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边地区中老年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特点

2014-01-28 05:10崔文豪李成浩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4年10期
关键词:延边朝鲜族汉族

崔文豪 李成浩

(延边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吉林 延吉 133000)

与HP感染有关的大量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资料表明,世界各地自然人群HP感染率不相等〔1,2〕,全球各地差异甚大,发展中国家高于发达国家,经济越落后,文化水平越低的地区,HP感染率越高,全球自然人群的感染率超过50%,多数地区在40%左右〔3〕。在同一地区,不同社会阶层间人群的HP感染率也明显不同〔4〕。

1 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2007年9月至2011年8月就诊于延边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科的中老年体检者660例,近期均无服药史(PPI类及各种消炎药)。其中男262例,年龄50~81岁;女398例,年龄50~85岁;朝鲜族426例,汉族为234例。

1.2方法 采用14C-尿素呼气试验(C-UST)检测HP。受试者均于空腹5 h后受检。温开水服用14C-尿素胶囊1粒。25~30 min后通过导管向有2 ml CO2吸收剂的瓶内吹气2 min,并向瓶内加入稀释闪烁4.5 ml,再用检测仪进行检测分析,仪器将自动检测、显示并打印结果;<100 dpm(衰变/nan)为阴性,≥100 dpm为阳性。排除受检者中1个月内使用过抗生素-铋制剂,质子泵抑制剂及其他HP敏感性药物。全套设备由深圳海德威医疗器械设备有限公司提供。

1.3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1.0软件行χ2检验。

2 结 果

2.1不同性别HP感染情况比较 660例HP感染者为277例(41.9%),其中男性HP感染率为45.4%(119例),女性39.7%(158例),差异显著(P<0.05)。

2.2不同年龄HP感染情况比较 50~59岁人群的感染率(46.5%,163例)明显比60岁以上人群(36.2%,80例)。>70岁感染率为38.2%(34例)。

2.3不同民族、不同性别间HP感染情况比较 朝、汉族不同民族间比较HP感染率无显著性差异(朝鲜族42.5%,181例:汉族41.0%,96例)(P>0.05)。但朝鲜族女性HP感染率为39.2%,朝鲜族男性为47.9%(78例),有显著性差异(P<0.05)。汉族男性HP感染率为41.4%(41例),女性40.7%(55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4有上消化道症状及胃、十二指肠疾病HP感染状况 上消化道症状中以上腹痛为主(51.5%),其次为腹胀感(42.7%),恶心、反酸(20.6%)等。伴有上述症状者中Hp阳性者为48.9%(218例),明显高于无上消化道症状者(27.6%,59例)。采用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的同时进行胃镜检查者共为427例,其中发现胃或(和)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为56例,其HP阳性率为80.4%(45例),明显高于无胃、十二指肠疾病患者(41.2%,153例)。

2.5不同生活习惯HP感染情况 有吸烟史者较无吸烟史者的HP感染率高(59.8%,61例 vs 47.1%216例)(P<0.05),有饮酒史者较无饮酒史者HP感染率高(63.2%,127例vs 32.7%,152例)(P<0.001)。

3 讨 论

空泡毒素A、细胞毒素相关基因(CagA)蛋白、热休克蛋白(Hsp60)、脂多糖(LPS)、Lewis抗原、iceA基因、脂酶和蛋白酶、生长抑制因子等都是HP的重要毒性因子〔5,6〕。

在门诊体检人群中经胃镜检查中发现快速尿素酶试验阳性而诊断HP感染的病人中多数无消化道不适症状,即HP阳性并不引起症状,但HP在体内长期存在,也是一个潜在的危险因素〔7〕。根据中国人群HP感染的流行病学Meta分析结果〔10〕,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是HP高感染的地区,家庭内传播可能是主要传播途径,HP于胃肠道以及胃肠道以外的疾病相关,积极开展有关HP的相关疾病的调查研究及各地区HP感染特点,对临床相关疾病的预防及治疗等有重大意义。

本调查研究表明延边地区老年体检者HP感染较普遍。而且HP与性别差异的原因尚不明确,推测其可能与男性所从事的工作环境、职业、社会活动、饮食和卫生习惯等所致感染概率增多〔9〕及延边人群中男性常饮酒等习惯有关,有待于继续调查研究。既往的多项关于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对比性研究中提示两民族间感染率无显著性差异〔10〕。本次调查也显示延边地区朝鲜族与汉族HP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考虑可能与当地各民族的生活饮食习惯,卫生条件、文化程度以及社会经济水平地位等基本相同有关〔11〕。

目前研究已证实HP感染与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疾病有关,HP感染率在慢性胃炎患者中超过95%,HP相关性胃炎的致病机制目前认为是:HP经过某种途径到达胃黏膜后,与胃黏膜上皮细胞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可分泌一种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趋化因子,HP在胃黏膜可促进局部血小板活化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和白介素(IL-6)等炎症介质的产生增多,加剧局部的炎症反应,可导致上皮细胞的空泡受损害,促进胃黏膜的炎症形成〔12〕。

综上,通过对HP的准确检测指导临床治疗,大力推广将HP抗体检测列入健康体检项目之中;另外,还要加强个人、单位及社区之间的三维动态的科学有机体系,加强饮食卫生管理,加强有效预防保健措施,提高人群的自我保健能力和医学防治意识。

4 参考文献

1Ford AC,Marwaha A,Lim A,etal.What is the prevalence of clini-cally significant endoscopic findings in subjects with dyspepsi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Clin Gastroenterol Hepatol,2010;8(10):830-7.

2Zagari RM,Law GR,Fuccio L,etal.Dyspeptic symptoms and endoscopic findings in the community:the Loiano-Monghidoro study〔J〕.Am J Gastroenterol,2010;105(3):565-71.

3张天哲,张铁民,赵丹丹,等.中国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因素的Meta分析〔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9;17(15):1582-9.

4崔 倩,周 力.贵阳市部分人群幽门螺杆菌现症感染调查〔J〕.贵州医药,2009;33(4):357-8.

5Polk DB,Peek RM Jr. Helicobacter pylori:gastric cancer and beyond〔J〕.Nat Rev Cancer,2010;10(6):403-14.

6Cover TL,Blanke SR.Helicobacter pylori VacA,a paradigm for toxin multi-functionality〔J〕.Nat Rev Microbiol,2005;3(4):320-32.

7Al-Enezi SA,Alsurayei SA,Aly NY,etal.Endoscopic nodular gastritis in dyspeptic adults:prevalence and association with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J〕.Med Princ Pract,2010;19(1):40-5.

8王凯娟, 王润田.中国幽门螺杆菌感染流行病学Meta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3;24(6):443-6.

9Graham DY,Malaty HM,Evans DG,etal.Epidemiology of Helicobacte pylori in an asymptomatic population in the Unite Slates,Effect of age,race,and socioeconomic status 〔J〕.Gastroenterology,1991;100(6):1495-501.

10刘 泉,窦丹波.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治疗现状〔J〕.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10;23(1):15-7.

11童能胜,史瑞燕.2239例体检者幽门螺杆菌感染检测结果分析〔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10;17(4):267-8.

12Dore MP,Maragkoudakis E,Fraley K,etal.Diet,lifestyle and gender in gastro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J〕.Dig Dis Sci,2008;53(8):2027-32.

猜你喜欢
延边朝鲜族汉族
RANTES及其受体CCR5基因多态性及环境因素在昆明汉族T2DM发生中的交互作用
《延边大学学报》(社科版)2020年总目录
朝鲜族初中生阅读动机的构成研究
跨界朝鲜族农乐的早期传入、分布及发展研究
Study on Local Financial Supervision Right and Regulation Countermeasures
延边大学美术学院研究生作品
延边大学美术学院绘画作品
KORE A TOWN
不要乱叫“老家”了!中国姓氏分布图曝光,看看自己的根在哪
韩语近义动词的意义关系分析
——以捆绑动词‘’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