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大、小斑病的综合防治技术

2014-01-22 22:49张会侠
种业导刊 2014年4期
关键词:分生孢子斑病病斑

张会侠

(西平县权寨镇农业服务中心,河南 西平 463900)

1 症状及病原菌

1.1 症状

玉米大、小斑病是影响玉米产量和质量的主要病害,大斑病的发生较小斑病晚。玉米大、小斑病主要发生在叶片上,有时侵染叶鞘和苞叶,在玉米抽穗后发病较重。

小斑病在叶片上的病斑小而多,色较浅,发病初期叶面上产生褐色半透明水渍状斑点,逐渐扩展为近椭圆形黄褐色病斑。边缘紫褐色,较明显,有时为2~3圈同心轮纹,斑块常局限于相邻的两个叶脉之间。潮湿时病斑上产生灰黑色霉状物。严重发病时病斑连接成片,叶片提早枯死。

大斑病病斑大而少,发病期较晚,病斑初期呈水溃状、椭圆形小斑点,逐渐扩展成长15~20cm、宽1~2cm的梭形大斑块。发病严重时几个病斑连片,成为不规则的大斑块,引起叶片早枯。病斑初期很快由水渍状变为青灰色,后期灰白色,边缘褐色。天气潮湿时,特别是在雄穗散粉后病斑上出现霉状物,病斑不受叶脉的限制向外扩展。

1.2 病原菌

大、小斑病主要以菌丝、分生孢子及厚垣孢子在枯秆上越冬,成为初级侵染源。早春的病菌孢子随气流、雨水等途径传播。发病先从下部叶片开始,分生孢子在叶片表面3~6h即可发芽,之后长出侵染丝,穿透叶表皮细胞角质层,一般24~48h即可出现病斑,4~5d即扩大成为大病斑。在潮湿条件下即产生分生孢子,借风力和雨水再度传染,病情发展十分迅速。

2 影响发病的因素

大、小斑病的发生、发展与品种、气候条件、水肥状况和玉米的生育阶段有关。高温多湿利于病情发展。在自然条件下,大、小斑病发病盛期是在玉米抽穗吐丝期,此期正值高温、多雨季节,植株茂盛田间透光不良,玉米处于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时期,对病原菌抵抗力弱。追肥过早而后期脱肥,只施氮肥而不施磷钾肥,连续重茬,地块低洼,种植密度过大和播种期过晚都会加重大、小斑病的发生。

3 防治方法

玉米大、小斑病发生时,轻者产量损失10%~20%,重者损失可达50%以上。甜玉米发生大、小斑病,不仅损失产量,还会严重影响商业品质和加工品质。防治玉米大、小斑病,除选用抗病品种外,还可采取以下措施:

3.1 农业防治

一是改良土壤,提高土壤通透性;二是轮作倒茬避免重茬,施足底肥,增施农家肥,及时足量追肥;三是合理密植,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四是适时播种,培育壮苗,使感病期躲过高温多雨季节,减轻病害;五是搞好田间管理,勤铲、勤趟,适时防虫,促进根系发育,减少大、小斑病造成的损失;六是玉米收获后,及时翻耕灭茬。

3.2 药剂防治

对面积小,发病重的田块可采用药剂进行防治,抽雄时见到病斑即开始防治,通常采用液体药喷雾的方式进行防治。可选用50%多菌灵粉剂0.5kg,对水300kg,或50%稻瘟净乳油0.5kg,对水500kg,或70%甲基硫菌灵0.5kg,对水250kg,进行喷雾防治。在晴天上午,每公顷用喷雾器将上述比例的药液450kg均匀地喷洒在植株上,每7d喷一次。也可每公顷用50%敌菌灵烟剂7.5kg,进行一次性熏蒸防治。

猜你喜欢
分生孢子斑病病斑
黄瓜靶斑病咋防治
鸡 妈 妈
浅析玉米小斑病流行特点及防治技术
试论玉米大斑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
暗色丝孢菌中国一新记录属
玉米大斑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
套袋苹果黑点病的发病诱因、机制与条件
核桃叶斑病发生动态及病情扩展进程研究初报
一种桑轮纹病病叶发病程度的评价指数
甜瓜霜霉病的病源生物学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