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先兆流产临床分析

2014-01-25 09:12白东燕
中国民间疗法 2014年4期
关键词:腰酸肌注杜仲

白东燕

(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473000)

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先兆流产临床分析

白东燕

(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473000)

早期先兆流产 胎漏 胎动不安 中西医结合

早期先兆流产指妊娠12周前伴有少量阴道流血,伴有或不伴有下腹疼痛、腰酸、下腹坠胀等症,但无妊娠物排出,妊娠试验仍为阳性。本病为妇产科常见病,发病率高,若能及时有效诊治多能继续妊娠,否则症状加重,则可能流产。

一般资料

2012年9月~2013年7月68例病例均来自我院门诊及病房,年龄20~39岁,平均26.6岁;停经天数39d~3个月,平均49.4d。初孕妇28例,有人流史22例,有自然流产史9例,宫外孕4例,复发性自然流产史5例。

诊断标准:①有停经史。②尿妊娠试验阳性,B超示:宫内见妊娠囊,或见胎芽、胎心搏动。③阴道少量出血,伴或不伴腰酸、下腹疼痛或下腹坠胀。④子宫颈口未开,子宫体软,大小与孕周相符。

治疗方法

一般治疗包括卧床休息,禁止性生活,加强营养,保持情绪稳定。西药采用:黄体酮针20mg,每日1次,肌注;绒促性素针2000U加入生理盐水3ml,每日1次,肌注。中药方组成:菟丝子30g,桑寄生21g,续断21g,山药21g,白术18g,白芍18g,陈皮12g,阿胶珠9g,炙甘草6g。日1剂,水煎分2次口服。出血量稍多,色鲜艳加艾叶炭6g,黄芩炭15g,旱莲草15g,杜仲炭15g;若大便秘结者加生何首乌15g,火麻仁15g,决明子15g;伴腰酸甚者加杜仲15g,山药15g;若恶心呕吐甚者加姜竹茹12g,苏梗12g,砂仁6g。

典型病例

患者,女,29岁,以“停经49d,少量阴道出血2d”于2013年4月3日就诊。2d前无诱因少量阴道出血,色黯,感腰酸困,大小便正常,舌淡红,苔薄黄,脉沉滑。尿HCG阳性;B超示:宫内早孕,见胎心搏动。孕4产1,既往有1次人流史及1次胚胎停育史。血孕酮、β-HCG稍低于正常值。诊断:中医:胎漏;西医:先兆流产。治则:补肾固冲,止血安胎。方药:菟丝子30g,桑寄生21g,续断21g,山药18g,白术18g,白芍18g,陈皮12g,杜仲炭15g,黄芩炭15g,旱莲草15g,阿胶珠9g,炙甘草6g。3剂,日1剂,水煎分2次口服。黄体酮针20mg,每日1次,肌注;绒促性素针2000U加入生理盐水3ml,每日1次,肌注;嘱其卧床休息,畅情志。3d后复诊,极少量阴道出血,感腰酸稍好转,去杜仲炭加杜仲15g,3剂;西药继用,复诊出血停止,腰酸好转,复查B超及血P、血β-HCG与孕周相符。去黄芩炭改为黄芩,继服6剂巩固疗效。

治疗结果

疗效标准:痊愈:症状体征消失,胚胎发育与孕周相符。显效: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胚胎发育与孕周相符。有效:症状体征有所改善,胚胎发育与孕周基本相符。无效:症状体征未改善或加重,胚胎发育不良或停止。

观察指标:阴道出血、小腹疼痛及腰酸胀痛等症状、体征,胚胎发育情况等。

结果:经治疗痊愈30例,显效24例,有效8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1.2%。

讨论

早期先兆流产属中医“胎漏”“胎动不安”等范畴。其病因主要包括遗传因素、生殖器官异常、全身性疾病、内分泌异常、免疫功能异常、创伤刺激、不良习惯、环境因素等。西医多采用卧床休息,补充黄体酮或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疗,黄体酮是天然的孕激素,降低子宫平滑肌兴奋性,促进胚胎发育。本病主要是肾虚冲任不固,不能摄血养胎,故以补肾固冲安胎为治疗大法。菟丝子补益肾精,固摄冲任;桑寄生、续断补肝肾,调冲任;阿胶滋阴养血止血;山药平补三焦;白术、陈皮健脾益气;白芍配炙甘草,缓急止痛安胎。全方补肾益气,固摄冲任,则胎自安。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先兆流产疗效确切,但对于胚胎染色体异常无效,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

2013-11-06)

猜你喜欢
腰酸肌注杜仲
ALA-PDT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肌注治疗尖锐湿疣的效果观察
这些肾虚谣言,别信!
改良肌注方法在提高妊娠合并梅毒产妇分娩新生儿肌注成功率中的应用
甲氨蝶呤不同肌注方案治疗异位妊娠的Meta分析
经常早醒,可能是抑郁症
略阳杜仲
《养花》选段
殃及池鱼
周末
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