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剂量胺碘酮联合倍他乐克治疗肥厚型心肌病伴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

2014-01-27 19:53庞小云剡永利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4年3期
关键词:肥厚型乐克室性

庞小云 剡永利

(固原市原州区人民医院心内科,宁夏 固原 756000)

肥厚型心肌病是心血管内科的常见病,其发病和基因突变有关〔1〕。随着病情的发展,心室肌肥厚程度加重,患者可出现肢体乏力、呼吸困难、头晕等临床症状,甚至可发生心源性猝死〔2〕。肥厚型心肌病伴有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发生心源性猝死的风险显著升高〔3〕。胺碘酮通过延长心肌细胞的有效不应期,减慢心肌细胞产生下一次动作电位的时间,消除折返激动,起到抗心律失常的作用〔4〕。倍他乐克通过和心肌细胞异位起搏点β1肾上腺素能受体结合,拮抗β1受体激动的作用,可用于心律失常的治疗〔5〕。本研究观察小剂量胺碘酮联合倍他乐克对肥厚型心肌病伴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旨在探讨肥厚型心肌病伴恶性心律失常的治疗策略。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在我院心血管内科就诊的41例肥厚型心肌病并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9例,女12例,年龄24~53岁,平均(33.63±6.42)岁。均以突发心悸、呼吸困难、胸闷等为主诉来我院就诊。接诊后,均尽快给予Holter、心脏彩超、胸部X线等相关检查,确定诊断为肥厚型心肌病伴恶性心律失常。

1.2纳入标准 根据患者的Holter检查结果以及劳恩室性早搏分级法,将3级以上的恶性心律失常患者纳入本研究〔6〕。参照美国心脏病学院基金会和美国心脏协会制定的《肥厚型心肌病诊断治疗指南》〔7〕中的相关标准对肥厚型心肌病进行诊断。同时根据相关辅助检查结果,排除心房纤颤等室上性心律失常的患者,排除甲亢、药物性者。

1.3治疗方法 予胺碘酮口服0.2 g/d,2次/d;倍他乐克口服6.25 mg/次,2次/d;连续治疗1 w后,将胺碘酮的剂量减为口服0.1g/d,1次/d,长期维持。倍他乐克的服用剂量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决定,尽量将服用剂量调整到口服12.5 mg/次,2次/d,并长期维持。以1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

1.4观察指标 患者在开始治疗前和治疗3个疗程后均查Holter,同时在这期间每个星期均行一次常规心电图检查。动态观察患者在治疗期间的最长QT间期、最短QT间期、QT离散度以及不良反应事件。

1.5疗效评价标准〔8〕有效:治疗后没有出现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发作,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的发作频率较前减少90%以上,室性早搏的次数减少超过75%。无效:治疗后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和(或)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仍时有发作,室性早搏次数未见明显减少甚至有所增加。

2 结 果

2.1临床疗效 41例患者治疗3个疗程后,31例有效,10例无效,有效率为75.61%。治疗后前最长QT间期为(421±32)ms,与治疗前〔(411±35)m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最短QT间期〔(350±36)ms〕显著高于治疗前〔(307±31)ms〕(P<0.05);治疗后的QT离散度〔(64±17)ms〕显著低于治疗前〔(96±29)ms〕(P<0.05)。

2.2不良反应 4例患者治疗期间出现轻微恶心欲呕,对症治疗后症状缓解,对治疗未造成影响;2例出现窦性心动过缓,患者能够耐受,未行特殊处理,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63%。

3 讨 论

肥厚型心肌病是一种遗传基础明确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病与编码心肌肌节蛋白基因突变有关〔9〕。患者主要表现为不对称性的心室肌肥厚,心肌细胞排列紊乱,心肌肌纤维粗细不一,导致在心肌电生理传导时因心肌细胞复极时间不同而出现各种折返途径,引起折返激动,折返激动传导至心室可能引起各种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李新立〔10〕研究发现,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与心源性猝死直接相关。

胺碘酮为Ⅲ类抗心律失常药,通过与心肌细胞膜上的α肾上腺受体和β肾上腺受体非竞争性结合,延缓激动的产生,达到延长心肌细胞的有效不应期以及达到下一次动作电位的时间,减慢传导,有利于终止折返激动〔11〕,对于肥厚型心肌病伴恶性心律失常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倍他乐克属于β受体阻滞剂,临床上常用于心率较快的高血压患者的治疗。在抗心律失常的治疗上,倍他乐克能够通过和β1肾上腺素能受体结合,拮抗其激动的产生,抑制交感神经的兴奋,减缓心肌细胞4期的除极速度以及0期动作电位的升高速度,降低心肌细胞的自律性和传导速度,有效稳定心室率,起到抗心律失常的作用〔12〕。同时,倍他乐克的应用能够对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心肌细胞增生以及过度氧化的过程起到抑制作用,对减少心肌细胞的凋亡、逆转心肌重构,减轻心室肌肥厚均有积极的意义〔13〕。因此,在肥厚型心肌病伴恶性心律失常的治疗上,倍他乐克既有利于心室率的控制、心律失常的治疗,对逆转肥厚型心肌病的病程也有一定的帮助,达到一定的病因治疗的目的。

QT间期代表心室激动的全过程。QT离散度是最长QT间期和最短QT间期的差值,能够反映心室肌细胞电活动的不稳定性,是反映心室肌细胞复极不均一性的无创性指标〔14〕。相关研究〔15〕表明,QT离散度是室性心律失常以及心源性猝死的预测因素。本研究中患者经过治疗后,QT离散度显著缩短,可证明小剂量胺碘酮联合倍他乐克治疗肥厚型心肌病伴恶性室性心律失常起到了积极的效果,改善了患者的预后。

4 参考文献

1宋艳瑞,刘 忠,顾淑莲,等.肥厚型心肌病的致病分子机制研究进展〔J〕.遗传,2011;33(6):549-57.

2翟小亚,季 政,郭航远,等.肥厚型心肌病诊断和治疗研究进展〔J〕.心脑血管病防治,2012;12(6):485-7.

3闫 倩,刘兴鹏.肥厚型心肌病的危险分层:新的猝死预测指标〔J〕.心血管病学进展,2012;33(3):289-91.

4张素云.卡托普利联合胺碘酮预防阵发性房颤发作38例临床分析〔J〕.安徽医学,2011;32(2):200-1.

5柯友洋.倍他乐克联合可达龙、门冬氨酸钾镁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恶性心律失常临床疗效观察〔J〕.现代预防医学,2010;37(18):3578-9,81.

6杨秀娟,罗裕广.心脏病患者室性心律失常Lown分级及室早指数分析〔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12;17(3):169-70.

7李艳兵,刘兴鹏.ACCF/AHA肥厚型心肌病诊断治疗指南2011解读〔J〕.心血管病学进展,2012;33(4):464-7.

8苏小文.动态心电图在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疗效评价中的应用〔J〕.江苏实用心电学杂志,2012;21(2):95-6.

9李 敏,王齐兵,陈灏珠,等.肥厚型心肌病的致病基因研究进展〔J〕.山东医药,2011;51(18):113-4.

10李新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心源性猝死相关预测指标的临床价值〔J〕.内科理论与实践,2012;7(5):334-7.

11胡志雄.可达龙治疗86例快速型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J〕.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10;4(12):93-5.

12王 峰,吴国霞,李玉兰,等.胺碘酮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0;42(1):88-9.

13刘峻松,徐 勇,智 光,等.美托洛尔治疗肥厚型心肌病心功能变化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2;9(14):100-2.

14姜晓霞,张万江.QT离散度的临床研究进展〔J〕.现代电生理学杂志,2010;17(2):98-102.

15章爱群,杨 弘.窦性心律震荡与QT离散度对老年男性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猝死的预测〔J〕.心脑血管病防治,2011;11(3):197-9.

猜你喜欢
肥厚型乐克室性
探讨小剂量胺碘酮与倍他乐克联合在肥厚型心肌病伴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中治疗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
大剂量倍他乐克在老年主动脉夹层中的临床疗效评价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探究
倍他乐克可以让人长寿?
倍他乐克对扩张型心肌病的药理
家族聚集性明显的肥厚型心肌病
超声心动图诊断肥厚型心肌病(HCM)的价值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与典型肥厚型心肌病的临床特点比较
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56例临床分析
室性心动过速电风暴的诊治及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