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官场小说中的男权中心意识解析

2014-01-28 08:05朱凤华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广西柳州545004
名作欣赏 2014年23期
关键词:男权官场意识

⊙朱凤华 [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广西柳州545004]

当代中国官场小说中的男权中心意识解析

⊙朱凤华 [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广西柳州545004]

官场小说自清末开始慢慢发展,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到了黄金时期。黄金时期的官场小说,主要描绘官员的日常生活和官场人事,从各种方面来揭露和批判官场的不良风气和黑暗。由于官场小说大多数都是以男性为主角的,所以在揭露官场黑暗丑恶、伸张民主正义的同时,也会迎合男权中心意识。

官场小说男权中心意识男性女性

一、概述官场小说的发展

清朝末年,由于清政府腐败,统治者无能庸弱,导致政局动荡,滋生贪官污吏,再加上当时的西方列强仗着船坚炮利强硬地打开了清王朝的大门,进一步加速了民众生活的困窘。故此,一系列以批判清政府腐败、官僚生活荒淫奢侈、官场黑幕为题材的小说如雨后春笋般争相出现,也成为20世纪的一大文学景观。据考证,以官僚为题材的小说可考者有十七部之多,不可考者定然不少。其中,最为优秀之作的四大“谴责小说”便是曾朴的《孽海花》、李宝嘉的《官场现行记》、刘鹗的《老残游记》、吴沃尧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到了20世纪的三四十年代,中国社会政治局面变化非常大,也形成了政治分化。尤其是在抗日战争爆发之后,国民党的残暴独裁、滥施苛政、横征暴敛等一系列祸国殃民的罪行引起了不少爱国人士的强烈愤懑。一些有才的爱国志士便以笔代枪,深刻讽刺和批判了国民党的倒行逆施。这一期间的小说非常多,其中以陈白尘、宋之的、张天翼的政治讽刺小说最具有代表性。1938年发表的《华威先生》更是一部暴露社会腐朽黑暗的真实写照之作,小说当中的主角华威先生就是当时的官僚形象的真实模样,他贪慕虚荣、不讲实际、崇尚空谈。这一系列恶劣官场恶行都被作者以“漫画型”的笔触进行了辛辣的批判。自此,华威先生就成为了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典型代表。能够与《华威先生》相提并论的作品,还有吴祖光的《捉鬼传》、陈自尘的《禁止小便》等。这个时代的官场小说具有强烈的批判、辛辣的讽刺意识,对恶劣、腐化、堕落、黑暗的官僚政治与官僚人物进行了特别有反思性和历史深度的揭露。在揭露和讽刺的同时,也饱含了作者对新政权和新社会的一种渴盼。

新中国成立后的一段时间内,以批判和讽刺的官场小说短暂退出了文学舞台。但在七年后,一批作者在“双百方针”和“解冻”文学思潮的双重刺激下,面对新政权政治体制中的问题,他们也勇于对新政权的负面官员形象进行大胆的讽刺和批判。这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有刘绍棠的《田野落霞》、南丁的《科长》、李国文的《改选》、王蒙的《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等。其中,又以王蒙的《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影响最大。

20世纪70年代,随着政治拨乱反正开始,现实主义文学也得到了恢复,这个时期的“改革小说”也得到了一个崛起的机会。具有达标线的小说有柯文路的《新星》、蒋子龙的《乔厂长上任记》、李国文的《花园街五号》、陆文夫的《围墙》等。之所以要提这一批小说,是因为它们在改革的大旗下依然与官场纠缠在一起,小说中很大一部分对保守落后的官僚作风、不思进取的官场习气以及官场当中的权力竞争进行了批判。

从90年代开始,官场小说也在文学中占据了一定的地位,自称流派,掀起一股文学潮流。许多期刊和出版社都争相发出约稿函,正是如此,不少人也都钻入其中,接连创作出不少好的作品。随后,媒体也蜂拥盯上了这个新兴文学类型,对作品进行炒作。有人会疑惑“官场小说为什么会如此受欢迎”“官场小说到底能给我们什么启示”“官场小说将来的发展如何”?现在,各大图书网站以官场题材写就的小说可谓是比比皆是。所有的事实都表明官场小说虽然持续了近二十年的火热,但却没有见到走下坡路的征兆。现在网络小说发达,官场小说也在其中有着一席之地,并且降低了作家的门槛。这些都构成了我们这个时代文学生态的一个真实写照!

二、受男权中心意识支配的女性们

新时期的官场小说都是在题材上着重描绘官员的奢华生活、官场黑暗腐化,主题基本都是为伸张正义,结局基本都是用正能量打败了腐朽堕落的官员,让人感到畅快。不过,在这种叙事的同时,我们能够发现一种传统观念,即宣扬男权中心意识。这反映了作者思想深处已经对男权中心意识以及传统的男尊女卑表示直接或者间接地认同了。

官场小说的主角都是男性,作者除了描写主角们对权力不断进行攫取和争夺之外,也对他们的情感生活进行了着重地描写,从而使得女性也成了小说的组成部分之一。然而,通过阅读多部官场小说,我们可以发现,那些在权力争夺的过程中游走穿行于刀光剑影中的女角色们几乎都是被男性的魅力所支配,一个个犹如中了痴心蛊一般死心塌地地跟着男主角。她们往往缺少正当合法的地位,被男主角带着明显贬义的语言所包装,和那些贪官污吏一样被人唾弃和痛恨。通过对女角色们的描写,让读者在愤恨的同时也影射出男权封建意识的丑恶与落后。通过对多部官场小说的认真解读,我们归结了以下三种女性:

1.被男主角魅力所折服而甘愿献身的女性。想要衬托好,那就必须设置一个坏,形成鲜明的对比,才能够让人更加清楚地认识。官场小说当中的诸多女性的描写也是为了彰显男主角魅力而设置的,她们的存在意义似乎仅仅是迷恋男主角,即便违背世俗、冒天下之大不韪也在所不惜。而这些女性角色,往往被人称为“情人”,和封建时代的“妾”几近相同。我们可以就《追日》当中的叶凡和朵玉进行粗浅的讲解。

没有哪一个女人天生就愿意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男人,叶凡和朵玉亦然。她们虽然都知道对方也钟情于布风,但却出人意料地放下了,心甘情愿与对方一起分享自己深爱的男人。文中叶凡的原话是“我叶凡是崇拜男子汉的……我唯一的要求或者强求是你要善待朵玉,因为朵玉的灵魂和肉体的每一个部位每一个细胞都渗透了你‘布风’两个字……”

小说把叶凡塑造成为了一个天生单纯的“情种”,她愿意和朵玉共同分享被自己奉为生命最重要意义的“情”,而不与她争风吃醋。虽然这样可以衬托出男主角的魅力以及主宰女性的权力,可也透彻地表明在作者内心深处其实也是赞同封建时代三妻四妾制的生活,更对此有着一定程度的向往。

2.变为权力象征物的女性。官场小说里到处充满了金钱、权力、女人,而为了自己深爱的男人甘愿付出一切的女性也在此得到完美塑造。男人对她们的喜爱,有些时候是为了争取到一定的地位,有时候是为了得到一种追求的快感,有时候也是为了填补在权力争夺失败后的心理失落。也就是说,在官场小说中,女性就是男人掌中玩物的代名词,结局通常都是凄惨的。在《欲望之路》一书当中,肖如玉虽然出身干部家庭,但却在男人面前没有丝毫的优越地位,也正是由于她的身份反而成为刺激男人快感的兴奋剂,对邓一群而言简直就是巨大的诱惑。邓一群并非是真心实意地爱她,而是来自对权力的渴望。

小说为了彰显这一特点,并没有把肖如玉设定为拥有“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容貌并对男人充满诱惑力的女人。这么一来,她就成为了权力的随赠品和牺牲品。虽然邓一群如愿以偿地娶了肖如玉,完成了对残酷现实的报复,实现了梦想,但却没有对肖如玉这种成为了权力象征物的女性给予应有的同情和怜悯。我们也由此看出在官场小说当中,如暗流一般悄然涌动的男权中心意识。

3.“红颜祸水”的女性。在官场小说当中,有一种很常见的剧情:一向公正无私、清正廉洁的官员却逐步走向了腐化堕落的道路,因为他们身后有一个贪欲很重、鼠目寸光的女人。如果是一般人在耳边叫你犯错,你或许还会清醒分辨,然后进行斥责,可若是你的发妻在你耳边循循善诱,那男人们就很容易慢慢走入无底深渊而难以自拔。在《沧浪之水》中,池大原本是一个清高的知识分子,他妻子董柳却是一个贪婪的女人,多次对池大进行“开导”和“劝说”。尤其是在儿子被烫伤后,因为董柳的“教诲”开始慢慢走向了堕落。

董柳在“教诲”池大的时候,技艺也是有些高超的,她没有直接叫池大去贪污,而是从现实生活出发。比如文中这样写道:“……别人好房子住了,钱到手了,一家过得滋润滋润的,儿子也没有烫着,你去笑他吧……我们要是有一套带厨房的房子,我也不会落到这一步……”池大没有反驳,而是连连点头,然后心理发生变化,慢慢走向了堕落。作者如此描写,是对女性的有意贬低。

三、官场小说中男权中心意识的必然性

从种种迹象看来,官场小说都是以明显或者隐晦的方式迎合男权中心意识,这与我国传统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中国封建时代,一向都是男权至上,男人在社会上拥有绝对的权位。“男尊女卑”已经成为了不可更改的铁一般的事实和法则。也正是由于这一根深蒂固的观念意识才逐渐形成了作者和读者心中的一种无形力量,促使他们去这样创作和描写。儒家思想当中的“女子无才便是德”也是束缚女性的枷锁,使得社会主角必须由男人来担当,而女人也就成为了帮助男人平步青云、功成名就的垫脚石。

综上所述,官场小说在伸张人间正义、讽刺和批判腐化堕落的官僚们时,也是对男权中心意识的向往和认可。然而,在正与邪较量的时候,也存在不少对女性不公平的对待。故而,在阅读官场小说的时候,我们也要明确认识隐藏于其背后的封建落后思想。只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文学小说才可以健康地发展。

[1]常慧娟.当代中国官场小说当中的男权中心意识[J].襄樊学院学报,2011(4).

[2]傅强,周志林.中国官场小说的发展与不足[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1).

[3]郑国友.百年中国官场小说的创作体式及其艺术品格[J].文艺评论,2011(7).

作者:朱凤华,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语言文学。

编辑:康慧E-mail:kanghuixx@sina.com

猜你喜欢
男权官场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Myth and Mechas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解读李渔《怜香伴》中的假凤虚凰
从古典到西洋
《无我》:一具身体,两种意识
2014年5月27日—2014年6月24日
2014年4月22日—2014年5月22日
官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