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全泰号收复川江航路的转折点

2014-01-26 08:22青涧刘汪洋罗大万风华
城市地理 2014年8期
关键词:卢作孚川江白象

文+青涧 图+刘汪洋 罗大万 风华

江全泰号收复川江航路的转折点

Jiang Quantai Firm The Turning Point of Recovering the Chuanjiang Route

文+青涧 图+刘汪洋 罗大万 风华

在如今的白象街里,要论造型最别致、保存最完好的建筑,只能是“江全泰号”了。这栋四层楼高、中西合璧的老式建筑尽管历经风雨洗涤,却依然无损原貌,层层叠叠的青石砖垒成倒立着的“金字塔”窗台,让人眼前一亮。无论在百年前还是现代,“江全泰号”都无愧于成为白象街建筑的标杆。

英文导读: It is a typical in the street. The style give us Euramerican amorous feelings. In the past it was Dalai fi rm of America merchants.

接待过宋美龄的舞厅

在白象街面对长江的一侧,有一栋四层楼高、中西合璧的老式建筑。其门口挂着一块经受过风雨侵蚀的匾额,上面依稀可看到“江全泰号”四个字。这就是如今白象街保存最为完整的建筑。

“江全泰号”是典型的中西殖民风格的建筑。外墙主要由青砖砌筑,覆以不少经年的爬山虎,显得翠绿沧桑,一个开满了小红花的窗台,成为了那一抹绿中的“亮红”。层层叠叠的青石砖垒成倒立着的“金字塔”窗台,窗户棱上还隐约着鳞形浮雕,形成了精致的外墙装饰,书写着往日华丽与富足故事。

据曾经白象街的老住户陈老介绍,“江全泰号”是当时白象街建筑的标杆,附近的房屋大多受其影响。这栋建筑后来还一度成为重庆最知名的舞厅,连宋美龄都常来此跳舞。能让挑剔的宋美龄趋之若鹜,“江全泰号”的精美可见一斑。

卢作孚的川江攻略

“江全泰号”曾是美国大来公司的产业,后辗转归入爱国实业家卢作孚名下,这背后还有一段振奋人心的故事。

重庆开埠后,西方列强一直控制海关,掌握航权,形成了“输人之产、沦人之国、灭人之种”的可恨可怕局面,大大遏制了中国本土民营经济,造成中国商人说洋话,写洋文,商船挂洋旗营运。

卢作孚领导的民生公司,为整合民族航运业力量,于1931年开展了“化零为整,统一川江”的活动,合并了川江上几乎所有的民族航运企业,向列强势力争航权。卢作孚以超人的组织能力,在一年内就完成了川江重庆上游的航业统一,开始向列强势力把持的川江下游进军,川江的老资格“霸主”太古、怡和与日清等外轮公司,这下就有点坐不住了。

于是,太古、怡和、日清三个“庞然大物”开始联手出击,对民生公司实施打压。他们的招数是压低运价,不惜亏本运营也要把对手拖垮。甚至企图收买渔船,去撞击民生公司的船只。

对于日清公司的免费坐船、赠送洋伞之类的小把戏,其实民生公司并不在乎。因为那时国人抗日情绪高昂,拒买日货已成潮流,日本船就算是白坐,也没有中国人愿意去光顾。但太古、怡和争相降价拉客,这却让民生公司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

面对几家霸主的挑衅,民生公司并未与其正面对抗,而是悄悄加快了轮船改造和更新,苦练内功。在两年的时间里,增加了船上的救险设备和生活设施,安装了无线电台、电冰箱、蒸汽消毒柜、电风扇、收音机;增添了浴室、卫生间、阅览室、娱乐室;为旅客代办电报和邮件收寄业务……这些是过去在川江上的中国轮船从来没有过的大手笔。

就这样,在抗日爱国的特定历史背景下,民生公司不但没有被外轮公司压垮,反而越战越强,终于迎来了跃升式发展的转机。

这个转机,就是美国大来公司的垮台。大来公司由美国人投资,任用中国人为代理人。1935年春,大来公司在残酷竞争中倒闭,打算拍卖全部资产,其中就包括数条珍贵的航运船只。卢作孚马上意识到,如果大来的资产被其他外轮公司收购,必将极大地增强对手的实力,所以民生公司应毫不犹豫地拿下。于是,在其他竞争对手反复盘算之时,民生公司溢价收购了包括8艘航船及大来公司总部(即后来的江全泰号)。

收购大来公司成功后,实力得到大大增强的民生公司,再也不惧怕外轮公司对于川江航权的争夺,甚至给予了外轮公司极大的威慑力。一直全面抗战爆发前,民生公司在川江上的轮船总吨位,已超过了外轮公司的吨位总和,在载重量上也接近了外轮公司的总和。至此,川江航路上洋旗当道的历史就此划上了休止符。

本页图:直到今天江全泰号仍是白象街最精美的开埠建筑。

猜你喜欢
卢作孚川江白象
白象:打造有骨气的民族品牌
浅析卢作孚的乡村建设思想
卢作孚:留给儿女的,是做事的本领
白象 红烧牛肉面
《川江往事》
卢作孚的“中国梦”
卢作孚:生如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