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医药三大学说

2014-01-25 16:32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4年8期
关键词:藏医培根学说

1.山东省药品审评认证中心,山东 济南 250013;2.山东阿如拉药物研究开发有限公司,山东 济南 250101

藏医药三大学说

刘军田1邵成雷2付素心2马宏伟2

1.山东省药品审评认证中心,山东 济南 250013;2.山东阿如拉药物研究开发有限公司,山东 济南 250101

藏医药学是我国传统医药宝库中的一枝瑰丽的奇葩,是世界四大传统医学之一,发展至今上千年历史中形成了一套系统完整的藏医药理论。其中三因学说、五源学说、寒热学说组成了藏医药的核心理论。现对藏医药三大学说的起源、内容、相互关系进行阐述,以使更多的人了解藏医药的精妙。

藏医药;三因学说;五源学说;寒热学说

从洪荒远古发展至今,藏医药学一直是祖国医药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1],也是重要的世界文化遗产。藏医药学诞生于堪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至今已有3800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古印度医学、西方(希腊—罗马—阿拉伯)传统医学、中医学并称为世界四大传统医学。经过长期发展完善,逐渐形成了一套系统完整的藏医药理论体系。三大学说:三因学说、五源学说、寒热学说组成了藏医药的核心理论。为使更多的人了解藏医药的精妙,现从三大学说的起源、内容、相互关系及作用意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1 三大学说的起源

公元8世纪末,宇妥·宁玛元丹贡布经过20多年的实践,在苯医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中医学、印度医学等医学及前人的经验著成举世闻名的藏医经典著作《四部医典》,囊括了藏医理论和实践的全部内容,最早提出了关于三大学说的理论,为藏医学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标志着藏医学从此走向了成熟发展的道路。随后又出现一系列藏医药典籍如《月王药诊》、《晶珠本草》等,经过人们与疾病进行长期斗争的经验,千百万藏族先民从无知到有知,从知之甚少到知之较多而共同建立起来的知识积累,最终发展、形成了系统、完整的藏医药理论体系,完善了三大学说。

2 三大学说的主要内容

2.1 五源学说 五原学说是古代藏文化中一个朴素的哲学概念,是构成宇宙万物的要素。五原学说认为宇宙间的一切物质世界,都是由土、水、火、风、空五种元素的结合,运动、变化所构成的,包括实现天体的演化及微观生命的起源[2]。

五原学说是藏医学的理论基础和根基。五原是指土、水、火、风、空是器世界(物质世界)和情世界(人和一切生物)产生的五大源泉,故称五原[3]。空为空间、起源,无空间则无起源,属性为空、虚,具有对机体的存在、增长、运动提供空间的功能。风代表动力、气血行驶,属性为轻、动、干、糙、寒、涩,具有促使机体运动、输送血液和精华的功能。土、水代表块状、组织,土元的属性为重、稳、钝、绵、腻、干,有坚固和聚拢机体,促进身体生长等功能;水元的属性为湿、润、柔、重、钝、稀、寒,有滋养、湿润、下沉和聚拢机体的功能。火代表能量,属性为热、锐、干、糙、轻、动,具有增加体温,促进成熟的功能。

五源学说还认为人体也是由很精微的五源所构成,疾病的发生是人体内五源平衡被打破的结果,治疗疾病的基本原理是人体五源失去平衡的异常现象复归于平衡协调的正常状态。

2.2 三因学说

2.2.1 三因学说概述 三因学说是古代藏族人民认识事物的哲学观和宇宙观[4],是藏医学理论的核心内容。藏医三因不是“隆”、“赤巴”、“培根”三种具体的物质,而是分辨事物的一种思维方式,是从客观实体中归纳总结出来的三大体系。所谓隆、赤巴、培根是指客观实体中的几种具有共同属这种性的三大集合体,这种集合体是对客观世界的高度概括,是客观实体的三大体系[5]。

隆在汉语中对应的是气,但不完全一样,它是生命活动的动力,人体的呼吸、肢体的活动、血液的循环、五官感觉、大小便排泄以及食物的分解和营养的输送都是由隆决定的。隆分5种,维命隆(索增隆)、上行隆(坚久隆)、遍行隆(恰布奇隆)、伴火隆(麦娘姆隆)、下泄隆(吐塞隆),各司不同的功能。

赤巴在汉语中对应是火,这是一种生理活动所需要的火和热量,与病理上的火邪不同。它是生命活动的能量,其功用在于产生热能并维持体温,增强胃的消化功能,使人知饥渴、能消化、润气色、壮胆量、长智慧。赤巴分5种,消化赤巴、变色赤巴、能作赤巴、能视赤巴、明色赤巴,各司不同的功能。

培根在汉语中对应土和水,具有水和土的性质,与人体内津液、粘液及其他水液的物质和机能保持密切的关系。也有人把培根译成痰或粘液。这里的“痰”是正常生理状态下存在的正常物质,而不是病理状态下出现的痰液。它的功用主要是促消化,可以磨碎食物,增加胃液;司味觉,为人体提供营养和输送体液、保持水分;同时还能够调节人的胖瘦,滋润人的皮肤,调节睡眠,稳定情绪等。培根分5种,能依培根、能化培根、能味培根、能足培根、能和培根,各司不同的功能。

2.2.2 三因素相互关系

2.2.2.1 依存关系 《蓝硫璃》中“三因任意一个发生危机时,其它两者即刻紊乱,这是互为依存之故[6]”。《四部医典》中“如此相互依存维持情,三因病变紊乱危体质[7]。”以及“互为依存一物靠一物”等记载形色地阐明了三因的依存关系。

这种依存关系是自然存在的,而不是人为地组合起来的。如:心脑的关系,心肺的关系,心肝的关系等。藏医认为三大系统间的依存关系是能否建立特殊生命的前提,从低级的植物到高级的动物生命体,都必须服从这种规律。

2.2.2.2 制约关系 三因的依存关系,不是任意的而是有一定的限制。这种限制可以是定量的,又可以是定位的关系[4]。

机能的存在形式不是孤立静止的,而是通过一定的量或位的变化而完成的。如:在《月王药珍》中“三因量与位之变,危体安神与康健[8]。”即:三因间的量和位发生变化时,则可出现疾病,然而这种量和位不是绝对的,而是一定的条件下产生的相互关系的总合,是机体各器官关系的总合。如果失去这种关系的制约性,同样三因的系统就无法建立正常的平衡。

2.2.2.3 对立关系 藏医三因观认为机体机能不是独立地存在的,是各器官的物质与信息交流的结果,这种物质和信息的交流过程既是对立又是统一的。

在《四部医典》中“两属先言隆培根,其性寒凉属水性。血与赤巴热属火[7]”,把三因的物质关系喻为水与火,即寒热两种对立的东西,这种对立的东西根据三因学的依存观点又是统一的。

在临床上根据三因的对立观任何一种疾病可能是寒性的,也可能是热性的。又根据三因的统一观,同一个疾病内也可能有寒性,热性的同时存在。这种寒热的变化过程是体内正邪斗争的过程。这种对立的关系不是绝对不变的,而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同时并存或相互转化的,这种转化在临床上通常表现为单一型、合并型、综合型。

2.2.2.4 整体性 藏医认为三因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在《月王药珍》中“变相不调,三因乱[8]”就是藏医的整体协同性。这种观点认为机体系统的各种效应要按“各占其位,各得其用”(《藏医集精》)的思想来安排。如果任何一个因素超出它应有的定量或定位,就会出现三因系统的失衡,给机体造成危害及疾病。所以藏医三因观认为机体各要素的正常功能,必须实现综合平衡。隆、赤巴、培根三大因素在人体各安其位,各持常量,平衡协调,相辅相成[9]。任何一个微小的改变都会给机体造成极大的破坏。

2.3 寒热学说 寒热学说是藏医学理论的总纲,用于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寒热学说认为尽管疾病多种多样,但是均可以归纳为寒热两大类。药物药性也分寒性和热性,用寒性药物治疗热病,用热性药物治疗寒病。

3 三大学说的相互关系

三大学说相互关联,密不可分。五原中的“水、土”和三因中的“培根”相对应,“培根”又和寒热学说中的“寒”相对应,属于寒性。五原中的“火”和三因中的“赤巴”相对应,“赤巴”又和寒热学说中的“热”相对应,属于热性。五原中的“风”和“空”与三因中的“隆”相对应,属于中性。如遇寒则寒上加寒,遇热则热上加热。

在一定条件下,它们保持着相互协调,维持着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活动。

4 结语

三因学说、五源学说、寒热学说是藏医药理论体系的核心,对藏医药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三大学说在生理、病理上均有很好的应用,指导了临床诊断和治疗,为藏药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极大的促进了藏医药。

[1] 孙颖.藏医药:一颗镶嵌在中国传统医学王冠上的明珠[J].科技潮,2005(8): 9-11.

[2] 多杰.藏医五源学说概述[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1998,4(1):3-4.

[3] 星全章.五源学说在藏医药学中的应用[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0,6(2):10-11.

[4] 尕藏陈来.藏医三因学初探[J].西藏研究,1995,(1):95-100.

[5] 久仙加.藏医理论基础三因学说概论[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0,16(2): 4-5.

[6] 德斯桑杰甲措.蓝硫璃[M].西藏人民出版社,1982.

[7] 宇妥·宁玛元丹贡布.四部医典[M].(汉文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

[8] 马哈亚那.月王药诊[M].甘肃民族出版社,1993.

[9] 西珠嘉措.浅谈藏医“三因学”与疾病、体质[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2,12(6):5-6.

Sutablethreetheoriesoftibetanmedicine

LIU Jun-tian1SHAO Cheng-lei2FU Su-xin2MA Hong-wei2

1.Certification Center for drug evaluation in Shandong Province,Jinan City,250013;2.Shandong Arura Medicine Research And Develop Corportion, Jinan City,250101

Tibetan medicine, one of the world's four major traditional medicine, is a magnificent miracl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which has developed a complete set of system essential theory in the history of thousands of years. five-element theory, three-energy theory, chills and fever theory are the core of the theory. In order to make more people understand exquisite Tibetan medicine, now it makes an exposition from the origin, content and relationships of the three theories.

tibetan medicine; five-element theory; three-energy theory; chills and fever theory

刘军田(1970-),山东潍坊市人,本科,副主任药师,从事药学专业。 E-mail: FSX351@163.com

邵成雷。

R29

A

1007-8517(2014)08-0013-02

2014.02.10)

猜你喜欢
藏医培根学说
基于藏医经典古籍《四部医典》的文献传承发展研究
胰在脏象学说中的归属
基于数据挖掘的藏医放血疗法治疗高血压选穴规律
蔬果们的七七八八
汉语复句学说的源流
阴阳学说在杨式太极拳中的表现浅探
藏医临床课教师面临的教学问题及对策分析
火腿培根,吃还是不吃?
开封后的培根该如何保存?
旷云学说普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