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田间管理与自然灾害应对策略

2014-01-23 02:56毛安枝
种业导刊 2014年3期
关键词:导刊拔节期夏玉米

毛安枝

(河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信阳市分校,河南 信阳 464099)

玉米田间管理与自然灾害应对策略

毛安枝

(河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信阳市分校,河南 信阳 464099)

介绍了玉米苗期和拔节期田间管理的关键和具体措施,提出了发生自然灾害后玉米田间管理的应对策略。

玉米;管理;自然灾害;应对策略

1 苗期管理

1.1 田间管理的关键

玉米苗期田间管理的关键是“控上促下”,即适当控制茎叶生长,促进根系发育,达到根多、茎扁,叶色深绿,叶片宽厚,个体健壮,群体整齐。

1.2 田间管理的措施

1.2.1 移栽补苗,保证全苗玉米出苗后,要及时检查出苗情况,发现缺苗断垄应及时补种、补栽。三叶期前缺苗,可用饱满种子浸种催芽后浇水补种。三叶期后缺苗,则用带土移栽法补苗(播种时可在行间播预备苗),也可在缺苗处附近留双株进行补救。

1.2.2 早间苗,适时定苗玉米长到3~4片叶时,应及时进行间苗,去掉弱、黄、病、劣、杂苗。至5~6叶时,按预先设定的株距和密度留苗,剩下的苗应全部及时拔掉,拔除的苗及时清出田间。定苗时边行、地头可留得稍密些,以充分发挥边际优势。

1.2.3 及时追肥套种的玉米和铁茬播种的夏玉米,追肥应遵循苗肥轻、穗肥重和粒肥补的原则,追肥比例约为苗2.5~3∶穗5~6∶粒1.5~2。套种玉米或铁茬播种的夏玉米基肥不足或未施基肥的,追肥量应加大,但比例一般不变。

1.2.4 适时中耕苗期适时中耕,可起到“控上促下”的作用。特别是对套种玉米和整地不良的铁茬夏玉米尤为重要。苗期中耕一般进行2~3次。第一次中耕应在定苗时进行,中耕深度掌握“苗旁浅、中间深”的原则,这样既可清除杂草又不压苗,深度一般为3~5cm。第二、三次中耕应在拔节前进行,耕深要适当深一些,一般10cm左右为宜,此时深中耕会切断部分细根,但可促进新根发生。培土应在9~10叶期至抽穗前逐渐完成,以利支持根的形成,增强植株的抗倒伏能力。

1.2.5 适期蹲苗促壮蹲苗促壮一般采取的方法是控制肥水、深中耕、扒土晒根等。玉米蹲苗应遵循“蹲黑不蹲黄,蹲湿不蹲干”的原则,即蹲叶片深绿、地肥、墒情足的壮苗,反之不蹲。蹲苗时间一般夏播和套种玉米为20d左右,时间过短无效果,时间过长易形成“小老苗”,影响后期生长。蹲苗结束,应立即追肥、灌水以促进生长。对于苗势生长弱的田块,不但不应进行蹲苗,还要适时采取肥水措施促苗转壮。

1.2.6 加强病虫害管理夏季气温较高,各种病虫害对玉米植株危害较大。病害主要有纹枯病和丝黑穗病。防治纹枯病可剥掉下部发病叶稍,并喷施井岗霉素。发现丝黑穗病株时,要及时拔除带至田外或作深埋处理。虫害主要有玉米钻虫、蝗虫等。具体虫害防治方法应到当地农技部门咨询。中后期根据肥力需要状况、水分含量、病虫害等情况酌情处理。

2 拔节期管理

2.1 田间管理的关键

拔节期是玉米整个生育期需水肥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饱浇水巧追肥是促进玉米植株良好生长和雄穗正常分化的关键。

2.2 田间管理的措施

2.2.1 水分管理拔节期间,尤其是大喇叭口期,要有充足的水分,应保持田间地表常湿不干,以满足玉米拔节期对水分的需求,田间持水量保持在70%左右。

2.2.2 肥料管理玉米大喇叭口期是成穗的关键时期,每公顷应追施尿素150~225kg。旱地需乘降雨追施,水浇地需浇水追入肥料,追肥可施在株中间或刨穴追肥。 浇水后及时中耕除草。拔节期间结合施肥、浇水,及时锄地、培土,达到除草,保肥保湿,促根防倒等多种效果,促进玉米增产增收。

2.2.3 虫害管理玉米拔节期害虫主要有玉米螟、蚜虫、红蜘蛛和粘虫等。玉米螟需用锌拌磷颗粒剂与细沙土,拌成1∶50的毒土逐株灌心,防治效果可达90%以上。蚜虫、红蜘蛛可用达螨灵、蚜虫净等农药进行喷雾防治。粘虫可用40%乐果乳油1500~2000倍液喷雾防治,效果显著。

3 自然灾害应对策略

3.1 雹灾

玉米在发芽出苗期遭受雹灾,易造成土壤板结,地温下降,通气不良,影响种子发芽和出苗等,灾后应及时疏松土壤,以利增温通气;玉米拔节到抽雄前,特别是大喇叭口期以前,若雌雄穗和部分叶片尚未抽出时遭受雹灾,只要未抽出的叶子没有受损伤,且残留根茬,及时中耕、施肥,加强田间管理,一般仍可获得较好收成。若玉米抽穗后遭受雹灾,则植株恢复生长的能力变差,对产量影响较大。如果穗节被砸断,则玉米不能恢复生长,如果穗节完好,应及时加强管理,促进植株恢复生长,减少产量损失。

3.2 风灾

七八月份,常出现狂风暴雨天气,造成玉米倒伏或茎折。遭受风灾的玉米,如果只是根倒,将植株扶正即可,如果是茎折,则应将数株捆在一起,使植株相互支持。

3.3 涝灾

玉米需水量大且不耐涝,当土壤湿度超过田间持水量的80%时,植株的生长发育即受到影响。玉米种子萌发后,涝害发生的越早、淹水时间越长,受害越严重,尤其是当涝灾发生在幼苗期时,表现更为明显。玉米生长后期,高温多雨条件下,根系常因缺氧而窒息坏死,造成根系活力迅速衰退,植株往往未熟先枯,对产量影响很大。

玉米出现涝渍害后的具体补救措施,一是排水降渍。及早排除田间积水,疏通田头沟、围沟和腰沟,降低土壤和空气湿度,达到能排、能降的目的,促进植株恢复生长。二是中耕松土。降水后能正常下田、地面泛白时,应及时进行中耕,破除土壤板结,防止倒伏,促进土壤散墒透气,改善根际环境,使植株根部尽快恢复正常生理活动,促进根系生长。倒伏的玉米苗,应及时扶正,壅根培土。三是早施苗肥。及时追施提苗肥,大喇叭口期每公顷追施尿素300kg。对受淹时间长、渍害严重的田块,在施肥的同时喷施高效叶面肥和促根剂,促进恢复生长。四是加强病虫害防治。涝后易发生各种病虫害,如大小斑病及玉米螟等。喷施叶面肥时,可同时进行病虫害防治。防治纹枯病可用井岗霉素或多菌灵喷雾,喷药时要重点喷果穗以下的茎叶,7~10d一次,连续2~3次。防治玉米螟应在拔节至喇叭口期用杀虫剂配成毒土,或用辛硫磷灌心。

[1] 袁文先,韩旭东,张东勤,等. 夏玉米高产栽培存在问题及对策[J]. 种业导刊,2009(05):12-13.

[2] 王振华,张新,唐保军,等. 河南省玉米育种研究进展、问题与对策[J]. 种业导刊,2005(05):16-17.

[3] 杨楠,王慧茹,班亚伟,等. 玉米高产开发田间管理技术[J].种业导刊,2009(08):21.

[4] 万炳民. 夏玉米常见病害及其防治[J]. 种业导刊,2009(08):34.

[5] 李雁航. 玉米施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种业导刊,2008(01):25-26.

[6] 马毅,张学红,牛海莲,等. 夏直播玉米高产施肥技术[J]. 种业导刊,2010(09):23-24.

S513.04

B

1003-4749(2014)03-0014-02

2014-01-16

毛安枝(1978-),女,河南光山人,本科,主要从事农业教育工作。

猜你喜欢
导刊拔节期夏玉米
夜间增温对小麦干物质积累、转运、分配及产量的影响
四川水稻分蘖-拔节期低温连阴雨时空特征
有机物料还田对夏玉米穗位叶光合性能及氮代谢的影响
房地产导刊
房地产导刊
2021年山西省小麦返青拔节期主要病虫发生趋势预报
房地产导刊
房地产导刊
巴西2020—2021年度夏玉米产量预计减少17.7%
夏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