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叶石楠轻基质网袋容器育苗技术

2014-01-26 19:34巫佳黎余国民徐肇友周毅军殷声毅
浙江林业科技 2014年2期
关键词:谷壳网袋芽苗

巫佳黎,余国民,徐肇友,周毅军,殷声毅

(1. 浙江省龙泉市林业局,浙江 龙泉 323700;2. 浙江省龙泉市林业科学研究院,浙江 龙泉 323700)

红叶石楠轻基质网袋容器育苗技术

巫佳黎1,余国民1,徐肇友2,周毅军1,殷声毅1

(1. 浙江省龙泉市林业局,浙江 龙泉 323700;2. 浙江省龙泉市林业科学研究院,浙江 龙泉 323700)

采用优质红叶石楠(Photinia fraseri)种子和轻基质网袋培育容器苗:2-3月播种,以珍珠岩和蛭石(1:1)为基质;待芽苗具4 ~ 6片真叶,移入网袋,基质以废菌棒70%+弃谷壳30%+适量长效控释肥(基质加肥料3 kg/m3)为宜;10-11月平均苗高27 cm,平均地径0.32 cm。

红叶石楠;轻基质;网袋容器;育苗技术

废菌棒是农民生产食用菌后的废弃培养料,废菌棒不仅含有大量的有机质,还含有植物生长所需的多种营养元素和菌丝成分,具有有机肥和菌肥的双重作用。弃谷壳是农民用于菜竹笋覆盖后的废弃物,疏松透气,不易板结,并富含一定的有机质。龙泉山区菌菇产业和菜竹笋覆盖每年都会产生大量的废菌棒和弃谷壳,利用废菌棒和弃谷壳进行堆沤发酵后用轻基质网袋灌装的容器苗基质,具有透气、透水、透根性能好,重量轻,富含有机质等优点。利用废菌棒和弃谷壳做育苗基质,对改善林业苗圃有机肥的供给状况、降低育苗成本、减少化学肥料的使用、改善森林环境及其碳和养分的循环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2]。为此,笔者用废菌棒和弃谷壳为基质,以红叶石楠为研究对象开展育苗工作,现作技术总结如下。

1 育苗地概况

育苗地点位于龙泉市林业科学研究所“浙江省珍贵优质用材树种容器苗示范基地”,118°42′ ~ 119°25′ E,27°42′ ~ 28°20′ N。属中亚热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7.6℃,日照1 823.8 h,年降水量1 658.3 mm,无霜期262.1 d。因地形复杂,海拔高低悬殊,气候基本呈垂直分布。海拔800 mm以下区域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海拔800 mm以上区域近于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该气候适合多种阔叶树种的生长。

2 材料与方法

2.1 基质选择与处理

轻基质原料选用食用菌废菌棒和菜竹笋覆盖后的废弃谷壳,具体处理方法:先将收集的废菌棒晾晒,待其含水率在15%左右,铲入粉碎机打碎(过筛眼10 mm)。再将废菌棒、弃谷壳和生石灰拌匀后淋水,放入发酵池中,浇透水,上面覆盖尼龙薄膜并尽量密封(四周用重物压实),进行堆沤发酵。基质沤制发酵时间为四个月,同时适量洒水,使其充分腐熟,基质腐熟后摊开晾晒,待其含水率在10%以下储存备用。

灌装机采用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工厂化育苗研究中心研制的轻基质网袋成型机。纤维网袋采用可完全降解的无纺纤维布,以废菌棒和弃谷壳为基质,配方为:废菌棒70%+弃谷壳30%+适量长效控释肥(基质加APEX21-5-12控释肥3 kg/m3)为宜。首先将基质分层和长效控释肥进行人工均匀搅拌,而后倒进搅拌筛分机充分搅拌配制均匀。配制好的基质由人工放进基质网袋制作机进行灌装,制成长条状口径为4.5 cm的轻基质,灌装好的基质统一采用0.15%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8 h以上,以达到基质充分吸水膨胀并起到消毒灭菌的作用,然后将条状基质切断成 10 cm长的小段,整齐得装入塑料托盆内,搬运到拱形遮荫大棚,供育苗用。拱形遮荫大棚上覆盖农膜,以防雨水滴打幼苗并起到保温控温的作用,农膜上再覆盖透光率60%的遮荫网,起到遮荫和调节光照的作用。

2.2 播种时间与种子来源

红叶石楠容器苗造林多在冬季或春季进行。播种时间应根据当地气候和造林季节来确定,一般选择2-3月播种,种子由浙江省林业种苗管理总站提供。

3 苗木培育

3.1 芽苗培育与移栽

芽苗培育是红叶石楠育苗的关键,其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育苗成败。芽苗基质采用珍珠岩与蛭石(1∶1),并掺入1%的磷肥混匀,同时浇透水,含水率达50%左右为宜。种子播在拱形遮荫大棚内,播种后,采用喷雾法浇水,每天浇水次数视天气和基质湿度而定。每周或半个月喷施1次尿素,起始浓度0.2%,逐次增大,最多不能超过0.3%。以后每月波尔多液或百菌清等药液交替喷1次[3]。在芽苗培育过程中,遇到猝倒病或烂苗现象,应及时铲除,并在四周撒上甲基托布津或百菌清药剂,同时注意局部控水。对于虫害,采用人工捕捉方法,也可撒上一些石灰以及喷乐果、敌敌畏等药液,防蚂蚁和蛾类等危害[4]。当芽苗高约3 ~ 5 cm左右,且长出4 ~ 6片真叶时,移植到轻基质网袋容器,芽苗移栽要求随起随栽,以确保芽苗活力。移栽前1 d,用花洒将容器基质淋透。移栽时把芽苗淋透,然后用竹签将幼苗轻轻挑起,将幼苗根部放置到盛有0.15%ATT溶液的托盘内浸2 min。移芽苗时用一根竹签在容器中间打一个小孔,孔的深度与芽苗根系长度基本一致,以2 ~ 3 cm为宜,当苗根长于3 cm时应切除多余部分,以免窝根影响苗木成活。将竹签提起,将幼苗小心地插入小孔中,幼苗根系要舒展伸直。然后再用竹签在芽苗旁边轻轻插入并挤压,使芽苗与基质充分接触。移栽后的芽苗整齐地摆放在砖块或铺张地布的圃地上,以利空气修根。傍晚时将所有移栽的芽苗淋透水。刚移栽的芽苗较幼小,抗逆性差,容易遭受雨水滴打,所以,芽苗移栽后至分苗前,幼苗应放置在覆盖有农膜和遮荫网的拱形大棚内,喷水以雾喷为宜。

3.2 移苗后的管理

3.2.1 水、肥管理 红叶石楠苗期生长要注意水肥的管理,特别是水的管理,幼苗期淋水不宜过多,更不能缺水,以基质表面发黄或发白即应浇水,否则苗木一旦出现枝叶干枯即难以恢复生长或导致死亡。基质中因加有长效控释肥,其肥效可长达6个月,一般情况下苗期不需进行根外施肥。

3.2.2 除草 苗木移栽后至分苗期间要特别注意除草管理,应以“除早、除小、除了”为原则,以人工进行拔草,拔草时应注意对芽苗的保护,拔除的杂草须用托盘装起集中消毁,不能扔在圃地内,直到分苗结束。在除草过程中应尽量少用或不用化学除草法,如发现空穴或死苗应即时进行补苗,以提高苗木成活率并可充分利用基质。

3.2.3 分苗及其管理 苗木修根是轻基质网袋容器育苗关键技术措施之一。通过空气修根的网袋容器苗,根系发育均匀、平衡,且多生长于容器边缘,使基质不易破碎散团,入土后可爆发性生根,实现幼苗入土后的快速生长,移栽成活率高。采取的主要手段是托盘底部不与地面接触,苗木间保留一定空隙,使基质段周围充分与空气接触,以达到空气修根目的。一般在苗高长至10 ~ 15 cm时,应及时分盘,将每株苗木用宽2 cm、厚0.5 cm长40 cm(竹片长度根据托盘而定)的竹片隔开,让每株苗之间至少留有2 cm的间隙,以达到空气修根的效果。分苗时还应特别注意对不同规格的苗木进行分类,一般分为两类即大苗和小苗并分别装盘,减少苗木间竞争,提高苗木出圃率和整齐度。以41 cm×41 cm的托盘为例:分盘前每盘81株,分盘后36株为宜。分盘后的苗木枝叶茂盛,生长较快,需水量增大,应放置在覆盖透光率60%遮荫网的大棚内,用旋转喷头喷水,以确保苗木需水量。同时,注意观察容器侧壁根生长状况,及时移动袋苗,使其产生间隙[6]。视天气情况适时控水2 ~ 3次(一般基质湿度在50%左右),使苗木产生暂时性的生理缺水,出现半萎蔫状,达到苗木空气修根目的,以促进须根生长,增强病虫害的抵抗能力。

3.2.4 病虫害防治 芽苗移栽成活后,每月用50%可湿性托布津粉剂1 000倍液或多菌灵药液交替喷洒1次,当出现虫害时用40%乐果乳油1 000 ~ 2 000倍液每周喷雾1次,一般2 ~ 3次可杀虫[5]。在育苗过程中,如出现叶部腐烂,应将其拔除,同时注意控水[6]。发现少量的虫害,可采用人工捕捉的方法及时灭除。

3.3 炼苗与苗木出圃

当年10-11月,必须对苗进行炼苗。逐步揭开遮阳网,增加光照时间和强度,逐渐减少淋水次数和淋水量,并停止施肥,对生长较茂盛的苗木,应喷施矮壮素或硼砂,促进苗木停止生长,促进苗木的木质化,提高容器苗抗逆性[7]。通过以上培育技术措施,8个月生的红叶石楠容器苗,平均苗高27 cm,地径0.32 cm,有89%以上苗木的苗高、地径分别超过25 cm和0.30 cm,且侧须根多,比常规苗木基质重量小60%,运输方便,造林成活率高达95%。

4 小结

从实践经验得知,要培育出键壮的红叶石楠容器苗,关键把好“二关”,即芽苗关(芽苗基质配制、水分管理、芽苗移栽)、移苗后的管理关;同时注意特殊天气的管理,不可忽略每个细节。轻基质容器苗单株重约100 g,与用黄心土等作为基质的容器苗重约轻60%[8],能降低运输成本,造林时不需脱袋,提高造林工效和成活率,在生产育苗中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1] 王景祥. 浙江植物志[M]. 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2] 陈晓光. 利用苗糠培育兴安落叶松容器苗效果分析[J]. 林业科技,2006,31(1):15-17.

[3] 黎明. 西南桦容器苗培育技术[J]. 林业科技开发,2007,16(6):104-105.

[4] 蒙彩兰. 西南桦轻基质网袋容器苗培育技术[J]. 林业实用技术,2003(12):22-23.

[5] 苏俊武,王达明,李莲芳,等. 西南桦高苗造林及丰产管理技术[J]. 林业科技开发,2002,16(6):24-26.

[6] 孙海伟,刘静,宋健,等. 转AmGS基因红叶石楠的分子检测及抗寒性分析[J]. 林业科学,2012,48(7):30-38.

[7] 张慧丽; 徐瑛; 王江岭,等. 红叶石楠炭疽病的病原鉴定及杀菌剂的室内筛选[J]. 浙江农业学报,2012,24(6):1064-1068.

[8] 彭婵,陈华超,马林江,等. 红叶石楠轻基质网袋容器育苗技术[J]. 湖北林业科技,2011(6)81, 87.

Seedling Cultivation Technique for Photinia fraseri in Light Substrate Net Container

WU Jia-li1,YU Guo-min1,XU Zhao-you2,ZHOU Yi-jun1,YIN Sheng-yi1
(1. Longquan Forestry Bureau of Zhejiang, Longquan 323700, China; 2. Longquan Forestry Institute of Zhejiang, Longquan 323700, China)

Sowing is in February and March in media of perlite and vermiculite(1:1). Young seedling having 4-6 euphylls would be transplanted in light substrate net container with media of waste bacteria stick(70%)+waste chaff(30%)+controlled release fertilizer(3kg/m3). In October and November, seedlings with mean height of 27cm and mean ground diameter of 0.32cm could be planted.

Photinia fraser; light media; container seedling cultivation

SS723.1+33

B

1001-3776(2014)02-0053-03

2013-11-09;

2014-02-18

巫佳黎(1979-),女,浙江龙泉人,工程师,从事林业技术推广工作。

猜你喜欢
谷壳网袋芽苗
网袋埋藏和自然环境下测定森林凋落物早期分解过程的比较
骨填充网袋在治疗kummell病中的应用
芽苗
网袋加压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谷壳栽培食用菌研究综述*
让芽苗菜开启你的种植生活
种子?谷子?米?
种子?谷子?米
红薯谷壳保鲜贮藏技术
油茶芽苗砧嫁接容器育苗组合式技术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