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城区11~12岁超重肥胖儿童饮食行为及认知调查分析

2014-01-25 01:18张月芳杨丽芳俱西驰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4年3期
关键词:检出率饮食差异

王 伟 张月芳 杨丽芳 俱西驰 张 欢 郭 萌

1)陕西省人民医院儿童保健科 西安 710068 2)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西安 710061

目前,随着生活环境的改变(如能量过度摄入、低体力活动、静态活动多等),肥胖患病率呈现出显著上升趋势[1]。儿童期肥胖已成为社会公共问题。超重肥胖不仅对儿童的身体健康构成严重的威胁,而且也是诱发成年期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心血管疾病及癌症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重要因素[2]。所以了解儿童超重肥胖饮食行为习惯,将有助于预防和控制儿童超重肥胖发生。本研究通过探讨西安城区部分小学11~12岁儿童超重肥胖的患病率及饮食状况,为进一步防治儿童超重肥胖提供科学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与方法 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西安市城区共4所小学11~12岁学生1 535名,其中男785名(51.14%),女750名(48.86%)。按常规标准法测定所有研究对象的身高、体质量,按照体重指数(BMI)=体质量(kg)/身高(m2)计算BMI值,以中国肥胖工作组制定的标准作为筛查超重、肥胖的标准[3]。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11~12岁年龄段超重肥胖学生饮食运动状况进行分析。均填写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基本情况、生活饮食行为及对超重肥胖危害的了解情况等。

质量控制:经培训的医务人员和调查员使用同一型号校正后的测量仪器,严格按照要求测量儿童身高、体质量。儿童年龄按照实足年龄计算。

1.2 统计学分析 采用 Microsoft Excel 2003录入数据,核查并纠错;采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以均数±标准差()表示,2组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One-way ANOVA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男女生超重和肥胖检出率比较 1 535名儿童中,超重与肥胖295名,检出率19.22%,男生194名(12.64%),女生101名(6.58%);其中超重225名,检出率14.66%(男生9.45%,女生5.21%);肥胖70名,检出率4.56%(男生3.19%,女生1.37%);男生超重肥胖检出率显著高于女生(χ2=31.25,P<0.01)。

2.2 2组儿童饮食行为比较 将295名超重肥胖学生及295名健康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比较2组饮食行为。2组间性别及年龄构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此次调查,每周≥4d不吃早餐的超重肥胖儿童为69名(23.39%),健康儿童29名(9.83%),差异显著(P<0.01)。超重肥胖儿童每天喝奶量>500mL 89名(30.17%),而健康儿童48名(16.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晚上加餐习惯的超重肥胖儿童183名(62.03%),健康儿童149名(50.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喜爱吃蔬菜和水果的肥胖儿童177名(60.00%),健康儿童149名(50.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喜欢吃甜食的肥胖儿童153名(51.86%),而健康儿童127名(43.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2组儿童对超重肥胖危害及体质量控制知晓率比较对于问卷调查“你知道肥胖症对身体健康有哪些危害?”问题的应答,223名(75.59%)超重肥胖儿童回答“不知道”;209名(70.85%)健康儿童回答“不知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问卷调查“你知道怎样有效地控制体质量吗?”问题的应答,215名(72.88%)超重肥胖儿童回答“不知道”;189名(64.07%)健康儿童回答“不知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本次调查数据显示,西安市城区内11~12岁儿童超重肥胖检出率为19.22%(男生12.64%,女生6.58%)。其中超重检出率为14.66%(男生9.45%,女生5.21%);肥胖检出率为4.56%(男生3.19%,女生1.37%);本调查超重检出率与济南市同龄儿童超重检出率相当,而远低于济南市同龄儿童肥胖检出率[4];本组数据高于江南经济富裕的乡村和小城镇同年龄段儿童超重肥胖检出率[5]。西安市地处我国西北地区,11~12岁儿童超重肥胖检出率处于东部省会城市及南方经济富裕的乡村和小城镇,可能与经济发展状况有关。

每天吃早餐是世界卫生组织 (WHO)倡导的一种促进健康的行为,也是我国传统科学饮食观念。早餐占全天总能量摄入的25%~30%。本研究结果显示,超重肥胖小学生不能坚持吃早餐的人数较健康儿童高。不吃早餐会使中枢神经系统受到空腹刺激,饥饿感使儿童在午餐中不知不觉地超量进食而引起肥胖,说明不吃早餐是儿童超重、肥胖的诱发因素之一[6]。本调查发现,每天喝奶量>500mL的超重肥胖儿童人数显著多于健康儿童人数,与李伟等[7]调查结果相符,认为喝牛奶是超重肥胖的相关因素。本调查结果显示,不喜爱吃蔬菜和水果的肥胖儿童应答率高于健康儿童。有文献报道,蔬菜和水果可降低肥胖的相对危险度[8]。蔬菜和水果富含水分和纤维,能量低,可增加人体饱腹感,减少饥饿。本研究还显示,有晚上加餐习惯及喜欢吃甜食的肥胖儿童均较健康儿童多,该结果与大多文献报道相符。但也有研究认为吃夜宵是肥胖的保护因素[9],所以对于睡前吃东西是否与肥胖相关还需进一步研究。

本调查发现70%以上的超重肥胖儿童及健康儿童不了解“肥胖症对身体健康的危害”。72.88%的超重肥胖儿童不知道怎样有效控制体质量。说明儿童对超重肥胖危害及体质量控制方法的认识不足。该结果提示我们应该加强超重肥胖儿童的健康教育,使其认识到肥胖的远期不良后果,纠正其不良饮食习惯,提倡科学平衡饮食,同时加强体育锻炼,定期对其体质量进行检测,从而达到预防超重肥胖的目的。

[1] Sundblom E,Petzold M,Rasmussen F,et al.Childhood overweight and obesity prevalences levelling off in Stockholm but socioeconomic differences persist[J].Int J Obes(Lond)2008,32(10):1 525-1 530.

[2] Beilin L,Huang RC.Childhood obesity,hypertension,the metabolic syndrome and adult cardiovascular disease [J].Clin Exp Pharmacol Physiol,2008,35(4):409-411.

[3] 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 .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体质指数分类[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4,2(25):97-102.

[4] 李荔,徐贵法,蔺新英 .济南市小学生肥胖发生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0,11(26):773-777.

[5] 武俊青,戎芬,李玉艳,等 .无锡市10~14岁儿童超重肥胖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卫生研究,2012,41(5):743-747.

[6] 李珊珊,王海俊,吴双胜,等 .北京市不同体型小学生饮食行为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10,31(6):662-664.

[7] 李伟,杨漾,庄洁,等 .上海市部分11-18岁学生超重肥胖现状及其相关因素调查分析[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10,29(6):652-654.

[8] Moreira P,Padrao PE.Economic and dietary determinants of obesity in Portuguese adults:A cross sectional study[J].Eat Behav,2006,7(3):220-228.

[9] 郭亚文,姜庆五,高洁,等 .上海市静安区学生肥胖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9,30(11):1 018-1 021.

猜你喜欢
检出率饮食差异
JT/T 782的2020版与2010版的差异分析
相似与差异
QCT与DXA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检出率的对比
安宁市老年人高血压检出率及其影响因素
春节饮食有“三要”
长程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分析
饮食如何搭配才健康
找句子差异
健康饮食
别样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