

1.2.2 访谈法

利用2013年8月份学校举办全国枪械执法培训班的机会,对来自美国、意大利、澳大利亚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警务训练专家进行专访;同时对有关特警专业方向的院校进行调研。

1.2.3 问卷调查法

本研究共发放240份调查问卷,有效问卷200份,其中男192份,女8份。

1.2.4 数理统计法。对所获数据进行整理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特警学员体能训练中存在的现实问题

通过对学校200名特警专业学员关于体能训练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问卷调查,认为训练计划与时间安排不够合理占50%,认为训练内容与方法过于单一占42%,认为场地器材不能满足训练需要的占60%,还有部分学员认为体能训练缺乏专业教材以及自身对体能训练理论知识的欠缺。

2.1.1 训练计划与时间安排缺乏科学性

“磨刀不误砍柴工”,体能训练只有通过备学生、备教材、备场地、备环境等一系列影响因子汇聚起来整合探析,进而制定出相对切实可行的训练计划,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教学训练。训练计划是对即将进行的体能训练过程预先做出的理论设计。目前,学校特警专业体能训练计划一般分为课堂训练计划与学生自主训练计划两部分。在课堂训练计划安排上有部分课时安排在上午或晚上,这极不符合体能训练的运动生理学特点。而在自主训练上计划缺乏实质性内容安排,训练内容与训练方法模糊不清,在训练时间的安排上也存在很大的问题,很难保证体能训练的质量。

2.1.2 训练内容与方法过于传统化

特警体能训练内容的设置及方法的安排应当符合未来公安实际工作的需要。但是,根据调查得知,有很大一部分学员认为当前的训练方法存在不合理之处。目前,学校特警专业体能训练基本上以身体素质训练为主,同时增加了一些专项体能训练的内容,如核心力量训练法,综合体能训练法等。但由于专业设置时间不长,没有形成一定的结构体系,各项内容都没有较深入进行训练,没有依托专项训练来提高学生的体能水平。同时,在时间分配比重上也缺乏科学性。

训练方法过于单调、传统,大多沿袭体育院校的训练模式,没有突出现实公安实际工作的需要,缺乏创新及亮点之处,不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训练的激情。

2.1.3 训练场地及器材得不到充分保障

体能训练是一个长期、系统的过程,高质量的场地设施与训练器材有助于学员训练时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力量训练上,专家按照肌肉工作的形式、力量的特点、练习的方式、练习的效应和力量训练中练习阻力和速度受控的情况等设计不同的力量训练器材,这样在训练的过程中就会得心应手地选择训练的手段和方法,从而提高训练的质量和效果。然而,由于学校占地面积的特殊原因,不可能建造更多的训练场地,同时又由于扩招的原因,人均所占面积就不言而喻了。因此怎样科学地安排和高效地利用场地和器材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

2.1.4 考核标准不够合理

学校特警专业的体能考核标准是参照体育院校制定的,各项素质满分标准基本上依据国家二级运动员的标准执行,但是及格标准存在欠缺。经过几年的实践,认为有些项目达标标准偏低,不能最大化地挖掘出学生的内在潜力。特警专业在招生时有一条就是要求学生的体能基础要过硬,每位学生都经过力量、速度、灵敏、耐力等素质的考核(体能测试除基本的100 m、男1 000 m、女800 m及铅球外,还增加了男子引体向上、跳远及4×10 m折返跑;女子1 min仰卧起坐、跳远及4×10 m折返跑3个项目)。同时,为了适应新时期公安实战的需要,适当提高考核达标标准有利于提高学生训练的紧迫感及训练效果。

2.2 特警专业学员专项体能训练计划的模式构建

对于特警专业学员来说,在筛选体能训练内容和方法之前,首先要正确认识未来公安工作对于体能的实际要求以及学生自身体能状况的特点,分析每个学员需要练什么?怎么练?需要提高什么?怎么提高?所练所提高的方面是否与未来公安工作实战相吻合。同时,不同训练内容的安排以及训练方法的选择,也要考虑到各项身体素质在训练过程中科学有机的组合,不可片面地单一发展,要达到身体素质的综合发展。

2.2.1 综合体能训练方法设计

为了改进特警专业在体能训练上存在的不足,实现体能训练效果最大化,可以设计综合体能训练模式。训练课时为两课时(90 min),地点包括障碍场、田径场、健身房,需要器材有沙衣、排球、杠铃等。具体训练方法是集队之后先进行800 m慢跑热身以及关节活动,然后将学生带至400 m障碍场完成200 m障碍(每隔15 s出发一名学生,保证学生之间有适当的间隔),完成之后直接跑至田径场进行小组协作训练。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4个场地,顺序分别是连续跳栏架(8个),鱼跃前滚翻——匍匐前进——平推杠铃(15次),快跑返回——栏架下爬过——背负沙包前进(40 kg)——小组协作翻越3 m高墙(要求所有沙包必须从高墙上面通过,可以相互配合)——背负沙包200 m冲刺返回。对于这样一个训练模式,前部分的800 m慢跑热身与关节活动以及障碍跑训练的目的在于适度调动身体灵活性;紧接着进行小组协作的综合体能训练以及负重耐力跑,则是激发学生、碰撞学生的极限,使训练效果最大化。

2.2.2 核心力量训练方法设计

核心力量训练是近年来从西方传入中国,并使各界体能教练员敢于突破传统以负荷“量”和“强度”的理念桎梏,开始寻求适合不同项目不同职业的深层次体能力量训练方式[2]。目前,警察核心力量训练与传统力量训练相比较,增加了一个“不稳定因素”,使力量训练从理念到训练方法手段等方面产生了一定的变化,使核心力量训练成为传统力量训练的补充和发展。警察体能核心力量的训练在目标和方法上更加强调力量在实践中的衔接和传递,强调力量能力与协调和柔韧能力的结合,给传统力量训练带来了新的变化,特别是在抓捕、紧急抢救等方面作用尤为突出。

(1)徒手训练方法

① 仰卧屈腿侧转体;② 俯卧平衡;③ 侧卧平衡;④ 跪撑式上下肢交叉伸展。

(2)使用器械训练方法

①大小腿夹球仰卧起;②侧卧夹瑞士球起;③仰卧两脚拉瑞士球;④仰卧单腿起坐。

2.2.3 专项素质训练方法设计

除了以上综合体能及核心力量训练外,对于特定的某一项素质也可以运用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训练方式。比如速度,先期可以练习反应能力如听哨起跑、听哨变向跑等。继而可以通过练习类似于爆发力、肌肉力量、肌肉柔韧性等其他素质来配合速度练习。最后,在一些需要充分发挥速度的训练中,加入一些外界因素干扰训练,如设置障碍训练、负重训练及雨雪天训练等。对于当前学校特警专业学生的速度素质训练,可以在常规训练的基础上,增加一些特定的素质练习。如100 m、400 m等项目上增加反应素质的练习,常见的反应速度练习有躲避球、弧线跑、往返跑、蛇形跑等。

2.3 特警专业不同年级体能训练阶段的模式构建

体能是所有警务技能的基础,而科学高效的体能训练模式能指导体能训练向科学性、高效性的方向发展[3]。科学的体能训练模式讲究的是从训练理论到模拟实战的科学性,从专门人才的水平到场地器材的科学性,从计划安排到手段方法的科学性,其根本目的是为了追求训练的科学化、最大化。学校特警专业的每位学员都是经过严格选拔的,但是即便如此个体之间还是存在着较大差异,每个学生体能水平和参训经历都不尽相同。基于这方面的原因,我们可将体能训练划分为前期体能储备阶段、中期潜能开发阶段和后期体能保持及实战应用阶段。

2.3.1 前期体能储备阶段

对于一年级新生,由于自身素质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身体各项机能并不能够接受高强度的训练,所以需要进行前期的体能储备训练。通过前期储备阶段的训练可以达到帮助学生提高肌肉载负能力以及心肺功能,为接下来中期潜能开发阶段做准备。因此,其具体任务是:(1)要准确把握每位学员的身体状况,制定适宜的训练计划和采取灵活的训练方法帮助学员正确地自我定位;(2)熟练掌握各项训练的方法要领;(3)培养学员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意志品格。

储备阶段的训练内容应以综合素质发展为前提,将有氧与无氧训练结合,重点抓住基础素质练习,提高自身承受训练负荷的能力。如在力量训练方面,首先要提高身体各部分肌肉的力量耐力,训练内容可以是卧推、平推、深蹲以及哑铃练习等,训练量控制在学员自身的极限范围左右,一般在开始阶段可以安排轻重量、多组数的训练强度。前期体能训练中,要科学安排训练量。训练时间以及训练量要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除去正常上课的时间以及每周必要的晨跑以外,自主训练一般为每周2次,每次1 h左右。训练中负荷量的增加也要循序渐进,每次训练设定一个合理的目标,每次训练都要有所进步,这对于增强新生自信心有很大的帮助。

2.3.2 中期潜能开发阶段

随着训练时间的积累,学员的身体素质相应地得到很大的发展。这时,如果再延续前一阶段的体能训练模式,那么训练的效果不会很明显。中期学生潜能开发阶段的目标是:(1)在已有的基础上,逐步挖掘学员的各项身体素质;(2)增加学员训练负荷,超越自身极限;(3)均衡发展,确保各项素质齐头并进。

潜能开发阶段的训练内容与前一阶段大致相似,不同在于练习强度的增加,以此来激发学员自身的潜能。需要注意的是,这一阶段的训练同样要考虑每个学员的身体状况,最初开始的几天要格外注意,切不可急功近利以致造成对身体的伤害。同样以力量训练为例,一般在健身房利用器材锻炼,根据肌肉强弱的不同,每周可以有1.5~2.5 kg的极限增幅,前提是保证组数次数不变。在耐力训练方面主要是长跑,以5 000 m为基础每周增加400 m,直到可以连续跑完10 000 m为止不再增加。虽然训练强度有所提高,但是训练时间确不会因此减少,自主训练增加为每周3次,每次1.5 h左右。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每周至少要跑一次长跑。

2.3.3 后期体能保持及实战应用阶段

这个阶段一般是根据大四学生的实际情况决定的。学校对于特警专业四年级学生,课程的设置安排并没有体能课,这就要求学生通过自主训练将大学期间训练的成果保持住。自主训练很多时候会产生一定的盲目性,训练效果不明显。所以必须根据前两个阶段训练的重点要求,结合未来工作的实际情况,把握“力量、速度、协调性”三方面来进行训练。将体能训练与警务技战术有机结合起来,尽可能达到实战效果。学校特警专业四年级有一门综合演练课,这就很好地起到了实战训练的目的。

3 特警队员体能训练的几点建议

3.1 聘请英才进行专业指导

体能训练只有通过较大的强度,才能在原有的身体素质上取得突破,以此进一步争强自身战斗力。在训练强度上要认真听取专家的指导意见,针对不同的训练设计不同的训练内容与训练周期,把握好一个科学的训练进度,不但有利于激发人体潜能、突破自己,更有利于调动学员的训练积极性。此外,还可以进行一系列专家座谈会,交流各专家之间的体能训练经验,共同探讨优秀的训练方式和组织形式,博取众家之长,以弥补当前体能训练上存在的不足。

3.2 采取激励措施提升训练热情

在学员体能训练的过程中,身体的疲劳感、精神的压迫感让他们在体能训练过程中会出现一系列的抵触情绪。针对这类问题,可以采取一些激励措施,对优秀学员给予奖励(如对训练成绩优秀的学生进行装备费用的减免等),激发良性竞争,提高训练的氛围和热情。同样时间的训练,在学员热衷训练、积极训练的情况下,感觉时间会很短;但是在厌烦与训练热情不高的情况下,感觉时间会很长。所以,通过激励措施激发学员的训练热情,提升体能训练效率,促使整个特警专业队伍体能水平的提高。

3.3 训练设施的完善

先进的体能训练设施是提高特警专业素质和能力的催化剂,特警队员攀、爬、跑、跳等各种体能素质需要在相应的环境下才能得以表现,因此,建造现代化的模拟场景就非常重要了。如建造模拟战术街区,街区包括居民房、仓库、银行、街道等各项场景,在这样的场景中进行体能训练,能有效地发展特警在实战过程中所需的身体素质。另外,平时力量训练方面还要投入完备的健身设施与器材,注意维护和清洁保养。这些措施不但能消除健身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而且能提升学员的训练热情,同时也给特警队员的身体健康做出相应的保障。

[1]张乾波,张三军.反恐训练中特警队员的体能训练探析[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10(4).

[2]闰军海.论一般力量与核心力量训练及关系[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1.

[3]张银福.关于警察体能训练科学意义的理性分析[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

猜你喜欢
特警训练方法体能训练
“95后”特警的用情守护
消防员体能训练与应用
高原特警之歌
谈高中数学习题训练方法与答题技巧
联合演习
青少年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方法
壁球反手击球技术及其训练方法
跳远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方法
对体能训练认识的理性回归
简论1min跳绳训练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