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泰县食用菌产业市场风险防控对策

2014-01-23 05:15洪丽明
中国食用菌 2014年2期
关键词:长泰菇农食用菌

洪丽明

(福建省长泰县农业局,福建 长泰 363900)

长泰县是漳州市食用菌主产区之一,2012年鲜品总产量达2.5×104t,总产值近1.25×108元。食用菌生产虽然生产周期短,效益明显,但点多面广、个体规模较小、现代化管理水平较低、经营分散,易受自然气候、社会环境和市场供求因素等影响,具有较大经营风险,易发生“菇贱伤农”现象,如2012年第2季度,杏鲍菇价格跌至为6元·kg-1,菇农损失惨重。

本文就当前食用菌产业面临的一些市场风险,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相应防控对策,帮助食用菌生产者和经营者增强风险意识,尽量规避风险。

1 长泰县食用菌产业市场风险产生原因

食用菌产业中市场风险主要是指由于自然灾害、品种不适应、种植不规范和病虫危害等影响商品上市数量、质量与价格。在长泰,引起食用菌产业市场风险主要有以下原因。

1.1 气候灾害,无力应抗

俗话说“农业是靠天吃饭”,引起食用菌市场风险主要原因是自然灾害。目前,长泰大部分使用的食用菌栽培设施为竹木架塑料大棚,这种栽培设施虽然造价较为低廉,但极易受自然灾害影响,抵抗恶劣气候性能差,防火性能尤为低下。

1.2 缺乏食用菌市场风险评估机制

缺乏有效的食用菌市场风险评估机制是造成食用菌价格猛涨猛跌的另一主要原因。即在头一年某种食用菌价格高、卖得好,第二年菇农就会跟风大量种植,造成该种食用菌种植面积过大,供大于求,导致价格暴跌。反之,如果前一年卖得不好的菇,第二年,很多菇农就少种甚至不种该种菇类,造成“大小年”现象。这种“追涨弃跌”是目前大部分种植户进行食用菌生产经营的做法,缺乏对品种、市场价格进行有效的预测和评估。

1.3 信息不畅,供求盲目

长泰目前食用菌产区一般是在农村,信息面狭窄,也没有专业的信息网站指导生产与销售,这使菇农无法及时、准确地收集到各产地和市场的信息,很难把握市场供求的总体情况和适时行情,食用菌生产基本处于盲目自发的状态。

1.4 加工业滞后,产品附加值不高

目前我县食用菌深加工能力还比较低,存在科研力量弱,产业链条短等问题。食用菌初加工产品比重仍然很大,主要是鲜销 (如草菇)、干制 (如毛木耳)、盐制 (如双孢蘑菇)和速冻等方式,产品加工增值率低,档次低,价格也低,容易出现市场滞销、价格滑坡、经济效益欠佳等情况。

2 长泰县食用菌产业市场风险防空对策

2.1 发展设施栽培,增强产业抗风险能力

要根据市场需求和气候条件,加大食用菌设施栽培比重。设施栽培可以避免闽南地区夏季及早秋持续高温炎热、梅雨天气及台风天气对食用菌生产的危害,种植反季节食用菌补充淡季,提高生产效益。

2.2 加强市场信息体系建设,建立风险评估机制

建立和完善食用菌供求预警机制和风险防控机制,组织专家分析和预测食用菌供给情况和价格走势,及时发布食用菌市场供求的价格信息,提前进行市场预警,引导菇农科学生产。

2.3 提高技术含量,减轻市场风险威胁

在食用菌生产过程中,建立生产技术可追溯制度,指导农户在品种选择、栽培工艺、农药、肥料等方面做到合理适宜,提高自身技术水平,发展技术要求较高的名、特、优食用菌,以受客户青睐,提高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减少市场风险。

2.4 延长产业链,增强市场竞争力

着力培育食用菌产业的龙头企业,逐步形成菌种厂、菌料厂、标准化生产基地、包装销售等一条完整的产业链。组织科技力量在开发加工食用菌产品“精、深、优”上下功夫,引进一批国内国际食用菌精深加工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生产即食食品、休闲食品,甚至生产药品和保健产品等,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

2.5 鼓励发展食用菌合作组织,“抱团”抵御市场风险

由流通经销大户、农业技术人员、供销人员和种植大户组成专业合作社,连接零散的、各自经营的小农户,以“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形式组织食用菌产业化生产经营活动,促进产销连接。充分发挥专业合作社的统筹协调功能,达到食用菌产前种植有规划,产中过程有管理,产后商品有市场,以一体化的机制防范市场风险。

猜你喜欢
长泰菇农食用菌
敦煌秀
菇农装袋忙
资源禀赋、技术认知与农户技术选择偏好
——基于10省700份菇农的调查数据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中)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上)
绿色发展战略视野下菇农法律援助工作的对策探索*
不同规模菇农经济效率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下)
辩护
马长泰楹联艺术全国研讨会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