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全国水稻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报

2014-01-23 02:56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种业导刊 2014年3期
关键词:稻区大部华南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2014年全国水稻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报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据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组织植保系统和科研、教学单位的专家会商结果,预计2014年水稻病虫害将呈偏重发生态势,发生面积0.96亿公顷次。其中,虫害以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和螟虫为主,发生面积0.68亿公顷次;病害以纹枯病、稻瘟病、病毒病为主,发生面积0.28亿hm2。

1 发生趋势

1.1 虫害

稻飞虱在华南、西南东部、江南、长江中下游等南方大部稻区偏重至大发生,西南西部和江淮稻区中等发生,发生面积0.27亿公顷次;稻纵卷叶螟在华南、江南、西南东部和长江中下游稻区偏重发生,西南西部、江淮和华南南部等稻区中等发生,发生面积0.18亿公顷次。螟虫在长江中游、西南中北部、江南北部、江淮西部稻区偏重发生,华南大部、西南南部、江南南部和东北稻区中等发生,发生面积0.17亿公顷次。灰飞虱、稻苞虫等其他虫害在部分稻区有一定程度发生,发生面积约0.07亿公顷次。

1.2 病害

稻纹枯病在全国大部稻区偏重发生,发生面积0.18亿hm2;稻瘟病在西南、华南、江南、长江中游和东北大部的常发区将中等发生,东北、西南、江南局部地区存在暴发流行的可能,发生面积466.7万公顷次;华南、江南和西南部分稻区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江淮、长江下游稻区条纹叶枯病、水稻黑条矮缩病等病毒病仍有在局部地区流行的风险,发生面积66.7万hm2以上;稻曲病、白叶枯病等其他病害在部分稻区中等发生,发生面积466.7万hm2。

2 预测依据

2.1 病虫基数

“两迁”害虫在华南南部越冬稻区虫源基数较高,其中海南南部稻飞虱在冬秧田、稻桩和杂草上单位面积(亩)2000~2500头,稻纵卷叶螟单位面积(亩)活虫数2000~3300头。境外虫源地调查,2013年越南中北部稻区褐飞虱发生面积较2012年增加62%,其中重发面积是2012年的4.3倍,为2014年稻飞虱发生提供充足的虫源基数。二化螟冬前基数,长江下游、东北稻区高于2012年;华南、西南、江南、长江中游稻区较2012年有所下降,但仍具备中等以上发生程度的虫源基数。其中,长江下游稻区单位面积(亩)活虫数一般200~300头,较2012年增加3%;东北大部稻区为300~1000头,较2012年略偏多;长江中游、江南稻区为1500~3500头,西南稻区为1000~2000头,华南稻区为300~750头,较2012年减少10%~19%。三化螟在华南稻区冬前单位面积(亩)活虫数一般300~700头,与2012年相当。另外,大部稻区稻瘟病和稻纹枯病田间菌源广泛存在,具备病害流行的菌源基础。

2.2 栽培措施及水稻品种

当前,我国华南、江南、长江中游稻区单、双季稻混栽面积大,栽插期、生育期不整齐,桥梁田多,机收面积不断扩大,残留稻桩高,有利于水稻病虫害发生。另外,水稻主栽品种仍以粗秆大穗、优质高产型为主,生长量大、田间郁闭,易形成适温高湿的田间小气候。大部水稻品种抗病抗虫性普遍不高,其中西南常发区抗稻瘟病品种比例不足20%;黑龙江省感病品种种植面积60%以上,且品种抗性普遍呈下降趋势,有利于水稻病虫害的发生与流行。

2.3 气象条件

据国家气候中心监测和预测,南方稻区2014年春季温度较常年偏高,西南、江南、长江中下游稻区降水量较常年略偏少,对螟虫的越冬存活和春季发育有利;华南稻区降水较常年偏多20%,有利于“两迁”害虫的迁入和繁殖;夏季,江南西部、西南东南部和华南沿海地区降水偏多、温度偏高,对“两迁”害虫的迁入繁殖、稻瘟病和纹枯病发生流行有利。东北稻区2013冬季至2014年春季平均温度偏低1~2℃,降水量较常年偏多20%~50%,对螟虫的越冬有不利影响;夏季降水偏多,稻瘟病流行风险增加。

(中国农技推广网)

猜你喜欢
稻区大部华南
华南风采
2018年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
——稻(二)
记华南女院前三任校长
华南掠影
苏萌娜 初心不渝 情牵华南
稳步推进大部制改革
胃大部切除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的护理体会
2015年全国水稻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报
实现“三医联动”需大部制改革
大部制视阈下的行政效能建设——以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