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致交替性动眼神经麻痹2例诊疗分析

2014-01-24 20:28齐亚丽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14年21期
关键词:肌麻痹视物肌无力

齐亚丽

(辽宁省沈阳市康平县人民医院内科,110500)

糖尿病致交替性动眼神经麻痹2例诊疗分析

齐亚丽

(辽宁省沈阳市康平县人民医院内科,110500)

目的 探讨糖尿病致动眼神经麻痹的临床表现、发病机制、鉴别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 对2例糖尿病致动眼神经麻痹患者的诊治过程及随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例患者均好转出院,随访3~4个月恢复正常。结论 对糖尿病致动眼神经麻痹,及时给予规律治疗,患者恢复效果较好。

糖尿病;并发症;交替性动眼神经麻痹;早期康复训练

糖尿病神经系统损害约占糖尿病病例的4%~6.1%,若以周围神经传导速度或临床判断,糖尿病多发神经病损害几乎可占糖尿病患者的47%~91%。糖尿病动眼神经麻痹临床少见,约占糖尿病并发症的0.4%~7.0%[1],以单侧受累较多见,双侧交替出现麻痹者非常少见,笔者在临床工作中曾遇2例。现报告如下。

1 病例资料

1.1 病例1 患者男,53岁,以双眼睑交替下垂、视物模糊1个月加重2 d为主诉入院。患者于1个月前无诱因出现视物不清、右侧眼睑下垂、眼眶疼痛,眼科诊断为动眼神经麻痹,予复方樟柳碱等治疗,2周后略缓解,仍视物模糊。2 d前患者再次出现左侧眼睑下垂。患者既往有糖尿病史7年,血糖控制不良;有高血压病史。查体:脉搏69次/min,血压148/102 mm Hg;神清语明,双侧眼睑下垂,左侧下垂较重,不能视物,右侧可抬起,但不完全,左眼向上、向内、向下运动不能,右眼向上、向下运动不充分,双侧瞳孔等大正圆,直径约3.0 mm,对光反射灵敏;其余内科系统和神经系统检查无明显异常。实验室检查:糖化血红蛋白8.80%,空腹血糖11.44 mmol/L。颅脑磁共振(MRI)检查:脑内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弥散加权成像(DWI)未见近期梗死灶。颈动脉彩超检查:双侧颈动脉硬化样改变。肺CT检查无异常;头颈部动脉血管CT造影(CTA)检查示双侧颈内动脉虹吸部钙化斑块,管腔轻度狭窄,余无异常。新斯的明试验阴性。肌电图检查示面神经各支正常,重频电刺激正常。诊断为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给予改善循环、营养神经、小量激素、胰岛素控制血糖等治疗15 d,患者右眼正常,左眼睑可抬起。

1.2 病例2 患者女,68岁,以双眼睑交替下垂伴视物模糊3个月加重1周为主诉入院。患者于3个月前开始出现右侧眼睑下垂,不能抬起,伴右前额和眼眶部持续性疼痛、视物模糊。诊断为动眼神经麻痹,给予改善循环、营养神经、小量激素、胰岛素控制血糖等治疗,右眼恢复近正常。1周前又出现左侧眼睑下垂,再次住院。该患者既往有糖尿病史5年,血糖控制不良。查体:神清语明;左侧眼睑下垂,用力睁眼时眼睑下缘和瞳孔下缘相切,双侧瞳孔等大正圆,直径约3.0 mm,对光反射灵敏,左眼向上、向下、向内运动不能,其余查体无异常。空腹血糖8.9 mmol/L,糖化血红蛋白8.0%,新斯的明试验阴性,肌电图检查无异常,头CT检查无异常,头颈部动脉血管CTA检查排除动脉瘤,头MRI+DWI检查未见责任病灶。诊断为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治疗方法同病例1,经3周的治疗,患者左侧眼睑可抬起,但不完全,出院后随访。

2 讨论

糖尿病合并动眼神经麻痹的临床特点:中老年人多见,多于动眼神经麻痹前出现额颞顶眶部较弥散、不同程度的头痛或不适感;突然起病,多以复视为主诉,也可以此病为首发症状;眼内外肌麻痹分离,表现为眼睑下垂,眼球上下视及内收受限,一般多表现为不完全麻痹,瞳孔大小及对光反射正常,可先于糖尿病症状而发病(糖尿病临床症状出现前,电生理检查可发现感觉和运动传导速度减慢)或有糖尿病史;多为单侧,亦可双眼同时发病或交替反复发病,但较少见;本病的临床发病与糖尿病病程及血糖水平不平行;易治愈,复发率低,多于3~6个月自行缓解,预后较好[2]。

糖尿病合并动眼神经麻痹的发病机制至今尚未明确[3],其可能发病机制如下:①神经营养血管,特别是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血管内皮细胞增生,血管内壁有脂肪和多糖类沉积导致管腔狭窄,同时,糖尿病患者的血小板及纤溶系统功能异常,易促进血管内血栓形成,引起神经组织缺血、缺氧,最终导致神经损伤和坏死。②血糖增高,葡萄糖在醛糖还原酶作用下转化的山梨醇和果糖增多,由于神经组织内无果糖激酶,造成山梨醇和果糖在神经组织内大量沉积,细胞内渗透压升高,最终导致神经节段脱髓鞘变性、轴索变性等。③老年人血糖增高可加速脑动脉硬化,造成脑部供血、供氧障碍。由于动眼神经的供血侧枝循环不丰富,当出现动脉闭塞时,神经营养血管缺血缺氧,导致动眼神经营养不良而脱髓鞘。由于动眼神经中央部分纤维易受累,而控制瞳孔括约肌的副交感纤维位于周边,故瞳孔通常不受影响,这也是与动脉瘤所致动眼神经麻痹相鉴别的要点之一。

糖尿病合并动眼神经麻痹需要与以下疾病进行鉴别诊断。①本文2例患者均出现交替性眼肌麻痹,反复发作,首先应考虑与重症肌无力的单纯眼肌型相鉴别。50%~70%重症肌无力患者以提上睑肌、眼外肌无力为首发症状,提上睑肌无力表现为上睑下垂,起初常由一侧上睑下垂开始,随后两眼出现交替性上睑下垂,眼外肌无力可以出现视物模糊、复视、斜视、弱视,双侧眼外肌无力多不对称,严重眼外肌无力可出现眼球固定。重症肌无力可根据病史、临床表现、神经系统检查、新斯的明试验及肌电图检查等进行诊断。该2例患者无晨轻暮重表现,肌电图正常,新斯的明试验阴性,因此可排除重症肌无力。②该2例患者在第1次出现眼肌麻痹时都有前额或眶部疼痛,因此需与痛性眼肌麻痹相鉴别。痛性眼肌麻痹[4]为海绵窦及其附近的非特异性炎症,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单侧发病,无双侧发病或左右交替,头痛较剧烈,颅神经损害除动眼神经受损症状外,易合并滑车、外展、三叉神经第一支受损。CT或MRI检查一般有鉴别诊断价值。首选激素治疗,疼痛缓解较快,颅神经损害恢复慢。

综上所述,中老年糖尿病患者临床上出现动眼神经麻痹的诊断不难,但需排除重症肌无力、痛性眼肌麻痹、动脉瘤等其他疾病,以免造成误诊、误治。在治疗上,应遵循积极控制血糖、纠正代谢紊乱、神经修复的原则。胰岛素除能降低血糖、纠正代谢紊乱外,其本身还是免疫调节剂及神经营养因子,对糖尿病神经病变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因此,建议早期使用胰岛素。由于该2例患者均有头痛或眼眶痛,均给予小剂量强的松治疗,其机理为糖皮质激素可使毛细血管通透性降低,减轻组织水肿变性,有利于肌醇透入、稳定溶酶体、阻断水解酶和蛋白因子的释放,均可促进颅神经的修复。本文2例患者经过积极降糖、激素、血管扩张剂、神经营养药物治疗,病情明显好转,随访3~4个月,均恢复正常。

[1] 朱禧星.现代糖尿病学[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333-341.

[2] 姚阳,俞大力.以动眼神经麻痹为首发症状的老年糖尿病26例临床分析[J].秦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0(1):30-31.

[3] 谢云,王家驰.糖尿病颅神经病变[J].国外医学(内分泌分册),2004,23(2):93-95.

[4] 范蓉.13例痛性眼肌麻痹临床分析[D].大连:大连医科大学,2007.

1672-7185(2014)21-0059-02

10.3969/j.issn.1672-7185.2014.21.040

2014-05-17)

R58

A

猜你喜欢
肌麻痹视物肌无力
预防护理在全身型重症肌无力患者预防误吸中的应用效果
中医药治疗重症肌无力系统评价的再评价
中英文对照名词词汇(六)
“脾主肌肉”在治疗ICU获得性肌无力中的应用
哪些眼病会引起视物变形
血管病相关性眼肌麻痹病因的研究进展
神经科疾病与眼外肌麻痹的临床分析
不可思议的奇人异事
以眼肌麻痹为唯一或主要表现的脑干梗死临床特点研究
视疲劳当以养肝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