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手法整复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4-01-29 04:55尹宏兵刘立东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35期
关键词:前臂桡骨远端

尹宏兵 刘立东 龚 庆 张 维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吉林 长春 130021)

中医手法整复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尹宏兵 刘立东 龚 庆 张 维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吉林 长春 130021)

目的探讨采用中医手法整复治疗桡骨远端骨折临床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选取我院自2011年12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3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为观察组,选取2009年6月至2011年9月期间收治的3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行中医手法整复治疗,对照组为外科手术治疗,监测患者病情的发展变化,评价疗效并记录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及随访,观察组30例患者所有骨折端恢复愈合,治愈27例,好转3例,未愈1例,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30例患者行外科手术治疗,治愈18例,好转4例,未愈8例,总有效率为73.33%,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中医手法整复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对人体伤害小,效果显著,操作简便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中医手法;桡骨远端骨折;临床疗效

桡骨远端骨折通常是指距离桡骨远端的关节面3 cm以内的骨折。由于该处是松质骨和密质骨的交汇,为解剖薄弱处,一旦遭受外力,容易发生骨折,发生率在急诊骨折患者中约占17%[1],而关节内骨折大约占桡骨远端骨折的1/4。青少年与中老年人是发生桡骨远端骨折的主要两类人群。男性骨折发生率明显高于女性是青少年人群的显著特点,其发生与患者频繁参加户外活动,以及与骨骼的发育有关,发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高能量运动损伤;而在中老年人群中,则女性患者显著多于男性,且随着年龄的增加,该病的发生率也随之上升,低能跌伤的比率显著高于高能创伤,其原因主要和高龄高低以及女性在绝经后发生骨质疏松有关。本次研究观察组采用中医手法整复治疗,与以往进行手术切开整复治疗的患者进行对比和分析,现将相关的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骨科自2011年12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3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中医手法整复治疗,其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18~63岁,平均年龄为36岁;选取2009年6月至2011年9月期间收治的3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手术切开复位的方法进行治疗,其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17~64岁,平均年龄35岁。所有患者经临床诊断均为闭合型骨折,并且根据AO/ASIF分型具体情况为:C3型8例,C2型12例,C1型20例,B3型10例,B2型10例。患者发生骨折的原因分别为:钝器挫伤9例,交通事故受伤22例,摔伤29例。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包括骨折类型及骨折原因等)等方面的一般资料上没有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诊断标准可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9-94)以及《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进行判断和确诊[2]。

患者病史:患者通常具有明确的外伤史。该骨折的发生大多由于间接的暴力所引起,随着应力作用于桡骨远端,而发生桡骨远端骨折。该病症的发生常见于摔倒、伸展臂肘、前臂向前旋拧、腕关节背向伸展、手掌直接碰地而导致创伤。或者肘部伸展,前臂向前旋拧,腕关节向掌心方向弯曲,手背直接碰地而致伤。

症状及体征的表现如下:①腕部疼痛剧烈,明显发生肿胀,通常波及到手背以及前臂的下段;②骨移位严重的患者会出现餐叉状畸形或锅铲状畸形,腕关节和前臂的旋转活动明显受阻,疼痛还会导致手指活动受阻;③桡骨远端压痛反应明显,包括纵轴挤压痛,触碰后有明显骨擦音。尺骨茎突向远侧突出与桡骨茎突相比较为明显。

其他辅助检查:根据患者的X线正侧位片能够做出诊断,X线能够显示出骨折的类型以及骨移位等情况。通常有以下表现:桡骨远端骨折块移位向背侧桡侧,骨折的一端向掌侧形成角度,或者远端骨折块移向掌侧桡侧,骨折的一端向背侧形成角度,桡骨表现为短缩,骨折背侧骨质表现为压缩嵌插,桡骨远端的骨折块向后旋。

1.3 治疗方法

1.3.1 观察组采用中医手法整复治疗。①牵抖复位法:该方法适用于桡骨远端骨折移向背侧或其断端掌向成角,但该骨折不发生累及关节的情况,即不属于粉碎情况。使患者坐立或躺卧,90°屈肘,前臂在中立位,助手握住其上臂,术者双手紧握住患者的手腕,双拇指定位在骨折远端的背侧,触摸准确后则继续牵引,使重迭矫正,然后稍微旋转后进行猛力牵抖,同时掌屈尺偏,使骨折复位。②提按复位法:该方法主要适用于老年患者、骨折累及到关节以及粉碎性骨折的患者。使患者屈肘90°平卧,前臂处于中立位,一名助手握住其拇指以及其他四指,另一名助手握住患者上臂以对抗牵引,嵌插骨折经过矫正后,术者可优先矫正旋转移位和侧方移位,之后再用双拇指挤按其骨折远端的背侧,其他手指放在近端的掌侧,向上端提,使骨折复位。固定方法[3]:将患者的腕关节用四块夹板固定好。将两个平垫分别放置于伸直型骨折患者的骨折远端背侧以及近端掌侧,然后固定好四块夹板,上端抵至前臂中上1/3处,背侧夹板向下抵达指关节处,根据患肢形状来确定宽度:若在前臂处,则为1/3周径宽;在腕部,则为自桡骨茎突至尺骨茎突之间约为1/2腕周径;在手掌背处,则为第1掌骨至第5掌骨,掌侧板下至远侧腕的横纹,为1/3前臂及腕部周径。最后悬挂前臂于胸前,该固定保持4~6周。

1.3.2 对照组采用手术切开复位治疗方法。进行手臂麻醉,手术切口可视具体骨折类型而定,入路可采用掌侧、背侧及联合方式,采用闭合复位与克氏针撬拨相结合的复位固定,选取1~2根直径约为2~2.5 mm的克氏针经皮进针,位置选定在桡骨远端的拇长伸肌腱和拇短伸肌腱之间,或者拇长伸肌腱和第二指伸肌腱之间,进针角度大约与桡骨长轴成40°,经过骨折线,进入近端骨髓腔或者骨皮质。经仪器透视正侧位的复位固定情况满意后,将针尾折弯,埋入皮下,敷上敷料进行加压包扎。另外,重症粉碎性骨折的患者也可采取手法整复结合外固定支架、克氏针有限内固定的治疗方法。

1.4 随访:术后对各患者进行为期6~12个月的随访,及时了解患者的恢复状况,记录是否有并发症或者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积极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必要时刻给予相应的健康指导,以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1.5 疗效评定[4]:疗效标准可根据《中华人们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骨伤科病症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评定。①治愈:骨折对位效果优良,有明显的骨痂连续形成,局部没有明显的畸形,不出现疼痛及肿胀感,功能完全或基本恢复,或腕向掌屈、向背伸展以及前臂旋转在15°以内受限。②好转:骨折对位效果一般,局部仍有轻度的疼痛和畸形,腕部向背伸展、向掌屈收及前臂旋转在45°以内受限。③无效:骨折发生愈合或产生畸形愈合,压痛及叩击痛仍旧存在,关节屈伸功能障碍。

2 结 果

经治疗及随访,观察组30例患者所有骨折端恢复愈合,治愈27例,好转3例,未愈1例,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30例患者行外科手术治疗,治愈18例,好转4例,未愈8例,总有效率为73.33%,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

3 结 论

桡骨远端骨折发生率较高,在临床上属于常见骨折,主要发患者群为老年患者,青少年当中也可见有病例,若治疗不恰当或不及时,则会引起下尺桡关节出现紊乱及不协调等症状,进而引起腕部剧烈疼痛,使患者的前臂旋转功能及腕关节功能受到严重影响[5]。传统的治疗方法大多为进行手术切开的复位治疗,不仅较难达到理想的复位要求,且更易影响腕关节功能,效果欠佳。

本次研究,采用中医手法整复治疗的效果显著高于手术切开复位治疗,骨折愈合周期短,且愈合效果优良,各方面疗效均显著优于手术切开复位治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中医手法整复治疗桡骨远端操作简便,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情况少,愈合率高,安全有效,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在病情的控制以及疾病进展的延缓、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等方面显示了良好的作用,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行性及较高的临床治疗价值,在现有的条件下,通过该治疗方法能够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1] 王泽.中医手法整复治疗桡骨远端骨折158例疗效观察[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3,34(2):36-37.

[2] 蒋渭仙.中医手法整复治疗桡骨远端涉及关节面粉碎骨折40例[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3(4):103-105.

[3] 胡正军.中医手法整复治疗桡骨远端涉及关节面粉碎骨折疗效分析[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3,29(12):1045.

[4] 李文赋.中医手法整复治疗桡骨远端涉及关节面粉碎骨折临床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3,24(1):186-187.

[5] 尹朝晖.中医手法整复治疗桡骨远端涉及关节面粉碎骨折效果观察[J].中外医疗,2012,31(4):109.

R274.1

B

1671-8194(2014)35-0268-02

猜你喜欢
前臂桡骨远端
桡骨远端骨折掌与背侧钢板固定的生物力学分析
前臂完全离断再植术后持续康复护理对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带血管蒂桡骨瓣逆行转位治疗舟骨骨不连12例
前臂长度测量值偏差对前臂骨密度值的影响
内侧楔骨远端倾斜与拇外翻关系的相关性
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应用T型钢板治疗的效果探讨
棉桶更换机器人前臂有限元分析及拓扑优化*
H形吻合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Y型小骨锁定钛板治疗桡骨头骨折
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手部及前臂皮肤缺损47例分析