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门诊药房麻醉药品和精神一类药品的应用分析

2014-01-24 18:43杨杏花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19期
关键词:麻醉药品盐酸门诊

杨杏花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广东 广州 510515)

医院门诊药房麻醉药品和精神一类药品的应用分析

杨杏花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广东 广州 510515)

通过了解和评价医院门诊药房麻醉药品的精神一类药品的应用情况和趋势,可为麻醉药品的精神一类药品的临床合理用药与规范化管理提供帮助。本文现对我院门诊药房麻醉药品的精神一类药品的应用情况进行了统计与分析,针对存在的不足,并给出了相关建议。

麻醉药品;一类精神药品;应用;DDC分析;三阶梯用药

麻醉药品和精神一类药品属于国家特殊管理的药品,主要起中枢性镇痛作用,其在缓解创伤、手术及晚期癌症疼痛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使用得当,可以治疗疾病;若使用不当,发生滥用,则成为毒品,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和社会安全稳定。为更好的规范医院麻醉药品和精神一类药品的使用情况,更深层次地探究是否存在不合理用药,现对我院近来麻醉药品和精神一类药品的应用情况进行了统计和分析[1]。

1 资料与方法

使用医院的微机管理系统对我院门诊2012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的精神一类药品和麻醉药品的具体使用概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统计内容具体到患者的姓名、年龄、疾病类型、使用药物类型、使用频率、给药方法、药物总使用量等多个内容。在统计好这些内容后使用限定日剂量DDD和药物利用指数DUI两个重要项目作为判断药物使用概况的重要指标和依据。这两个项目中,DDD指的是一种药物为了能够达到治疗目的而规定的一日最大使用剂量,比如在药品使用说明书中常看到的成人一日2片或者儿童一日半片等指的就是DDD。本研究DDD值的参考标准为第16版的《新编药物学》,若有些项目未收入其中,那么则以药物使用说明书上规定作为判定标准。用药总量的计算方式为:用药总量=规格×使用数量。DDDs=用药总量/药物DDD值。且同一种药物若采用不同给药途径,或者采用同一种给药途径的不同药物,均必须要分别计算其DDDs。其中DDDs的主要作用是能够非常客观且直观的反映出一种药物的具体使用频率,也就是结果值越大,那么则说明临床使用率最高。而DUI的计算方式为DUI=DDDs/使用天数,且其结果值判定主要以1.0为标准。即若结果值<1.0,那么则说明日处方量<DDD值,若结果值大于1.0,那么则说明日处方量>DDD值。而一些特殊情况下(极量麻醉药),DUI=1可以判定为用药合理。另外,DDC=用药金额/DDDS,DDC值主要是反应患者的用药支出费用。

2 结 果

2.1 一般资料

我院门诊2012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的精神一类药品和麻醉药品开出处方数有1182张,其中男性患者778张(占65.8%),女性患者404张(占34.2%)。患者最小年龄1岁,最大年龄95岁;所有麻醉和精神药品中最常见的药物类型有注射液型(盐酸哌替啶、枸橼酸芬太尼以及盐酸吗啡),药片型(盐酸羟考酮控释片、硫酸吗啡缓释片、磷酸可待因片、哌甲酯片)以及药贴型(芬太尼透皮贴)等。这几种药物类型中,使用最多的主要为盐酸吗啡注射液(10 mg)和盐酸羟考酮控释片(40 mg),分别占29.2%和15.2%。

2.2 两种类型药品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情况

在所有用药项目中,手术前麻醉和癌疼痛患者止痛是两个应用麻醉药品和精神一类药品最多的项目,其中癌痛患者用药次数982次(83.1%),手术麻醉用药次数95次(8.0%)。

2.3 两种类型药品药物的使用频率和使用金额概况

两种类型药品中使用频率最高且药物使用费用最多的患者类型位居首位的为癌症疼痛患者(均是使用在剧烈疼痛镇痛方面),居第二位的为手术前麻醉止痛患者(患者类型比较多),第三位为肾绞痛,肾结石患者。

3 分析与讨论

3.1 各科室用药分析

从以上研究可知,精神一类药品和麻醉药品在我院主要应用方向为手术麻醉止痛和癌痛患者止痛两个方向。且后者用药数量和次数远远要超过前者用药次数[2]。而除了这两个方向用药频率最高之外,肾绞痛也是用药频率较大的一个方向。而这两种药品中使用较多的药物类型有盐酸吗啡注射液、盐酸哌替啶注射液以及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等,这些药物大多是在急诊室中使用。但是少数情况下盐酸哌替啶注射液也会在生殖手术前使用,其作用是在全麻手术中起维持镇痛的作用。几种常见麻醉药品中,每一种药物均有各自特点,应用侧重方向均各不相同,如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的麻醉镇痛药效最强,大约是盐酸吗啡药物药性的60至80倍,且药效发挥速度快,本身也没有释放组胺,所以相对而言比较安全。但是相比于其他麻醉镇痛药物而言,这种类型药物的麻醉镇痛维持时间比较短,且该药物若与氟哌利多一同使用时一般会出现不良现象,所以该药物在门诊的使用率相对比较低;盐酸哌替啶注射液是生殖中心使用率最高的一种麻醉药品,占所有麻醉用药人次的60.1%,另外这种药物在急诊室中的利用率也比较高,约占急诊室麻醉总人次的38.5%,但是该种药物在其他科室使用率非常低,甚至很多科室均不使用。门诊使用该药物主要是使用在肾绞痛的急性镇痛以及手术前麻醉方面。该药物镇痛维持时间也相对比较短,麻醉强度也不是很高,大约仅为盐酸吗啡的1/10至1/8,且该药物主要是应用在剧痛方面,而由于该药物在使用过程中代谢的产物会导致中枢神经中毒,若长期一段时间持续使用这种类型药物进行麻醉镇痛,那么将有可能造成患者出现神经功能失常或者惊厥的现象。所以,一般在需要长期进行止痛治疗的癌症患者均不建议使用该药物。门诊麻醉用药类型中,盐酸羟考酮缓释片使用率最高,接着为芬太尼透皮贴剂,再者为盐酸哌替啶注射液。从这几种药物使用结构类型中可以看出,门诊精神一类药物和麻醉药物大多数均是应用在癌痛治疗中。

3.2 DUI分析

对药物利用指数DUI(drug utilization index)进行准确计算和客观分析,除了能够准确得出医师的用药习惯之外,还能够非常直观的了解用药是否合理问题。世界卫生组织关于癌症止痛治疗指导中就明确规定癌症疼痛患者应该坚持个性化用药原则。也就是说,在给予患者镇痛药物时,治疗医师必须要根据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以及需要程度使用合理的剂量。且为了确保镇痛药物能够真正缓解疼痛的同时不会产生不良影响,在给予个体患者药物时,应该在合理分分析药物可耐受反应以及镇痛效果两个方面内容后选择最佳剂量。总而言之就是要根据个体病情需要和身体的承受能力选择药物剂量,确保应用剂量能够在最短时间实现无痛目的。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我院在使用麻醉药品和精神一类药品方面均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要求使用,整体应用相对比较合理。但是,为了能够使这类药物在临床门诊应用过程中更加的符合规范和安全合理,相关人员应该坚持做到在给予癌痛患者药物治疗时必须首先详细了解患者病痛的根本原因、主要性质以及病痛对生理产生的不良影响等情况之后才开始对症用药。且除了必须要掌握基本用药准则之外,还需要做到以下几点:①按照病情严重程度和患者身体状况给予制定不用剂量用药。通常情况下是开始先使用小剂量,然后在身体开始适应后慢慢的增加剂量直到病痛缓解。②对于存在严重呕吐或者无法吞咽的患者,那么可以使用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③严格规定用药时间。必须要按照使用说明书上规定的时间给药,如此能够确保药效刚好发挥的同时还可有效避免机体对药物上瘾。④密切监护患者用药后反应。在使用止痛药时必要密切观察患者身体变化情况,确保在不良反应出现时能够第一时间处理。⑤坚持阶梯用药原则。也就是根据病痛的轻重选择强度不同的阵痛药物。一般情况下,轻度选择非甾体抗炎药,中度选择弱阿片类药物,重度选择强阿片类药物。且若有需要,那么可以合用非甾体抗炎药和阿片类药两种,临床结果表明,这两种止痛药物联用止痛效果非常明显,但是使用时需要适当减少阿片类药物的剂量。除此之外,在严格按照阶梯用药原则用药过程中还可以根据病情适当使用一些辅助药物,比如同样有镇痛效果的抗惊厥药物以及三环类抗抑郁药物等。

[1] 肖廷英,李川松.我院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规范化管理实践[J].中国药业,2012年21(2):49-50.

[2] 侯书杰,裴振伟,李淑香.2007-2009年某院门诊药房麻醉药品应用情况分析[J].中国临床研究,2011,24(1):68.

R971.2

B

1671-8194(2014)19-0179-02

猜你喜欢
麻醉药品盐酸门诊
盐酸泄漏
门诊支付之变
盐酸氨溴索联合抗生素在慢性支气管炎治疗中的作用分析
盐酸氨溴索在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应用
医院麻醉药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针对新时期麻醉药品管理的探究
汉字小门诊系列(四)
汉字小门诊系列(九)
汉字小门诊系列(八)
2012~2014年我院门诊麻醉药品使用情况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