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层螺旋CT在小肠炎性疾病诊断中的价值

2014-01-24 18:43陶天武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19期
关键词:炎症性肠壁肠炎

陶天武

(佛山市南海区第七人民医院CT室,广东 佛山 528247)

16层螺旋CT在小肠炎性疾病诊断中的价值

陶天武

(佛山市南海区第七人民医院CT室,广东 佛山 528247)

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在小肠炎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40例临床怀疑小肠疾病患者(男26例,女14例,平均年龄45岁)行16层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并通过后处理软件进行多平面重建及三维成像,观察病变形态及与周围器官组织等的关系,最后同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 本组40例患者中,经病理确诊的小肠炎症性病变共16例(男9例,女7例,平均49岁),其中克隆病10例,小肠结核2例,2例为小肠肿瘤,小肠憩室3例,小肠吸收不良综合征1例。结论 小肠CT检查是一种快速、无创性的检查,平扫可以显示病变与邻近组织的关注以及肠外的情况,增强扫描还可以显示肠系膜血管的血运。为诊断小肠炎性疾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小肠;多层螺旋CT;炎症性疾病

小肠疾病发病率不高,但患者多无特异性症状和体征,小肠在腹腔内无固定的解剖结构,加之蠕动变化,这些都给小肠疾病的诊断带来困难,临床易发生误诊、漏诊。既往小肠病变诊断主要依靠口服钡餐或小肠插管气钡造影,患者检查痛苦,耐受力较差的甚至不能完成检查。随着近年来多层螺旋CT(multi slice CT,MSCT)的临床应用日益普遍,其在小肠疾病诊断中的应用逐渐为广大患者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并且舒适的检查途径。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搜集我院2012~2013年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较完整,临床怀疑小肠疾病患者40例(男26例,女14例;年龄范围23~75岁,平均年龄47岁)。患者临床症状主要为上腹胀痛不适、间断便血、黑便。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小肠炎性疾病16例,其中男9例,女7例,年龄27~72岁等。

1.2 检查方法:小肠CT造影检查前一晚口服番泻叶1~3 g泡服,并于检查前日多量饮水,约2000 mL,检查前约60 mm分次口服3%泛影葡胺溶液1500 mL,扫描范围为膈顶至耻骨联合上缘,增强CT扫描在平扫后进行,经肘静脉注入300 mg/mL碘海醇100 mL,速度3.0 mL/s,分别行动脉期、门脉期、平衡期扫描。

1.3 图像分析:轴位CT图像,经网络传送到工作站ADW4.6上。用容积再现方法重建CT图像来分析病症。在工作站上进行多平面重组、最大密度投影等方法重建,由两位高年资影像医师对影像作出准确分析,并与病理结果相对照。

2 结 果

2.1 40例疑似小肠疾病患者中,病理确诊的小肠炎症性病变共16例(男9例,女7例,平均49岁),其中克隆病10例,小肠结核2例,小肠憩室3例,小肠吸收不良综合征1例,2例为小肠肿瘤。

2.2 小肠炎症性病变的表现 克隆病以节段性、跳跃性为其特点,本组10例克隆病表现为小肠黏膜皱襞增粗、变平,小肠黏膜的裂隙样溃疡,肠腔不规则狭窄,肠壁僵硬,1例合并瘘管形成;小肠结核2例,表现为肠壁的连续、对称、均匀轻度增厚;3例小肠憩室,表现为小肠肠管系膜缘向外突出的囊袋状结构,1例并发感染;小肠吸收不良综合征表现为小肠黏膜皱襞呈环状增粗,肠管呈腊肠样扩张,肠系膜血管增粗。

3 讨 论

3.1 小肠为人体最长的器官,虽然发病率不如其他肠道高,但因其症状和体征无明显特异性,导致诊断困难。目前小肠的影像检查方法主要有口服钡剂造影、小肠灌肠等。但是他们都有自身的一些局限性。小肠插管造影使小肠扩张更好,而口服钡剂更利于对末端回场的显示,但由于这些检查对患者配合的程度要求较高,对于衰弱的患者特别是危重患者往往不能完成检查,在怀疑肠梗阻或是肠绞窄的患者更是禁忌证。同时,检查时间过长、放射剂量过高也限制了此两项检查的进一步应用。近年来,多层螺旋CT广泛应用于临床,其快速大范围的容积扫描,一次屏气即可完成全腹扫描,强大的后处理功能为小肠检查提供了新的方法[1-2]。

3.2 小肠CT造影采用口服大剂量碘对比剂充盈远端肠管,口服和静脉内对比剂同时使用,更有利于肠道和腹盆腔病变的区别,当怀疑有肠梗阻的患者可见减量服用对比剂。16层螺旋CT可以通过一次屏气完成一个时相的扫描,检查速度快,射线剂量低。有利于减轻患者的痛苦,减少患者受射线照射的危害。检查完成后可以通过后处理工作站对图像进行三维重建,包括多平面重组(MPR)、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等,有利于医师观察肠道病变的部位、大小、形态以及和周围组织的关系。

3.3 多层螺旋CT在小肠炎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包括最常见为克隆病(crohn's disease,CD),又称为局限性肠炎,最初认为是慢性阑尾炎或小肠结核引起的非特异性肉芽肿,病变好发于回肠末端,也可侵犯空肠远端和结肠,组织学改变为肠壁黏膜下层的淋巴组织增生和淋巴水肿,引起小肠皱襞的对称性增厚。病变后期肠腔明显狭窄,影像表现为肠腔不规则狭窄,肠壁僵硬。多层螺旋CT的优势在于能显示克隆病肠道内外的关系,如肠系膜的炎症性改变、脓肿和瘘管的形成以及肠外并发症;动态增强扫描和后处理还能了解肠系膜的血运情况。病变早期可见黏膜有明显强化,而随着疾病的进展,肠壁纤维增厚,异常强化逐渐减少,以此推断,小肠黏膜的强化程度与疾病的活动性有密切关系。Siddiki 等[4]报道多层螺旋CT对于发现活动期克隆病病变的敏感度为80%~90%,其中有24%的病变在内镜下呈正常。小肠结核:可由血行播散或由腹腔内结核灶直接蔓延所引起,通常为全身结核的腹部表现,好发于回盲部,可累及空肠、回肠以及结肠。病理上分为溃疡型和增殖型。溃疡型肠结核早期为肠壁淋巴结受侵,后融合形成干酪样病灶,基底宽窄不一,可深达肌层和浆膜层,形成结核性腹膜炎。因病变发展较慢,可形成脓肿和瘘管。CT表现为腹水,腹膜淋巴结钙化或肿大。小肠憩室好发于空肠近端,多为先天性,常无明显临床症状,经常是在检查小肠疾病时偶然发现,如并发感染则可有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CT检查能够很好的显示憩室的形态、大小,较易诊断。小肠吸收不良综合征为比较常见的小肠消化、吸收功能障碍。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腹泻,粪便稀薄量多油腻多等脂肪吸收障碍,又称脂肪泻。影像表现为小肠蠕动加快,对比剂排空迅速,肠腔普遍扩张,CT可见小肠扩张,肠壁增厚,肠系膜脂肪密度增高。

综上,小肠CT成像和小肠造影相比具有图像清晰、提供的信息量多、禁忌证少、患者耐受性好等优点,它能与内镜检查相互补充,协助临床医师更加完整、准确的评估克罗恩病患者的病情,并将有可能代替传统的小肠造影成为小肠炎性疾病主要的影像学检查手段。

[1] 朱希松,章士正,毛明香.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对Crohn病的诊断价值评价[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1,21(6):860-865.

[2] 朱炯,龚红霞,周滟,等.口服法小肠灌肠CT检查的诊断价值研究[J].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07,13(2):100-104.

[3] 岳文杰,董乐,刘懿,等.多层螺旋CT小肠增强造影在诊断炎症性肠病中的价值研究[J].临床消化病杂志,2011,23(5):263-266.

[4] Bruining DH,Siddiki HA,Fletcher JG,et al. Prevalence of Penetrating Disease and Extraintestinal Manifestations of Crohn’sdisease detected with CT enterography[J].Inflamm Bowel Dis,2008, 14(12):1701.

R574.5

B

1671-8194(2014)19-0246-02

猜你喜欢
炎症性肠壁肠炎
营养干预方法可改善炎症性肠病
高盐饮食或可诱发炎症性疾病
肠壁增厚分层并定量分析对小肠坏死的诊断价值
16 排CT 诊断肠壁缺血性病变的诊断价值及临床作用探讨
冬季鸡肠炎易发 科学防治有方法
肠炎的症状有哪些
高频超声诊断小儿原发性小肠淋巴管扩张症
巧用鸡蛋清治猪肠炎
炎症性肠病与肝胆胰病变
MDT在炎症性肠病诊断和治疗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